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0212U -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40212U CN202140212U CN201120234383U CN201120234383U CN202140212U CN 202140212 U CN202140212 U CN 202140212U CN 201120234383 U CN201120234383 U CN 201120234383U CN 201120234383 U CN201120234383 U CN 201120234383U CN 202140212 U CN202140212 U CN 2021402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uel
- communicated
- outlet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包括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滤清器底座、电动输油泵和单向阀组件;滤清器底座包括输油泵安装部、除水滤清器座体、粗滤清器座体、精滤清器座体、燃油入口以及燃油出口;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座体上。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滤清器集成在一个滤清器底座上,结构更紧凑,并能同时满足燃油液位检测、油水分离、柴油过滤、柴油预加热和燃油自动排空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柴油滤清器配合使用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对汽车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使得电控柴油发动机使用率不断提高,然而,电控柴油机在低速、低温状态下启动低压油路往往不能自动排空油路中存在的空气。另外,使用低标号燃油在低温条件下极易结蜡,导致电控发动机处于供油不足状态,无法预先建立油压,造成柴油发动机启动油压不稳,导致启动熄火,降低了车辆驾乘人员操作舒适性。同时,油品中含未除净水分,极易导致发动机精密偶件腐蚀和磨损,提高了发动机的维修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在电控发动机低速启动状态下和低温条件下具备燃油被除水、过滤及预先加热和自动排空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与现有的滤清器配合使用、以节省安装空间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包括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滤清器底座、电动输油泵和单向阀组件;滤清器底座包括输油泵安装部、除水滤清器座体、粗滤清器座体、精滤清器座体、燃油入口以及燃油出口;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座体上;
所述输油泵安装部设有一腔室,该腔室包括容置所述电动输油泵的电动输油泵容置腔、容置所述单向阀组件的单向阀容置腔、腔室进油通道和腔室出油通道;所述的腔室进油通道和腔室出油通道均同时与所述的电动输油泵容置腔和单向阀容置腔连通;腔室进油通道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腔室出油通道具有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腔室进油通道的一个输出口与电动输油泵的进口连通,另一个输出口与单向阀容置腔的一端连通;腔室出油通道的一个输入口与电动输油泵的出口连通,另一个输入口与单向阀容置腔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的除水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一内部出油口和第一内部入油接头,所述第一内部出油口与所述燃油入口连通,第一内部入油接头与除水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腔室进油通道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的粗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二内部出油口和第二内部入油接头,所述第二内部出油口与所述的腔室出油通道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内部入油接头与粗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燃油出口连通;
所述的精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三内部出油口、第三内部入油接头以及外部出油口,所述第三内部出油口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内部入油接头与精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外部出油口连通,所述的外部出油口与发动机的高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
所述燃油入口与发动机燃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燃油出口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除水滤清器包括集水杯、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均设置在该集水杯内。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温控开关和熔断器,加热器、温控开关和熔断器相互串联连接。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集水杯的底面设有排水阀。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该燃油自动排空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滤清器底座上,该控制器分别与加热器和电动输油泵电连接。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单向阀组件包括顺序设置在单向阀容置腔内的阀芯、弹簧、阀座、卡簧、密封圈和油塞。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滤清器底座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气缸壁连接。
