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899550U -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99550U
CN201899550U CN2010206594674U CN201020659467U CN201899550U CN 201899550 U CN201899550 U CN 201899550U CN 2010206594674 U CN2010206594674 U CN 2010206594674U CN 201020659467 U CN201020659467 U CN 201020659467U CN 201899550 U CN201899550 U CN 201899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erine cavity
suction catheter
cavity tissue
interlude
tub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94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根大
李红英
何琪
徐溢涛
梅家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594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99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99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995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并且,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一体成型;所述宫腔吸引管长度为 290mm ,其中前段管体长 40mm 、中间段管体长 50mm 和后段管体长 200mm ,宫腔吸引管的 40 ~ 80mm 处的管壁内设置可弯折的金属丝,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形状为帽状;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宫腔组织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并且内设一根以上纵向的金属丝,因此,以方便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背景技术
宫腔吸引管是临床妇产科常用的吸取宫腔内组织的器械,通常用于诊断或治疗性刮宫、人工流产。
现有技术中,宫腔吸引管一般为直管或者形状固定的弯折管,例如:
1、专利号为2004200195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宫腔吸引管,由PVC材料制成,管体外管壁上设有刻度,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与电动流产吸引器导管连接的吸口头,管体外管壁上紧套一个吸管手柄;吸管手柄内壁沿轴向开有若干防滑槽;所述开口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与吸引管轴同向,椭圆形的长度为18至25mm,椭圆形的中间宽度为2.5至3.5mm。吸管手柄有一定长度和良好的刚性,吸引管又被其分成较短的两部分,克服了PVC材料柔性,增加了刚性,操作人员手握吸管手柄可随意操纵吸引管头在宫腔内的移动,吸管手柄内壁的防滑槽可防止手柄与吸引管之间的转动,可保证早孕的孕囊被完整地吸出。该技术方案中,椭圆形开口位于靠近管体一端的管壁上,该开口所在平面与吸管的横截面相垂直,开口的最边缘距管体顶端尚有一小段距离,因此,当胚胎着床于子宫底部时,由于开口的最边缘距管体顶端尚有一小段距离,运用该宫腔吸引管进行手术时,易引起漏吸,导致流产不全,需要加以改进。
 2、专利号为200620044836.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宫腔吸引管,为一长管,长管的接近头端侧壁开有吸引口,尾端为与吸引泵导管连接的接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分为直线段和弯折段,弯折段位于长管的前部,与直线段成8~15°的角度。该宫腔吸引管的结构具有符合宫腔内部结构的特点,解决了传统直管的部分不足。另外针对不同妊娠周的妇女,将吸引管的外径和壁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了吸引管的刚性问题,使得医务人员在器械的选择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设置了弯折段,但是,如果胚胎着床于宫角部、后位子宫的后壁或子宫发育异常(单角子宫或单宫颈双了宫类)妊娠者,传统的刮宫管和以上两较新的刮宫管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困难,常会导致漏刮或吸宫不全、出血、感染发生。
 3、专利号为20082011682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改进结构的宫腔吸引管,管体外管壁上设有刻度,一端顶端设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与电动吸引器导管连接的成喇叭形的吸口头,管体外管壁上设有磨砂区。所述开口形状为椭圆形,其一侧边缘位于管体顶端并位于管体的中轴线上,椭圆形开口的另一侧边缘位于管体一端的管壁上,该开口所在平面与吸管的横截面成55°-75°。同样地,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设置了弯折段,但是,如果胚胎着床于子宫底或较偏位,仍然无法方便有效地进行操作,且易致穿孔。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弯折的宫腔吸引管以应对不同着床部位的情况,同时,降低对子宫造成损伤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形状为帽状,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两端设有帽状凸起,可防止金属丝穿出管壁;所述后段管体的尾端设有接头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一体成型;或者,中间段管体套接前段管体和后段管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为30~40mm,中间段管体为50~80mm;优选地,所述宫腔吸引管长度为290mm,其中前段管体长40mm、中间段管体长50mm和后段管体长200mm,宫腔吸引管的40~80mm处的管壁内设置可弯折的金属丝。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形状为帽状,优选地,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从而更安全,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产生穿孔的风险,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8~15毫米,短轴长度为5~12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选自但不限于:医用硅橡胶材料、医用聚氯乙烯(PVC)材料等;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厚度为0.1~0.2毫米,所述金属丝的纵向长度比中间段管体的纵向长度小1~2厘米,并且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前端与中间段管体的前端的距离等于所述金属丝的后端与中间段管体的后端的距离,从而可以使中间段管体更好的与前端管体、后段管体密封套接;所述金属可以选自但不限于:不锈钢、铝等材料;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一根以上纵向的金属丝,因此,以方便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