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4987U - 按键及其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及其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84987U CN201984987U CN2011200169026U CN201120016902U CN201984987U CN 201984987 U CN201984987 U CN 201984987U CN 2011200169026 U CN2011200169026 U CN 2011200169026U CN 201120016902 U CN201120016902 U CN 201120016902U CN 201984987 U CN201984987 U CN 2019849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shaft
- chute structure
- button
- keycap
- key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24—Transmission element
- H01H2221/026—Guiding or lubricating nyl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按键及其键盘,其按键包含剪刀式支撑结构以及键帽。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具有滑轴。键帽包含滑槽结构以及挡臂。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滑槽结构。挡臂用以防止滑轴脱离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形成组装口。滑轴通过组装口以衔接至滑槽结构,并且组装口与滑轴为干涉配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及其键盘,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按键及其键盘。
背景技术
传统所知的计算机键盘按键,大都是设计由键帽底部向下凸伸的柱体,在底座的开口作垂直伸缩运动,用以触发键盘电气接点。受到此一结构上的限制,这种计算机按键若设计键帽柱体与底座的接触面太小时,操作上即容易发生键帽倾斜、或有卡键等不稳定现象,因而必需藉加大上述接触面来增加键帽的稳定性。再者,因为键帽与底座之间有垂直伸缩运动的关系,使得键帽很难被紧固定位,因而传统键帽的不稳定晃动情形,与实际上的操作噪音也较为严重。
另一个问题是,鉴于轻薄短小的计算机愈来愈受重视(譬如携带型计算机),若为了解决键帽垂直运动的稳定性问题而增加键帽与底座间之间距,则键盘整体厚度将明显增加,如此即难以符合轻薄短小的条件要求。
因此,一种利用双连杆平行机构(亦即,剪刀式支撑结构)所组成的键盘按键,可用来引导键帽做垂直移动,并平衡使用者在每一个按键上的施力。借此,不论施力在按键的侧边或角落,都能将施力平均地分散于整个按键面上,使得按下整个按键变得很简单,也让使用者更容易地操作按键,并可以解决上述垂直柱体式键帽的缺失困扰。
但是,目前将键帽组装于剪刀式支撑结构上的组装方式,往往必须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组装,而且组装时还必须分成至少两个步骤。首先键帽的滑槽盖必须斜向地与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滑动轴进行卡合,接着键帽的枢接部再与剪刀式支撑结构的固定轴进行卡合。由此可知,上述的人工组装方式除了无法有效地提升组装的速度之外,还可能容易造成组装时的遗漏而不自知。此外,由于组装力道不易控制,也容易造成按键中的键帽或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损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按键及其键盘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按键及其键盘,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按键及其键盘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按键及其键盘,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按键及其键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按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按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键帽上用以供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滑轴进行衔接的结构进行改良。当键帽以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的组装口垂直地朝向滑轴挤压时,滑轴即可借此滑槽结构与挡臂的弹性变形以通过组装口,进而与滑槽结构衔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键帽只需要垂直地朝向剪刀式支撑结构挤压的单一步骤,即可进行组装,而不需如以往必须先将键帽斜向地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上的步骤,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键盘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按键及其键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含:一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滑轴;以及一键帽,包含:一滑槽结构,其中该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该滑槽结构;以及一挡臂,用以防止该滑轴脱离该滑槽结构;其中该滑槽结构与该挡臂之间形成一组装口,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以衔接至该滑槽结构,并且该组装口与该滑轴为干涉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按键,其中所述的当该按键位于一最低按压位置时,该滑轴正对该组装口,并且大部分该滑轴位于该滑槽结构外。
前述的按键,其中所述的该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用以在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时导引该滑轴。
前述的按键,其中所述的该组装口形成于该滑槽结构与该勾部之间,并且该第二导引面位于该勾部上。
前述的按键,其中所述的该滑轴的直径与该组装口的尺寸之间的一比例为1.4~1.5。
前述的按键,其中所述的该剪刀式支撑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固定轴,该键帽进一步包含一枢接结构,该固定轴枢接至该枢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含:一底板;以及一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按键包含:一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滑轴;以及一键帽,包含:一滑槽结构,其中该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该滑槽结构;以及一挡臂,用以防止该滑轴脱离该滑槽结构;其中该滑槽结构与该挡臂之间形成一组装口,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以衔接至该滑槽结构,并且该组装口与该滑轴为干涉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按键及其键盘,其中所述的当该按键位于一最低按压位置时,该滑轴正对该组装口,并且大部分该滑轴位于该滑槽结构外。
前述的按键及其键盘,其中所述的该滑槽结构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一导引面,并且该挡臂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用以在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时导引该滑轴。