上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中,粗滤清器包括一集水杯,该集水杯的底面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专利对原有的柴油发动机滤清器底座重新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使其可以安装除水滤清器、电动式输油泵、粗滤清器、精滤清器,既可以实现电控柴油发动机自动排空功能和多级过滤能力,同时节省了发动机有限的安装空间;
2.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燃油流向问题,先使燃油经过除水滤清器再经过电动输油泵,保证了流经电动输油泵的燃油清洁,提高了电动输油泵及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对原有的柴油发动机的除水滤清器集水杯结构做了优化设计,使其和加热器、液位传感器集成为一体,实现了结构的小型化、多功能特点,既能满足柴油预热,又能满足柴油油水分离及燃油液位检测功能;
4. 本实用新型在滤清器底座上集成了单向阀结构,取消了单向阀阀体,使单向阀结构得到简化,在电动输油泵工作时,可有效防止燃油回流,提高了排空效率;在电动输油泵不工作时,该单向阀结构能起到导通作用,确保燃油持续供给发动机高压系统;
5.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可拆卸式控制器,该控制器被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滤清器底座侧面。若是发动机自身具备可以直接控制电动输油泵和加热器的功能,该控制器就可以被拆卸,而不安装;若是发动机自身不具备控制电动输油泵和加热器的功能,则依靠该安装的控制器控制电动输油泵和加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滤清器底座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滤清器底座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启动时的燃油流向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停止时的燃油流向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水滤清器的集水杯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水滤清器的集水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包括除水滤清器1、粗滤清器2、精滤清器3、滤清器底座4、电动输油泵5和单向阀组件6。
滤清器底座4包括输油泵安装部41、除水滤清器座体42、粗滤清器座体43、精滤清器座体44、燃油入口45以及燃油出口46,除水滤清器1、粗滤清器2、精滤清器3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座体上;在滤清器底座4上设有多个安装孔47,利用这些安装孔47,滤清器底4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气缸壁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输油泵安装部41设有一腔室410,腔室410包括腔室进油通道411、腔室出油通道412、电动输油泵容置腔413和单向阀容置腔414。电动输油泵5和单向阀组件6分别设置在电动输油泵容置腔413和单向阀容置腔414中。腔室进油通道411和腔室出油通道412均同时与电动输油泵容置腔413和单向阀容置腔414连通。电动输油泵容置腔413具有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顶盖415遮蔽开口端,并与输油泵安装部41的主体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416相连。该螺纹紧固件416例如可以是自攻螺钉。在电动输油泵5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51、52。腔室进油通道411具有一个输入口411a和两个输出口411b、411c,腔室出油通道412具有两个输入口412a、412b和一个输出口412c。腔室进油通道的一个输出口411b与电动输油泵5的进口连通,另一个输出口411c与单向阀容置腔414的一端连通;腔室出油通道412的一个输入口412a与电动输油泵5的出口连通,另一个输入口412b与单向阀容置腔414的另一端连通。单向阀组件6只允许燃油由腔室进油通道411向腔室出油通道412流动。单向阀组件6包括顺序设置在单向阀容置腔414内的阀芯61、弹簧62、阀座63、卡簧64、O型密封圈65和油塞66。单向阀容置腔414设有一可连通于外界的接口417,在接口417上设有油塞418,油塞418上套设有平垫密封圈419。
除水滤清器座体42设有第一内部出油口421和第一内部入油接头422,第一内部出油口421与燃油入口45连通,第一内部入油接头422与除水滤清器内部以及腔室进油通道411的输入口411a连通。在除水滤清器1的顶部设有方型密封圈423。
粗滤清器座体43设有第二内部出油口431、第二内部入油接头432以及接口433,第二内部出油口431与腔室出油通道412的输出口412c连通,第二内部入油接头432与粗滤清器内部以及燃油出口46连通,在接口433上设有油塞434,油塞434上套设有平垫密封圈435。在粗滤清器2的顶部设有方型密封圈436。
精滤清器座体44设有第三内部出油口441、第三内部入油接头442、外部出油口443以及接口444,第三内部出油口441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三内部入油接头442与精滤清器内部以及外部出油口443连通,外部出油口443与发动机的高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在接口444上设有油塞445,油塞445上套设有平垫密封圈446,在精滤清器3的顶部设有方型密封圈447。
燃油入口45与发动机燃油箱的出油口连通,燃油出口46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
参考图8和图9。除水滤清器1包括集水杯11、液位传感器12和加热装置。集水杯11具有一顶部敞口的腔室110,腔室110的底面设有一加热装置的线束穿出孔。液位传感器12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该集水杯11内。该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131、温控开关132和熔断器133,加热器131、温控开关132和熔断器133相互串联连接。加热器的线束135穿过线束穿出孔并通过接头134与外部电源连接。集水杯11的外周面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111。液位传感器12通过一对紧固螺钉121固定于腔室110的底面,该液位传感器线束的一端具有接插件122。集水杯11的底面设有排水阀14,排水阀14的外周面上设有密封圈141,以实现密封功能。
