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1534U -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21534U CN202121534U CN2011201968149U CN201120196814U CN202121534U CN 202121534 U CN202121534 U CN 202121534U CN 2011201968149 U CN2011201968149 U CN 2011201968149U CN 201120196814 U CN201120196814 U CN 201120196814U CN 202121534 U CN202121534 U CN 202121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branch road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leading point
- main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And Converter Sta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主电机控制单元包括软启动器,三个火线接入点与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与主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各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交流电输出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软启动器的第一和第二启/停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一火线引出点与第二旁路端电连接,零线引出点与第一旁路端电连接,所形成的旁路控制回路上电连接有第三继电器的线圈。本实用新型在主电机控制单元上增加了软启动器,限制主电机的启动电流,进而保护电网和电机设备的正常可靠的起动和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启动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磨煤机的主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该种电机在直接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随不同的负载和电动机配置,启动电流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会达到额定运动电流的5~9倍,有些甚至会达到额定电流的十余倍。如此大的启动电流对电网及电机设备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电网的正常供电和设备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电厂所使用的碗式磨煤机的主电机功率为180KW,正常工作时电流约40A,若直接起动,电流将达到400A左右,显然对电网及电机的冲击影响是不容小视的,故需要采用经济且高效的软启动方式控制磨煤机电机的起动电流,以保护电网和电机设备的正常可靠的起动和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碗式磨煤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启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具有与三根火线相对应的三个火线接入点和与零线相对应的零线接入点,以及与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相对应的第一火线引出点和与零线接入点相对应的零线引出点;
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包括主电机控制单元,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接触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支路上电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主电机停止按钮和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按钮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
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还包括软启动器,三个火线接入点与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与主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各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与各自相对应的交流电输出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
软启动器的第一和第二启/停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与软启动器的第二旁路端电连接,零线引出点与软启动器的第一旁路端电连接,以形成旁路控制回路,所述旁路控制回路上电连接有第三继电器的线圈。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经第一旋钮可选择性地与就地火线引出点或者远程火线引出点电连接;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的第二和第三支路均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之间;
所述主电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远程第一和第二支路,所述远程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所述远程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主电机远程停止按钮和第四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按钮和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还包括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的第一远程使能开关。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指示单元,所述主电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四支路,所述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和主电机运行指示灯;所述主电机指示单元还包括与第二电路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远程使能开关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所述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包括串联的主电机启动指示灯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热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一热继电器电连接于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与主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软启动器对外具有第一和第二故障输出端,第一和第二故障输出端分别与零线引出点和第一火线引出点电连接,形成故障检测回路,所述第六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于所述故障检测回路上;
所述故障检测单元还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九支路和第十一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十一电路包括串联的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和故障指示灯,其中,所述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六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
所述第六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于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上。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所述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和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包括串联的加热器旋钮开关、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接触器的线圈;
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的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零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该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六支路,所述第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和主电机加热器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密封风机控制单元,所述密封风机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七支路;所述第七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所述第三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密封风机停止按钮和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所述第四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的线圈,其中,所述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启动按钮和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
三个火线接入点和与各自相对应的密封风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经第一旋钮可选择性地与就地火线引出点或者远程火线引出点电连接;所述密封风机控制单元的第七支路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之间;
