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5668U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45668U CN202145668U CN201120230082U CN201120230082U CN202145668U CN 202145668 U CN202145668 U CN 202145668U CN 201120230082 U CN201120230082 U CN 201120230082U CN 201120230082 U CN201120230082 U CN 201120230082U CN 202145668 U CN202145668 U CN 2021456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elastic
- elastic sheet
- terminal
- resistor
- condu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电视机操作按键整合为一个飞梭键,飞梭键旋转和按压使得控制芯片的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菜单操作指令的输入。该按键整合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按键数量,有利于维修组装,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出美观的外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背景技术
当前,电视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电器。
现有技术在电视(如平板电视)的面框上,通常都安装有7至8个操作按键来进行复杂的屏幕显示(OSD,on-screen display)菜单操作,面框上的各个按键操作的功能包括:电源、菜单、信源、频道+、频道-、音量+、音量-、退出等等。
实践发现,现有技术在电视面框上安装多个操作按键使得组装电视的复杂度相对提高,且容易造成部分按键无手感而导致操作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以解决多个按键安装相对复杂,且容易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包括:
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所述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第一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的,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三导电弹片;
第三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或第三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的,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四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四导电弹片;
第四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四控制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或第四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的,所述接地端子和可调电阻端子围成一圈。
可选的,当所述转动部件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可选的,当所述转动部件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可选的,当按压所述转动部件时,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三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
其中,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包括:所述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所述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第一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的,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三导电弹片;
第三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或第三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的,当所述转动部件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或者,
当所述转动部件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或者,
当按压所述转动部件时,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三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电视机操作按键整合为一个飞梭键,飞梭键旋转和按压使得控制芯片的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菜单操作指令的输入。该按键整合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按键数量,有利于维修组装,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出美观的外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的电路实现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梭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梭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的电路实现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的电路实现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视机飞梭键安装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视机飞梭键安装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以解决多个按键安装相对复杂,且容易失效的问题。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参见图1-a、图1-b和图1-c,图1-a为一种举例的实现电路示意图,图1-b为一种举例的飞梭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c一种举例的飞梭键的剖面示意图。
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可包括:
电源输出端口1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飞梭键200、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100;
其中,飞梭键200可包括:接地端子210、可调电阻端子220(该可调电阻端子220例如可能是可调碳膜电阻端子、滑动电阻端子或其它类型的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图中未示出),可调电阻端子220的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子210,第一导电弹片A和第二导电弹片B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
第一电阻R1电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10与第一导电弹片A之间;第二电阻R2电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10和第二导电弹片B之间;
控制芯片100的第一控制端口111与第一导电弹片A电连接,该控制芯片100的第二控制端口112与第二导电弹片B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A和第二导电弹片B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该第一导电弹片A和第二导电弹片B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第一导电弹片A和/或第二导电弹片B上的电压值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A和第二导电弹片B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
在实际应用中,接地端子210和可调电阻端子220可围成1圈(例如图1-c举例所示),当然其亦可围成其它形状。
举例来说,若当前第一导电弹片A与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且当第一导电弹片A随着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A在可调电阻端子220上滑动,这样就使得可调电阻端子220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不断的变化,第一导电弹片A上的电压值将随可调电阻端子220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此时第一导电弹片A上的电压值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如此,控制芯片100上对应控制端口(第一控制端口111)的电压值也就会随之变化,控制芯片100进而可根据其相应端口电压值的变化情况,识别出对应的菜单操作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芯片100可根据两个控制端口(例如图1-a所示)的电压值变化情况,识别出对应的各种菜单操作指令,当然,控制芯片100亦可根据三个、四个或更多个控制端口的电压值变化情况,识别出对应的各种菜单操作指令。
参见图2-a,图2-a为另一种举例的实现电路示意图,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可包括第三电阻R3;
飞梭键200还可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的第三导电弹片C;
第三电阻电R3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10与第三导电弹片C之间;
控制芯片100的第三控制端口113与第三导电弹片C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和第三导电弹片C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和第三导电弹片C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和/或第三导电弹片C上的电压值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和第三导电弹片C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
图2-a示出控制芯片100可能根据三个控制端口的电压值变化情况,识别出对应的各种菜单操作指令。
参见图2-b,图2-b为又一种举例的实现电路示意图,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可包括第四电阻电阻R4;
飞梭键200还可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的第四导电弹片D;
第四电阻R4电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10与第四导电弹片D之间;
