[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282492U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82492U
CN202282492U CN2011204079283U CN201120407928U CN202282492U CN 202282492 U CN202282492 U CN 202282492U CN 2011204079283 U CN2011204079283 U CN 2011204079283U CN 201120407928 U CN201120407928 U CN 201120407928U CN 202282492 U CN202282492 U CN 202282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
contact site
card connector
side arm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79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龙
蒙伟
黄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C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C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C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C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079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82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82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824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超小型化、高密度性以及高传输速度的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侦测件,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侧臂、以及自第二侧臂内凹形成的凹部,侦测件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的第二固定部、位于凹部的第二接触部,第一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的第一固定部、朝第二接触部移动并与其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一接触部,凹部包括一垂直于第一接触部水平移动方向并将第二开关端子朝基部外抵持的侧壁,第二开关端子朝基部折弯。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超小型化、高密度性以及高传输速度的卡连接器,属于手机或存储设备中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存储卡用于手机或摄像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玩具、游戏机等多种电子产品。通常,存储卡通过卡连接器连接于卡读取电路,卡连接器包括有设有存储卡保持连接的空间、接收存储卡的导电端子和侦测件,侦测件用以侦测电子卡是否完全插入,现在的侦测件通常为两件式设计,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件起初一般处于断开状态,此时两者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保证断开。在电子卡插入后,通过电子卡前端抵压第一开关端子,使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变为接触状态,然而,在目前的使用中,由于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之间的间隙较小,一旦第二开关端子发生变形,就会导致在电子卡未插入时,两者就已接触,发生短路现象,从而造成读卡不良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的卡连接器正逐步朝着超小型化、高密度和高传输速度转型,故对卡连接器的整体设计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读卡性能的超小型化、高密度型和高传输速度的卡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侦测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侧臂、以及自第二侧臂内凹形成的凹部,所述侦测件包括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的第二固定部、位于凹部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的第一固定部、朝第二接触部移动并与第二接触部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一接触部,所述凹部包括一垂直于第一接触部水平移动方向并将第二开关端子朝基部外抵持的侧壁,所述第二开关端子朝基部折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用于朝基部外抵持第二开关端子的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还包括与第二侧臂连接的平面、以及连接平面和凸面的引导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面为平面,所述引导面为自平面向凸面平滑连接的斜坡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开关端子还包括连接第二接触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开关端子朝基部折弯形成一折弯线,所述折弯线位于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厚度小于连接部的厚度,并与连接部形成阶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与第一接触部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电接触部、用以抵持侧壁的抵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持部上设有与侧壁抵持的第一凸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筋离第二固定部最远端的头部设有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接触部设有与第一接触部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二凸筋。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凹部并利用凹部空间收容开关端子,使得侦测件整体所占卡连接器的空间比例减小,实现卡连接器超小型化、高密度性设计;由于采用侧壁和折弯的预压设计,防止插卡前第一开关端子与第二开关端子接触、发生短路,产生读卡不良的现象,实现了高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侦测件的组装图。
图3为图1中绝缘本体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圆圈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圆圈B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第二开关端子的结构图。
