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6867U -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56867U CN202056867U CN2011201505005U CN201120150500U CN202056867U CN 202056867 U CN202056867 U CN 202056867U CN 2011201505005 U CN2011201505005 U CN 2011201505005U CN 201120150500 U CN201120150500 U CN 201120150500U CN 202056867 U CN202056867 U CN 2020568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rnace
- area
- functional area
- height
- combus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在炉膛内垂直空间的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稳燃功能区、还原功能区、氧化功能区、火焰缓冲功能区、还原功能区、氧化功能区、燃尽功能区、火焰缓冲功能区和燃尽功能区;稳燃功能区、还原功能区的一次风喷口为矩形,一次风喷口内周边为异型钝齿结构,中间为齿形钝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炉内燃烧装置内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布置和一次风喷口的独特结构设计,加上对炉内空气或燃料分级的精确控制,解决了切圆煤粉锅炉燃烧的煤种适应性差、燃烧稳定性差、炉膛水冷壁结渣、水冷壁高温腐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燃烧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到200mg/m3以下,对于300MW以上机组,锅炉效率可达9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锅炉洁净煤燃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电供需矛盾的突出,大多数大型动力锅炉和电站锅炉实际燃用煤质都偏离设计和校核煤种且呈严重劣化趋势,大量劣质煤用于电站煤粉锅炉燃烧,容易导致燃烧失稳、炉膛结渣、燃烧效率低下等问题,对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都构成严重威胁,同时,锅炉尾部烟气中高浓度的NOx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大幅拓宽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明显提升锅炉对劣质煤的稳燃能力、抑制炉膛结渣、实现炉内深度低氮燃烧、降低锅炉辅机厂用电率以及提升锅炉燃烧效率,已经受到各火电企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单一功能的切圆煤粉燃烧设备都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逐步采用引进低NOx燃烧技术,是目前国内减少NOx排放主要技术来源,自主研发方面虽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大多数由于没很好地解决影响火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同时,引进的燃烧器技术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对煤种的适应性比较差,不能够适应煤种多变的我国国情,无法兼顾低氮燃烧效果和燃烧效率间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种适应性强、燃烧稳定性好、燃烧效率高的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在炉膛内垂直空间的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稳燃功能区、还原功能区氧化功能区、火焰缓冲功能区、还原功能区、氧化功能区、燃尽功能区、火焰缓冲功能区和燃尽功能区。所述稳燃功能区、还原功能区的一次风喷口为矩形,其内周边为异形钝齿结构,中间为齿形钝体。九个功能区在炉膛断面空间上形成还原性气氛和弱氧化性气氛两个区域,使得在炉内三维空间上实现多种功能区。一次风喷口采用异型钝齿和齿形钝体结构,增加与炉膛热烟气的接触周界面,在喷口中间形成负压区域,促使卷吸炉内热烟气对一次煤粉风气流根部进行加热,燃烧稳定性好。
在稳燃功能区域的一次风管内设置有煤粉浓淡分离挡块,该煤粉浓淡分离挡块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为10~15度。煤粉浓淡分离挡块对煤粉气流实行水平浓淡分离,向火侧为浓相,背火侧为稀相,在火焰中心区形成燃料富集,提高了燃烧效率。
在燃烧装置相关参数控制技术上,根据所燃烧的煤种,将稳燃功能区内的一次风喷口气流的速度控制在与该煤种相匹配的范围内,保证该层煤粉气流的着火距离,以改善煤粉气流的补气条件,到达稳燃的功能。
上述各功能区域的具体划分如下:自炉膛冷渣拐点起,稳燃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6~8米,还原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8~10米,氧化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10~12米,火焰缓冲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12~14米,还原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14~16米,氧化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16~18米,燃尽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18~19米,火焰缓冲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20~24米,燃尽功能区沿炉膛的高度为24~26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炉内燃烧装置内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布置一次风喷口的独特结构设计,加上对炉内空气分级或燃料分级燃烧的精确控制,在切圆炉内三维空间上充分发挥各功能区域的作用,解决了困扰切圆煤粉锅炉燃烧的煤种适应性差、燃烧稳定性差、燃烧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炉膛水冷壁结渣、水冷壁高温腐蚀、燃烧效率低下、锅炉三大风机的电耗高等问题。