控制芯片100的第四控制端口114与第四导电弹片D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和第四导电弹片D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和第四导电弹片D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其中,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和/或第四导电弹片D上的电压值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和第四导电弹片D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
图2-b示出控制芯片100可能根据四个控制端口的电压值变化情况,识别出对应的各种菜单操作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导电弹片位置进行适应性设置,可使得当用户将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左旋、右旋或按压时,各导电弹片相应产生不同电压值变化情况,进而实现各种菜单操作指令的输入。
例如在空闲状态,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的电压值为高电平,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第三导电弹片C均不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接触。
举例来说,假设当用户按压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时,第三导电弹片C与接地端子210导通(即,用户按压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使得第三导电弹片C与接地端子210接触),使得第三导电弹片A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又例如,假设当用户将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A与接地端子210导通,第二导电弹片B从与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变为与接地端子210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A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B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又例如,假设当用户将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A与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第二导电弹片B从与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变为与接地端子210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A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B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下面举例一个具体的菜单操作场景。
例如,在无菜单状态下,用户按压1下飞梭键200(相当于按压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后松开,此时,假设控制芯片监测到其第三控制端口113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即,第三导电弹片A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弹出子菜单的指令,控制芯片100在电视机屏幕上弹出主菜单。
在无菜单状态下,用户按压飞梭键200数秒(如2秒或以上)后再松开,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第三控制端口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数秒后再变为高电平(即,第三导电弹片A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数秒后再变为高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弹出信源菜单的指令,控制芯片100在电视机屏幕上弹出信源菜单。
在弹出菜单后,用户若左旋或者右旋飞梭键200(相当于左旋或右旋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第一控制端口111的电压值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口112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者,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第一控制端口111的电压值为高电平,第二控制端口112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功能选项选择指令,控制芯片100在电视机屏幕上显示光标在各个功能选项切换移动。
当光标移动到某个待操作的功能选项后,若用户按压1下飞梭键200,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其第三控制端口113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进入功能调节状态,控制芯片100进入功能调节状态。在进入该功能调节状态后,用户若左旋或者右旋飞梭键200,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功能调节指令,控制芯片100对应调节调节该功能的相应参量值。功能参量调整完成后,若用户按压1下单键飞梭键,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确认参量值调整完成的指令,控制芯片100功能选择状态。
当光标移动到“退出”选项时,若用户按压飞梭键200一次,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其第三控制端口113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返回上级菜单指令,控制芯片100返回上级菜单。若用户按压飞梭键200数秒(例如2秒以上)后松开,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其第三控制端口113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数秒后再变为高电平,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退出菜单指令,控制芯片100退出菜单,此时电视机屏幕上的OSD消失。
在无菜单状态下,若用户左旋或者右旋飞梭键200,此时,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第一控制端口111的电压值为低电平,第二控制端口112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者,假设控制芯片100监测到第一控制端口111的电压值为高电平,第二控制端口112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00则认为用户输入的是频道加减(或音量加减)指令,此时,控制芯片100进行频道加减(或音量加减)。
可以理解,上述的菜单操作方式只是一种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当然还可能存在菜单操作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将电视机操作按键整合为一个飞梭键,飞梭键的旋转和按压使得控制芯片的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菜单操作指令的输入。该按键整合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按键数量,有利于维修组装,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出美观的外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
其中,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包括: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
其中,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接地端子,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
第一电阻电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上述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
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A、第二导电弹片B和第三导电弹片C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210或可调电阻端子220导通。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可包括第三电阻;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的第三导电弹片;第三电阻电连接在上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之间;所示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随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或第三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可包括第四电阻;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的第四导电弹片;第四电阻电连接在上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之间;控制芯片的第四控制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随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或第四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或,当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被按压时,该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接地端子和可调电阻端子围成一圈。