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924352U -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4352U
CN201924352U CN2011200397412U CN201120039741U CN201924352U CN 201924352 U CN201924352 U CN 201924352U CN 2011200397412 U CN2011200397412 U CN 2011200397412U CN 201120039741 U CN201120039741 U CN 201120039741U CN 201924352 U CN201924352 U CN 20192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wall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ouble wedge
concrete pile
pil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9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39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43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由内表面和外表面围成的管壁,管壁内设置有由轴向钢筋和沿轴向钢筋并列设置的多个横向箍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其特点是外表面有规律地环绕分布设置有至少六个轴向延伸的凸齿,凸齿之间的表面为平面,轴向钢筋数量与凸齿的数量相等,从横截面来观察,凸齿呈等腰梯形,凸齿之间的连线为直线,优点在于外表面上所有的表面均是平面,在提高管桩外表面面积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利用平面模板来制作管桩。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管桩,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地基工程中被广泛地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管桩的外形为圆形,但是这种管桩的缺点是与土质之间的磨擦力较小,要满足较大的承载力,往往需要增加管桩的长度或管桩的数量,而这会增加整个桩基工程的造价。为了提高管桩与土质之间的磨擦力,人们对现有的混凝土管桩作了许多方面的改进,如2009年8月5日公告授权的200820160572.6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呈圆柱体,中间为空心,包括管壁,特点是在管壁的外圆周面设计齿轮形,用于增加管桩外表面与土质的接触面积,提高磨擦力。但是该专利技术方案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仅考虑了管桩的外形而没有考虑到这样的结构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管桩内部结构;二是模板制作起来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制作方便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由内表面和外表面围成的管壁,所述的管壁内设置有由轴向钢筋和沿所述的轴向钢筋并列设置的多个横向箍筋构成的钢筋骨架,所述的外表面有规律地环绕分布设置有至少六个轴向延伸的凸齿,所述的凸齿之间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的轴向钢筋数量与所述的凸齿的数量相等,从横截面来观察,所述的凸齿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凸齿之间的连线为直线
所述的轴向钢筋设置在所述的凸齿的径向中心线上。
所述的内表面为圆形或大于五边以上的正多边形。
所述的外表面和所述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
所述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为连续形的外环形凹槽或外环形凸筋,所述的内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为间断形的内环形凹槽或内环形凸筋。
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为60~180mm,所述的管壁的最小厚度为50~160mm,且与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之差小于40mm,所述的管壁的最大厚度为70~210mm,且与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之差小于60mm。
所述的横向箍筋的外缘与所述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30mm。
所述的凸齿的数量小于等于3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外表面上所有的表面均是平面,在提高管桩外表面面积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利用平面模板来制作管桩;将轴向钢筋设置在凸齿的径向中心线上,可以确保主筋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在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沿轴向并列设置多个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能够更好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土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管桩的抗压和抗拔能力;而将内环形凹槽或内环形凸筋设置成间断形,则有利于制作过程中内模板的脱模;选择管壁的平均厚度为60~180mm,可以防止管桩因应力突变而遭到破坏;使横向箍筋与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30mm,则可以对设置在管壁内的钢筋骨架进行良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管桩的等效直径为500mm,包括由内表面1和外表面2围成的管壁3,内表面1为圆形,外表面2均匀环绕分布设置有十一个轴向延伸的径向凸齿6,管壁3内设置有由十一个轴向钢筋4和沿轴向钢筋4并列设置的十一个横向箍筋5构成的钢筋骨架,轴向钢筋4设置在径向凸齿6的径向中心线上,径向凸齿6之间的表面为平面,从横截面来观察,径向凸齿6呈等腰梯形,径向凸齿6之间的平面呈直线,外表面2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连续的外环形凹槽7,内表面1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间断的内环形凹槽8,管壁3的平均壁厚为100mm,横向箍筋5与外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5mm,内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79mm,最大距离为120mm。
实施例二: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管桩的等效直径为600mm,包括由内表面1和外表面2围成的管壁3,内表面1为正八边形,外表面2均匀环绕分布设置有十三个轴向延伸的径向凸齿6,管壁3内设置有由十三个轴向钢筋4和沿轴向钢筋4并列设置的十三个横向箍筋5构成的钢筋骨架,轴向钢筋4设置在径向凸齿6的径向中心线上,径向凸齿6之间的表面为平面,从横截面来观察,径向凸齿6呈等腰梯形,径向凸齿6之间的平面呈直线,外表面2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连续的外环形凹槽7,内表面1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间断的内环形凸筋9,管壁3的平均壁厚为110mm,横向箍筋5与外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4mm,内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89mm,最大距离为128mm。
