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1308U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31308U CN202131308U CN 201120230545 CN201120230545U CN202131308U CN 202131308 U CN202131308 U CN 202131308U CN 201120230545 CN201120230545 CN 201120230545 CN 201120230545 U CN201120230545 U CN 201120230545U CN 202131308 U CN202131308 U CN 202131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nano bubble
- pump
- bubble generator
- j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2101 nanobubb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5000001674 Agaricus brunn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72517 Anseriform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66460 Alveol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052560 Thal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4 aerobic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3 medium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9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0 nutr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06—Nozzles; Sprayers; Spargers; Diffus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Landscapes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其发酵装置的发酵罐内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射流泵,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由射流泵的喷嘴的进口构成的工作液体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具有由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构成的进气口,射流泵的喉管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粉碎室,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装配在粉碎室的室壁上的搅拌装置,发酵罐内还设置有出口与工作液体进口相连的加压泵,所述进气口与发酵罐外侧设置的气泵相连,进气口与气泵之间设置有气体净化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射流泵产生气泡并通过串设在喉管与扩散管之间的粉碎室内的搅拌装置将生成的气泡打碎使之成为细小的微纳米泡,以满足菌类培养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产生微米级气泡和纳米级气泡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好氧深层培养中,氧气的供应往往是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溶氧是需氧发酵控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由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纯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26mmol/l;含在空气中的氧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25mmol/l;含在空气中的氧气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更低,溶氧的大小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及产量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的对发酵液通风和搅拌,才能满足不同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但加大通气量和搅拌会引起过多泡沫,这种体积较大的气泡不会悬浮在发酵液中,他们会在发酵液中移动并冲到发酵液的表面并破裂,气泡的移动会对菌类产生冲击,造成菌类死亡。并且由于较大的气泡最终会逃离发酵液,从而造成氧气的浪费,无法增大发酵液中的含氧量。为了防止气泡产生,可以使用消泡剂,而消泡剂的使用又不利于氧的溶解。现有的发酵罐主要通过内循环方式的增加溶氧,主要是靠搅拌装置的搅拌桨来分散和打碎气泡,减小气泡的体积,使得气泡的上升速度降低甚至使得其可以悬浮在发酵液中,以便增加溶氧量,为了使得气泡的体积足够小,需要加快搅拌速度,但搅拌速度过高的话,搅拌桨就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同时搅拌装置的使用会增加传热负担。
发酵过程产生的泡沫会带来多种危害,如降低生产能力、引起原料浪费、影响菌呼吸、引起染菌等。泡沫的产生通常与通气和搅拌的强烈程度相关,通气量越大、搅拌越强烈泡沫越多。在发酵前期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消耗少,培养基成分丰富,易起泡,因此应先开较小的通气量,再逐步加大。而通气量过小又限制了培养基的融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目前,一般是采用在基础料中加入消泡剂的方法除泡,此方法虽然可以消除气泡,但是,消泡剂会影响溶氧量,并且,在收获菌类时还需要提取菌类将消泡剂分离出来,使发酵过程更加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已经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向发酵液中通气增氧时因产生较大的气泡而造成的菌类死亡以及发酵液的溶氧率低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射流泵,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由射流泵的喷嘴的进口构成的工作液体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具有由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构成的进气口,所述射流泵的喉管与扩散管之间串联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装配在粉碎室的室壁上的搅拌装置。
所述的粉碎室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混合管具有波纹管段。
所述的混合管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
所述的射流泵的扩散管的出口处封设有具有泄流孔的粉碎板。
所述喷嘴的出口直接与喉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喉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射流泵,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由射流泵的喷嘴的进口构成的工作液体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具有由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构成的进气口,所述射流泵的喉管与扩散管之间串联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装配在粉碎室的室壁上的搅拌装置,发酵罐内还设置有出口与工作液体进口相连的加压泵,所述进气口与发酵罐外侧设置的气泵相连,进气口与气泵之间设置有气体净化器。
所述的粉碎室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混合管具有波纹管段。
所述的混合管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
所述的射流泵的扩散管的出口处封设有具有泄流孔的粉碎板。
所述喷嘴的出口直接与喉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喉管上。