所述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远程第三和第四支路,所述远程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所述远程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密封风机远程停止按钮和第五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按钮和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还包括与第三接触器的线圈串联的第二远程使能开关。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密封风机指示单元,所述密封风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八支路,所述第八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和密封风机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热继电器,以及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十支路和第十一支路;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电连接于密封风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与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十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八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十一电路包括串联的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和故障指示灯,其中,所述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第八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连接于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主电机控制单元上增加了软启动器,限制主电机的启动电流,进而保护电网和电机设备的正常可靠的起动和运行。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选择通过远程操作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通过配置各种故障检测装置,保证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导向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的第一部分控制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的第二部分控制电路;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的第三部分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电源为三相四线制(包括三根火线和一根零线)的380V交流电,该软启动控制系统具有用于接入三根火线的三个火线接入点L1、L2和L3,和用于接入零线的零线接入点N,以及,与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如接入点L1)相对应的第一火线引出点1L1和与零线接入点N相对应的零线引出点1N1。
该软启动控制系统包括主电机控制单元,该主电机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该第一支路C1串联有第三继电器KA21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接触器KM21的线圈;该第二支路C2上电连接有第一继电器KA31的线圈;该第三支路C3包括串联的第一和第二电路,该第一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KA31的第一常开触点、主电机停止按钮SB31和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该第二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KA32的线圈,其中,该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按钮SB32和第二继电器KA32的第二常开触点。
该主电机控制单元还包括软启动器SS,该软启动器SS对外具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S-L1、S-L2和S-L3和三相交流电输出端S-T1、S-T2和S-T3,第一启/停端3和第二启/停端4,以及,第一旁路端5和第二旁路端6,三个火线接入点L1、L2和L3与软启动器SS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S-L1、S-L2和S-L3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SS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S-T1、S-T2和S-T3与主电机M1的交流电输入端U1、V1和W1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SS的各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与各自相对应的交流电输出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一接触器KM2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相当于第一接触器KM21的第一常开触点与软启动器SS的交流电输入端S-L1和交流电输出端S-T1间的电路并联,依次类推。
零线引出点1N1和第一火线引出点1L1分别与软启动器SS的电源输入端1和电源输入端2电连接;软启动器SS的第一启/停端3和第二启/停端4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继电器KA32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第二旁路端6电连接,零线引出点1N1与第一旁路端5电连接,以形成旁路控制回路,该旁路控制回路上电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21的线圈。
主电机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为:当操作人员按动主电机启动按钮时,第二继电器KA32的线圈得电,进而第二继电器KA32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使软启动器SS启动,此时,第二继电器KA32的第二常开触点也闭合,使操作人员松开主电机启动按钮SB32后也保证第三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当软启动器SS完成启动后将切换至旁路状态,此时第三继电器KA21的线圈得电,进而其位于第一支路上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使第一接触器KM21的线圈得电,这样,其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将软启动器短路,进入主电机的运行阶段。其中,软启动器的启动方式分为电压斜坡启动和电流限幅启动,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进行远程控制,该第一火线引出点1L1经第一旋钮SA31形成就地火线引出点和远程火线引出点,即通过旋动第一旋钮SA31即可选择使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就地火线引出点或者远程火线引出点电连接。该主电机控制单元的第二支路C2和第三支路C3均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1N1之间。主电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远程第一支路W1和远程第二支路W2,该远程第一支路W1包括串联的第四继电器KA33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该远程第二支路W2包括串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主电机远程停止按钮DCS3和第四继电器KA33的线圈,其中,该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按钮DCS2和第四继电器KA33的第二常开触点。该第三支路C3的第二电路还包括与第二继电器KA32的线圈串联的第一远程使能开关DCS1。这样,当操作人员选择就地控制,且远程控制终端,如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允许就地控制时(即远程控制终端使第一远程使能开关DCS1闭合),即可按照上述方式对主电机进行就地控制;当操作人员选择远程控制时,通过按动主电机远程启动按钮DCS2,即可使第四继电器KA33的线圈得电,进而第一远程支路W1导通,实现主电机启动和运行期间的控制。当按动主电机远程停止按钮DCS3时,第四继电器KA33的线圈就会失电,进而第一远程支路W1断开。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主电机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指示单元,该主电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四支路C4,该第四支路C4包括串联的第一接触器KM21的第四常开触点和主电机运行指示灯HL22(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绿色)。该主电机指示单元还包括与第三支路C3的第二电路的第二继电器KA32的线圈和第一远程使能开关DCS1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该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包括串联的主电机启动指示灯HL31(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黄色)和第三继电器KA21的第一常闭触点。当主电机处于启动状态时,主电机启动指示灯HL31点亮,当主电机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三继电器KA21的线圈和第一接触器KM21的线圈得电,第三继电器KA21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第一接触器KM21的第四常开触点闭合,进而主电机启动指示灯HL31熄灭,主电机运行指示灯HL22点亮。
该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该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和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五支路C5,该第五支路C5包括串联的加热器旋钮开关SA21、第二继电器KA32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接触器KM22的线圈。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H的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该第二接触器KM22的第一常开触点,零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H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该第二接触器KM22的第二常开触点。该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为:当操作人员旋动加热器旋钮开关SA21使其导通时,第二接触器KM22的线圈得电,进而其第一和第二常开触点闭合,启动主电机加热器H。另外,当主电机启动和运行时,第二继电器KA32的线圈处于得电状态,进而其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主电机加热器停止加热,这就可确保在主电机处于启动或者运行状态下切断主电机加热器。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主电机加热器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该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六支路C6,该第六支路C6包括串联的第二接触器KM22的第三常开触点和主电机加热器指示灯HL24(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绿色)。当主电机加热器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二接触器KM22得电,主电机加热器指示灯HL24点亮,否则熄灭。
