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7249U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Google Patents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87249U CN201887249U CN2010206413787U CN201020641378U CN201887249U CN 201887249 U CN201887249 U CN 201887249U CN 2010206413787 U CN2010206413787 U CN 2010206413787U CN 201020641378 U CN201020641378 U CN 201020641378U CN 201887249 U CN201887249 U CN 2018872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hell
- housing
- socket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插口、壳座及与壳座连接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设有壳顶,壳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数据插口设置于壳顶上,该数据插口能够随伸缩机构伸出壳体外或收回壳体内,且能够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下与外部数据接口相连接,所述壳顶上枢接有壳盖,壳顶与壳盖上设有开合机构,该开合机构能够控制壳盖的开合。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了伸缩机构,通过该伸缩机构能够在需要使用数据插口时,使数据插口弹出壳体,不需要使用数据插口时,使数据插口收回壳体内隐藏;综上所述,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达到了新颖美观的目的,而且还使用方便,从而也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一种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数码产品已经非常普及了,一些数码产品上都带有与其他数码产品连接的专用数据接口。但是,专用数据接口大都外露在数码产品的表面,此种结构影响了产品外形美观。因此,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隐藏式插座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时插座可弹出,不用时插座可收回隐藏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插口、壳座及与壳座连接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设有壳顶,壳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数据插口设置于壳顶上,该数据插口能够随伸缩机构伸出壳体外或收回壳体内,且能够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下与外部数据接口相连接,所述壳顶上枢接有壳盖,壳顶与壳盖上设有开合机构,该开合机构能够控制壳盖的开合。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引导机构及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接的转轮、设于转轮与壳座间的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壳座及转轮上,所述壳顶设置于转轮上,该转轮在弹簧或壳顶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引导机构转动或升降。
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内壁上的凸条及两凸条所围成的滑槽、设于转轮上的引导块、设于壳顶上的顶压面,所述引导块上设有受压面,该受压面能够与顶压面相挤压,所述引导块安装在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滑动,所述凸条一端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能够限制引导块的转动。
所述壳顶上设有滑块,该滑块安装在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滑动。
所述凸条端部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限位块的端部设有第二引导面。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上的透孔及分别穿设于透孔中的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该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上设有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固定,该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机构,所述壳体上相对设有卡掣口,所述壳盖上设有凸块,该凸块与第二引导机构间设有压块,该凸块能够顶压压块使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通过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掣口。
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上的挤压面及引导槽,该引导槽内穿设有一端与壳顶固定的引导柱,所述凸块设置于挤压面间。
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为扭簧。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与壳盖间的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一端作用在壳顶上,一端作用在壳盖上;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枢接于壳顶上的卡钩、设置于壳体上的缺口及设置于壳盖上的卡口,该卡钩与壳顶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一端作用在壳顶上,一端作用在卡钩上,所述卡钩能够在壳体的挤压下与卡口卡接,且能够在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转入该缺口内。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及第二弹性元件为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了伸缩机构,通过该伸缩机构能够在需要使用数据插口时,使数据插口弹出壳体,不需要使用数据插口时,使数据插口收回壳体内隐藏;本实用新型在壳顶内设置了支撑机构,在使用数据插口时能够给其提供稳固的支撑;本实用新型在壳顶与壳盖间设置了开合机构,通过开合机构能够方便控制壳盖的开合,综上所述,上述结构的设计不仅达到了新颖美观的目的,而且还使用方便,从而也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5是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6是支撑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7是支撑机构另一方向的立体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包括数据插口5、壳座1及与壳座1连接的壳体2,壳体2内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设有壳顶3,壳顶3内设有支撑机构,数据插口5设置于壳顶3上,该数据插口5能够随伸缩机构伸出壳体2外或收回壳体2内,且能够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下与外部数据接口相连接,壳顶3上枢接有壳盖4,壳顶3与壳盖4上设有开合机构,该开合机构能够控制壳盖4的开合。