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1366U -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61366U CN201961366U CN2011200151978U CN201120015197U CN201961366U CN 201961366 U CN201961366 U CN 201961366U CN 2011200151978 U CN2011200151978 U CN 2011200151978U CN 201120015197 U CN201120015197 U CN 201120015197U CN 201961366 U CN201961366 U CN 2019613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ransmission shaft
- right steering
- gearbox body
-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变速箱体中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径向固定有中央驱动齿轮,在中央驱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分别滑动套装有左、右转向齿轮,其中,左、右转向齿轮的内齿直径大于外齿直径。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峨眉71型变速箱体上进行的改进,由于其加大了左、右转向齿轮上内齿的直径,从而降低了左、右转向齿轮上的内齿受到的反作用力,不仅减缓了内齿的磨损速度,延长了左、右转向齿轮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内齿受到的反作用力减小使得左、右拨叉在分离左、右转向齿轮时变得容易,克服了现有转向机构转向困难及转向齿轮早期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大量进城,造成了现在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紧张,劳动力成本提高。为提高劳动效率,不少地区直接在现有的8-10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上安装12-1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现有的手扶拖拉机是通过控制转向齿轮与中央驱动齿轮的分离使两侧驱动轮产生转速差来实现车辆转弯的。专利号为ZL20052011651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小型手扶拖拉机内齿式转向机构,这种转向机构包括径向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中央驱动齿轮,中央驱动齿轮的两侧的传动轴上分别滑动套装有左、右转向齿轮,左、右转向齿轮分别与中央驱动齿轮两侧设置的内齿啮合传动连接,左、右转向齿轮的外侧分别通过外齿啮合传动连接有左、右减速齿轮,左、右减速齿轮分别对应传动连接有与左、右车轮同轴设置的左、右驱动齿轮,左、右转向齿轮上的内齿直径不大于其外齿直径。在左、右转向齿轮上分别对应连接有左、右拨叉,左、右拨叉分别通过对应设置的左、右转向臂与左、右转向手柄连接。使用时,左、右转向手柄通过对应的左、右转向臂控制左、右转向拨叉,使左、右转向齿轮分别沿传动轴滑动,与中央驱动齿轮形成离合传动来控制手扶拖拉机转向。但随着手扶拖拉机动力的增大,车轮对转向机构的反作用力也随之增大,拖拉机在转向过程中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从左、右驱动齿轮通过左、右减速齿轮传递到左、右转向齿轮上时,由于现有转向机构中的左、右转向齿轮上的内齿直径小于或等于其外齿的直径,使得这种反作用力从左、右转向齿轮的外齿传递到内齿上时,内齿受到了不小于外齿的作用力,一方面拨叉在分离中央驱动齿轮与左、右转向齿轮时变得变得更加困难,致使手扶拖拉机的转向操作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使内齿的磨损速度大于外齿,造成转向齿轮的早期损坏,手扶拖拉机在正常行走时转向齿轮与中央驱动齿轮啮合的内齿会自动脱开,无法保证动力的正常传递,直接影响了手扶拖拉机的正常作业,同时还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手扶拖拉机转向机困难、转向齿轮容易早期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变速箱体中的传动轴,变速箱体上对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转向安装孔,在变速箱体的外壁上定位固定有端盖,端盖的内侧轴向设有穿设在转向安装孔中的轴承座,在传动轴上径向固定有中央驱动齿轮,在中央驱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分别滑动套装有左、右转向齿轮,所述的左、右转向齿轮包括与中央驱动齿轮对应啮合传动的内齿和用于传动连接减速齿轮的外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直径大于外齿直径。
在所述的变速箱体上对应左、右传动齿轮分别设置有拨叉,所述的两拨叉之间的中心距为60-80mm。
所述的变速箱体上对应传动轴两端的转向安装孔直径均为69-71mm。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峨眉71型变速箱体上进行的改进,由于其加大了左、右转向齿轮上内齿的直径,其当反作用力传递到左、右转向齿轮上时,左、右转向齿轮起到了一个减速齿轮作用,即反作用力从直径较小的外齿传递到直径较大的内齿,从而降低了左、右转向齿轮上的内齿受到的反作用力,不仅减缓了内齿的磨损速度,延长了左、右转向齿轮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内齿受到的反作用力减小使得左、右拨叉在分离左、右转向齿轮时变得容易,克服了现有转向机构转向困难及转向齿轮早期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现有的手扶拖拉机用峨眉71型变速箱体为例,其包括变速箱体1,在变速箱体1内通过固定装配在其两侧箱壁上的轴承座转动装配有传动轴2,其中,在变速箱体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转向安装孔,在变速箱体1的外壁上对应两转向安装孔分别固定有轴承端盖9、9’,两轴承端盖9、9’相对的内侧端面上分别轴向设置有穿设在对应转向安装孔内的轴承座,两轴承座内分别装配有与传动轴2两端对应配合的轴承6、6’。在传动轴2的中部径向固定有用于传动连接发动机的中央驱动齿轮5,在中央驱动齿轮5两侧的转动轴2上分别滑动套装有左、右转向齿轮3、3’,在左、右转向齿轮3、3’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轴承端盖9、9’之间顶装有转向弹簧。在变速箱体1的端盖上对应该左、右转向齿轮3、3’分别转动装配有左、右拨叉8、8’, 左、右拨叉8、8’上分别径向固定有用于连接左、右转向手柄的左、右转向连接臂10、10’。在左、右转向齿轮3、3’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中央驱动齿轮5啮合传动连接的内齿4、4’,在左、右转向齿轮3、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左、右减速齿轮(图中未视出)的外齿7、7’,其中,左、右转向齿轮3、3’上的内齿4、4’的直径大于外齿7、7’的直径。