当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液体进口中进入高压液体时,由喷嘴中喷出的射流会将由气体进口中进入气体吸入,液体与气体在喉管中混合形成气泡,混合流体在流经粉碎室时气泡会被搅拌装置打碎形成细小的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随液体经扩散管流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入发酵装置。微纳米气泡具有上升速度慢的特性。直径1mm的气泡在水中上的升速度为6 m / min,而直径10μm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速度为3mm/min,后者是前者的1/2000。微纳米气泡能增加自身的压力,通常微纳米气泡内部的压力远远大于外界液体的压力,可以增加气泡内的气体溶解到水中的速度,并会出现气泡溶解消失的现象。相对于微纳米气泡的体积,其比表面积非常大,具有超常的气体溶解能力。直径10微米的气泡同直径1mm的气泡相比,考虑气泡内部压力及比表面积的效果,前者的气体溶解能力为后者的100倍,如果考虑气泡的上升速度的影响,直径10微米的气泡在理论上有20万倍于直径1mm气泡的气体溶解能力。采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向发酵罐中添加微纳米气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中在向发酵液中通气增氧时因产生较大的气泡而造成的菌类死亡以及发酵液的溶氧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粉碎室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一段具有波纹管端的混合管,来自粉碎室的携带有气泡的液体被波纹管管壁上波纹阻碍,液体的搅动加剧,构成水气混合的增强结构,气、液流体被波纹管的波纹状管壁剪切、分割,气液流中的气体和液体会因冲击、碰撞而充分混合,从而让气泡变得更加微小。
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波纹管为弯管,气液流在具有转弯的波纹管中流动时会产生反射,使得气液流中气泡在撞击中变得更加细小。
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射流泵的扩散管的出口处封设有具有泄流孔的粉碎板,在粉碎板的作用下,气液流中的气泡在泄流孔中流动时会受到剪切而变得更加细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在图1、图2中,包括发酵罐12,发酵罐12的内腔中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一个射流泵,射流泵的喷嘴10的进口构成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液体进口,喷嘴10的出口与喉管11的一端直接相连,喉管11上设置有引射流体进口,引射流体进口即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9。喉管11的另一端与扩散管7连通,喉管11与扩散管7之间串联设置有一个粉碎室13,粉碎室13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装置14,这里的搅拌装置即为现有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粉碎室13的室壁上,搅拌装置14的搅拌扇叶位于粉碎室13内。
在粉碎室13与扩散管7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8,混合管8的一端与粉碎室13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7连通,混合管8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混合管8的折弯为90度的折弯,混合管8具有一端波纹管段,波纹管段处于混合管的靠近扩散管7的一端。
扩散管7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粉碎板(图中未示出),粉碎板将扩散管7的出口封上了,粉碎板上具有容许扩散管7中的气液流体流出去的泄流孔。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喷嘴10的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9以及扩散管7的出口均伸出壳体之外。喷嘴10的进口与加压泵4的出口相连,加压泵设置在发酵罐12内,加压泵4将来自发酵罐12内的液体加压并送入喷嘴10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9通过发酵罐12的上端设置的转接气口5与气泵1相连。气泵1的出口与转接气口5之间设置有气体净化器2,气泵的出口与气体净化器2的出口相连,气体净化器2的出口与过滤器3的进口相连, 过滤器3的出口与转接器口相连。扩散管7的出口伸出壳体并处在发酵罐12的内腔中。
一种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实施例,在图2中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6即为上述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一个射流泵,射流泵的喷嘴10的进口构成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液体进口,喷嘴10的出口与喉管11的一端直接相连,喉管11上设置有引射流体进口,引射流体进口即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9。喉管11的另一端与扩散管7连通,喉管11与扩散管7之间串联设置有一个粉碎室13,粉碎室13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装置14,这里的搅拌装置即为现有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粉碎室13的室壁上,搅拌装置14的搅拌扇叶位于粉碎室13内。
在粉碎室13与扩散管7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8,混合管8的一端与粉碎室13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7连通,混合管8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混合管8的折弯为90度的折弯,混合管8具有一端波纹管段,波纹管段处于混合管的靠近扩散管7的一端。
扩散管7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粉碎板(图中未示出),粉碎板将扩散管7的出口封上了,粉碎板上具有容许扩散管7中的气液流体流出去的泄流孔。
以上实施例中的射流泵的喷嘴的出口直接与喉管的一端连通,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设置在喉管,其射流泵也可以像基本的射流泵那样设置一个混合室,使得喷嘴的出口伸入混合室中并将引射流体进口设置在混合室上,喉管的一端与混合室连通,让喷嘴的出口通过混合室与喉管的一端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主要是利用射流原理来产生微纳米气泡的。来自加压泵的高压液体由喷嘴中喷出形成射流将来自气泵的气体吸入,气液两相在喉管中混合,气体以处于液体中的气泡形式存在,来自喉管中气液流进入粉碎室,在粉碎室的搅拌装置的作用下,液体内的大气泡被打碎形成小气泡。气液流继续向前流动进入混合管,由于混合管为弯管,气液流会在弯管中形成反射,来来回回的在混合管中流动,流动过程中摩擦力和剪切力会将气液流中的气泡剪切得更小。另外,混合管靠近扩散管的一端为波纹管,波纹管对气液流的挡止阻碍作用也会将气泡变得更加细微,流出波纹管的气液流经过扩散管由粉碎板的泄流孔流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并进入发酵罐,使得发酵罐中充满微纳米级的气泡,这些气泡会给养殖在发酵罐中的菌类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这些气泡的体积较小,上升速度很小甚至不会上升而是直接悬浮在液体中,这样这些气泡就不会产生影响菌类生存的剪切力,并且气泡的上升速度小或是没有上升速度,使得气泡在液体中的存在时间很长,可以充分的保证气泡内的氧气溶于液体。
Claims (10)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射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由射流泵的喷嘴的进口构成的工作液体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具有由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构成的进气口,所述射流泵的喉管与扩散管之间串联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装配在粉碎室的室壁上的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室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混合管具有波纹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管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泵的扩散管的出口处封设有具有泄流孔的粉碎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出口直接与喉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喉管上。