段管体的尾端设有接头,接头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优选地,所述后段管体尾端的接头再连接一中空握手,中空握手的表面设有防滑槽,中空握手尾端设有接头,接头再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为了适应不同怀孕周的妇女及刮宫患者生理和病理情况需要,本实用新型设有不同的规格,临床医务人员根据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宫腔吸引管设有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并且,中间段管体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一根以上纵向的金属丝,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临床患者的医学需要,使中间段管体弯折,从而可以应对不同着床部位的孕囊或子宫结构进行吸取组织,已避免空吸、漏吸、不全流产、出血、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保留了临床操作所需要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中间段管体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中间段管体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中间段管体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四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四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主视图;
图12是实施例四中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的中间段管体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其中:1、前段管体;2、中间段管体;3、后段管体;4、椭圆形开口;5、金属条/金属网;6、接头;7、中空握手;8、接头;a、中间段管体的管壁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3,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1、中间段管体2和后段管体3,所述前段管体1的最前端为封闭端,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中间段管体4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硅橡胶,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条5;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中间段管体套接前段管体和后段管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8毫米,短轴长度为5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段管体2的管壁内设有6根纵向排列的金属条5,所述金属条5的厚度为0.1毫米,所述金属条5的纵向长度比中间段管体2的纵向长度小1厘米,并且所述金属条5的前端与中间段管体2的前端的距离等于所述金属条5的后端与中间段管体2的后端的距离,从而可以使中间段管体2更好的与前端管体1、后段管体3密封套接;所述金为不锈钢;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一根以上纵向的金属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2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接头6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长管外径为4毫米,壁厚为0.4毫米,该宫腔组织吸引管可以适用于怀孕4~6周的孕妇。
实施例二:参见图4、5、6,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1、中间段管体2和后段管体3,所述前段管体1的最前端为封闭端,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中间段管体4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聚氯乙烯(PVC),管壁内设有金属网5;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中间段管体套接前段管体和后段管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15毫米,短轴长度为12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壁内设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厚度为0.2毫米,所述金属网的纵向长度比中间段管体的纵向长度小2厘米,并且所述金属网的前端与中间段管体的前端的距离等于所述金属网的后端与中间段管体的后端的距离,从而可以使中间段管体更好的与前端管体、后段管体密封套接;所述金属为铝;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金属网,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所述后段管体尾端的接头6再连接一中空握手7,中空握手的表面设有防滑槽,中空握手尾端设有接头8,接头8再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长管外径为8毫米,壁厚为0.8毫米,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适用于怀孕8~12周的孕妇。
实施例三
参见图7、8、9,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1、中间段管体2和后段管体3,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一体成型,为一个整体,所述前段管体的长度为3厘米,所述中间段管体的长度为6厘米;所述前段管体1的最前端为封闭端,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中间段管体4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硅橡胶,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条5;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10毫米,短轴长度为6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宫腔吸引管长度为290mm,其中前段管体长40mm、中间段管体长50mm和后段管体长200mm;所述中间段管体2的管壁内设有6根纵向排列的金属不锈钢条5,所述金属条5的厚度为0.1毫米,所述金属条5的纵向长度为50mm;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一根以上纵向的金属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2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接头6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长管外径为4毫米,壁厚为0.4毫米,该宫腔组织吸引管可以适用于怀孕4~6周的孕妇。
