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934143U -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4143U
CN201934143U CN2011200314689U CN201120031468U CN201934143U CN 201934143 U CN201934143 U CN 201934143U CN 2011200314689 U CN2011200314689 U CN 2011200314689U CN 201120031468 U CN201120031468 U CN 201120031468U CN 201934143 U CN201934143 U CN 201934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brake
pneumatic motor
output shaft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14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树忠
钱阳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314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34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4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4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属于气动马达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定子,偏心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转子上设置有叶片槽,叶片槽内配合设置有叶片且叶片可沿径向移动,所述转子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一支撑在壳体的前端盖上,输出轴前端向前端盖外延伸出,输出轴的前端套设有轴套,在前端盖与轴套之间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一段外花键,外花键上配合设置有制动座,制动座的后端设置有摩擦片,前端盖的前端开设有楔形槽,该楔形槽与摩擦片相配合,且轴套与制动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反应灵敏,制动效果好,安全性能高,提升速度快,且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属于气动马达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动马达是气动葫芦装置中一个重要的部件,它通过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进而带动气动葫芦的提升机构进行升降动作。但现有的气动马达普遍存在反应慢、制动效果差的问题,给吊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气动马达还存在结构复杂、尺寸大、生产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偏心定子,设置在偏心定子内的转子,转子上设置有叶片槽,叶片槽内配合设置有叶片且叶片可沿径向移动,所述转子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一支撑在壳体的前端盖上,输出轴前端向前端盖外延伸出,输出轴的前端套设有轴套,在前端盖与轴套之间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一段外花键,外花键上配合设置有带内花键的制动座,制动座的后端设置有摩擦片,前端盖的前端开设有内锥面,该内锥面与摩擦片相配合,且轴套与制动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装置为波型垫圈。
所述摩擦片为外锥面结构与前端盖内锥面相配。
所述轴套与复位装置之间,由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挡圈、平垫圈。
所述转子的后端轴颈通过轴承二支撑在壳体的后端盖上,后端盖的后端设置有控制阀座。
所述控制阀座上设置有主进气通道、主排气通道、左副通气道、右副通气道、带有左活塞的左气动阀、带有右活塞的右气动阀,左活塞、右活塞分别安装在左阀腔、右阀腔内,其中主进气通道的左侧开口、主排气通道的左侧开口、左副通气道之间通过左阀腔连通,主进气通道的右侧开口、主排气通道的右侧开口、右副通气道之间通过右阀腔连通,同时左副通气道与定子上的左气道连通,右副通气道与定子上的右气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在延伸于前端盖外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制动座和摩擦片,在需要转子旋转时,部分压缩空气将通过转子与前端盖之间的间隙(转子需要在定子内旋转,那么转子与前端盖之间必定存在间隙,此为公知常识),经由输出轴跑出使前端盖与制动座之间腔内的压力增加,从而推开制动座和摩擦片与前端盖分离,实现转子的旋转;当需要转子停止旋转时,由于压缩空气停止供应使前端盖与制动座之间腔内的压力减小,制动座和摩擦片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摩擦片外锥面卡制于前端盖的内锥面内,从而立即实现对转子的制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气动马达和它的控制阀是集成在一起的,整个组合设计得很紧凑。单独比较气动马达,我们的尺寸也许并不比别人的小多少,但组合起来以后,优势就很明显了。就气动马达和它的控制阀组合在一起来讲,我们的设计比别人的尺寸小。或者说,在相同尺寸条件下,我们的设计比别人的功率大。
2. 我们控制阀的设计是独特的。滑阀类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虽说不是独创,但把两个平行的滑阀用控制杠杆和气动马达巧妙地联结起来,达到控制气动马达无级变速的总体设计,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也可以说,用我们这样的方式,把叶片式气动马达和两个平行的滑阀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3. 这个气动马达不仅可以用来做气动葫芦的动力元件,还可以做其他气动工具的动力元件。它可以发展成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功率和不同转速的市场需求。
总之,本实用新型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制动灵敏,制动效果好,安全性能高,提升速度快,且结构紧凑。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输出轴与制动座、摩擦片之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定子2,定子2内设有偏心,转子安装在定子2内,转子3上设置有叶片槽4,叶片槽4内配合设置有叶片5且叶片5可沿径向移动,转子3的输出轴6通过轴承一7支撑在壳体1的前端盖8上,输出轴6前端向前端盖8外延伸出,输出轴6的前端套设有轴套9,在前端盖8与轴套9之间的输出轴6上开设有一段外花键10,外花键10上配合设置有带内花键的制动座11,制动座11的后端设置有摩擦片12,前端盖8的前端开设有内锥面13,该内锥面13与摩擦片12相配合,且轴套9与制动座11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14。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复位装置14为波型垫圈,且轴套9与复位装置14之间,由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挡圈15、平垫圈16。摩擦片12呈前大后小的外锥面,内锥面13呈前大后小状。
