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2955U - 汽车下摆臂 - Google Patents
汽车下摆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92955U CN202192955U CN2011203316987U CN201120331698U CN202192955U CN 202192955 U CN202192955 U CN 202192955U CN 2011203316987 U CN2011203316987 U CN 2011203316987U CN 201120331698 U CN201120331698 U CN 201120331698U CN 202192955 U CN202192955 U CN 202192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arm
- main body
- arm main
- lower swing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下摆臂,包括:下摆臂主体,所述下摆臂主体为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与所述下摆臂主体连接成一体的下摆臂加强板;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右上端上的球销;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左上端上的前衬套;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左下端上的后衬套,所述后衬套的中心处位于所述前衬套的轴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下摆臂主体由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代替了常用的扣合结构,使其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摆臂受力的变形面积变大,摆臂应变降低,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下摆臂。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的凹凸不平,将引起车轮的振动,振动又会通过下摆臂传递到副车架上,引起副车架振动,进而引起连接在副车架上的转向系统振动,导致方向盘抖动,下摆臂后衬套内的橡胶套则可起到减振作用,但现有车辆下摆臂候车套内安装的橡胶减振作用微弱,无法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多数的SUV和皮卡及轿车车型都采用传统的摆臂主体与封板扣合焊接结构,摆臂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封板与主体开始焊接部位,这样导致车轮在上下跳动过程中此部位应变较大,摆臂容易出现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下摆臂,以通过一定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传递给下摆臂的力,这样会使下摆臂局部变形减小,使摆臂总成变形部位的应变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下摆臂,包括:
下摆臂主体,所述下摆臂主体为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
与所述下摆臂主体连接成一体的下摆臂加强板;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右上端上的球销;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左上端上的前衬套;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的左下端上的后衬套,所述后衬套的中心处位于所述前衬套的轴线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下摆臂中,所述前衬套焊接在所述下摆臂主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下摆臂中,所述前衬套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下摆臂主体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下摆臂,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前后衬套的弹性变形降低下摆臂总成的受力;当下摆臂总成绕下摆臂前衬套的轴线旋转到达一定的位置时,下摆臂主体会通过一定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传递给下摆臂的力,这样会使下摆臂局部变形减小,使摆臂总成变形部位的应变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前后衬套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激励,当车轮跳动量变大,衬套的变形已不足以吸收车轮激励时,下摆臂主体通过变形吸收轮面激励,此时下摆臂通过增大变形区域降低摆臂的应变,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下摆臂主体由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代替了常用的扣合结构,使其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摆臂受力的变形面积变大,摆臂应变降低,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下摆臂,以通过一定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传递给下摆臂的力,这样会使下摆臂局部变形减小,使摆臂总成变形部位的应变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下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下摆臂,包括下摆臂主体1、下摆臂加强板2、前衬套5、球销4和后衬套3。其中,下摆臂主体1为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即该下摆臂主体1由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代替了常用的扣合结构。下摆臂加强板2与下摆臂主体1连接成一体,用于对汽车下摆臂其加强作用。球销4设置于下摆臂主体1的右上端,前衬套5设置于下摆臂主体1的左上端上,后衬套3设置于下摆臂主体1的左下端上的,后衬套3的中心处位于前衬套5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下摆臂,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前后衬套(前衬套5和后衬套3)的弹性变形降低下摆臂总成的受力;当下摆臂总成绕前衬套5的轴线旋转到达一定的位置时,下摆臂主体1会通过一定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传递给下摆臂的力,这样会使下摆臂局部变形减小,使摆臂总成变形部位的应变减小,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前后衬套(前衬套5和后衬套3)的弹性变形吸收车轮激励,当车轮跳动量变大,衬套的变形已不足以吸收车轮激励时,下摆臂主体1通过变形吸收轮面激励,此时下摆臂通过增大变形区域降低摆臂的应变,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下摆臂主体1由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代替了常用的扣合结构,使其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摆臂受力的变形面积B变大,摆臂应变降低,从而有助于保证摆臂的疲劳寿命。
前衬套5焊接在下摆臂主体1上,球销4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下摆臂主体1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汽车下摆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摆臂主体(1),所述下摆臂主体(1)为两侧翻边单侧扣合结构;
