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8144U -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88144U CN202088144U CN2011200559900U CN201120055990U CN202088144U CN 202088144 U CN202088144 U CN 202088144U CN 2011200559900 U CN2011200559900 U CN 2011200559900U CN 201120055990 U CN201120055990 U CN 201120055990U CN 202088144 U CN202088144 U CN 202088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driven
- housing
- shell body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属于机械行业中使用的管路工具。该装置的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扇叶将一侧铰接在一起,把手支承焊接在左、右壳体上;右壳体上装有带孔驱动轮,带孔驱动轮通过上下两个轴承固定在右壳体安装孔上,右壳体内侧有上下两个右壳体滑道;右从动半轮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外侧为两个右从动半轮凸体及右从动半轮齿轮,右从动半轮安装在右壳体上,右从动半轮齿轮恰好与带孔驱动轮啮合;左从动半轮上焊有旋转板支架,旋转板通过旋转板轴铰接在旋转板支架上。优点:该装置能够拧紧或拧松液压、气压管路接口的螺母,在辅以电动或气动驱动力的条件下,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行业中使用的管路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行业中使用的扳手分为自动型和手动型两类,其中自动型扳手的工作头一般是套筒型或棱柱形,工作效率比较高,在拧紧或拧松螺母时一般是从轴向进入工作位置,这种扳手无法从径向进入工作位置,因而不适合用于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的拧紧或拧松。而目前在拧紧或拧松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时,普遍使用的是开放式手动扳手,这种扳手可以从径向进入工作位置,但是其工作效率很低,一些狭窄的工作环境下不能使用。目前,液压、气压系统在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随着人们对效率要求的提高,手动扳手的缺陷逐渐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解决开放式手动扳手工作效率很低,在狭窄的工作环境下不能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壳体、从动轮、把手、驱动杆组成,壳体和从动轮均为二个半体拼合成一个整体,二个半体的壳体一端铰接;从动轮安装于壳体内部,从动轮为大外齿轮;把手安装于壳体外表面;驱动杆垂直安装于壳体上,驱动杆为小外齿轮,并与从动轮的大外齿轮啮合。
所述的壳体由左壳体、扇页、右壳体组成;左壳体与右壳体通过扇页在装置的前方相铰接,并可以成一定角度旋转;左壳体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左壳体滑道,其上表面有一个定位挡块;右壳体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右壳体滑道,其上、下表面各有1个右壳体安装孔,2个轴承分别安装于2个右壳体安装孔内,在2条滑道之间有槽。
所述从动轮由左从动半轮、右从动半轮组成;左从动半轮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其上表面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支架、旋转板轴,旋转板可绕旋转板轴作一定角度的旋转,左从动半轮的外侧为2个左从动半轮凸体及1个左从动半轮齿轮,左从动半轮凸体安装在左壳体内侧的上下两个左壳体滑道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右从动半轮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外侧为2个右从动半轮凸体及1个右从动半轮齿轮,右从动半轮凸体安装在右壳体内侧的上下两个右壳体滑道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左从动半轮和右从动半轮完全接触时,可以围成1个正六棱柱。
所述把手由左把手、右把手、左把手支承、右把手支承、把手转轴组成;左把手支承焊接于左壳体的后表面;右把手支承焊接于右壳体的后表面;左把手通过把手转轴与左把手支承铰接在一起;右把手通过把手转轴与右把手支承铰接在一起;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向分离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与右壳体会沿扇页分开;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向靠近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与右壳体会沿扇页闭合。
所述驱动杆上端有1个驱动孔;驱动杆中部有1个小齿轮,小齿轮与右从动半轮齿轮相啮合。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其主要由左壳体、右壳体、把手、把手支承、把手支承转轴、带孔驱动轮、左从动半轮、右从动半轮、轴承、扇叶、定位挡块、旋转板、旋转板支架、旋转板轴组成。把手将左、右两壳体以扇叶为轴分开,从一个合适的角度将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包裹起来;完全闭合,将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侧面完全包裹在由左、右从动半轮内侧围起的正六边形内;左手握住把手,右手辅以其它旋转拧紧设备,通过驱使带孔驱动轮旋转而使接口螺母拧紧或拧松,最终达到松开或旋合;将整个装置沿管路轴线向远离接口螺母方向移动,使装置完全与接口螺母相分离;转动左从动半轮上的旋转板,使其贴于左壳体上表面,转动旋转板直到其与左壳体上的定位挡块的左侧接触为止,这时两从动半轮又分别回到了两壳体内,恢复了工作前的状态,可以继续工作。
解决了开放式手动扳手工作效率很低,在狭窄的工作环境下不能使用的问题,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紧或拧松液压、气压管路接口的螺母,在辅以电动或气动驱动力的条件下,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把手可以旋转以满足不同角度的需要,把手的使用可以保证装置在借助于电动或气动驱动力工作时不至于大幅震动甚至旋转;
