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1303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11303U CN202111303U CN2011201608410U CN201120160841U CN202111303U CN 202111303 U CN202111303 U CN 202111303U CN 2011201608410 U CN2011201608410 U CN 2011201608410U CN 201120160841 U CN201120160841 U CN 201120160841U CN 202111303 U CN202111303 U CN 2021113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assembly
- cable connector
- coaxial cable
- micro coaxial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主体部和舌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套设于线缆外围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翼部,所述金属壳体的后壁上设有供翼部穿过的以将所述金属环与金属壳体相卡扣固定于一起的穿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应力释放元件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2711949号专利)中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在前述类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中通常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中的且位于导电端子和线缆之间的印刷电路板,其中的线缆焊接于印刷电路板的后端形成焊点。在前述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线缆通过形成于金属壳体后端的线缆握持部固定于金属壳体中,在这种情况下,线缆在金属壳体中经常会松动进而影响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性传输。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中的线缆和金属壳体可以稳定的固定于某一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主体部和舌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套设于线缆外围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翼部,所述金属壳体的后壁上设有供翼部穿过的以将所述金属环与金属壳体相卡扣固定于一起的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线缆的外侧设置一金属环,通过在金属环上设置的翼部与金属壳体上设置的穿孔结构的配合进而将金属环和金属壳体相互固定于某一位置从而避免线缆在金属壳体中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部分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设置于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3、与印刷电路板3相电性连接的线缆组件4、成型于印刷电路板3和导电端子2及线缆组件4连接处的内绝缘体5、遮蔽于印刷电路板3外围的金属壳体6及组装于金属壳体6外围的绝缘外壳7。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向前延伸形成的舌部11,自绝缘本体1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有一贯穿绝缘本体1的前后表面的收容部12,收容部12的上下壁上分别形成有一排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端子收容槽120和下端子收容槽121。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围遮蔽有一遮蔽壳体13,且该遮蔽壳体13遮蔽于舌部11的全部外表面且仅遮蔽于主体部10的部分外表面。自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0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凸条14,所述凸条14形成于主体部10中并且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之外。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导电端子2共包括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两排,且分别定义为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其中第一端子20收容于上端子收容槽120中,第二端子21收容于下端子收容槽121中,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的尾部均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之外。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印刷电路板3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后方且位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之间,印刷电路板3的前端上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一排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相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30和第二导电片31。印刷电路板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导电片30后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一排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三导电片32。印刷电路板3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凹陷形成有一缺口部33。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线缆组件4包括有线缆40、套设于线缆40外围的金属环41及成型于线缆40外围的应力释放元件42,线缆40包括绝缘外皮40及设置于绝缘外皮400中的若干芯线401。金属环41包括有圆管状的主体部410及自主体部410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翼部411,翼部411的末端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卡扣部412。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成型于印刷电路板3与导电端子2及线缆组件4外围的内绝缘体5。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金属壳体6包括下壳体60及与下壳体60相卡扣配合的上壳体61,其中下壳体60包括底壁600、形成于底壁600的左右两侧的且向上延伸形成的左右侧壁601及形成于底壁600后端的且向上延伸形成的后壁602。后壁602分成间隔设置的两个,自侧壁601上分别形成有一对锁扣片6010,侧壁601上位于锁扣片6010前方的位置分别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抵持于印刷电路板3上表面上的抵持片603,自后壁602上形成有贯穿后壁602的穿孔6020,自底壁600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向前延伸形成有一第一弹片604。
上壳体61包括上壁610,形成于上壁610的左右两侧的且向下延伸的后壁611及形成于上壁后端的且向下延伸形成的后壁612,后壁612分成间隔设置的两个,自侧壁611上分别形成有一对锁扣片6010相卡扣配合的锁扣孔6110,自两个间隔设置的后壁612的下表面分别向上凹陷延伸形成有一缺口部6120。自上壁610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向前延伸形成有第二弹片613,自所述第二弹片613的前表面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一对间隔设置的钩部6130。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组装于金属壳体6外围的绝缘外壳7,绝缘外壳7包括下外壳70及与下外壳70相组装一起的上外壳71,自下外壳70的内壁上形成有定位孔701,同样地,自上外壳71的内壁上形成有组装于定位孔701中的定位柱711以将下外壳70和上外壳71相组装于一起。
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3至图5所示,组装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时,第一端子20设置于上端子收容槽120中,第二端子21设置于下端子收容槽121中,且使得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的尾部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之外;将印刷电路板3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且设置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之间且使得第一端子20焊接于第一导电片30上,第二端子21焊接于第二导电片31上,印刷电路板3的缺口部33之间的距离正好设置于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之间且同时卡置于凸条14之间;将金属环41套设于线缆40的外围,将线缆40的芯线401分成左右两部分且分别焊接于第三导电片32上,此时,金属环41正好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的后方;在前述组装好的导电端子2和印刷电路板3的连接处及印刷电路板3和线缆40的连接处的外围成型有一内绝缘体5;将前述组装好的印刷电路板3、线缆40及内绝缘体5组装于下壳体60中且使得金属环41的翼部411上的卡扣部412正好穿设于形成于下壳体60的后壁上的穿孔6020中,形成于下壳体60的左右两侧表面的弹片603正好抵持于位于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位置的印刷电路板3的上表面,此时,第一弹片604正好紧贴于所述设置于主体部外表面上的遮蔽壳体13上;自上往下方向通过锁扣片6010和锁扣孔6110的相互配合进而将上壳体61组装于下壳体60上,使得钩部6130焊接于主体部10和舌部11之间的位置,卡扣部412同样卡扣配置于与穿孔6020相对齐的缺口部6120中;再接着在前述线缆40的外围成型一应力释放元件42,该应力释放元件42包括有包覆于金属环41外围的圆管部420及形成于圆管部420前端且与圆管部420相间隔有一段距离的固定块421,金属环41设置于圆管部420和固定块421之间的位置;最后,将前述组装好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于绝缘外壳7中。至此,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完毕。