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178045U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78045U
CN202178045U CN2011202184694U CN201120218469U CN202178045U CN 202178045 U CN202178045 U CN 202178045U CN 2011202184694 U CN2011202184694 U CN 2011202184694U CN 201120218469 U CN201120218469 U CN 201120218469U CN 202178045 U CN202178045 U CN 202178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inferior
signal
inferior pixel
up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184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184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78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78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780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并将所述扫描信号发送给所述扫描线的扫描驱动模块;用于产生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模块;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其上设有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其扫描信号对处于同一行的次像素按列依次扫描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用于在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次像素之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高电压进行预充电,并在预充电后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用于显示图像的信号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过驱动(Over Driving)技术是一种用于改善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技术。传统的过驱动技术一般将前后图像信号作查表比较来找出预先定义的内差电压值以提高响应速度,这种做法需要使用帧缓冲器(Frame Buffer)来存储前一图像,然后再与当前图像作比较,上述预先定义的内差电压值也需要存储在存储器中,此外还需要定时控制器(Time Control Register,TCON)的配合。 
一般的以列驱动实现过驱动功能的方式如图1所示,原信号从1V(正负极性电压分别为6V/4V)切换至3V(正负极性电压分别为8V/2V),为提高响应速度,通常会在原信号中插入5V(正负极性电压分别为10V/0V)的信号。当像素内的电压由1V变成3V时需要耗费一帧的时间来充电,使之得到5V的电压。 
以PVA来看,如果只做一组内差查表,由于为了达到高穿透率而将像素电极中的条状电极间的间距设计成较大,造成液晶瞬时受到驱动而导致扭转角度不正确,于是,当从低灰阶切换到 高灰阶时往往会产生所谓犀牛角现象,降低了显示效果。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在一帧内实现过驱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并将所述扫描信号发送给所述扫描线的扫描驱动模块;用于产生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模块;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其上设有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其扫描信号对处于同一行的次像素按列依次扫描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用于在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次像素之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高电压进行预充电,并在预充电后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用于显示图像的信号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与其耦接的所述次像素的极性向所述次像素施加高电压或低电压的公共线,所述公共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的三个所述次像素排列按与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的三个所述次像素排列按与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线与所述扫描信号对次像素进行扫描的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的相邻两个次像素具有相反的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条所述公共线与极性相同的次像素耦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条所述数据线与极性相同的次像素耦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器,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不需要使用复杂的定时功能来进行过驱动;第三方面,如果在使用传统的将前后信号查表比较以进行过驱动时能大大避免液晶瞬时受到驱动而造成扭转角度不正确的现象的发生。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列驱动的过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信号驱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帧(Frame)内预充电(Pre-charge)及阵列公共线(Array com)高低电平信号的配合,在每个正确的数据信号写入到像素前都对像素先行充电一高电压,相当于在正确的数据信号写入到像素前进行过驱动(Over Driving)。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扫描驱动模块204、数据驱动模块201、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202、公共线205、扫描线(栅极线) 203和数据线207,图2中,扫描线203与数据线207垂直设置。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102上设有像素206,该像素206包括三个次像素,图2中未示出次像素。扫描驱动模块204用于产生扫描信号(栅极信号),该扫描信号被该扫描驱动模块204发送给所述扫描线203,数据驱动模块201用于产生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被该数据驱动模块201发送给所述数据线207。扫描线203与像素206耦接,具体地,扫描线203与像素206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数据线207与像素206耦接,具体地,数据线207与像素206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公共线205与像素206耦接,具体地,公共线205与像素206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信号驱动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三栅极列驱动(Tri-gate)是由三个翻转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组成。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按与扫描信号的扫描方向平行纵向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依Flip pixel设计,数据线(包括数据线1和数据线2)按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排列的方向设置,并且数据线与一个翻转像素内的首尾两个次像素耦接以及与相邻的翻转像素的中间的次像素耦接,具体地,数据线1与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第二翻转像素的次像素G322、第一翻转像素的次像素B313、第五翻转像素350的次像素R351、第四翻转像素340的次像素G342和第五翻转像素350的次像素B353耦接。公共线(包括公共线0、公共线1、公共线 2和公共线3)设置在与数据线垂直的方向上并且以阵列(Array)的形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线与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翻转像素的中互相错开的次像素耦接,具体地,公共线0耦接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公共线1(com 1)耦接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G322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公共线2(com 2)耦接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G312、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B323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G332,公共线3(com 3)耦接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B313、第五翻转像素350的次像素R351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B333。第一翻转像素310与第二翻转像素320相邻,第一翻转像素310与第二翻转像素320相邻的次像素极性相反;第一翻转像素310与第四翻转像素340相邻,第一翻转像素310与第四翻转像素340相邻的次像素极性相反。图4中,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耗费一帧的时间来给翻转像素充电,因为在翻转像素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之前已经利用了同一帧内的数据信号对翻转像素进行8V预充电。上述翻转像素内充电电压1V是由数据信号6V与公共线(共电极)信号5V或者数据信号4V与共电极信号5V对翻转像素进行充电。翻转像素内充电电压3V是由数据信号8V与共电极信号5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信号5V对翻转像素进行充电。翻转像素预充电8V是由数据信号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对翻转像素进行充电。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 R311、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一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预充一8V高电压。接着,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G312、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G322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G332)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同样,让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G312、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G322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G332)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二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 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G312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G332均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高电压10V,对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G312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G332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G322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还维持同第一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低电压0V,对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G322预充一8V高电压。