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当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上述接地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上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上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当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上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上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上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当按压上述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时,第三导电弹片与上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三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本实施例电视机中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可如上述实施例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飞梭键的安装位置可如图3-a和3-b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包括: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其中,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上述接地端子,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上;第一电阻电连接在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该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其中,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该转动部件(例如转动轴)的转动而变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电视机操作按键整合为一个飞梭键,飞梭键的旋转和按压使得控制芯片的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菜单操作指令的输入,该按键整合方式极大的减少了按键数量,有利于维修组装,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出美观的外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所述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第一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三导电弹片;
第三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或第三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四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四导电弹片;
第四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四控制端口与第四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第四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第三导电弹片和/或第四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端子和可调电阻端子围成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转动部件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转动部件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按压所述转动部件时,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三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8.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
其中,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包括:所述电源输出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飞梭键、以及用于菜单操作的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飞梭键包括:接地端子、可调电阻端子、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转动部件,所述可调电阻端子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
第一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之间;第二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和第二导电弹片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口与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端口与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和/或第二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飞梭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第三导电弹片;
第三电阻电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之间;
所示控制芯片的第三控制端口与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其中,当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随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时,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接地端子或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或第三导电弹片上的电压值随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而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转动部件左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低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或者,
当所述转动部件右旋时,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第二导电弹片从与所述可调电阻端子导通变为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电压值为高电平时,第二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或者,
当按压所述转动部件时,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接地端子导通,使得第三导电弹片的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30082U CN20214566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30082U CN20214566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45668U true CN202145668U (zh) | 2012-02-15 |
Family
ID=4558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300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566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456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31814A (zh) * | 2011-07-01 | 2011-11-02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
2011
- 2011-07-01 CN CN201120230082U patent/CN2021456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31814A (zh) * | 2011-07-01 | 2011-11-02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CN102231814B (zh) * | 2011-07-01 | 2014-04-02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152975A1 (en) | Touch screen-type input device | |
CN202058064U (zh) | 具有双屏幕的电子设备 | |
CN103716029A (zh) | 显示器的控制方法 | |
US20130113755A1 (en) |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 |
CN105551454A (zh) |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10673769A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4767850B (zh) | 智能终端 | |
CN10353001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模式切换的方法 | |
CN204559664U (zh) | 智能终端 | |
CN202145668U (zh)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
CN106843638A (zh) | 视频播放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视频播放终端 | |
CN103941616A (zh) | 一种多功能自定义开关 | |
CN102231814B (zh) | 应用于电视机菜单操作的飞梭键控制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 |
CN201781558U (zh) | 智能电视遥控器 | |
WO2024055789A1 (zh) | 一种触摸屏终端屏幕亮度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2251A (zh) | 基于无线2.4g可拆装游戏手柄的平板电脑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6805770U (zh) | 一种带屏的智能家居遥控器 | |
CN102609098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键盘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679991U (zh) | 显示装置 | |
CN102932614A (zh) | 光学触摸屏智能电视 | |
CN202535422U (zh) |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 |
JP2007013228A (ja) | リモコン | |
CN208283933U (zh) | 声卡 | |
RU2520318C2 (ru) |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ыми приборами и пульт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2845313Y (zh) | 简易型电视遥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to 5th floor, building 1, No. 4023, Wuhe Avenue,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nggu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Buji province Shenzhen Village No. five and 1 North Avenue, workshop 1, A District, 2 B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TC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