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2内的第一引导机构及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接的转轮6、设于转轮6与壳座1间的弹簧7,该弹簧7的两端分别顶在壳座1及转轮6上,壳顶3设置于转轮6上,该转轮6在弹簧7和壳顶3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引导机构转动或升降。进一步,第一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2内壁上的凸条21及两凸条21所围成的滑槽22、设于转轮6上的引导块61、设于壳顶3上的顶压面8,所述引导块61上设有受压面62,该受压面62能够与顶压面8相挤压,引导块61安装在滑槽22内、且能够沿滑槽22滑动,凸条21一端设有限位块23,该限位块23能够限制引导块61的转动。
当数据插口5处于隐藏状态时,引导块61位于凸条21的底端,为凸条21和设于凸条21一端的限位块23所固定,此时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用数据插口5时,施加一个外力作用在壳盖4上,通过与壳盖4关联的部件作用力传递到壳顶3上,壳顶3通过顶压面8挤压设置于引导块61上的受压面62,此时引导块61向下移动,移动到超出限位块23的作用范围后,在顶压面8及受压面62的相互作用下引导块61开始沿顶压面8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撤去外力,顶压面8停止顶压受压面62,在弹簧7力的作用下,受压面62与限位块23的端面相互挤压,在受压面62与限位块23的端面的相互作用下引导块61沿受压面62分别转入相邻的滑槽22,在弹簧7力的推动下,带动转轮6、壳顶3及数据插口5弹出壳体2。
同理可知,在不需要使用数据插口5时,施加外力作用在壳盖4上,通过与壳盖4关联的部件作用力传递到壳顶3上,壳顶3通过顶压面8挤压设置于引导块61上的受压面62,引导块61受滑槽22的限制,沿滑槽22下滑,当滑到滑槽22外时,在顶压面8及受压面62的相互作用下引导块61开始沿顶压面8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撤去外力,顶压面8停止顶压受压面62,在弹簧7力的作用下,受压面62与凸条21的端面互相作用,引导块61沿凸条21的端面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在限位块23的作用下卡在凸条21的底端。此时,数据插口5可以隐藏在壳体2内。
进一步,壳顶3内设有滑块10,该滑块10安装在滑槽22内、且能够沿滑槽22滑动,在壳顶3受力与引起顶压面8及受压面62相互作用时,可以保证壳顶3自身不会转动。更进一步,所述凸条21端部设有第一引导面24;所述限位块23的端部设有第二引导面25。当受压面62与凸条21端部或限位块23的端部互相作用时,可以对引导块61的转动起引导作用。
如图6、图7所示,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3上的透孔9及分别穿设于透孔9中的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该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设有第三弹性元件38,该第三弹性元件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固定,该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机构,所述壳体2上设有卡掣口26,所述壳盖4上设有凸块37,该凸块37与第二引导机构间设有压块36,该凸块37能够顶压压块36使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通过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分别卡入卡掣口26。第二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的挤压面39及引导槽34,该引导槽34内穿设有一端与壳顶3固定的引导柱35,所述凸块37设置于挤压面39间。
当数据插口5弹出后,为了能够稳固地插入外接数据接口,本实例设置了支撑机构作为外接数据接口插入时的支撑。当数据插口5处于隐藏状态时,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收缩于壳体2。当数据插口5弹出时,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的端部移动到各自所对应的卡掣口26的位置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沿引导槽34做相反的移动,分别卡入卡掣口26内。当数据插口5需要收回时,转动壳盖4,壳盖4上的凸块37随之转动,将要盖上时,凸块37转动到位,凸块37顶压压块36,压块36挤压两挤压面39,两挤压面39为分别相对设于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的斜面,因此挤压面39受压后带动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沿引导槽34做相反的移动,从而脱出卡掣口26,数据插口5可以向下移动而缩回壳体2内。
如图4所示,开合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3与壳盖4间的第一弹性元件43,该第一弹性元件43一端作用在壳顶3上,一端作用在壳盖4上;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枢接于壳顶3上的卡钩41、设置于壳体2上的缺口27及设置于壳盖4上的卡口44,该卡钩41与壳顶3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2,该第二弹性元件42一端作用在壳顶3上,一端作用在卡钩41上,所述卡钩41能够在壳体2的挤压下与卡口44卡接,且能够在第二弹性元件42的作用下转入该缺口27内。在数据插口5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卡钩41受壳体2的挤压作用是与壳盖4上的卡口44卡接的,此时第二弹性元件42是被压缩收紧的;当需要使用数据插口5时,数据插口5弹出,此时卡钩41也随之弹出,在第一弹性元件43的作用下转入壳体2上的缺口27中,卡钩41脱出卡口44,同时第二弹性元件42通过作用在壳盖4上的弹性力使壳盖4绕其与壳顶3的枢接点转动而打开。进一步,第一弹性元件43及第二弹性元件42为扭簧,扭簧为通用弹性元件,不仅价格低而且耐用。
Claims (10)