转子3的后端轴颈通过轴承二17支撑在壳体1的后端盖18上,后端盖18的后端设置有控制阀座19。控制阀座19上设置有主进气通道20、主排气通道21、左副通气道22、右副通气道23、带有左活塞24的左气动阀25、带有右活塞26的右气动阀27,左活塞24、右活塞26分别安装在左阀腔28、右阀腔29内。其中,主进气通道20的左侧开口、主排气通道21的左侧开口、左副通气道22之间通过左阀腔28连通,主进气通道20的右侧开口、主排气通道21的右侧开口、右副通气道23之间通过右阀腔29连通,同时左副通气道22与定子2上的左气道30连通,右副通气道23与定子2上的右气道3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3需要运转时,压缩空气经主进气通道20进入左阀腔28,然后进入左副通气道22,再由左气道30进入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空腔内,经转子3、叶片5的配合工作,压缩空气再由右气道31进入右副通气道23,最后由主排气通道21排出。在转子3运转前,部分压缩空气将通过转子3与前端盖8之间的间隙(转子3需要在定子2内旋转,那么转子3与前端盖8之间必定存在间隙,此为公知常识),经由输出轴6跑出,从而推开制动座11和摩擦片12,实现转子3的旋转。当需要转子3停止旋转时,由于压缩空气停止供应,制动座11和摩擦片12在复位装置14的作用下复位,摩擦片12卡制于前端盖8的内锥面13内,从而立即实现对转子3的制动功能。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定子,设置在偏心定子内的转子,转子上设置有叶片槽,叶片槽内配合设置有叶片且叶片可沿径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一支撑在壳体的前端盖上,输出轴前端向前端盖外延伸出,输出轴的前端套设有轴套,在前端盖与轴套之间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一段外花键,外花键上配合设置有带内花键的制动座,制动座的后端设置有摩擦片,前端盖的前端开设有内锥面,该内锥面与摩擦片相配合,且轴套与制动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波型垫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呈前大后小的外锥面,内锥面呈前大后小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复位装置之间,由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挡圈、平垫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后端轴颈通过轴承二支撑在壳体的后端盖上,后端盖的后端设置有控制阀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座上设置有主进气通道、主排气通道、左副通气道、右副通气道、带有左活塞的左气动阀、带有右活塞的右气动阀,左活塞、右活塞分别安装在左阀腔、右阀腔内,其中主进气通道的左侧开口、主排气通道的左侧开口、左副通气道之间通过左阀腔连通,主进气通道的右侧开口、主排气通道的右侧开口、右副通气道之间通过右阀腔连通,同时左副通气道与定子上的左气道连通,右副通气道与定子上的右气道连通。
CN2011200314689U 2011-01-30 2011-01-30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4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14689U CN201934143U (zh) 2011-01-30 2011-01-30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14689U CN201934143U (zh) 2011-01-30 2011-01-30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4143U true CN201934143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146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4143U (zh) 2011-01-30 2011-01-30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4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1974A (zh) * 2011-01-30 2011-05-25 陈树忠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N104727853A (zh) * 2014-12-31 2015-06-24 苏州益诺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轴心气动马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1974A (zh) * 2011-01-30 2011-05-25 陈树忠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N102071974B (zh) * 2011-01-30 2013-04-24 陈树忠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N104727853A (zh) * 2014-12-31 2015-06-24 苏州益诺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轴心气动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51952A1 (en) Charging device for a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EP2910395A3 (en) Planetary gearbox with integral service brake
CN201934143U (zh)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N102071974B (zh) 制动一体化的气动马达
CN101769155B (zh) 盾构机双驱动行星变速传动系统
CN204921047U (zh) 棘轮式气动马达
JP2022550594A (ja) 流体機械、流体機械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7407288A (zh) 具有两个压缩机的装置、用于加装的方法
CN102619767A (zh) 用于伺服电机的采用力矩控制的散热风扇
US10093412B2 (en) Pneumatic taxi system
CN108331752A (zh) 机电双动涡旋压缩机
CN202992600U (zh) 可变排量机油泵
AU2003205948A1 (en) Compressed air motor
CN202991240U (zh) 一种涡轮发动机高转速小尺寸压力控制装置
CN104454330B (zh) 液压旋转执行元件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49458U (zh) 一种快速冷却制动盘
CN203742670U (zh) 一种单涡轮与双涡轮可切换式空气启动马达
CN202263940U (zh) 一种铣镗床主轴箱传动系统
CN207673828U (zh) 一种配装液力缓速器的变速器总成
US8529317B2 (en) Speed control device in a pneumatic power tool
CN105508041B (zh) 差速转子发动机
CN202832958U (zh) 轴转式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
CN103821566B (zh) 一种单涡轮与双涡轮可切换式空气启动马达
CN218844380U (zh) 气动马达
CN204060798U (zh) 一种空气推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4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