紧接着,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B313、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B323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B33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相同的,让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B313、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B323和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B33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三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B313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B333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3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B313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B333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B3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还维 持同第二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B323预充一8V高电压。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的同时,第一组栅极信号也会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此时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便对第一翻转像素310的次像素R311及第三翻转像素330的次像素R331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同时,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对第二翻转像素320的次像素R321预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再接着,第四组栅极信号向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依此类推,便可在一帧内实现过驱动功能。 
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翻转像素由三个翻转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翻转像素是三栅极列驱动,翻转像素按列依次驱动。翻转像素的三个次像素按与扫描信号的扫描方向平行的纵向排列。数据线与一个翻转像素内的所有次像素按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排列的方向耦接,数据信号驱动以column driving方式驱动,即在同一行内所有的次像素的极性相同。具体地,数据线1与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次像素G512和次像素B513耦接。共电极公共线1耦接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和次像素 G512以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和次像素G532,公共线2耦接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G522和次像素B523,公共线3耦接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B513和第四翻转像素540的次像素R541以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B533和第六翻转像素560的次像素R561。公共线1、公共线2和公共线3设置在与数据线垂直的方向上并且以阵列的形式排列。第一翻转像素510和第二翻转像素520相邻,第一翻转像素510和第二翻转像素520相邻的次像素极性相反。参考图5和图4,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一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预充一8V高电压。接着,第一组栅极信号向 第一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G512、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G522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G532)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G512、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G522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G532)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二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G512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G53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维持同第一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低电压0V,对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G512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G532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2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高电压10V,对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G522预充一8V高电压。紧接着,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B513、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G523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G53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B513、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B523和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 B53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三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B513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B533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3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B513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B533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B5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压维持同第二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B523预充一8V高电压。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的同时,第一组栅极信号也会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此时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便对第一翻转像素510的次像素R511及第三翻转像素530的次像素R531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同时,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对第二翻转像素520的次像素R521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紧接着,第四组栅极信号开始向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一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依此类推,便可在一帧内实现过驱动功能。 
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较佳实 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垂直条状(Vertical Strip)像素由三个垂直条状(Vertical Strip)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组成。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在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列。数据信号驱动以column driving方式驱动,即在同一行内所有的次像素的极性相同。垂直条状像素按列依次驱动(Vertical Strip with Column Driving)。数据线按与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排列方向成垂直的方向设置。每条数据线与处在同一行上的垂直条状像素中的同一极性次像素耦接,具体地,数据线1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B651耦接。公共线1、公共线2和公共线3按与数据线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且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线1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和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R613和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R633以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G622和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G642耦接,公共线2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G632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G652、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B641和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B661以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R643和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R663耦接,公共线3依此类推。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相邻,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相邻的次像素极性相反;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 630相邻,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相邻的次像素极性相反。