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5350U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35350U CN202135350U CN201120246772U CN201120246772U CN202135350U CN 202135350 U CN202135350 U CN 202135350U CN 201120246772 U CN201120246772 U CN 201120246772U CN 201120246772 U CN201120246772 U CN 201120246772U CN 202135350 U CN202135350 U CN 202135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oil
- utility
- heating unit
- electromagnetic h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金属发热体和线圈;所述金属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内的磁力线会先穿过金属发热体的外表面,所以金属发热体的外表面的温度最高,而且金属发热体完全置于加热液体中,从而使金属发热体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效率达到最大化;另外,壳体能够阻隔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了线圈的温度过高,因此,保证了加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用于采暖和开水用的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作为一种新型加热系统,它打破了传统的电阻丝发热方式,采用最先进的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时,会使金属体内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达到加热金属材料体内物件温度。
现有的电磁加热装置是将线圈设置在金属容器外部,通过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给金属容器加热,金属容器再把热量传递给其内部的液体。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集肤效应所致,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随着进入金属容器的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从而使电磁加热的过程中,金属容器靠近线圈的一面,即金属容器的外表面的温度最高,而金属容器与加热液体相接触的一面,即金属容器的内表面的温度最低,所以影响了金属容器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降低了加热的速度,并且浪费了热能;而且,由于金属容器的外表面与感应线圈的温度较高,所以比较容易发生危险。
因此,如何制作一种热转换效率高,加热效果好,且安全性较好的电磁加热装置,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提高热转换效率,使加热效果更好,提高加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金属发热体和线圈;
所述金属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由塑料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由玻璃钢制成。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为圆筒形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金属发热体为圆柱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中,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内的磁力线会先穿过金属发热体的外表面,所以金属发热体的外表面的温度最高,而且金属发热体完全置于加热液体中,从而使金属发热体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效率达到最大化;另外,壳体能够阻隔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了线圈的温度过高,因此,保证了加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金属发热体和线圈;所述金属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述电磁加热装置具有热转换效率高,加热效果好,且安全性较好等优点。由于上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存在多种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所示的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金属发热体2和线圈3,其中,所述金属发热体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线圈3缠绕在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线圈3所产生的磁场内的磁力线会先穿过金属发热体2的外表面,所以金属发热体2的外表面的温度最高,而且金属发热体2完全置于加热液体中,从而使金属发热体2与加热液体的热交换效率达到最大化;另外,壳体能够阻隔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了线圈的温度过高,因此,保证了加热的安全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用塑料或玻璃钢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在里面盛放需要加热的液体,壳体1可以制成多种形状,例如圆筒形结构。金属发热体2用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例如圆柱形结构,并将金属发热体2浸没在壳体1的待加热的液体中。壳体1外面的线圈3通过交变电流使金属发热体2发热并传导给液体。另外,壳体1上既可以仅设置出水口,也可以在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因此不在此处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金属发热体和线圈;
所述金属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玻璃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发热体为圆柱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46772U CN202135350U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246772U CN202135350U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35350U true CN202135350U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552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46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5350U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3535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9812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烟雾生成装置以及包括该烟雾生成装置的电子烟 |
CN104337396A (zh) * | 2013-07-29 | 2015-02-1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水管组件、饮水机 |
CN105508797A (zh) * | 2016-01-11 | 2016-04-20 |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加热管道结构 |
CN105570680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潞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加快基于ang技术中的天然气脱附的装置 |
-
2011
- 2011-07-13 CN CN201120246772U patent/CN2021353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7396A (zh) * | 2013-07-29 | 2015-02-1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水管组件、饮水机 |
CN103689812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烟雾生成装置以及包括该烟雾生成装置的电子烟 |
CN105570680A (zh) * | 2015-12-22 | 2016-05-11 |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潞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加快基于ang技术中的天然气脱附的装置 |
CN105508797A (zh) * | 2016-01-11 | 2016-04-20 |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加热管道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24400U (zh) | 电磁感应高温热风装置 | |
CN202135350U (zh)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 |
CN102221265A (zh) | 电磁热水器及电磁热水器内胆 | |
CN206803313U (zh) | 一种电磁采暖炉 | |
CN203024401U (zh) | 气流加热装置 | |
CN118623660A (zh) | 一种套管式螺旋流道电磁加热器的高效换热管道 | |
CN204206513U (zh) | 一种新型加热体 | |
CN203136211U (zh) | 电磁高温加热系统 | |
CN202188647U (zh) | 一种超变频磁阻加热装置 | |
CN207661962U (zh) | 电磁热水器 | |
CN211457412U (zh) | 一种电磁感应内芯浸泡式加热装置 | |
CN202340358U (zh) | 一种中频电炉磁轭的散热装置 | |
CN202947298U (zh) | 流体高频加热器加热结构 | |
CN208651938U (zh) | 一种油管专用ptc加热器 | |
CN202973495U (zh) |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热水器 | |
CN201382546Y (zh) | 一种安全环保电磁热水器 | |
CN202153053U (zh) | 一种低耗能高频加热器 | |
CN202470380U (zh) | 电磁加热的即热式开水器 | |
CN204026967U (zh) | 电磁加热热水器发热水盘 | |
CN201697320U (zh) | 高频电磁感应加热式热水器 | |
CN201680641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电磁辅助加热器 | |
CN202048661U (zh) | 一种电磁开水炉 | |
CN205306508U (zh) | 一种高效导热的导热板 | |
CN202598807U (zh) | 传导式电热水器 | |
CN202018114U (zh) | 热能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