当发动机柴油温度低于7℃时,加热器131会马上启动开始加热,增加了柴油低温流动性,使低标号柴油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使用,大大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汽车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当燃油温度高于24℃时,加热器131会停止工作。而液位传感器12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燃油和水的不同比重、会进行自动分离的特点,当油中含水量达到液位传感器的报警设计值的时候,液位传感器12会自动发出报警提醒驾驶人员,及时拧开排水阀14放水,以免含水量过高而损坏发动机精密偶件。排水干净可以重新关闭排水阀,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燃油加热功能,同时还可实现燃油油水分离功能。
粗滤清器2也包括一集水杯21,集水杯21的外周面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22,集水杯21的底面设有排水阀23。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一控制器7,控制器7通过一对螺栓71可拆卸地安装在滤清器底座4的侧面。该控制器7分别与加热器131和电动输油泵5电连接,其中,控制器7具有一引出的接头72,该接头72与加热器131的接头134构成一对对插接头。若是发动机自身具备可以直接控制电动输油泵5和加热器131的功能,该控制器7就可以被拆卸,而不安装;若是发动机自身不具备控制电动输油泵5和加热器131的功能,则依靠该安装的控制器7控制电动输油泵和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驾乘人员开启汽车启动开关时,由发动机的 ECU(或ECM)、或车用蓄电池提供输入电源给该燃油自动排空装置。该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开启,发动机燃油管道油压升高,开始排空。电动输油泵5工作,产生一个压力差,柴油液体随着压力差移动,直至进入燃油入口45,保证发动机的高压共轨系统可以获得预定压力。柴油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管路由滤清器底座上的燃油入口45进入,通过第一内部出油口421后经过除水滤清器1过滤,再依次通过第一内部入油接头422和电动输油泵5,然后从腔室出油通道412流出,流入到油道48,再从第二内部出油口431出来,经过粗滤清器2过滤,再从第二内部入油接头432进入,从燃油出口46出来,输送给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低压油泵。此时,在整个电动输油泵5的工作过程中,单向阀组件6始终是处于关闭状态,如图6所示。发动机正常启动后,电动输油泵5停止工作,此时燃油流向顺序如图7所示,柴油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管路由滤清器底座4的燃油入口45进入,通过第一内部出油口421后经过除水滤清器1过滤,再依次通过第一内部入油接头422、腔室燃油入口411和单向阀组件6,直接从腔室出油通道412流出,流入到油道48,再从第二内部出油口431出来,经过粗滤清器2过滤,再从第二内部入油接头432进入,从燃油出口46出来,输送给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低压油泵。此时,在整个电动输油泵5的工作过程中,单向阀组件6始终是处于开启状态,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滤清器集成在一个滤清器底座上,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安装空间更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除水滤清器集水杯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把柴油加热器、液位传感器和集水杯集合在一起,能同时满足燃油液位检测、油水分离、柴油过滤、柴油预加热和燃油自动排空功能。
Claims (8)
1.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滤清器底座、电动输油泵和单向阀组件;所述滤清器底座包括输油泵安装部、除水滤清器座体、粗滤清器座体、精滤清器座体、燃油入口以及燃油出口;所述除水滤清器、粗滤清器、精滤清器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座体上;
所述输油泵安装部设有一腔室,该腔室包括容置所述电动输油泵的电动输油泵容置腔、容置所述单向阀组件的单向阀容置腔、腔室进油通道和腔室出油通道;所述的腔室进油通道和腔室出油通道均同时与所述的电动输油泵容置腔和单向阀容置腔连通;腔室进油通道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两个输出口,腔室出油通道具有两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腔室进油通道的一个输出口与电动输油泵的进口连通,另一个输出口与单向阀容置腔的一端连通;腔室出油通道的一个输入口与电动输油泵的出口连通,另一个输入口与单向阀容置腔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的除水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一内部出油口和第一内部入油接头,所述第一内部出油口与所述燃油入口连通,第一内部入油接头与除水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腔室进油通道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的粗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二内部出油口和第二内部入油接头,所述第二内部出油口与所述的腔室出油通道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二内部入油接头与粗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燃油出口连通;
所述的精滤清器座体设有第三内部出油口、第三内部入油接头以及外部出油口,所述第三内部出油口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内部入油接头与精滤清器内部以及所述的外部出油口连通,所述的外部出油口与发动机的高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