前述的按键及其键盘,其中所述的该挡臂包含一勾部,该组装口形成于该滑槽结构与该勾部之间,并且该第二导引面位于该勾部上。
前述的按键及其键盘,其中所述的该滑轴的直径与该组装口的尺寸之间的一比例为1.4~1.5。
前述的按键及其键盘,其中所述的该剪刀式支撑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固定轴,该键帽进一步包含一枢接结构,该固定轴枢接至该枢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其包含有剪刀式支撑结构以及键帽。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具有滑轴。键帽包含滑槽结构以及挡臂。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滑槽结构。挡臂用以防止滑轴脱离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形成组装口。滑轴通过组装口以衔接至滑槽结构,并且组装口与滑轴为干涉配合。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键盘,其包含有底板以及按键。按键设置于底板上。按键包含有剪刀式支撑结构以及键帽。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具有滑轴。键帽包含滑槽结构以及挡臂。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滑槽结构。挡臂用以防止滑轴脱离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形成组装口。滑轴通过组装口以衔接至滑槽结构,并且组装口与滑轴为干涉配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按键及其键盘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其键盘,主要是针对键帽上用以供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滑轴进行衔接的结构进行改良。当键帽以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的组装口垂直地朝向滑轴挤压时,滑轴即可借此滑槽结构与挡臂的弹性变形以通过组装口,进而与滑槽结构衔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键帽只需要垂直地朝向剪刀式支撑结构挤压的单一步骤,即可进行组装,而不需如以往必须先将键帽斜向地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上的步骤。并且,由于键帽包含有挡臂,因此滑槽结构的长度可以缩短,使得在将键帽组装于剪刀式支撑结构上的过程中,可有效地减少键帽或剪刀式支撑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其按键包含剪刀式支撑结构以及键帽。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具有滑轴。键帽包含滑槽结构以及挡臂。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滑槽结构。挡臂用以防止滑轴脱离滑槽结构。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形成组装口。滑轴通过组装口以衔接至滑槽结构,并且组装口与滑轴为干涉配合。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按键及其键盘一实施方式的键盘的立体视图。
图2A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的侧视图,其中键帽处于未按压位置。
图2B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的侧视图,其中键帽处于最低按压位置。
图3为绘示图2A中的键帽的局部放大图。
1:键盘 10:底板
100a:第一枢接结构 100b:限位结构
12:按键 120:剪刀式支撑结构
120a:第一连杆 120b:第二连杆
120c、120g:滑轴 120d、120f:固定轴
120e:枢轴 122:键帽
122a:滑槽结构 122b:挡臂
122c:组装口 122d:第一导引面
122e:勾部 122f:第二导引面
122g:第二枢接结构 124:圆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及其键盘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结构是一种键盘。更具体地说,其主要是针对键帽上用以供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滑轴进行衔接的结构进行改良。当键帽以滑槽结构与挡臂之间的组装口垂直地朝向滑轴挤压时,滑轴即可借此滑槽结构与挡臂的弹性变形以通过组装口,进而与滑槽结构衔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键帽只需要垂直地朝向剪刀式支撑结构挤压的单一步骤,即可进行组装,而不需如以往必须先将键帽斜向地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上的步骤。
请参阅图1,其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键盘1的立体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可以是供桌上型计算机使用的外接键盘(例如,PS2接口的键盘或USB接口的键盘)或是包含键盘形式的输入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但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键盘1可以应用于任何以按键作为输入接口的电子产品,特别是针对采用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按键,皆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概念解决按键组装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键盘1可包含有底板10以及多个按键12。每一按键12皆设置于底板10上。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实施方式的按键12内各部位组件的结构配置。
请参阅图2A以及图2B。图2A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12的侧视图,其中键帽122处于未按压位置。图2B为绘示图1中的按键12的侧视图,其中键帽122处于最低按压位置。
如图2A与图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12可包含有剪刀式支撑结构120以及键帽122。剪刀式支撑结构120包含有第一连杆120a以及第二连杆120b。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第一连杆120a以及第二连杆120b是通过枢轴120e枢接的方式组合。另外,键盘1的底板10可进一步包含有第一枢接结构100a以及限位结构100b。其中,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第一连杆120a靠近底板10的一端包含有固定轴120f,固定轴120f可借此枢接的方式与底板10的第一枢接结构100a枢接,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第二连杆120b靠近底板10的一端包含有滑轴120g,滑轴120g可受限地滑动于底板10的限位结构100b。借此,按键12的剪刀式支撑结构120即可设置于底板10上。
如图2A与图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第一连杆120a的另一端可具有滑轴120c,第二连杆120b的另一端可具有固定轴120d。按键12的键帽122可包含有滑槽结构122a、挡臂122b以及第二枢接结构122g。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可滑动地衔接至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键帽122的挡臂122b可用来防止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脱离滑槽结构122a。第二连杆120b的固定轴120d可枢接至键帽122的第二枢接结构122g。借此上述的底板10、剪刀式支撑结构120与键帽122之间的连接关系,当按键12的键帽122受按压时,按键12的键帽122即可在图2A的未按压位置与图2B的最低按压位置之间垂直地往复运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12还可包含有圆顶(dome)124,圆顶124设置于底板10与键帽122之间。一般而言,圆顶124通常采用如橡胶(rubber)等软质的材料。借此,按键12的圆顶124即可随着键帽122受到按压而连动地被挤压变形,进而接触底板10,并使设置于底板10上原本为断路的开关电气导通。