3、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挡块、旋转板、旋转板支架、旋转板轴的使用可以保证整个装置使用后,快速地调节到最初位置,有利于连续使用。
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特点,应用场合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壳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壳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从动半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从动半轮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孔驱动轮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工作状态结构图。
其中:图中,11、左壳体;111、左壳体滑道;112、定位挡块;12、扇页;13、右壳体;
131、右壳体滑道;132、右壳体安装孔;133、轴承;21、左从动半轮;211、左从动半轮凸体;212、左从动半轮齿轮;213、旋转板;214、旋转板支架;215、旋转板轴;22、右从动半轮;221、右从动半轮凸体;222、右从动半轮齿轮;31、左把手;32、右把手;33、左把手支承;34、右把手支承;35、把手转轴;41、小齿轮;42、驱动孔;51、接口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装置由壳体1、从动轮2、把手3、驱动杆4组成。从动轮2安装于壳体1内部,并可自由旋转;把手3安装于壳体1外表面;驱动杆4垂直安装于壳体1上,驱动杆4的旋转,可以带动从动轮2在壳体1内旋转。
在图1~图8中,壳体由左壳体11、扇页12、右壳体13组成;左壳体11与右壳体13通过扇页12在装置的前方相铰接,并可以成一定角度旋转;在图4中,左壳体11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左壳体滑道111,其上表面有一个定位挡块112;在图3中,右壳体13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右壳体滑道131,其上、下表面各有1个右壳体安装孔132,2个轴承133分别安装于2个右壳体安装孔132内。
从动轮由左从动半轮21、右从动半轮22组成;在图6中,左从动半轮21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其上表面安装有旋转板213、旋转板支架214、旋转板轴215,旋转板213可绕旋转板轴215作一定角度的旋转,左从动半轮21的外侧为2个左从动半轮凸体211及1个左从动半轮齿轮212,左从动半轮凸体211安装在左壳体11内侧的上下两个左壳体滑道111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在图5中,右从动半轮22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外侧为2个右从动半轮凸体221及1个右从动半轮齿轮222,右从动半轮凸体221安装在右壳体13内侧的上下两个右壳体滑道131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左从动半轮21和右从动半轮22完全接触时,可以围成1个正六棱柱。
把手由左把手31、右把手32、左把手支承33、右把手支承34、把手转轴35组成;左把手支承33焊接于左壳体11的后表面;右把手支承34焊接于右壳体13的后表面;左把手31通过把手转轴35与左把手支承33铰接在一起;右把手32通过把手转轴35与右把手支承34铰接在一起;将左把手31和右把手32向分离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11与右壳体13会沿扇页12分开;将左把手31和右把手32向靠近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11与右壳体13会沿扇页12闭合。
驱动杆上端有1个驱动孔42;驱动杆中部有1个小齿轮41,小齿轮41与右从动半轮齿轮222相啮合。
工作时,向分离方向旋转左把手31、右把手32,左壳体11、右壳体13以扇页12为轴分开;从一个合适的角度将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51包裹起来,向靠近的方向旋转左把手31和右把手32,则左壳体11、右壳体13以扇页12为轴逐渐靠近;左壳体11、右壳体13完全闭合时,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51侧面被完全包裹在由左从动半轮21、右从动半轮22内侧围起的正六棱柱内;将旋转板213旋转到靠近接口螺母51的一侧;操作者左手握住把手,右手辅以其它旋转拧紧设备,将旋转拧紧设备插入驱动杆的驱动孔42内,接通旋转拧紧设备,则驱动杆旋转,小齿轮41驱动从动轮转动,最终使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51旋转,从而使接口螺母51拧紧或拧松,达到松开或旋合的目的;拧紧或拧松结束后,将整个装置沿管路轴线向远离接口螺母51方向移动,使装置完全与接口螺母51相分离;转动左从动半轮21上的旋转板213,使其贴于左壳体11上表面,转动旋转板213直到其与左壳体11上的定位挡块112的左侧接触为止,这时左从动半轮21、右从动半轮22又分别回到了左壳体11、右壳体13内。向分离方向旋转左把手31、右把手32,左壳体11、右壳体13以扇页12为轴分开;沿管路径向移动装置,则装置与管路相分离,恢复了工作前的状态,可以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左从动半轮21、右从动半轮22的内侧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满足不同形状管路接口螺母的操作,整个装置各部分可以根据作用螺母的尺寸及形状做必要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拧紧或拧松液压、气压管路接口螺母的机械装置可以用在许多场合,和其它自动化驱动设备配合使用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Claims (5)