所述燃油入口与发动机燃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燃油出口与发动机的低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滤清器包括集水杯、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均设置在该集水杯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温控开关和熔断器,所述的加热器、温控开关和熔断器相互串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的底面设有排水阀。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油自动排空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滤清器底座上,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加热器和所述的电动输油泵电连接。
6.如权利要1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顺序设置在单向阀容置腔内的阀芯、弹簧、阀座、卡簧、密封圈和油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底座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气缸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清器包括一集水杯,该集水杯的底面设有排水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34383U CN202140212U (zh) | 2011-07-05 | 2011-07-05 |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34383U CN202140212U (zh) | 2011-07-05 | 2011-07-05 |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40212U true CN202140212U (zh) | 2012-02-08 |
Family
ID=4555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343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0212U (zh) | 2011-07-05 | 2011-07-05 |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40212U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2388A (zh) * | 2012-02-29 | 2012-07-11 | 西安四星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过滤系统 |
CN102996306A (zh) * | 2012-09-26 | 2013-03-27 | 朱鸿伟 | 柴油机燃油过滤器 |
CN103362709A (zh) * | 2013-08-06 | 2013-10-23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机及其燃油滤清器 |
CN104863765A (zh) * | 2015-06-16 | 2015-08-26 | 合肥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双联电泵式柴油预滤器总成 |
CN106194529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泵油燃油滤清器总成 |
CN106704060A (zh) * | 2017-01-18 | 2017-05-24 | 广州铁路机车配件厂 | 一种燃油输送集成模块 |
EP3184159A1 (en) | 2015-12-23 | 2017-06-28 | Wema System AS | Filtering system for fluid sensors especially for fuel tanks and sensor systems comprising same |
CN108590906A (zh) * | 2018-06-27 | 2018-09-28 | 瑞安市科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高压大流量环保集成电动燃油泵装置 |
CN109184976A (zh) * | 2018-11-01 | 2019-01-11 | 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粗滤器用集水杯总成 |
CN109184975A (zh) * | 2018-10-31 | 2019-01-11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温控阀及车辆燃油温控系统 |
CN113309649A (zh) * | 2021-05-28 | 2021-08-27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整车发动机智能燃油排空系统及方法 |
CN115163374A (zh) * | 2022-06-30 | 2022-10-11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用于发动机的快速启动系统及作业机械、控制方法 |
CN117108422A (zh) * | 2023-08-28 | 2023-11-24 | 北京动科瑞利文科技有限公司 | 发动机燃油过滤装置及方法 |
US11946439B2 (en) * | 2022-05-09 | 2024-04-02 | Caterpillar Inc. | Fuel module for engine having service valve assembly for common drain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filters |
-
2011
- 2011-07-05 CN CN201120234383U patent/CN2021402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2388A (zh) * | 2012-02-29 | 2012-07-11 | 西安四星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过滤系统 |
CN102996306A (zh) * | 2012-09-26 | 2013-03-27 | 朱鸿伟 | 柴油机燃油过滤器 |
CN103362709A (zh) * | 2013-08-06 | 2013-10-23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机及其燃油滤清器 |
CN104863765A (zh) * | 2015-06-16 | 2015-08-26 | 合肥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双联电泵式柴油预滤器总成 |