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主体部和舌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套设于线缆外围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翼部,所述金属壳体的后壁上设有供翼部穿过的以将所述金属环与金属壳体相卡扣固定于一起的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翼部的末端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穿设于所述穿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下壳体及与下壳体相卡扣配合的上壳体,所述穿孔形成于下壳体的后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后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穿孔相对齐的且与卡扣部相卡扣配合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自所述上壳体的后壁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延伸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端子和线缆之间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凹陷形成有一缺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分别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抵持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表面上的抵持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凸条,所述凸条形成于主体部中且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后表面之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缺口部之间的距离卡置于所述凸条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成型于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端子及线缆外围的内绝缘体。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壁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向前延伸形成有一弹片,自所述弹片的前表面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焊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和舌部之间的钩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608410U CN202111303U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608410U CN202111303U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11303U true CN202111303U (zh) | 2012-01-11 |
Family
ID=4543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608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1303U (zh) | 2011-05-19 | 2011-05-19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1130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0662A (zh) * | 2013-04-24 | 2013-09-04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直连电缆接口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直连电缆接口装置 |
WO2014123730A1 (en) * | 2013-02-05 | 2014-08-14 | Bose Corporation | Low-profile strain relief and cable retention |
CN104810659A (zh) * | 2014-01-24 | 2015-07-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CN107809016A (zh) * | 2016-09-09 | 2018-03-1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8493672A (zh) * | 2018-05-03 | 2018-09-04 | 江苏和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防水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
US10348010B2 (en) | 2016-08-04 | 2019-07-09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minimized cable wires size |
CN112909617A (zh) * | 2021-01-19 | 2021-06-04 | 赵青 | 一种将多条电线互相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
-
2011
- 2011-05-19 CN CN2011201608410U patent/CN2021113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23730A1 (en) * | 2013-02-05 | 2014-08-14 | Bose Corporation | Low-profile strain relief and cable retention |
US9048651B2 (en) | 2013-02-05 | 2015-06-02 | Bose Corporation | Low-profile strain relief and cable retention |
CN105229867A (zh) * | 2013-02-05 | 2016-01-06 | 伯斯有限公司 | 低矮的应变释放和电缆保持 |
EP2954597B1 (en) * | 2013-02-05 | 2018-06-13 | Bose Corporation | Low-profile strain relief and cable retention |
CN103280662A (zh) * | 2013-04-24 | 2013-09-04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直连电缆接口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直连电缆接口装置 |
CN103280662B (zh) * | 2013-04-24 | 2016-02-03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直连电缆接口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直连电缆接口装置 |
CN104810659A (zh) * | 2014-01-24 | 2015-07-2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 |
US10348010B2 (en) | 2016-08-04 | 2019-07-09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minimized cable wires size |
CN107809016A (zh) * | 2016-09-09 | 2018-03-1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8493672A (zh) * | 2018-05-03 | 2018-09-04 | 江苏和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防水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
CN112909617A (zh) * | 2021-01-19 | 2021-06-04 | 赵青 | 一种将多条电线互相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11303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659546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73994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243263U (zh)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
US897425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7722363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hooked contact | |
US951540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contacts | |
CN102761035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3124031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2412456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4292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76888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967331U (zh) | 配合稳定的usb3.1电连接器 | |
CN102456976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2076611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809464U (zh) |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连接器 | |
US9685741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metal shell | |
KR101439375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CN202695748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3967256U (zh) | 体积小的usb 3.1电连接器 | |
CN206639992U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3967344U (zh) | 激光焊连接的usb 3.1电连接器 | |
CN202076554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6785611A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103219617A (zh) | 信号滤波模块的焊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