实施例四:参见图10、11、12,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1、中间段管体2和后段管体3,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一体成型,为一个整体,所述前段管体的长度为3厘米,所述中间段管体的长度为8厘米;所述前段管体1的最前端为封闭端,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中间段管体4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聚氯乙烯(PVC),管壁内设有金属网5;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4,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15毫米,短轴长度为10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宫腔吸引管长度为290mm,其中前段管体长40mm、中间段管体长50mm和后段管体长200mm;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壁内设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厚度为0.2毫米,所述金属网5的纵向长度为50mm;由于在柔性材料管壁内设置金属网,所述金属为铝,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使中间段管体2发生弯折,另一方面,弯折后,使用时,又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段管体3的尾端设有接头6,所述后段管体尾端的接头6再连接一中空握手7,中空握手的表面设有防滑槽,中空握手尾端设有接头8,接头8再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长管外径为8毫米,壁厚为0.8毫米,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适用于怀孕8~12周的孕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 一种可弯折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包括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并且,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前段管体、中间段管体和后段管体一体成型;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形状为帽状;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两端设有帽状凸起;所述后段管体的尾端设有接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宫腔吸引管长度为290mm,其中前段管体长40mm、中间段管体长50mm和后段管体长200mm,宫腔吸引管的40~80mm处的管壁内设置可弯折的金属丝。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管体尾端的接头再连接一中空握手,中空握手的表面设有防滑槽,中空握手尾端设有接头,接头再与电动流产吸引器的吸引管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管体的最前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形状为半球形,靠近封闭端的管壁上设有一椭圆形开口,所述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为1~15毫米,短轴长度为5~12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体材料为医用柔性材料,所述中间段管体的管壁内设有纵向排列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厚度为0.1~0.2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宫腔组织吸引管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CN2010206594674U 2010-12-14 2010-12-14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99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94674U CN201899550U (zh) 2010-12-14 2010-12-14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94674U CN201899550U (zh) 2010-12-14 2010-12-14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99550U true CN201899550U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7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94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99550U (zh) 2010-12-14 2010-12-14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99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683A (zh) * 2017-05-16 2018-11-23 张少伟 无痛可调式间断性引流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683A (zh) * 2017-05-16 2018-11-23 张少伟 无痛可调式间断性引流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783B (zh) 在剖腹产术时辅助胎儿头部分娩的装置
ES2755473T3 (es) Módulo y aparato ginecológico
WO2001052767A1 (es) Dispositivo y método para introducir y/o recoger fluidos en el interior del utero de un animal
CN203647443U (zh) 防止子宫内腔粘膜粘连的装置
CN205494630U (zh) 防压迫的球囊子宫支架
US20120172660A1 (en) Catheter, In Particular for Implanting an Embryo in the Uterine Cavity of a Human Being or Animal, and Corresponding Instrument
KR101170053B1 (ko) 양수 포집기
CN201899550U (zh) 一种可弯折式宫腔吸引管
CN202801762U (zh) 一种新型妇产科用助产器
CN107928771A (zh) 一种妇产科用子宫牵出器
CN2933317Y (zh) 可调压力式人工流产负压吸引管
CN103055408B (zh) 妇科三囊多腔管
CN207654172U (zh) 经阴道超声探头专用水囊
CN109646749A (zh) 一种妇科护理阴道冲洗装置
CN20798015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棒状宫颈扩张器
CN115737087A (zh) 一种移植方向可控的人体胚胎移植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0939164Y (zh) 宫腔组织吸引管
CN211327704U (zh) 一种宫腔球囊
CN203953772U (zh) 一种用于固定人流吸引管的插接式套管
CN109771705A (zh) 一次性宫颈引流罩
CN209153837U (zh) 一种辅助生殖取卵术后阴道壁穿刺点止血装置
CN220801090U (zh) 一种导管式催引产水囊
CN207429093U (zh) 一种不孕症患者用腹腔镜装置
CN217696765U (zh) 一种医学用胚胎移植装置的外管结构
CN215351016U (zh) 一种肛肠手术后使用的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