实施例三: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管桩的等效直径为800mm,包括由内表面1和外表面2围成的管壁3,内表面1为正十六边形,外表面2均匀环绕分布设置有十五个轴向延伸的径向凸齿6,管壁3内设置有由十五个轴向钢筋4和沿轴向钢筋4并列设置的十五个横向箍筋5构成的钢筋骨架,轴向钢筋4设置在径向凸齿6的径向中心线上,径向凸齿6之间的表面为平面,从横截面来观察,径向凸齿6呈等腰梯形,径向凸齿6之间的平面呈直线,外表面2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连续的外环形凸筋10,内表面1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间断的内环形凹槽8,管壁3的平均壁厚为110mm,横向箍筋5与外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4mm,内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87mm,最大距离为132mm。
实施例四: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管桩的等效直径为1000mm,包括由内表面1和外表面2围成的管壁3,内表面1为圆形,外表面2均匀环绕分布设置有二十四个轴向延伸的径向凸齿6,管壁3内设置有由二十四个轴向钢筋4和沿轴向钢筋4并列设置的二十四个横向箍筋5构成的钢筋骨架,轴向钢筋4设置在径向凸齿6的径向中心线上,径向凸齿6之间的表面为平面,从横截面来观察,径向凸齿6呈等腰梯形,径向凸齿6之间的平面呈直线,外表面2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连续的外环形凸筋10,内表面1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间断的内环形凸筋9,管壁3的平均壁厚为130mm,横向箍筋5与外表面2之间的距离为25mm,内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108mm,最大距离为158mm。

Claims (8)

1.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由内表面和外表面围成的管壁,所述的管壁内设置有由轴向钢筋和沿所述的轴向钢筋并列设置的多个横向箍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有规律地环绕分布设置有至少六个轴向延伸的凸齿,所述的凸齿之间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的轴向钢筋数量与所述的凸齿的数量相等,从横截面来观察,所述的凸齿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凸齿之间的连线为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钢筋设置在所述的凸齿的径向中心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表面为圆形或大于五边以上的正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和所述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上沿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为连续形的外环形凹槽或外环形凸筋,所述的内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为间断形的内环形凹槽或内环形凸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为60~180mm,所述的管壁的最小厚度为50~160mm,且与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之差小于40mm,所述的管壁的最大厚度为70~210mm,且与所述的管壁的平均厚度之差小于6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箍筋的外缘与所述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3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齿的数量小于等于32个。
CN2011200397412U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97412U CN201924352U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97412U CN201924352U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4352U true CN201924352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8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974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24352U (zh) 2011-02-14 2011-02-14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4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375A (zh) * 2011-02-14 2011-06-01 杨红旵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0375A (zh) * 2011-02-14 2011-06-01 杨红旵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14B (zh) 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其成型方法
CN102720206A (zh)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
CN102080375A (zh)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201924352U (zh)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103334427A (zh) 异型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
CN203213401U (zh) 混凝土钢管柱内衬加劲连接管件
CN105201144A (zh) 年轮式配多重螺旋箍筋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
CN201835278U (zh) 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方桩
CN102747727A (zh) 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
CN203361142U (zh) 变截面混凝土管桩转换接头
CN201024422Y (zh)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异型管桩
CN202745050U (zh) 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
CN102733373A (zh) 后注浆混凝土空心圆角三角形桩
CN20550199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
CN201065531Y (zh) 纵环交织筋状管桩
CN203625886U (zh) 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方桩
CN20298990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桩
CN102808410B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
CN103669724B (zh) 钢管砼柱
CN208009416U (zh) 一种井字形加筋新型锚杆
CN107190739B (zh) 一种组合式抗拔管桩
CN101144277A (zh) 纵环交织筋状管桩
CN206034423U (zh) 混凝土桩
CN103590397B (zh) 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CN217381990U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