图8为绝缘本体和第二开关端子组装状态图。
图9、图10为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断开或接触的两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2,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侦测件3以及用以遮蔽绝缘本体1的壳体4,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于基部11内凹形成的若干个用于固定导电端子2的导电端子槽12、自基部11两侧向上延伸并一体成型的第一侧臂14和第二侧臂15、自第二侧臂15内凹形成的凹部13,侦测件3包括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第二开关端子32由其后端的第二固定部323固定于第二侧壁15,第一开关端子31通过其后端的第一固定部313固定于第二侧臂15,结合图9、10,第一开关端子31在存储卡5插入时,存储卡5推动第一开关端子31前端的第一接触部311水平移动实现与第二开关端子32前端的第二接触部321电性接触(即短路),当存储卡5拔出时,由于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为铜片,具有弹性(第二开关端子32与第一开关端子31接触时,由于第一开关端子31的推力,第二开关端子32前端会朝绝缘本体1外位移),两者会恢复成原来状态(即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间距——断开),第一接触部311与第一固定部313通过第一连接部312连接。
请参照图5,所述第一侧臂14与第二侧臂15结构不同,第一侧臂14为常用结构形式,在此不对其经常描述。第二侧臂15设有第一固定槽151和第二固定槽152,该第一固定槽151由第二侧臂15与基部11共同组成用于收容固定第一固定部313的腔体,第二固定槽152则开设在第二侧臂15的内。
请参照图2、3,凹部13由第二侧臂15前端内凹形成,凹部13与基部11之间形成台阶状,该凹部13包括垂直于第一接触部311水平移动方向(即第一接触部311电性接触或断开移动方向)并将第二开关端子32向外(朝基部1外)抵持的侧壁131、与侧壁131垂直的底壁132,在附图中,该侧壁131亦为基部1的侧壁,第二开关端子32安装后,其第一固定部323在第二定位槽152内,其他部分位于凹部13内,第二开关端子32垂直于底壁132,侧壁131将第二开关端子321向外抵持,增加预压力,保证存储卡5未插入时,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保证两者之间为开路状态,防止两者短路,造成读卡不良现象。
请参照图3、4,侧壁131包括与第二侧臂15连接的平面1313、用以向外抵持第二开关端子32的凸面1313、以及连接平面1313和凸面1311的引导面1312,该引导面1312为自平面1313向凸面1311平滑连接的斜坡面,第二开关端子32固定安装在第二侧壁15后,该平面1313不与第二开关端子32接触,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安装时,由于引导面1312为斜坡面,起导向作用,引导第二开关端子32朝凸面1311平滑移动,同时也防止第二开关端子32在安装时,刮伤损坏基部1。在附图中,所述凸面1311为平面,当然亦可以形成其他形状,其最终目的是将第二开关端子32向外部抵持,增加其预压力,保持在存储卡5未插入时,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之间的间隙,防止两者短路。而为了进一步保持预压力的稳定,第二开关端子32朝第一开关端子31折弯(即第二开关端子32朝基部1弯折)。在此,其凸面1311与折弯均是为了增加第二开关端子32的预压。
请参照图7,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包括第二接触部321、第二固定部323、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3的第二连接部322,该第二固定部323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52内,第二接触部321与第二连接部322位于凹部13,接触部321分上下两部分,具体为:接触部321分为与第一接触部311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电接触部3211、用以抵持于凸面1311的抵持部3212,电接触部3211设有与电接触部3211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二凸筋3214,通过该第二凸筋3214实现第一开关端子31与第二开关端子32的点接触,与第二开关端子32不设置第二凸筋3214与电接触部3211的面接触相比,点接触的电性连接稳定,而且当第二凸筋3214表面有脏污时,在点接触过程中,电接触部3211还可以将第二凸筋3214表面的脏污刮掉,达到稳定接触。抵持部3212设有朝凸面1311抵持的第一凸筋3213,通过该第一凸筋3213可以增加第二开关端子32的预压力,在前述中,已提到凸面1311和折弯也是为了提高预压力,在此,同时设置第一凸筋3213可以进一步增加预压力,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或者三种中只选用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结合的方式实现预压力。为了防止第一凸筋3213在制备形成时形成的头部尖点(未绘制)在安装时刮到引导面1312,产生塑胶屑,在第一凸筋3213头部(该头部为离固定部323最远端)设置倒角(未标注),而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第一凸筋3213与第二凸筋3214一般是一起制作的,所以其倒角也会存在在第二凸筋3214的头部上。
在前述已提到,为了提高第二开关端子32的预压力,第二开关端子32朝第一开关端子31弯折,其弯折形成的弯折线3221则位于在连接部322,当然亦可以存在其他部位。
所述第二固定部323包括自接触部321和连接部322向后延伸形成的上固定部3231、自上固定部3231向下延伸形成的下固定部3232,第二固定部323形成L型状,其底部还弯折有一电焊连接部324,用于外部的电连接。再结合图5、6,第二开关槽152包括与第二固定部323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21、与第一侧壁152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522,该第一侧壁1521与上固定部323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侧壁1521与下固定部3232之间的间距,即将第一侧壁1521分为与上固定部3231相对设置的上侧壁15211、和与下固定部3232相对设置的下侧壁15212,上侧壁15211与下侧壁15212呈阶梯状,形成断差,第二侧壁1522紧贴于第二固定部323的背面,通过此种设计,结合图8,当第二开关端子32插入第二开关槽152时,由于第二开关槽152上部的槽间距比较大,即第二接触部321插入的槽间距较大,可实现快速对准,不会造成接触部321变形,而下部的槽间距与之前的技术相同,从而不会影响绝缘本体1的强度。