2、煤种适应性强,可适应可燃基挥发份Vdaf:8~50%、灰分Aad:5~45%、发热量Qar:15~28Mj/kg范围内变化的煤种;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200mg/m3以下(折算到6%O2)。
3、锅炉长期运行不结渣;水冷壁受热面高温腐蚀消除;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达到50%以下。本实用新型对于300MW以上机组,在燃用煤质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燃烧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到200mg/m3以下(折算到6%O2)、锅炉效率可达93%,解决了业界长期无法兼顾低氮燃烧效果和燃烧效率间的矛盾。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容量下的切圆燃烧锅炉,对于老机组的改造,保持锅炉本体外形不变,施工简单;对于新建机组,不增加任何设备和投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矩形风喷口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稳燃功能区域一次风管内煤粉浓淡分离挡块的布置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炉膛断面示意图;
其中,α为一次风气流与下游侧水冷壁面的夹角;φ为一次风气流与上游侧水冷壁面的夹角,φ与α互补,ξ为一、二次风的差角;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一)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在炉膛内垂直空间的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稳燃功能区1、还原功能区2、氧化功能区3、火焰缓冲功能区4、还原功能区5、氧化功能区6、燃尽功能区7、火焰缓冲功能区8和燃尽功能区9九个功能区(参见图1)。
以300MW机组为实例,各功能区域的具体划分如下:
自炉膛冷渣拐点起,稳燃功能区1沿炉膛的高度为6~8米,还原功能区2沿炉膛的高度为8~10米,氧化功能区3沿炉膛的高度为10~12米,火焰缓冲功能区4沿炉膛的高度为12~14米,还原功能区5沿炉膛的高度为14~16米,氧化功能区6沿炉膛的高度16~18米,燃尽功能区7沿炉膛的高度为18~19米,火焰缓冲功能区8沿炉膛的高度为20~24米,燃尽功能区9沿炉膛的高度为24~26米。
稳燃功能区1,还原功能区2、5的一次风喷口为矩形,其内周边为异形钝齿结构10,中间为齿形钝体11(参见图2)。其他区域的一次风喷口与常规的一次风喷口相同。
稳燃功能区1和还原功能区2两区域内布置有2~3层一次风喷口,在还原功能区5,布置1~2层一次风喷口,各区一次风喷口的位置在炉膛四角。
在稳燃功能区的一次风管内设置有煤粉浓淡分离挡块12,其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为12~15度。
上述九个功能区在炉膛断面空间上形成还原性气氛和弱氧化性气氛两个区域,使得在炉内三维空间上实现多种功能区。
本实用新型各区域的技术参数控制方法如下:
稳燃功能区1的一次风气流与下游侧水冷壁面的夹角α为39~45度,一次风气流与上游侧水冷壁面的夹角φ为45~51度,且φ与α互补,保证了该层煤粉气流的着火距离在0.8~1.2米,改善煤粉气流的补气条件,到达稳燃的功能。
还原功能区2的一、二次风的差角ξ为10~12度,尽可能减少了二次风对一次风的干扰;同时将该区域内的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到0.65~0.7之间,在火焰中心区域形成强烈的还原性气氛,这样就能够大大抑制燃料型氮氧化物生成,对该区域的燃烧温度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也大幅度减少。
氧化功能区3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到0.85~0.9之间,保证焦炭颗粒在该区域燃烧所必须的空气量。
火焰缓冲功能区4、8内没有一二次风进入,下部燃烧火焰上升到该区域以后进行缓冲,一方面,延缓火焰的上升速度,给焦炭颗粒的燃尽创造时间条件,另一方面,为火焰有效瘦身,防止燃烧过于集中而导致水冷壁结焦。
还原功能区5、氧化功能区6两个功能区域分别与上述还原功能区2、氧化功能区3的作用及工艺参数一致,目的在于将整个主燃烧区域内的过剩空气系数控制成类正弦曲线态势,这样既能保证深度低氮燃烧,又能保证炉膛水冷壁不结渣,还能保证焦炭颗粒在主燃烧区域具有较高的燃尽率。
燃尽功能区7内的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0~1.05间,进一步补充焦炭颗粒燃烧所必须的空气量。
燃尽功能区9距离主燃烧区域顶部约8~9米的高度,该区域的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1~1.15,以保证焦炭颗粒的充分燃尽,较常规燃烧方式炉内过剩空气系数偏小0.1~0.15。