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3151U -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Google Patents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13151U CN202013151U CN201120139678XU CN201120139678U CN202013151U CN 202013151 U CN202013151 U CN 202013151U CN 201120139678X U CN201120139678X U CN 201120139678XU CN 201120139678 U CN201120139678 U CN 201120139678U CN 202013151 U CN202013151 U CN 2020131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ps
- cartridge
- inertial
- mortar
- guid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包括战斗部、控制舱、尾翼,其中所述战斗部内部安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装置,控制舱内安装GPS制导装置和惯性制导装置,所述惯性制导装置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把炮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所述GPS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修正炮弹的飞行路线。炮弹发射后通过空中自主对准获得初始姿态信息。弹体起控后,利用惯性/GPS复合制导,实时控制炮弹修正弹道,准确命中,可对敌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迫击炮炮弹,尤其涉及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弹药制导化、远程化、精确化是目前陆军兵器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而且打击精确化式陆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足的基础。
惯性制导是利用惯性原理控制和导引弹药飞向目标的技术。惯性制导的原理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通过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把导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惯性制导是以自主方式工作的,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所以抗干扰性强和隐蔽性好。
GPS(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弹药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目前的迫击炮炮弹都采用惯性制导的技术方案,所以目前需要提高炮弹的打击精度,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两种制导系统各自的工作特点,相互补偿,进一步提高弹药的打击精度,进而实现对敌地面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提高弹药的作战效能。
复合制导炮弹可以在在已知目标坐标的情况下,从隐蔽或露天的射击阵地发射,对距离炮位1-7km范围的小型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典型目标包括:一般固定工事,部队集结地,技术阵地兵器、人员、车辆等点、面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采用GPS和惯导复合制导,目的在于利用两种制导系统各自的工作特点,相互补偿,进一步提高弹药的打击精度。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包括战斗部、控制舱、尾翼,其中所述战斗部内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舱内装有GPS制导装置和惯性制导装置,所述惯性制导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生成制导指令,把炮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所述GPS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修正炮弹的飞行路线。
所述战斗部壳体材料为钢材,炮弹弹径为120mm。
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的迫击炮炮弹采用前沿技术,主要解决提高弹药的打击精度,提高弹药的作战效能的问题,能够适应各种应用环境场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迫击炮GPS+惯导复合制导炮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GPS与惯导复合制导迫击炮炮弹,在尽可能保持原弹丸外形的前提下,去掉了原头部的引信部分,将原来的舱段部分进行了适应性修正,改造成满足控制设备安装的控制舱;根据杀伤需求,合理调整了战斗部舱和控制舱的结构比例,保证战斗部装药重量。完全保留原尾翼结构,保证迫弹飞行中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全弹包括1、透波材料外壳;2、电池;3、封装模块;4、舵控组合;5、舵机;6、战斗部装药;7、战斗部壳体;8、尾翼;全弹从前向后分为控制舱、战斗部和尾翼三个部段。控制舱内安装有整套制导控制系统仪器设备以及执行机构。战斗部内部安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装置,战斗部壳体材料为钢材,保证了弹丸的杀伤效果。尾翼部分沿用原有尾翼,不作修改,材料为铝材。先将炸药装填于战斗部壳体内,再进行航控组合及封装部分进行小部件的组装。其次将整个上弹体部分进行总装,最后将尾翼与弹体结合。
为最大效能发挥迫击炮发射制导炮弹的效能,减少发射准备时间,正常情况下,迫击炮发射需号手3人。进入阵地后,1号号手负责发射炮位的地形整理、迫击炮的展开、发射高低角和方位角的调整;2号号手负责迫击炮弹的出箱、展开、加电、阵地风场简易测量和炮弹入筒发射,3号号手负责地面测试设备的展开,上电;待机阵地的坐标测量,目标的坐标测量。以120mm的炮弹为例,下表为主要结构性能诸元的数据
惯性制导是利用惯性原理控制和导引弹药飞向目标的技术。惯性制导的原理是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通过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把导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惯性制导是以自主方式工作的,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所以抗干扰性强和隐蔽性好。
GPS(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弹药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炮弹发射后,利用惯性测量装置测出导弹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通过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把导弹自动引导到目标区。同时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弹药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利用复合制导系统,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两种制导系统各自的工作特点,相互补偿,进一步提高弹药的打击精度,进而实现对敌地面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提高弹药的作战效能。具有多约束下的总体布局及气动设计技术。小型化弹载电源技术,小型集成化多功能导航控制装置设计技术(含弹载计算机、GPS接收机、无线通讯收发机、MEMS惯性测量组合等部件);弹上设备抗高过载技术;大姿态偏差下的姿态稳定和高精度制导设计技术。
