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0048U - 转弯行走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转弯行走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20048U CN202220048U CN 201120349256 CN201120349256U CN202220048U CN 202220048 U CN202220048 U CN 202220048U CN 201120349256 CN201120349256 CN 201120349256 CN 201120349256 U CN201120349256 U CN 201120349256U CN 202220048 U CN202220048 U CN 2022200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shaft
- equalizing bar
- chassis
- bearing
- li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弯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两对台车;至少两个小平衡梁,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每一个都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对台车中的一对台车上;大平衡梁,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两个小平衡梁之上;偏心结构,安装于所述大平衡梁上且所述偏心结构具有一回转轴承;以及门架结构,安装于所述偏心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转弯行走机构能使台车和大小平衡梁绕立轴自由度转动、大平衡梁和结构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转弯大车运行机构就可以沿着小半径弯轨通过轮缘与轨道侧向的反作用力灵活平稳的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转弯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机械设备(如大型起重运输机械)在铁轨运行时,遇到较小半径的轨道转弯情况下,所使用的带回转轴承偏心结构形式的转弯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现有技术的大车有轨起重机的转弯大车运行机构包括:大平衡梁,一对小平衡梁、主从动台车组、上连接支座、中连接支座、下连接支座、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和第三级立轴式转动机构。起重机门架通过上连接支座和大平衡梁连接,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设置在上连接支座中;中连接支座连接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设置在中连接支架中;主从动台车组和小平衡梁通过下连接支座连接,第三级立轴式转动机构设置在下连接支座中。三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可使本行走机构运行在转弯轨道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大车在转弯时是通过第一、二、三级立轴式转动机构中上下轴承面因啃轨力而产生的绕转轴的相对转动来实现小角度转动,这种驱动机构只能适应具有较大转弯半径弯轨的场地。而对具有较小转弯半径弯轨的场地,因转弯过程中,大车结构和门架结构产生较大偏差,从而使得运行机构无法适应小半径弯轨产生的过大偏心距而导致转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较小半径范围内能使大型有轨起重运输机械转弯的转弯行走机构,它具有二层回转轴承组成的偏心结构形式。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弯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两对台车;至少两个小平衡梁,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每一个都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对台车中的一对台车上;大平衡梁,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两个小平衡梁之上;偏心结构,安装于所述大平衡梁上且所述偏心结构具有一回转轴承;以及门架结构,安装于所述偏心装置上。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所述大平衡梁与所述小平衡梁之间经由一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相连接,且所述小平衡梁与所述台车之间经由一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相连接。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上回转轴承,该上回转轴承的内圈经由第一高强螺栓副与所述门架结构相连;偏心支架,位于所述上回转轴承之下且所述上回转轴承的外圈经由第二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连接;下回转轴承,置于所述偏心支架下,且该下回转轴承的内圈经由第三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连接;连接支架,经由第四高强螺栓副与该下回转轴承的外圈连接并经由一销轴装配件与所述大平衡梁活动连接。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该上回转轴承与该下回转轴承之间存在一偏心度。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该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十字立轴,设置于所述大平衡梁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一中孔;第一铜套,套设于该第一十字立轴的上部并穿过所述大平衡梁的立轴孔;第一铜板,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与所述大平衡梁之间;第一销轴,水平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的第一中孔、大平衡梁的销轴孔以及小平衡梁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一十字立轴、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活动连接;第一轴套,设置于所述大平衡梁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一销轴上;第一隔圈,套在该第一销轴上并设置于小平衡梁和第一十字立轴之间;以及第一盖板,设置于第一销轴的两端并与该第一销轴相连。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该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十字立轴,设置于所述小平衡梁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二中孔;第二铜套,套设于该第二十字立轴的上部并穿过所述小平衡梁的立轴孔;第二铜板,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与所述小平衡梁之间;第二销轴,水平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的第二中孔、小平衡梁的销轴孔以及台车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二十字立轴、小平衡梁和台车活动连接;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小平衡梁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二销轴上;第二隔圈,套在该第二销轴上并设置于台车和第二十字立轴之间;以及第二盖板,设置于第二销轴的两端并与该第二销轴相连。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所述至少两对台车中的每一对台车均包括:第一台车,该第一台车具有:第一台车架;以及一对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台车架中;第二台车,该第二台车具有:第二台车架;一对传动箱;设置于该第二台车架中;以及一对驱动轮,与所述一对传动箱的传动轴相连接。