同样示于图2A与图2B中,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的末端与挡臂122b的末端之间可形成组装口122c。在将键帽122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120时,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可通过组装口122c以衔接至滑槽结构122a。并且,组装口122c与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为干涉配合。亦即,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的直径大于组装口122c的尺寸。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的直径可以是0.7~0.75mm,组装口122c的尺寸可以是0.5mm,因此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的直径与组装口122c的尺寸之间的比例可以为1.4~1.5,但并不以此为限,可依照设计上所需或制造上的限制而弹性地调整。
由此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键帽122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120时,若要将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通过组装口122c以衔接至滑槽结构122a,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必须同时挤压形成组装口122c的滑槽结构122a的末端与挡臂122b的末端,使得滑槽结构122a的末端与挡臂122b的末端产生弹性变形的现象,进而使组装口122c扩大而允许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通过。至于键帽122的材料并不特别受限,只要在滑槽结构122a与挡臂122b受到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挤压时,能提供滑槽结构122a与挡臂122b所需的变形量的材料皆可采用。
如图2B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当按键12位于最低按压位置时,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恰好正对滑槽结构122a与挡臂122b所形成的组装口122c。换句话说,在将键帽122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120时,只要将按键12的键帽122垂直地按压剪刀式支撑结构120至最低按压位置,即可使第二连杆120b的固定轴120d与键帽122的第二枢接结构122g衔接,并同时使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挤压通过组装口122c以衔接至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并且,如图2B所示,当按键12位于最低按压位置时,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的大部分位于滑槽结构122a外,但却不必担心滑轴120c脱离滑槽结构122a,因为键帽122的挡臂122b会防止滑轴120c脱离滑槽结构122a。因此相较于现有习知的技术,本实施方式的键帽122可以采用较短的滑槽结构122a,滑槽结构122a的强度即可获得提升,在将键帽122组装于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键帽122或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损坏。
请参阅图3,其为绘示图2A中的键帽122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将键帽122组装至剪刀式支撑结构120的过程中更顺畅,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在组装口122c处可包含有第一导引面122d,并且键帽122的挡臂122b在组装口122c处同样可包含有第二导引面122f。借此,滑槽结构122a的第一导引面122d与挡臂122b的第二导引面122f即可在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通过组装口122c时导引滑轴120c,使得滑轴120c与滑槽结构122a以及挡臂122b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减少,进而有效减少滑轴120c、滑槽结构122a或挡臂122b的损坏。
同样示于图3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键帽122的挡臂122b还可包含有勾部122e。换句话说,组装口122c即形成于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与挡臂122b的勾部122e之间,并且第二导引面122f即位于勾部122e上。借此挡臂122b的勾部122e的结构设计,更可加强防止第一连杆120a的滑轴120c离开键帽122的滑槽结构122a并从组装口122c脱离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滑轴;以及
一键帽,包含:
一滑槽结构,其中该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该滑槽结构;以及
一挡臂,用以防止该滑轴脱离该滑槽结构;
其中该滑槽结构与该挡臂之间形成一组装口,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以衔接至该滑槽结构,并且该组装口与该滑轴为干涉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当该按键位于一最低按压位置时,该滑轴正对该组装口,并且大部分该滑轴位于该滑槽结构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结构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一导引面,并且该挡臂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用以在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时导引该滑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挡臂包含一勾部,该组装口形成于该滑槽结构与该勾部之间,并且该第二导引面位于该勾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滑轴的直径与该组装口的尺寸之间的一比例为1.4~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剪刀式支撑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固定轴,该键帽进一步包含一枢接结构,该固定轴枢接至该枢接结构。
7.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底板;以及
一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按键包含:
一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滑轴;以及
一键帽,包含:
一滑槽结构,其中该滑轴可滑动地衔接至该滑槽结构;以及
一挡臂,用以防止该滑轴脱离该滑槽结构;