1.一种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壳体、从动轮、把手、驱动杆组成,壳体和从动轮均为二个半体拼合成一个整体,二个半体的壳体一端铰接;从动轮安装于壳体内部,从动轮为大外齿轮;把手安装于壳体外表面;驱动杆垂直安装于壳体上,驱动杆为小外齿轮,并与从动轮的大外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由左壳体、扇页、右壳体组成;左壳体与右壳体通过扇页在装置的前方相铰接;左壳体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左壳体滑道,其上表面有一个定位挡块;右壳体的内侧上下分布着2条右壳体滑道,其上、下表面各有1个右壳体安装孔,2个轴承分别安装于2个右壳体安装孔内,在2条滑道之间有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从动轮由左从动半轮、右从动半轮组成;左从动半轮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其上表面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支架、旋转板轴,旋转板可绕旋转板轴作一定角度的旋转,左从动半轮的外侧为2个左从动半轮凸体及1个左从动半轮齿轮,左从动半轮凸体安装在左壳体内侧的上下两个左壳体滑道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右从动半轮的内侧为六边形螺母外轮廓的一半,外侧为2个右从动半轮凸体及1个右从动半轮齿轮,右从动半轮凸体安装在右壳体内侧的上下两个右壳体滑道内,能够自由滑动,半齿轮位于壳体的2条滑道之间的槽内;左从动半轮和右从动半轮完全接触时,可以围成1个正六棱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由左把手、右把手、左把手支承、右把手支承、把手转轴组成;左把手支承焊接于左壳体的后表面;右把手支承焊接于右壳体的后表面;左把手通过把手转轴与左把手支承铰接在一起;右把手通过把手转轴与右把手支承铰接在一起;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向分离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与右壳体会沿扇页分开;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向靠近的方向旋转,则左壳体与右壳体会沿扇页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杆上端有1个驱动孔;驱动杆中部有1个小齿轮,小齿轮与右从动半轮齿轮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59900U CN202088144U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59900U CN202088144U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88144U true CN202088144U (zh) | 2011-12-28 |
Family
ID=4536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5599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88144U (zh) | 2011-02-28 | 2011-02-28 |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8814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7935A (zh) * | 2015-09-09 | 2015-12-09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便携式电动开关阀门扳手 |
WO2020168835A1 (zh) * | 2019-02-21 | 2020-08-27 | 刘红宇 | 一种多个功能单元与一个动力单元之间的接口及多功能脚动机械 |
-
2011
- 2011-02-28 CN CN2011200559900U patent/CN2020881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27935A (zh) * | 2015-09-09 | 2015-12-09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便携式电动开关阀门扳手 |
WO2020168835A1 (zh) * | 2019-02-21 | 2020-08-27 | 刘红宇 | 一种多个功能单元与一个动力单元之间的接口及多功能脚动机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78400U (zh) | 气缸体多角度翻转夹具组合箱 | |
CN203253867U (zh) | 一种锻造操作机用液压式夹紧回转机械手 | |
CN203765538U (zh) | 双向螺栓扳手 | |
CN204235165U (zh) | 一种管件自动定心夹紧装置 | |
CN203148631U (zh) | 双o型圈快速封堵头 | |
CN203966994U (zh) | 断路器手电动一体操作装置 | |
CN202088144U (zh) | 用于拧紧或拧松管路接口螺母的装置 | |
CN203221440U (zh) | 全能扳手 | |
CN204639842U (zh) | 一种改进的车轮气门孔在线去毛刺装置 | |
CN109926958A (zh) | 电力检修用快速省力扳手 | |
CN103659840B (zh) | 一种机械臂末端操作工具组件 | |
CN212121554U (zh) | 一种锻件生产用的夹持装置 | |
CN203092438U (zh) | 高效组合式螺母扳手 | |
CN103358260B (zh) |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双头螺柱快速拧入基体方法及工具 | |
CN202029076U (zh) | 一种安装封闭管路接口螺母用的半自动钳子 | |
CN103191966B (zh) | 压力轴承滚边机 | |
CN203843783U (zh) | 一种预紧装置 | |
CN203197071U (zh) | 压力轴承滚边机 | |
CN203343677U (zh) | 可控可翻转式工程机械拉杆装夹具 | |
CN204711977U (zh) |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弹簧平衡缸装配的辅助工装 | |
CN202291872U (zh) | 油缸接头焊接装置 | |
CN203791834U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床除尘风挡机构 | |
CN208304885U (zh) | 一种新型通孔套筒扳手 | |
CN202144059U (zh) | 一种自动变速器油封专用拆卸工具 | |
CN201895298U (zh) | 一种拆装电主轴夹爪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