参考图6和图4,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次像素G612、次像素R6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B621、次像素G622、次像素R62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垂直条状610的次像素B611、次像素G612、次像素R613及第二垂直条状620的次像素B621、次像素G622、次像素R62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一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次像素R6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G62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次像素R6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G622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G612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B621及次像素R6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一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G612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B621及次像素R623预充一8V高电压。接着,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次像素G632、次像素R633及第 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B641、次像素G642、次像素R64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次像素G632、次像素R633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B641、次像素G642、次像素R64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二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次像素R633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G64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维持同第一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低电压0V,对第三组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B631、次像素R633及第四组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G642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G632与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B641及次像素R64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高电压10V,对第三垂直条状像素630的次像素G632与第四垂直条状像素640的次像素B641及次像素R643预充一8V高电压。紧接着,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B651、次像素G652、次像素R6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B661、次像素G662、次像素R66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五垂 直条状650的次像素B651、次像素G652、次像素R653及第六垂直条状660的次像素B661、次像素G662、次像素R66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三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B651、次像素R6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G66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3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B651、次像素R6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G662预充上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五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G652与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B661及次像素R66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维持同第二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五组垂直条状像素650的次像素G652与第六垂直条状像素660的次像素B661及次像素R663预充一8V高电压。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的同时,第一组栅极信号也会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次像素R613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G62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此时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便对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B611及、次像素R613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G622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同时,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G612及第二组 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B621、次像素R6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对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610的次像素G612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620的次像素B621、次像素R623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紧接着,第四组栅极信号开始向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一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依此类推,便可在一帧内实现过驱动功能。 
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7同样是在列驱动(Column Driving)的条件下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过驱动功能。垂直条状像素由三个垂直条状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组成。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在水平方向上依次排列。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和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排成一列,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和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排成一列,依此类推。数据线依Flip pixel设计,同一数据线连接垂直方向各垂直条状像素,垂直方向上奇数像素相同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其中之一)及偶数像素相同的次像素(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其中之一)连接在同一数据线,其中奇数像素的次像素的极性异于偶数像素的次像素的极性。具体地,数据线1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G732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B751耦接,数据线2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G712、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R733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 G752耦接,数据线3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R713、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B741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R753耦接,依此类推。公共线1、公共线2和公共线3按与数据线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线与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垂直条状像素的互相错开的次像素耦接,具体地,公共线1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R713和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G722和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G732以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B741、次像素R743耦接,公共线2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B731、次像素R733和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G742和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G752以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B761、次像素R763耦接,公共线3依此类推。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和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相邻,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和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相邻的次像素具有相反的极性;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和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相邻,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和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相邻的次像素具有相反的极性。参考图7和图4,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G712、次像素R7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B721、次像素G722、次像素R72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一列次像素(包括第一垂直条状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G712、次像素R713及第二垂直条状720的次像素B721、次像素G722、次像素R723)内的充电 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一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R7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G72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R713及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G722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G712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B721及次像素R7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一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G712与第二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B721及次像素R723预充一8V高电压。