1.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插口(5)、壳座(1)及与壳座(1)连接的壳体(2),壳体(2)内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上设有壳顶(3),壳顶(3)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数据插口(5)设置于壳顶(3)上,该数据插口(5)能够随伸缩机构伸出壳体(2)外或收回壳体(2)内,且能够在支撑机构的支撑下与外部数据接口相连接,所述壳顶(3)上枢接有壳盖(4),壳顶(3)与壳盖(4)上设有开合机构,该开合机构能够控制壳盖(4)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2)内的第一引导机构及与第一引导机构相连接的转轮(6)、设于转轮(6)与壳座(1)间的弹簧(7),该弹簧(7)的两端分别顶在壳座(1)及转轮(6)上,所述壳顶(3)设置于转轮(6)上,该转轮(6)在弹簧(7)或壳顶(3)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引导机构转动或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2)内壁上的凸条(21)及两凸条(21)所围成的滑槽(22)、设于转轮(6)上的引导块(61)、设于壳顶(3)上的顶压面(8),所述引导块(61)上设有受压面(62),该受压面(62)能够与顶压面(8)相挤压,所述引导块(61)安装在滑槽(22)内、且能够沿滑槽(22)滑动,所述凸条(21)一端设有限位块(23),该限位块(23)能够限制引导块(61)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顶(3)内设有滑块(10),该滑块(10)安装在滑槽(22)内、且能够沿滑槽(22)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1)端部设有第一引导面(24);所述限位块(23)的端部设有第二引导面(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3)上的透孔(9)及分别穿设于透孔(9)中的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该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设有第三弹性元件(38),该第三弹性元件(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固定,该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机构,所述壳体(2)上相对设有两个卡掣口(26),所述壳盖(4)上设有凸块(37),该凸块(37)与第二引导机构间设有压块(36),该凸块(37)能够顶压压块(36)使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通过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掣口(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卡块(31)及第二卡块(32)上的挤压面(39)及引导槽(34),该引导槽(34)内穿设有一端与壳顶(3)固定的引导柱(35),所述凸块(37)设置于挤压面(39)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元件(38)为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设置于壳顶(3)与壳盖(4)间的第一弹性元件(43),该第一弹性元件(43)一端作用在壳顶(3)上,一端作用在壳盖(4)上;所述开合机构还包括枢接于壳顶(3)上的卡钩(41)、设置于壳体(2)上的缺口(27)及设置于壳盖(4)上的卡口(44),该卡钩(41)与壳顶(3)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2),该第二弹性元件(42)一端作用在壳顶(3)上,一端作用在卡钩(41)上,所述卡钩(41)能够在壳体(2)的挤压下与卡口(44)卡接,且能够在第二弹性元件(42)的作用下转入该缺口(2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及第二弹性元件(42)为扭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413787U CN201887249U (zh) | 2010-12-04 | 2010-12-04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413787U CN201887249U (zh) | 2010-12-04 | 2010-12-04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87249U true CN201887249U (zh) | 2011-06-29 |
Family
ID=4418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41378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87249U (zh) | 2010-12-04 | 2010-12-04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872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071A (zh) * | 2010-12-04 | 2011-04-20 |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WO2022262703A1 (zh) * | 2021-06-18 | 2022-1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弹出式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
2010
- 2010-12-04 CN CN2010206413787U patent/CN2018872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071A (zh) * | 2010-12-04 | 2011-04-20 |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CN102025071B (zh) * | 2010-12-04 | 2012-12-12 |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WO2022262703A1 (zh) * | 2021-06-18 | 2022-12-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弹出式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90859U (zh) | 用于晴雨伞的自锁式下巢结构 | |
CN102025071B (zh)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
CN201887249U (zh) | 数字便携设备的隐藏式插座 | |
CN203585022U (zh) | 一种面罩固定插销 | |
CN107939206B (zh) | 一种滑撑式防火窗 | |
CN203802215U (zh) | 拉绳卷收装置 | |
CN206174644U (zh) | 双锁紧锁扣 | |
CN201096141Y (zh) | 枢纽器 | |
CN100421050C (zh) | 电子装置及其卡勾连动结构 | |
TWI506404B (zh) | 支撐架結構 | |
CN106545050B (zh) | 一种接水面积可变的雨水承接装置 | |
KR101297844B1 (ko) | 접이식 힌지장치 | |
CN105201354B (zh) | 一种折叠门相邻门扇连动机构 | |
TW201942459A (zh) | 具門擋功能之鉸鍊器 | |
CN103670078A (zh) | 一种防插式防盗扣 | |
CN208202926U (zh) | 具有门挡功能的铰链器 | |
CN209516159U (zh) | 一种折叠插头 | |
CN206388922U (zh) | 弹性锁合的牛角连接器 | |
TWI662201B (zh) | 樞軸模組 | |
CN203783293U (zh) | 推拉窗防盗锁具 | |
CN110242167A (zh) | 一种多开合式家用窗户 | |
CN205793828U (zh) | 一种箱柜盖板翻转结构 | |
CN204609554U (zh) | 一种窗锁 | |
CN204908755U (zh) | 一种带折叠防夹装置的儿童学步车 | |
CN203050250U (zh) | 一种推窗自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