较佳地,在上述的转弯行走机构中,该第一销轴和该第二销轴上都设置有润滑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转弯行走机构能使台车和大小平衡梁绕立轴自由度转动、大平衡梁和结构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转弯大车运行机构就可以沿着小半径弯轨通过轮缘与轨道侧向的反作用力灵活平稳的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转弯运行。因转弯半径较小,在转弯过程中车轮沿轨道运行,结构中心线和运行机构的车轮中心线之间会产生一个偏差,而放置在结构横梁和大车支架间的回转轴承偏心结构形式能起到补偿偏差的作用,从而解决了运行机构在转弯过程中因结构偏差而导致转弯失败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形式的大车运行机构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滑板式转弯大车运行机构”相比,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门架结构和大平衡中间设置了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装配,能弥补大车和结构之间因在一般不大于100m的小半径弯轨上运行而产生的偏差,使现行有轨起重机能在小半径范围内转弯,增加了转弯大车的适应能力,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为转弯大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使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在门架结构和大平衡中间设置了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装配,相比现有技术,通过使用回转轴承代替滑动轴承,使大车运行机构能更加灵活实现转弯运行。且合理使用回转轴承能抗倾覆力的特性,平衡了桥吊在转弯过程中的侧倾力。
3.本实用新型在各级平衡梁之间、小平衡梁和台车之间使用整圈圆周式承压铜板,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条状平面轴承,承载能力有所增大,磨损量近一步减少。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转弯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A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大平衡梁上的偏心结构装置及连接支座和大平衡梁、结构门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D-D向结构示意图,即偏心装置的偏心设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B-B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大平衡梁连接座处的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及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C-C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小平衡梁连接座处的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及小平衡梁和台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转弯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转弯行走机构主要可以包括两对台车101、两个小平衡梁102、大平衡梁103、偏心结构104以及门架结构105。为了使台车和大小平衡梁可以绕立轴自由度转动,通过啃轨力,大车运行机构可以沿着小半径弯轨进行灵活、平稳的运行,而不至因转弯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偏差影响到机构运行。本实用新型在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中设置了回转轴承偏心装置和销轴装配,在大平衡梁中设置了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在小平衡梁中设置了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如以下将详细讨论的。
两个小平衡梁102的每一个都设置于所述两对台车101中的一对台车上。大平衡梁103设置于该两个小平衡梁102之上。偏心结构104安装于大平衡梁103上。门架结构105安装于偏心装置104上。
较佳地,在图1的转弯行走机构中,大平衡梁103与小平衡梁104之间经由一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106相连接,而小平衡梁104与台车101之间经由一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107相连接。
现在转到图2,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A-A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大平衡梁上的偏心结构装置及连接支座和大平衡梁、结构门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1中的偏心结构104主要可以包括:上回转轴承201、偏心支架202、下回转轴承203以及连接支架204。其中,上回转轴承201的内圈经由第一高强螺栓副与门架结构105相连。偏心支架202位于上回转轴承201之下且上回转轴承201的外圈经由第二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202连接。下回转轴承203置于偏心支架202下,且该下回转轴承203的内圈经由第三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202连接。连接支架204经由第四高强螺栓副205与该下回转轴承203的外圈连接并经由一销轴装配件206与图1中的大平衡梁103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到第四高强螺栓副可以是n套标准高强螺栓副。上述结构可保证结构门架、偏心支架及连接支架在水平方向上为绕轴水平活动连接;销轴装配件206水平设置在连接支架204和大平衡梁的销轴孔中,使连接支架204通过销轴与大平衡梁活动连接。
特别是,如图3所示,该上回转轴承201与该下回转轴承203之间存在一偏心度,此偏心度由偏心支架202来实现。
图4是图1所示的B-B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大平衡梁连接座处的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及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106主要可以包括:第一十字立轴401、第一铜套402、第一铜板403、第一销轴404、第一轴套405、第一隔圈406以及第一盖板407。