为了安装更方便、不影响具有绝缘本体1的强度、以及设置凸筋321(即第一凸筋3213和第二凸筋3214,该第一凸筋3213、第二凸筋3214可以设置一个或者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凸筋)时,第二接触部321不变形,将第二接触部321打薄,其厚度小于连接部322的厚度,与连接部322形成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凹部13、利用凹部13空间收容开关端子以及断差设计,使得侦测件3整体所占卡连接器的空间比例较小,实现了卡连接器了超小型化、高密度性设计;由于采用侧壁131和折弯的预压设计,该卡连接器不会产生读卡不良的现象,提高了其高传输速度;而其第二侧臂15上的断差设计,在不削弱本身的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快速组装化。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和侦测件(3),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自所述基部(11)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侧臂(15),所述侦测件(3)包括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15)的第二固定部(323)、位于凹部(13)的第二接触部(321),所述第一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二侧臂(15)的第一固定部(313)、朝第二接触部(321)移动并与第二接触部(321)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一接触部(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自第二侧臂(15)内凹形成的凹部(13),所述凹部(13)包括一垂直于第一接触部(311)水平移动方向并将第二开关端子(32)朝基部(11)外抵持的侧壁(131),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朝基部(11)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1)包括用于朝基部(11)外抵持第二开关端子(32)的凸面(1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31)还包括与第二侧臂(15)连接的平面(1313)、以及连接平面(1313)和凸面(1311)的引导面(1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1311)为平面,所述引导面(1312)为自平面(1313)向凸面(1311)平滑连接的斜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还包括连接第二接触部(321)和第二固定部(323)的第二连接部(322),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朝基部(11)折弯形成一折弯线(3221),所述折弯线(3221)位于连接部(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321)厚度小于连接部(322)的厚度,并与连接部(322)形成阶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321)包括与第一接触部(311)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电接触部(3211)、用以抵持侧壁(131)的抵持部(3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3212)上设有与侧壁(131)抵持的第一凸筋(32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3213)离第二固定部(323)最远端的头部设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部(3211)设有用以与第一接触部(31)电性接触或断开的第二凸筋(3214)。
CN2011204079283U 2011-10-24 2011-10-24 卡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2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79283U CN202282492U (zh) 2011-10-24 2011-10-24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79283U CN202282492U (zh) 2011-10-24 2011-10-24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82492U true CN202282492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792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2492U (zh) 2011-10-24 2011-10-24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824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422A (zh) * 2011-10-24 2013-04-24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422A (zh) * 2011-10-24 2013-04-24 昆山雷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134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041841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66743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237107B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434Y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329U (zh) 电连接器
US80798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rainage channels
CN202103223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2503164U (zh) 电连接器
US79314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new type of contacts
CN203850470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282492U (zh) 卡连接器
CN202308495U (zh) 卡座连接器
CN201285852Y (zh) 电连接器
US782860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facilitating low insertion force
US2011029431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oard eschewing cavity
CN202601961U (zh) 卡连接器
CN205882239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103066422A (zh) 一种卡连接器
US930630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488806U (zh) Battery连接器
CN202103186U (zh) 电连接模组
CN21573230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9801316U (zh) 板对板连接器公头
CN212751195U (zh) 一种带护套的插板式母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