其中该滑槽结构与该挡臂之间形成一组装口,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以衔接至该滑槽结构,并且该组装口与该滑轴为干涉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当该按键位于一最低按压位置时,该滑轴正对该组装口,并且大部分该滑轴位于该滑槽结构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结构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一导引面,并且该挡臂在该组装口处包含一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与该第二导引面用以在该滑轴通过该组装口时导引该滑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挡臂包含一勾部,该组装口形成于该滑槽结构与该勾部之间,并且该第二导引面位于该勾部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滑轴的直径与该组装口的尺寸之间的一比例为1.4~1.5。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剪刀式支撑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固定轴,该键帽进一步包含一枢接结构,该固定轴枢接至该枢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200046U TWM405002U (en) | 2011-01-03 | 2011-01-03 | Keyswitch and keyboard |
TW100200046 | 2011-01-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84987U true CN201984987U (zh) | 2011-09-21 |
Family
ID=4461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1690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4987U (zh) | 2011-01-03 | 2011-01-14 | 按键及其键盘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168690U (zh) |
CN (1) | CN201984987U (zh) |
DE (1) | DE202011003621U1 (zh) |
TW (1) | TWM40500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7880A (zh) * | 2012-06-13 | 2012-10-17 |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CN103681063A (zh) * | 2013-11-27 | 2014-03-2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 |
TWI615868B (zh) * | 2016-08-19 | 2018-02-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鍵盤 |
CN110504125A (zh) * | 2018-05-18 | 2019-11-2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73134B (zh) * | 2011-11-17 | 2015-02-11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按鍵 |
TWI505310B (zh) | 2013-04-11 | 2015-10-21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按鍵及其鍵盤 |
CN106683932B (zh) * | 2017-03-15 | 2019-01-01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按键结构 |
-
2011
- 2011-01-03 TW TW100200046U patent/TWM405002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1-14 CN CN2011200169026U patent/CN2019849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3-07 DE DE202011003621U patent/DE202011003621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04-13 JP JP2011002039U patent/JP3168690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7880A (zh) * | 2012-06-13 | 2012-10-17 |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CN102737880B (zh) * | 2012-06-13 | 2015-04-22 | 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CN103681063A (zh) * | 2013-11-27 | 2014-03-2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 |
TWI615868B (zh) * | 2016-08-19 | 2018-02-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鍵盤 |
CN110504125A (zh) * | 2018-05-18 | 2019-11-2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05002U (en) | 2011-06-01 |
JP3168690U (ja) | 2011-06-23 |
DE202011003621U1 (de) | 2011-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84987U (zh) | 按键及其键盘 | |
US9092065B2 (en) | Input device and lifting structure for the input device | |
US8080744B2 (en) | Keyboard and keyswitch | |
CN103914104B (zh)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
CN104201029A (zh) | 按键结构 | |
CN201146119Y (zh) | 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 | |
CN104851728A (zh) |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 |
CN202189322U (zh) | 倍数按键 | |
CN103177892B (zh) | 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键盘 | |
KR102156125B1 (ko) | 입력 유닛의 상승장치, 그 키보드 및 전자 장치 | |
CN204720358U (zh) |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 |
CN205881757U (zh) | 一种机械键盘的按键组件 | |
US10446341B2 (en) | Keypad | |
CN201219076Y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102737880B (zh)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
TWM400024U (en) | Longitudinal keyswitch and keyboard | |
CN201853593U (zh) | 键盘按键结构 | |
CN204732325U (zh) | 一种键盘按键开关 | |
CN202695224U (zh) | 键盘及其键盘按键 | |
CN209696265U (zh) | 一种新型手机游戏手柄 | |
CN2916892Y (zh) | 防止按键晃动的结构及键盘结构 | |
CN201084608Y (zh) | 降低行程的按键 | |
CN208478205U (zh) | 一种键盘按键结构 | |
CN201655604U (zh) | 按键及键盘 | |
WO2017096869A1 (zh) | 数码卡卡托的推出杠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