第一十字立轴401设置于大平衡梁103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一中孔。第一铜套402套设于该第一十字立轴401的上部并穿过大平衡梁103的立轴孔。第一铜板403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401与大平衡梁103之间。第一销轴404水平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401的第一中孔、大平衡梁103的销轴孔以及小平衡梁102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一十字立轴401、大平衡梁103和小平衡梁102活动连接。
此外,第一轴套405设置于大平衡梁103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一销轴404上。第一隔圈406套在该第一销轴404上并设置于小平衡梁102和第一十字立轴401之间。第一盖板407设置于第一销轴404的两端并与该第一销轴404相连,以限制第一轴套405的串出。
转到图5,其示出了图1所示的C-C向结构示意图,即设置在小平衡梁连接座处的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及小平衡梁和台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107主要可以包括:第二十字立轴501、第二铜套502、第二铜板503、第二销轴504、第二轴套505、第二隔圈506以及第二盖板507。
第二十字立轴501设置于小平衡梁102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二中孔,第二铜套502套设于该第二十字立轴501的上部并穿过小平衡梁102的立轴孔。第二铜板503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501与小平衡梁102之间。第二销轴504水平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501的第二中孔、小平衡梁102的销轴孔以及台车101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二十字立轴501、小平衡梁102和台车101活动连接;
此外,第二轴套505设置于小平衡梁102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二销轴504上。第二隔圈506套在该第二销轴504上并设置于台车101和第二十字立轴501之间。第二盖板507设置于第二销轴504的两端并与该第二销轴504相连,以限制第一轴套405的串出。
现在再回到图1,以进一步详细地讨论图1中的两对台车101的结构。如图所示,两对台车101中的每一对台车均由第一台车601和第二台车602构成。
该第一台车601主要可以包括:第一台车架603以及设置于第一台车架603中的一对从动轮604。
该第二台车602主要可以包括:第二台车架605、设置于该第二台车架中的一对传动箱606以及与一对传动箱606的传动轴相连接的一对驱动轮6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第二级立轴式回转机构中都增设铜套和平面铜板,不仅解决了回转部分的磨损,同时减少了大车转弯时各部件和立轴之间的磨损,且起重机转弯大车的巨大腿压通过平衡梁结构传递到铜板平面上,保证了起重机大车转弯时运行平稳。
此外,为减小第一、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106和107中的立轴回转时的磨损,在上述各立轴转动机构中的铜板上增加润滑油路,并注满润滑脂。在各销轴206、404和504上分别设置润滑油槽208、408和508,并在各油槽208、408和508中注满润滑脂,这样,各级回转机构在做回转运动时可减小磨损,从而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手段,使大型有轨起重机的转弯大车运行机构,可在不同的作业场地,根据工作要求,保证起重机不但能够沿直轨行走,而且能够沿着小半径弯轨运行,从而实现了起重机能够在小半径轨道上转弯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大型有轨起重机带回转轴承偏心结构形式的转弯行走机构的动作原理是:转弯大车运行机构由于在门架结构和大平衡梁中间设置了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装配,在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之间、小平衡梁和台车之间设置了立轴式转动机构,从而使结构门架和大平衡梁之间可以通过回转轴承做水平面上的自由转动,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之间、小平衡梁和台车之间可以绕立轴自由转动。当四组台车的车轮在弯轨上移动时,通过设置在小平衡梁和台车之间的立轴带动四组台车转弯;通过设置在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之间的立轴带动小平衡梁转弯;通过设置在连接支架上的带回转轴承的偏心结构装配带动大平衡梁转弯。因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在小半径弯轨上运行时,大车运行机构和结构之间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偏差,在此设置带回转轴承的偏心装置,是为了弥补因转弯运行而产生的结构偏差,这样转弯运行大车就可以沿着小半径弯轨,通过啃轨力实现大车的转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回转轴承偏心结构形式的大型有轨起重机的转弯大车行走机构在门架结构同大平衡梁之间设置了带回转轴承的偏心装置,在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之间、小平衡梁和台车之间设置了立轴式转动机构。带回转轴承的偏心装置既能弥补大车和结构间因转弯而产生的偏差,又能平衡转弯过程中的侧倾力,使转弯大车能平稳运行。在立轴式转动机构中设置了承压铜板,用平面轴承代替滚动轴承,即用平面摩擦来代替滚动摩擦。立轴既是台车与平衡梁间的连接件,也是台车与平衡梁之间相互转动的转轴,不仅使起重机大车沿着小半径弯轨转弯灵活,而且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制造成本低,维修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对台车;
至少两个小平衡梁,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每一个都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对台车中的一对台车上;
大平衡梁,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小平衡梁中的两个小平衡梁之上;
偏心结构,安装于所述大平衡梁上且所述偏心结构具有一回转轴承;以及
门架结构,安装于所述偏心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平衡梁与所述小平衡梁之间经由一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相连接,且所述小平衡梁与所述台车之间经由一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结构包括:
上回转轴承,该上回转轴承的内圈经由第一高强螺栓副与所述门架结构相连;
偏心支架,位于所述上回转轴承之下且所述上回转轴承的外圈经由第二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连接;
下回转轴承,置于所述偏心支架下,且该下回转轴承的内圈经由第三高强螺栓副与该偏心支架连接;
连接支架,经由第四高强螺栓副与该下回转轴承的外圈连接并经由一销轴装配件与所述大平衡梁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回转轴承与该下回转轴承之间存在一偏心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包括:
第一十字立轴,设置于所述大平衡梁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一中孔;
第一铜套,套设于该第一十字立轴的上部并穿过所述大平衡梁的立轴孔;
第一铜板,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与所述大平衡梁之间;