与所述下摆臂主体(1)连接成一体的下摆臂加强板(2);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1)的右上端上的球销(4);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1)的左上端上的前衬套(5);
设置于所述下摆臂主体(1)的左下端上的后衬套(3),所述后衬套(3)的中心处位于所述前衬套(5)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衬套(5)焊接在所述下摆臂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下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衬套(5)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下摆臂主体(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316987U CN202192955U (zh) | 2011-09-06 | 2011-09-06 | 汽车下摆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316987U CN202192955U (zh) | 2011-09-06 | 2011-09-06 | 汽车下摆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92955U true CN202192955U (zh) | 2012-04-18 |
Family
ID=45947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3169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92955U (zh) | 2011-09-06 | 2011-09-06 | 汽车下摆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9295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3651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下摆臂及汽车 |
CN105564172A (zh) * | 2014-11-05 | 2016-05-1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具有压配合连接的球头节的横连杆 |
CN105730174A (zh) * | 2016-01-12 | 2016-07-06 | 中山大学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麦弗逊悬架控制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39896A (zh) * | 2016-12-26 | 2017-05-31 | 苏州沃森优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下摆臂固定支架组件 |
CN107531117A (zh) * | 2015-04-29 | 2018-01-02 | 日进株式会社 | 混合下摆臂 |
-
2011
- 2011-09-06 CN CN2011203316987U patent/CN2021929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64172A (zh) * | 2014-11-05 | 2016-05-11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具有压配合连接的球头节的横连杆 |
CN105564172B (zh) * | 2014-11-05 | 2019-08-20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具有压配合连接的球头节的横连杆 |
CN104553651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下摆臂及汽车 |
CN104553651B (zh) * | 2015-01-27 | 2018-03-23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摆臂及汽车 |
CN107531117A (zh) * | 2015-04-29 | 2018-01-02 | 日进株式会社 | 混合下摆臂 |
CN105730174A (zh) * | 2016-01-12 | 2016-07-06 | 中山大学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麦弗逊悬架控制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30174B (zh) * | 2016-01-12 | 2017-09-29 | 中山大学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麦弗逊悬架控制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39896A (zh) * | 2016-12-26 | 2017-05-31 | 苏州沃森优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下摆臂固定支架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92955U (zh) | 汽车下摆臂 | |
CN201587313U (zh) | 一种汽车的悬置支架 | |
CN105270090B (zh) | 一种后驱电动车承载式后桥装置 | |
CN203753265U (zh) | 抗变形改进的防脱轨橡胶履带 | |
CN202557616U (zh) | 一种副车架结构 | |
CN211335470U (zh) | 一种汽车摆臂 | |
CN208498619U (zh) |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 | |
CN210882311U (zh) | 轻量化副车架 | |
CN106042804A (zh) | 一种汽车控制臂 | |
CN211076054U (zh) | 一种副车架 | |
CN201538357U (zh) | 汽车前纵梁 | |
CN211166291U (zh) | 一种汽车摆臂 | |
CN203094181U (zh) | 汽车底盘支架加强组合装置 | |
CN209366279U (zh) | 一种车身后侧围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02156490U (zh) | 一种减震架结构的自行车 | |
CN209870077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 |
CN201961116U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摆臂 | |
CN202944436U (zh) |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结构 | |
CN202243658U (zh) | 汽车前副车架上板一体化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汽车前副车架 | |
CN210390666U (zh) | 一种轻量化左右悬架支架 | |
CN209956167U (zh) | 一种电动车摇臂减震机构 | |
CN210942101U (zh) | 一种自行车前后轮轴钢板弹簧承载式悬挂装置 | |
CN204641311U (zh) | 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 | |
CN210706753U (zh) |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装载机 | |
CN220577433U (zh) | 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0 Address after: 276800 No. 6 Heze Nor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860 Jianguo Road, Baoding, Hebei Patentee before: Hebei Zhongx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