6.一种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发酵罐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射流泵,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由射流泵的喷嘴的进口构成的工作液体进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具有由射流泵的引射流体进口构成的进气口,所述射流泵的喉管与扩散管之间串联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内设置有转动装配在粉碎室的室壁上的搅拌装置,发酵罐内还设置有出口与工作液体进口相连的加压泵,所述进气口与发酵罐外侧设置的气泵相连,进气口与气泵之间设置有气体净化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室与扩散管之间串设有一段混合管,混合管具有波纹管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管为具有一个折弯的弯管。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泵的扩散管的出口处封设有具有泄流孔的粉碎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出口直接与喉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喉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230545 CN20213130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230545 CN20213130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31308U true CN202131308U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552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230545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131308U (zh) | 2011-07-01 | 2011-07-01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31308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0256A (zh) * | 2011-07-01 | 2012-02-15 | 南阳启伟微生态基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微纳米泡发生装置及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方法 |
CN104893964A (zh) * | 2015-06-26 | 2015-09-09 | 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含固厌氧发酵罐用射流搅拌装置及厌氧发酵罐 |
CN105779290A (zh) * | 2016-03-19 | 2016-07-20 |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纳米气泡干细胞规模化培养生物反应器系统 |
CN106552522A (zh) * | 2016-11-28 | 2017-04-05 | 北京工商大学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CN110997895A (zh) * | 2017-08-07 | 2020-04-10 | 诺维信公司 | 配备有喷射器的发酵罐 |
CN111298670A (zh) * | 2020-03-31 | 2020-06-1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
WO2021047047A1 (zh) * | 2019-09-11 | 2021-03-18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微界面强化发酵系统及工艺 |
WO2022082617A1 (zh) * | 2020-10-21 | 2022-04-28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柠檬酸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 |
-
2011
- 2011-07-01 CN CN 201120230545 patent/CN20213130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0256A (zh) * | 2011-07-01 | 2012-02-15 | 南阳启伟微生态基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微纳米泡发生装置及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方法 |
CN102350256B (zh) * | 2011-07-01 | 2013-11-13 | 南阳启伟微生态基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微纳米泡发生装置及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方法 |
CN104893964A (zh) * | 2015-06-26 | 2015-09-09 | 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含固厌氧发酵罐用射流搅拌装置及厌氧发酵罐 |
CN105779290A (zh) * | 2016-03-19 | 2016-07-20 |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纳米气泡干细胞规模化培养生物反应器系统 |
CN105779290B (zh) * | 2016-03-19 | 2018-06-26 |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纳米气泡干细胞规模化培养生物反应器系统 |
CN106552522A (zh) * | 2016-11-28 | 2017-04-05 | 北京工商大学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CN110997895A (zh) * | 2017-08-07 | 2020-04-10 | 诺维信公司 | 配备有喷射器的发酵罐 |
WO2021047047A1 (zh) * | 2019-09-11 | 2021-03-18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微界面强化发酵系统及工艺 |
CN111298670A (zh) * | 2020-03-31 | 2020-06-1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
WO2022082617A1 (zh) * | 2020-10-21 | 2022-04-28 |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柠檬酸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31308U (zh)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使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 | |
CN107337285B (zh) | 水体增氧装置 | |
CN107737537B (zh)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102350256B (zh) | 微纳米泡发生装置及用该发生装置的发酵装置和发酵方法 | |
CN205088244U (zh) | 一种卧式液态发酵罐消泡装置 | |
CN109368824B (zh) | 高效射流曝气器 | |
CN103086526A (zh) | 水下臭氧增氧机 | |
CN202492409U (zh) | 一种文丘里式辐射状射流曝气器 | |
CN103585905B (zh) | 循环微泡发生装置 | |
CN203530035U (zh) | 一种射流曝气器 | |
CN102268365A (zh) | 一种卧式液态发酵罐 | |
CN203577655U (zh) | 一种循环微泡发生装置 | |
CN100358996C (zh) | 半气升式射流供气发酵节能装置 | |
CN208949284U (zh) | 一种顶盖可提升式发酵罐 | |
CN201842672U (zh) | 多功能高效超声灭藻涌流增氧机 | |
CN103342420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射流曝气器 | |
CN102887595A (zh) | 一种飘流式曝气装置 | |
CN203833717U (zh) | 内涵式二级喷管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 |
CN202829720U (zh) | 一种飘流式曝气装置 | |
CN2293182Y (zh) | 射流自吸式增氧机 | |
CN102388788B (zh) | 地下滴灌系统注气装置 | |
CN203112601U (zh) | 水下臭氧增氧机 | |
CN201151674Y (zh) | 射流搅拌装置及射流搅拌曝气装置 | |
CN108328756A (zh) | 一种空气导流水处理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202164295U (zh) | 一种环喷好氧发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13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