由于加大了内齿4、4’的直径,使得其在转向过程中当反作用力传递到左、右转向齿轮3、3’上时,左、右转向齿轮3、3’起到了一个减速齿轮作用,即反作用力从直径较小的外齿7、7’传递到直径较大的内齿4、4’,从而降低了左、右转向齿轮3、3’上的内齿4、4’受到的反作用力,不仅减缓了内齿4、4’的磨损速度,延长了左、右转向齿轮3、3’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内齿4、4’受到的反作用力减小使得左、右拨叉8、8’在分离左、右转向齿轮3、3’时变得容易,克服了现有转向机构转向困难及转向齿轮早期损坏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现有的峨眉71型变速箱体而言,其由于受到变速箱体的结构尺寸制约,两个转向齿轮3、3’同中央驱动齿轮5与转向轴2组装在一起后不能从变速箱体1的内腔装入到变速箱的转向安装孔内。只能先将中央驱动齿轮5与转向轴2装在一起后,从变速箱体1的内腔装入变速箱体1的转向安装孔内,然后再将两个转向齿轮3、3’从变速箱体1上对应的转向安装孔外装入转向轴2上,所以左、右两转向齿轮3、3’上的内齿4、4’的直径不能大于变速箱体的转向孔直径。而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大了左、右转向齿轮3、3’上的内齿4、4’的直径,因此现有的变速箱体的尺寸限制了传动轴2及中央驱动齿轮5和左、右转向齿轮3、3’的装配。为克服这种尺寸上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将变速箱体1两相对侧壁上的对应的转向安装孔的直径加大3-5mm,使其直径达到69-71mm,装配时,先将中央驱动齿轮5固定在传动轴2上,然后将左、右转向齿轮3、3’一起套装在传动轴2后,可轻松的从变速箱体1的内腔中倾斜装入。同时,增加两拨叉8、8’之间的距离,使两拨叉8、8’之间的中心距达到60-80mm,以防止两拨叉8、8’与加大直径后的左、右转向齿轮3、3’之间产生干涉,保证左、右转向齿轮3、3’与中央驱动齿轮5之间的离合转动的正常工作。
Claims (3)
1.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变速箱体中的传动轴,变速箱体上对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转向安装孔,在变速箱体的外壁上定位固定有端盖,端盖的内侧轴向设有穿设在转向安装孔中的轴承座,在传动轴上径向固定有中央驱动齿轮,在中央驱动齿轮两侧的传动轴上分别滑动套装有左、右转向齿轮,所述的左、右转向齿轮包括与中央驱动齿轮对应啮合传动的内齿和用于传动连接减速齿轮的外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直径大于外齿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变速箱体上对应左、右传动齿轮分别设置有拨叉,所述的两拨叉之间的中心距为6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箱体上对应传动轴两端的转向安装孔直径均为69-7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151978U CN201961366U (zh) | 2010-11-28 | 2011-01-18 |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30483.0 | 2010-11-28 | ||
CN201020630483 | 2010-11-28 | ||
CN2011200151978U CN201961366U (zh) | 2010-11-28 | 2011-01-18 |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61366U true CN201961366U (zh) | 2011-09-07 |
Family
ID=4452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151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1366U (zh) | 2010-11-28 | 2011-01-18 |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6136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7208A (zh) * | 2013-12-25 | 2014-04-16 | 南宁市南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gt121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盖 |
CN114633799A (zh) * | 2022-04-13 | 2022-06-17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快装型农用拖拉机电动换向装置 |
-
2011
- 2011-01-18 CN CN2011200151978U patent/CN2019613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7208A (zh) * | 2013-12-25 | 2014-04-16 | 南宁市南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gt121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盖 |
CN114633799A (zh) * | 2022-04-13 | 2022-06-17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快装型农用拖拉机电动换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7406A (zh) | 电动车传动电机 | |
CN201961366U (zh) | 一种手扶拖拉机转向机构 | |
CN203067722U (zh) | 带圆弧面的装载机变速箱专用输入二级齿轮 | |
CN109624689A (zh) | 一种电动飞行汽车的轮毂电机 | |
CN201660097U (zh) | 电动车变档驱动轮毂的变速箱 | |
CN201280032Y (zh) | 一种单液压马达的重型车桥 | |
CN202026614U (zh) | 新型轮式自走收割机变速箱 | |
CN205837121U (zh) | 一种行星变速器内置式自行车变速传动机构 | |
CN217683072U (zh) | 行星减速器及具有它的轮毂电机系统和电动车辆 | |
CN111720495A (zh) | 主减速器和车辆 | |
CN213655620U (zh) |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车用两档变速箱总成 | |
CN201282392Y (zh) | 一种电动车重型双驱差速电机 | |
CN201833878U (zh) | 车辆动力取力器总成 | |
CN112895808A (zh) | 一种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 |
CN201723613U (zh) | 用于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离合器总成 | |
CN201836303U (zh) | 中高速离心风机配套的齿轮箱 | |
CN201672001U (zh) |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 |
CN201466867U (zh) | 无刷电机转子差速驱动桥 | |
CN101761610B (zh) |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 |
CN2702519Y (zh) | 电动自行车轮毂电动机 | |
CN201154879Y (zh) | 手提电动绞盘机传动装置 | |
CN202579842U (zh) | 高扭矩节能型轻负荷农用车或电动车专用变速箱 | |
CN221541209U (zh) | 平行轴式双电机两挡电驱变速器及车辆 | |
CN217805126U (zh) | 双定子单转子轴向磁场电机直接驱动自行车 | |
CN203067600U (zh) | 易传动的装载机变速箱二轴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