第一销轴,水平设置于该第一十字立轴的第一中孔、大平衡梁的销轴孔以及小平衡梁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一十字立轴、大平衡梁和小平衡梁活动连接;
第一轴套,设置于所述大平衡梁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一销轴上;
第一隔圈,套在该第一销轴上并设置于小平衡梁和第一十字立轴之间;以及
第一盖板,设置于第一销轴的两端并与该第一销轴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级立轴式转动机构包括:
第二十字立轴,设置于所述小平衡梁的立轴孔中并具有一第二中孔;
第二铜套,套设于该第二十字立轴的上部并穿过所述小平衡梁的立轴孔;
第二铜板,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与所述小平衡梁之间;
第二销轴,水平设置于该第二十字立轴的第二中孔、小平衡梁的销轴孔以及台车的销轴孔内以将该第二十字立轴、小平衡梁和台车活动连接;
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小平衡梁的销轴孔内并套于该第二销轴上;
第二隔圈,套在该第二销轴上并设置于台车和第二十字立轴之间;以及
第二盖板,设置于第二销轴的两端并与该第二销轴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对台车中的每一对台车均包括:
第一台车,该第一台车具有:
第一台车架;以及
一对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台车架中;
第二台车,该第二台车具有:
第二台车架;
一对传动箱;设置于该第二台车架中;以及
一对驱动轮,与所述一对传动箱的传动轴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弯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销轴和该第二销轴上都设置有润滑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349256 CN202220048U (zh) | 2011-09-16 | 2011-09-16 | 转弯行走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349256 CN202220048U (zh) | 2011-09-16 | 2011-09-16 | 转弯行走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20048U true CN202220048U (zh) | 2012-05-16 |
Family
ID=46042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34925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0048U (zh) | 2011-09-16 | 2011-09-16 | 转弯行走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2004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2232A (zh) * | 2017-06-09 | 2017-08-11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反箱型结构的起重机旋转机构 |
CN107082370A (zh) * | 2017-06-09 | 2017-08-22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小车环行起重机 |
WO201812151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跨座式单轨道岔梁行走支撑台车 |
CN116853940A (zh) * | 2023-09-01 | 2023-10-10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直线-曲线交替运行的驱动装置及其速度控制方法 |
-
2011
- 2011-09-16 CN CN 201120349256 patent/CN2022200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1512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跨座式单轨道岔梁行走支撑台车 |
CN107032232A (zh) * | 2017-06-09 | 2017-08-11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反箱型结构的起重机旋转机构 |
CN107082370A (zh) * | 2017-06-09 | 2017-08-22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小车环行起重机 |
CN107082370B (zh) * | 2017-06-09 | 2019-06-04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小车环行起重机 |
CN107032232B (zh) * | 2017-06-09 | 2019-06-04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反箱型结构的起重机旋转机构 |
CN116853940A (zh) * | 2023-09-01 | 2023-10-10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直线-曲线交替运行的驱动装置及其速度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77248U (zh) |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 |
CN105416331A (zh) | 一种跨坐式无一系弹簧的单轨转向架 | |
CN202220048U (zh) | 转弯行走机构 | |
CN101927767A (zh) |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 |
KR20140026621A (ko) | 철도 차량용 조타 대차 | |
CN108045380A (zh) | 一种侧挂式空轨列车转向架 | |
CN107933578A (zh) | 一种运输方法及管道运输系统 | |
CN201015968Y (zh) | 大吨位运梁车 | |
CN207955631U (zh) | 一种侧挂式空轨列车转向架 | |
EP3978329B1 (en) | Rail vehicle gear box, rail vehicle bogie, and rail vehicle | |
CN202358101U (zh) | 轨道车辆 | |
CN201010440Y (zh) | 一种新型双轨悬挂输送机 | |
CN101934977A (zh) | 门座起重机大车运行垂直铰轴支承装置 | |
CN107628063B (zh) |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 | |
CN200943018Y (zh) | 一种铰接式大车运行机构 | |
CN203063953U (zh) | 一种45吨轴重冶金车辆两轴转向架 | |
CN201605099U (zh) | 冶金桥式起重机大车分别驱动传动系统 | |
CN110090451B (zh) | 一种轮式自适应支承系统及大型观览车轿厢 | |
CN109835366A (zh) | 转向架构架及具有其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1809054U (zh) | 自适应门机承重轮组 | |
CN217374494U (zh) | 一种转向架装置 | |
CN101497416B (zh) | 用于升降机的单轨下翼缘行走机构 | |
CN100534890C (zh) | 一种用于车体输送的桥式起吊型复合装置 | |
CN202029850U (zh) | 小型单轨道移动机构 | |
CN101734558A (zh) | 冶金料箱桥式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