EP3184159A1 (en) | 2015-12-23 | 2017-06-28 | Wema System AS | Filtering system for fluid sensors especially for fuel tanks and sensor systems comprising same |
CN106194529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泵油燃油滤清器总成 |
CN106704060A (zh) * | 2017-01-18 | 2017-05-24 | 广州铁路机车配件厂 | 一种燃油输送集成模块 |
CN108590906A (zh) * | 2018-06-27 | 2018-09-28 | 瑞安市科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高压大流量环保集成电动燃油泵装置 |
CN109184975B (zh) * | 2018-10-31 | 2024-03-22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温控阀及车辆燃油温控系统 |
CN109184975A (zh) * | 2018-10-31 | 2019-01-11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一种燃油温控阀及车辆燃油温控系统 |
CN109184976A (zh) * | 2018-11-01 | 2019-01-11 | 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柴油粗滤器用集水杯总成 |
CN113309649A (zh) * | 2021-05-28 | 2021-08-27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整车发动机智能燃油排空系统及方法 |
US11946439B2 (en) * | 2022-05-09 | 2024-04-02 | Caterpillar Inc. | Fuel module for engine having service valve assembly for common drain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filters |
CN115163374A (zh) * | 2022-06-30 | 2022-10-11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用于发动机的快速启动系统及作业机械、控制方法 |
WO2024001186A1 (zh) * | 2022-06-30 | 2024-01-04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用于发动机的快速启动系统及作业机械、控制方法 |
CN117108422A (zh) * | 2023-08-28 | 2023-11-24 | 北京动科瑞利文科技有限公司 | 发动机燃油过滤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40212U (zh) | 一种具备多功能过滤能力的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
CN107110080B (zh) | 马达集成的储箱净化装置 | |
CN101936243B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低压油路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
KR20160082757A (ko) | 2단계 수분리 프리 필터 | |
CN104234779A (zh) | 多功能机油润滑模块装置 | |
CN202125385U (zh) | 燃油滤清器 | |
CN212250294U (zh) | 智能燃油预滤器 | |
CN102588171B (zh) | 电控排气柴油滤清器 | |
CN107956612A (zh) | 一种集成式燃油预滤器泵油排气结构 | |
CN201802530U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低压油路燃油自动排空装置 | |
CN104343601A (zh) | 用于可更换式或外壳式过滤器的过滤器头 | |
CN101782007B (zh) | 一种氢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水气分离装置 | |
CN104329157A (zh) |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系统及其机油滤清润滑方法 | |
CN204098986U (zh) |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 |
CN202545076U (zh) | 柴油机油路自动排空装置 | |
CN207420762U (zh) | 一种卧置燃油泵总成 | |
CN205135870U (zh) | 一种燃油滤清器总成 | |
CN206647197U (zh) | 一种柴油机低压油路电动泵燃油滤清器 | |
CN106662026A (zh) |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系统以及减轻燃料系统中的燃料过滤装置中的压力波动的方法 | |
CN204627820U (zh) | 一种三级柴油滤清器 | |
CN206352536U (zh) | 一种工程机械柴油机用三级燃油滤清系统 | |
CN202991629U (zh) | 一种自动过滤式冷却水泵的泵盖 | |
CN201778933U (zh) | 集成电子油泵的燃油滤清器座以及燃油滤清器 | |
CN201443422U (zh) | 装有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221120549U (zh) | 一种用于调速器液压系统的滤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4000, Room 401, building 1539, Chengnan Road, Zhejiang, Jiaxing Co-patentee after: Koboda 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eboda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Room 401, building 1539, Chengnan Road, Zhejiang, Jiaxing Co-patentee before: Keboda Technology Corp.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Keboda Industrial Co., 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