该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密封风机控制单元,该密封风机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七支路C7,该第七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该第三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KA31的第二常开触点、密封风机停止按钮SB33和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该第四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KM31的线圈,其中,该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启动按钮SB34和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四常开触点。三个火线接入点L1、L2和L3和与各自相对应的密封风机M2的交流电输入端U2、V2和W2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这样,在系统上电后,第一继电器KA31的线圈得电,如果操作人员按动密封风机启动按钮SB34,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一至第四常开触点将闭合,进而启动密封风机M2。
同理,该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密封风机控制单元的第七支路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1N1之间。该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远程第三支路W3和远程第四支路W4,该远程第三支路W3包括串联的第五继电器KA34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该远程第四支路W4包括串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密封风机远程停止按钮DCS6和第五继电器KA34的线圈,其中,该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按钮DCS5和第五继电器KA34的第二常开触点。该第七支路C7的第四电路还包括与第三接触器KM31的线圈串联的第二远程使能开关DCS4。这样,当操作人员选择就地控制,且远程控制终端,如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允许就地控制时(即远程控制终端使第二远程使能开关DCS4闭合),即可按照上述方式对密封电机进行就地控制;当操作人员选择远程控制时,通过按动密封风机远程启动按钮DCS5,即可使第三接触器KM31的线圈得电,进而第三远程支路W3导通,实现密封风机的启动控制。当按动密封风机远程停止按钮DCS6时,第三接触器KM31的线圈就会失电,进而第三远程支路W3断开,实现密封风机的停止控制。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密封风机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密封风机指示单元,该密封风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八支路C8,该第八支路C8包括串联的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五常开触点和密封风机指示灯HL25(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绿色)。当密封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时,第三接触器KM31的线圈得电,密封风机指示灯HL25点亮,否则熄灭。
为了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切断相应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该故障检测单元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一热继电器FR11和第二继电器FR12,第一热继电器FR11电连接于软启动器SS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S-T1、S-T2和S-T3与主电机M1的交流电输入端U1、V1和W1之间的线路上;第二热继电器FR12电连接于密封风机M2的交流电输入端U2、V2和W2与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之间的线路上。该故障检测单元还包括第六继电器KA22,该软启动器SS对外具有第一故障输出端7和第二故障输出端8,二者分别零线引出点1N1和第一火线引出点1L1电连接,形成故障检测回路,该第六继电器KA22的线圈电连接于故障检测回路上。当软启动器SS出现故障时,故障检测回路会有电流流过,使第六继电器KA22的线圈得电。
该故障检测单元还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第九支路C9、第十支路C10和第十一支路C11,该第九支路C9包括串联的第一热继电器FR11的常开触点和第七继电器KA23的线圈;该第十支路C10包括串联的第二热继电器FR12的常开触点和第八继电器KA24的线圈;该第十一电路C11包括串联的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和故障指示灯HL23(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红色),其中,该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六继电器KA22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七继电器KA23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八继电器KA24的第一常开触点。另外,该第六继电器KA22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七继电器KA23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于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上,以在软启动器SS出现故障和/或第一热继电器FR11检测到主电机M1的供电线路因电流过大而导致过热时及时切断主电机控制单元。另外,该第二热继电器FR12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连接于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上,以在第二热继电器检测到密封风机M2的供电线路因电流过大而导致过热时及时切断密封风机控制单元。而且,在软启动器SS、第一热继电器FR11和第二热继电器FR12中的任一装置检测到故障时均会使故障指示灯HL23点亮。
该软启动控制系统还可以设置供电指示单元,该供电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1L1与零线引出点1N1间的供电指示灯HL21(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灯为白色),如果系统上电,供电指示灯HL21点亮,则表示系统上电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三个火线接入点L1、L2和L3经第一断路器Q11与软启动器SS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S-L1、S-L2和S-L3对应电连接。三个火线接入点L1、L2和L3经第三断路器Q13和第三接触器KM3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与密封风机M2的交流电输入端U2、V2和W2对应电连接。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和零线接入点N与主电机加热器形成的供电回路上电连接有第二断路器Q12。另外,与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如接入点L1)和零线接入点N经第四断路器Q21形成与各自相对应的第一火线引出点1L1和零线引出点1N1。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一断路器Q11的三个输出端和软启动器SS与各自相对应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S-L1、S-L2和S-L3间的三相线上各安装一个电流表,以在控制面板上实时显示主电机供电电路的电流。另外,还可通过电压表测量直接输入与软启动器SS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S-L1、S-L2和S-L3电连接的三相线的线电压。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创造的启示下都可得到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具有与三根火线相对应的三个火线接入点和与零线相对应的零线接入点,以及与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相对应的第一火线引出点和与零线接入点相对应的零线引出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启动控制系统包括主电机控制单元,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接触器的线圈;所述第二支路上电连接有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主电机停止按钮和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主电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按钮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
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还包括软启动器,三个火线接入点与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与主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端对应电连接;软启动器的各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与各自相对应的交流电输出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
软启动器的第一和第二启/停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与软启动器的第二旁路端电连接,零线引出点与软启动器的第一旁路端电连接,以形成旁路控制回路,所述旁路控制回路上电连接有第三继电器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电机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经第一旋钮可选择性地与就地火线引出点或者远程火线引出点电连接;所述主电机控制单元的第二和第三支路均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之间;
所述主电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均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远程第一和第二支路,所述远程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所述远程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主电机远程停止按钮和第四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主电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主电机远程启动按钮和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还包括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的第一远程使能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电机指示单元,所述主电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四支路,所述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和主电机运行指示灯;所述主电机指示单元还包括与第二电路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一远程使能开关并联的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所述主电机启动显示电路包括串联的主电机启动指示灯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热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所述第一热继电器电连接于软启动器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与主电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软启动器对外具有第一和第二故障输出端,第一和第二故障输出端分别与零线引出点和第一火线引出点电连接,形成故障检测回路,所述第六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于所述故障检测回路上;