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膛内垂直空间的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稳燃功能区(1)、还原功能区(2)氧化功能区(3)、火焰缓冲功能区(4)、还原功能区(5)、氧化功能区(6)、燃尽功能区(7)、火焰缓冲功能区(8)和燃尽功能区(9);自炉膛冷渣拐点起,稳燃功能区(1)沿炉膛的高度为6~8米,还原功能区(2)沿炉膛的高度为8~10米,氧化功能区(3)沿炉膛的高度为10~12米,火焰缓冲功能区(4)沿炉膛的高度为12~14米,还原功能区(5)沿炉膛的高度为14~16米,氧化功能区(6)沿炉膛的高度16~18米,燃尽功能区(7)沿炉膛的高度为18~19米,火焰缓冲功能区(8)沿炉膛的高度为20~24米,燃尽功能区(9)沿炉膛的高度为24~26米;所述稳燃功能区(1)、还原功能区(2、5)的一次风喷口为矩形,其内周边为异形钝齿结构(10),中间为齿形钝体(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稳燃功能区(1)内的一次风管上设置有煤粉浓淡分离挡块(1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浓淡分离挡块(12)与风管中心线的夹角为12~15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505005U CN202056867U (zh) | 2011-05-12 | 2011-05-12 |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505005U CN202056867U (zh) | 2011-05-12 | 2011-05-12 |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56867U true CN202056867U (zh) | 2011-11-30 |
Family
ID=4501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5050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6867U (zh) | 2011-05-12 | 2011-05-12 |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568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6519A (zh) * | 2011-05-12 | 2011-10-26 | 甘肃宏发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4329669A (zh) * | 2014-10-15 | 2015-02-04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一种双切圆浓淡分离可调直流煤粉燃烧器 |
-
2011
- 2011-05-12 CN CN2011201505005U patent/CN2020568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6519A (zh) * | 2011-05-12 | 2011-10-26 | 甘肃宏发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2226519B (zh) * | 2011-05-12 | 2013-05-15 | 甘肃宏发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4329669A (zh) * | 2014-10-15 | 2015-02-04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一种双切圆浓淡分离可调直流煤粉燃烧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8376B (zh) | 一种双炉膛煤粉气化低氮燃烧工业锅炉 | |
CN101280920B (zh) | 流化-悬浮组合燃烧锅炉 | |
CN101995015A (zh) | 直流燃烧器的四角切圆低Nox燃烧技术 | |
CN202884901U (zh) |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实现乏气煤粉再燃并降低NOx 的锅炉 | |
CN102705818B (zh) | 一种锅炉燃烧器贴壁风布置方式 | |
CN109028038B (zh) | 可有效降低锅炉炉膛结渣的燃烧方法 | |
CN102519037B (zh) | 一种等离子无油点火燃烧器 | |
CN102226519B (zh) | 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7559822B (zh) |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器和燃尽风布置结构 | |
CN201137933Y (zh) | 低NOx煤粉浓淡节油燃烧器 | |
CN104990072A (zh) | 一种高效低NOx排放的流化床锅炉 | |
CN104154532A (zh) | 中心风环浓缩型旋流燃烧器 | |
CN103836620B (zh) | 富氧微油分级燃烧装置 | |
CN102927582A (zh) | 储仓式热风送粉无三次风燃烧系统 | |
CN202056867U (zh) | 一种多功能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装置 | |
CN201215311Y (zh) | 可调式偏置射流直流煤粉燃烧器 | |
CN201237236Y (zh) | 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 | |
CN202973142U (zh) |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燃烧无三次风系统 | |
CN201875694U (zh) | 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 | |
CN101476739A (zh) | 带有两级燃尽风的w型火焰锅炉 | |
CN204756912U (zh) | 一种高效低NOx排放的流化床锅炉 | |
CN204717670U (zh) | 一种300mw发电机组锅炉分级燃烧系统 | |
CN201074803Y (zh) | 仓储式燃煤锅炉点火燃烧装置 | |
Du et al. | Influence of the parallel oil‐secondary air and F‐layer secondary air distribution on the flow, combustion, and NOx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W down‐fired boilers retrofitted with a stable combustion technology | |
CN201944836U (zh) | 一种稳燃、环保的直流煤粉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