接着,第一组栅极信号向第一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B731、次像素G732、次像素R733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B741、次像素G742、次像素R74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二列次像素(包括第三垂直条状730的次像素B731、次像素G732、次像素R733及第四垂直条状740的次像素B741、次像素G742、次像素R74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二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 时,由于第三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G732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B741、次像素R743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维持同第一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低电压0V,对第三组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G732及第四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B741、次像素R743预充一8V高电压。同时,第三组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B731、次像素R733与第四组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G742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压由5V调变至高电压10V,对第三组垂直条状像素730的次像素B731、次像素R733与第四组垂直条状像素740的次像素G742预充一8V高电压。紧接着,第二组栅极信号向第二列次像素发送低电压信号以关闭第二列次像素的栅极;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B751、次像素G752、次像素R7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B761、次像素G762、次像素R763)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让第三列次像素(包括第五垂直条状750的次像素B751、次像素G752、次像素R753及第六垂直条状760的次像素B761、次像素G762、次像素763)内的充电电压由1V变成3V前,利用数据线8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0V或者数据信号2V与共电极调变信号10V的充电电压8V来给第三列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时,由于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B751、次像素R7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G76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公共线3的共电极电压 由5V调变至低电压0V,对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B751、次像素R753及第六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G762预充上一8V高电压。同时,第五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G752与第六组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B761及次像素R76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2的共电极电维持同第二组栅极信号开启时的共电极高电压10V,对第五组垂直条状像素750的次像素G752与第六垂直条状像素760的次像素B761及次像素R763预充一8V高电压。当第三组栅极信号向第三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的同时,第一组栅极信号也会向第一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由于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次像素R713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G722均是正极性数据线8V,配合此时公共线1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便对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B711及、次像素R713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G722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同时,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G712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B721、次像素R723是负极性数据线2V,配合公共线0的共电极电压回复到正常共电极电压5V,对第一组垂直条状像素710的次像素G712及第二组垂直条状像素720的次像素B721、次像素R723充上正确显示目标电压3V。紧接着,第四组栅极信号开始向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发送一高电平信号以打开第四列次像素的栅极;依此类推,便可在一帧内实现过驱动功能。 
统观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驱动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扫描驱动模块产生扫描信号并将该扫描信号发送给扫描线;数据驱动模块产生数据信号并将该数据信号发送给数据线;扫描线将该扫描信号发送给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扫描信号对处于同一行的次像素按列依次扫描;数据线将该数据线发送给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数据线在将该数据信号输入到次像素中之前对该次像素进行预充电。另外,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公共线根据与其耦接的次像素的极性向该次像素施加高电压或低电压。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并将所述扫描信号发送给所述扫描线的扫描驱动模块;
用于产生数据信号并将所述数据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模块;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其上设有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次像素R、次像素G和次像素B;
其扫描信号对处于同一行的次像素按列依次扫描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用于在将所述数据信号输入到所述次像素之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高电压进行预充电,并在预充电后再对所述次像素输入用于显示图像的信号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与其耦接的所述次像素的极性向所述次像素施加高电压或低电压的公共线,所述公共线与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次像素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的三个所述次像素排列按与所述扫描信号的扫 描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的三个所述次像素排列按与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线与所述扫描信号对次像素进行扫描的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的相邻两个次像素具有相反的极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所述公共线与极性相同的次像素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所述数据线与极性相同的次像素耦接。 
CN2011202184694U 2011-06-24 2011-06-24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8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84694U CN202178045U (zh) 2011-06-24 2011-06-24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84694U CN202178045U (zh) 2011-06-24 2011-06-24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78045U true CN202178045U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6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1846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8045U (zh) 2011-06-24 2011-06-24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780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116A1 (zh) * 2011-10-12 2013-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
WO2014101307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116A1 (zh) * 2011-10-12 2013-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
WO2014101307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216B (zh) 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4810001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4094346B (zh) 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34701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
CN102789771B (zh) 极性反转信号转换方法、装置及显示器
CN101414089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35914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090014448A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1039150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57206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3543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20524A (zh) 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
CN102792358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0817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
CN105225627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93810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配置方法
CN104464678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128377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预充电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88014A (zh) 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显示装置及过压驱动方法
CN10544825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1988526B1 (ko) 저속 구동용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202178045U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09379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ignal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5096892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4385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信号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