GPS+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利用复合制导系统,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两种制导系统各自的工作特点,相互补偿,进一步提高弹药的打击精度,进而实现对敌地面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提高弹药的作战效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包括战斗部、控制舱、尾翼,其中所述战斗部内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舱内装有GPS制导装置和惯性制导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壳体材料为钢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39678XU CN202013151U (zh) | 2011-05-05 | 2011-05-05 |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39678XU CN202013151U (zh) | 2011-05-05 | 2011-05-05 |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13151U true CN202013151U (zh) | 2011-10-19 |
Family
ID=4478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396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3151U (zh) | 2011-05-05 | 2011-05-05 |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1315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7446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一种自旋制导炮弹的空中自对准方法 |
CN109708535A (zh) * | 2019-01-28 | 2019-05-03 | 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共轴双桨尾部推进式小型导弹 |
CN111473697A (zh) * | 2020-05-22 | 2020-07-31 | 北京振华领创科技有限公司 | 导弹 |
CN112817339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制导飞行器指令融合算法 |
CN114963888A (zh) * | 2022-04-19 | 2022-08-30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集成式导弹控制器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
-
2011
- 2011-05-05 CN CN201120139678XU patent/CN20201315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7446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一种自旋制导炮弹的空中自对准方法 |
CN104457446B (zh) * | 2014-11-28 | 2016-02-10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一种自旋制导炮弹的空中自对准方法 |
CN109708535A (zh) * | 2019-01-28 | 2019-05-03 | 西安深瞳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共轴双桨尾部推进式小型导弹 |
CN112817339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制导飞行器指令融合算法 |
CN112817339B (zh) * | 2019-11-15 | 2022-12-23 | 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制导飞行器指令融合算法 |
CN111473697A (zh) * | 2020-05-22 | 2020-07-31 | 北京振华领创科技有限公司 | 导弹 |
CN114963888A (zh) * | 2022-04-19 | 2022-08-30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集成式导弹控制器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
CN114963888B (zh) * | 2022-04-19 | 2023-11-03 |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集成式导弹控制器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47558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al thrust trajectory correction of a ballistic projectile | |
US8314374B2 (en) | Remotely-guided vertical take-off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n ordnance to a target | |
CN202013151U (zh) | 一种120mm迫击炮的GPS与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
CN102155882A (zh) | 120毫米迫击炮gps+惯导复合制导炮弹 | |
CN213300979U (zh) | 一种40mm火箭筒用通用捷联寻的制导弹体 | |
JP2014506986A (ja) | 突出し、かつ、引き込まれる先尾翼を備えた回転砲弾 | |
WO2008020448A2 (en) | Miniature missile | |
KR101421127B1 (ko) | 탄도수정신관 | |
CN214620888U (zh) | 基于直喷管增程发动机的40毫米火箭筒用火箭弹 | |
KR20170104812A (ko) | 폭격피해평가를 위한 영상자료를 수집하여 제공하는 드론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대지 무장 시스템 | |
CN114432625B (zh) | 一种远距离精确制导灭火弹 | |
CN113624077B (zh) | 一种基于推力变向的全向反斜面导弹 | |
CN211012682U (zh) | 一种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 | |
CN114136157B (zh) | 一种40mm火箭筒用通用捷联寻的制导弹体 | |
RU2346232C1 (ru) | Высокоточная авиационная бомба, 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ая по крену, круглосуточного и всепогодного боево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с аппаратурой инерциально-спутникового наведения | |
CN112129179B (zh) | 一种40mm火箭筒发射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 | |
CN211012681U (zh) | 一种40mm火箭筒用通用增程有控弹体平台 | |
CN116954247A (zh) | 考虑飞时落角约束的复合制导飞行器制导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5617063A (zh) | 一种带落角约束的飞行器制导控制装置及方法 | |
RU2709121C1 (ru) | Блок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еактивного снаряда | |
CN112050690B (zh) | 一种40mm火箭筒用通用增程有控弹体平台 | |
Sitomer et al. | Micromechanical inertial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in gun launched projectiles | |
Savelsberg | The DF-21D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 |
CN106781988A (zh) | 一种青少年国防教育专用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模型 | |
CN120176496A (zh) | 一种基于退役装备改制的小型巡航靶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