所述故障检测单元还包括均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九支路和第十一支路,所述第九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十一电路包括串联的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和故障指示灯,其中,所述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六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
所述第六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七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于第三支路的第二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所述主电机加热器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和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包括串联的加热器旋钮开关、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接触器的线圈;
其中一个火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的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零线接入点与主电机加热器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间电连接有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该主电机加热器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六支路,所述第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和主电机加热器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风机控制单元,所述密封风机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七支路;所述第七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路和第四电路,所述第三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密封风机停止按钮和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所述第四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的线圈,其中,所述密封风机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启动按钮和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
三个火线接入点和与各自相对应的密封风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之间分别电连接有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火线引出点经第一旋钮可选择性地与就地火线引出点或者远程火线引出点电连接;所述密封风机控制单元的第七支路电连接于就地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之间;
所述密封风机远程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远程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远程第三和第四支路,所述远程第三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的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所述远程第四支路包括串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密封风机远程停止按钮和第五继电器的线圈,其中,所述密封风机远程启动自锁电路包括并联的密封风机远程启动按钮和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还包括与第三接触器的线圈串联的第二远程使能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风机指示单元,所述密封风机指示单元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八支路,所述第八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接触器的第五常开触点和密封风机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软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风机故障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第二热继电器,以及电连接于第一火线引出点与零线引出点间的第十支路和第十一支路;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电连接于密封风机的交流电输入端与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十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八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十一电路包括串联的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和故障指示灯,其中,所述故障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第八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连接于第七支路的第四电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968149U CN202121534U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968149U CN202121534U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21534U true CN202121534U (zh) | 2012-01-18 |
Family
ID=4546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968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21534U (zh) | 2011-06-13 | 2011-06-13 |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215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794A (zh) * | 2013-03-15 | 2013-06-19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风机、风闸、加热器联锁控制装置 |
CN111330698A (zh) * | 2020-03-26 | 2020-06-26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连续式球磨机和控制方法 |
-
2011
- 2011-06-13 CN CN2011201968149U patent/CN2021215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3794A (zh) * | 2013-03-15 | 2013-06-19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风机、风闸、加热器联锁控制装置 |
CN103163794B (zh) * | 2013-03-15 | 2016-03-16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风机、风闸、加热器联锁控制装置 |
CN111330698A (zh) * | 2020-03-26 | 2020-06-26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连续式球磨机和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8377B (zh) | 用于接有小电源的备自投装置系统及备自投方法 | |
CN110912114A (zh) | 一种高安全性低压直流系统 | |
CN203054158U (zh) | 一种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的电弧故障检测装置 | |
CN208723536U (zh) | 一种用于采掘设备的电机综合保护系统 | |
CN214412259U (zh) | 一种it供电系统漏电保护装置 | |
CN104283263A (zh) | 直流充电桩主电路双控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065033B (zh) | 一种三相交流电缺相保护开关控制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121534U (zh) | 一种碗式磨煤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 | |
CN206806982U (zh) | 一种三相四线电源缺相与相序保护报警装置 | |
CN204375298U (zh) | 分界开关仿真实训装置 | |
CN103138656A (zh) | 电动机启动运行控制装置 | |
CN102570932B (zh) | 一种电机自耦减压起动箱 | |
CN201616661U (zh) | 三相交流电动机自动换相缺相保护仪 | |
CN210468487U (zh) |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检修箱 | |
CN201576011U (zh) | 一种交直流综合负载箱 | |
CN207410016U (zh) | 一种变流装置保护装置 | |
CN201386894Y (zh) | 一种润滑油站事故直流油泵的启动电路 | |
CN106257782B (zh) | 交流漏电驱动保护器 | |
CN201797299U (zh) | 一种逆功率继电器 | |
CN207559538U (zh) | 一种带无线通讯功能的三相自动重合闸装置 | |
CN219739954U (zh) | 一种低压双电源开关缺相保护装置 | |
CN112878413A (zh) | 一种电动液压挖掘机起停控制系统 | |
CN219322144U (zh) | 一种电源供电电路 | |
CN201797306U (zh) | 一种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电路 | |
CN206611167U (zh) | 一种三相用配电设备的缺相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