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1883U - 汽车燃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燃油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81883U CN201881883U CN2010206713122U CN201020671312U CN201881883U CN 201881883 U CN201881883 U CN 201881883U CN 2010206713122 U CN2010206713122 U CN 2010206713122U CN 201020671312 U CN201020671312 U CN 201020671312U CN 201881883 U CN201881883 U CN 201881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tank
- pipeline
- pipe
- fuel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系统,包括油箱、加注管、碳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油箱与碳罐由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油箱与加注管上部由第二管路连通,关键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油箱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油箱上壁伸入到油箱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降低油箱内的加油及通气位置,提前形成足够大的气压腔,以避免油箱内汽油流入碳罐,造成碳罐内的活性炭失效,甚至喷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燃油系统。
背景技术
常用的汽车燃油系统,如图3所示,由油箱1、加注管2、碳罐3、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组成。加注管2下端连接在油箱1侧壁上,加注管2上端设置有油箱盖4。油箱1与碳罐3之间通过第一管路5连通,在第一管路5上设置有通气阀6,油箱1与加注管2之间通过第二管路7连通。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与油箱1连接的一端均设置在油箱1上壁并与油箱1上壁齐平。
汽车加油时,打开油箱盖4,同时将通气阀6关闭,汽油从加注管2加入油箱1,当汽油加满油箱1时,通气阀6与油箱1之间形成气压腔,继续向加注管2内加油到加注管2口部;此时,加注管2及第二管路7均加满了汽油,通气阀6与油箱1之间的气压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盖上油箱盖4,打开通气阀6,汽油产生的油蒸汽通过第一管路5到达碳罐3,被碳罐3内的活性碳吸附;同时,油箱1内的气压腔消失,加注管2及第二管路7内的汽油会回压到油箱1内,使油箱1内液面升高,如果油箱1内气压腔不够大,会导致油箱1内汽油流入第一管路5,最终流入碳罐3,造成碳罐3内的活性炭失效,甚至造成碳罐3喷油。
一方面加注者希望尽可能多加油,以避免频繁加油带来的时间耽搁;另一方面,由于无法观测到油箱内的加油量,加注者常常会加到加注管口部为止,致使汽油流入碳罐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出现碳罐喷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系统,通过控制加注量来防止油箱内汽油流入碳罐,造成碳罐内的活性炭失效,甚至喷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燃油系统,包括油箱(1)、加注管(2)、碳罐(3)、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所述加注管(2)下端连接在所述油箱(1)侧壁上,所述加注管(2)上端设置有油箱盖(4),所述油箱(1)与碳罐(3)由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所述油箱(1)与加注管(2)上部由所述第二管路(7)连通,在所述第一管路(5)上设置有通气阀(6),所述第一管路(5)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油箱(1)上壁并与所述油箱(1)上壁齐平,关键在于: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油箱(1)上壁伸入到油箱(1)内。
上述燃油系统的第二管路与油箱连接的一端伸入到油箱内,让油箱内的加油及通气位置降低到加长管的下端或延伸后的第二管路下端,使通气阀到油箱的气压腔提前形成;足够大的气压腔,才能容纳从加注管内回压到油箱的汽油,防止汽油回流到第一管路造成碳罐内的活性炭失效,甚至喷油。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阀(6)靠近所述油箱盖(4),方便操作通气阀。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降低油箱内的加油及通气位置,巧妙地控制了油箱内的加注量,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2)有效地延长了碳罐的寿命,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成本,避免了频繁更换碳罐而耽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 是背景技术中的汽车燃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汽车燃油系统,由油箱1、加注管2、碳罐3、油箱盖4、第一管路5、通气阀6、第二管路7组成。加注管2下端连接在油箱1侧壁上,加注管2上端设置有油箱盖4。油箱1与碳罐3之间通过第一管路5连通,在第一管路5上设置有通气阀6,油箱1与加注管2上部通过第二管路7连通,第二管路7与油箱1连接的一端穿过油箱1上壁伸入到油箱1内。
图2所示的另一种的汽车燃油系统,由油箱1、加注管2、碳罐3、油箱盖4、第一管路5、通气阀6和第二管路7组成。区别在于:第二管路7由原管7a和加长管7b连接而成,油箱1与加注管2上部通过原管7a连通,原管7a与油箱1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油箱1上壁并与油箱1上壁齐平。原管7a位于油箱1上壁的一端连接有加长管7b,加长管7b伸入油箱1内。
上述的两种燃油系统,一种方案是直接延伸第二管路,另一种方案是在原管的一端连接加长管组合成第二管路,其目的都是使第二管路与油箱连接的一端能伸入到油箱内。
如图1、图2所示,碳罐3用于吸收油箱1内的油蒸汽,通过端口8连接发动机让油箱1内的油蒸汽回收利用,通过端口9与大气相通,以保持油箱1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平衡。通气阀6最好靠近油箱盖4安装,便于加油前后,顺手开启或关闭通气阀6。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汽车加油时,打开油箱盖,同时将通气阀关闭,汽油从加注管加入油箱,当汽油加到第一种方案中加长管的下端或第二种方案中第二管路的下端时,通气阀与油箱之间形成气压腔,继续向加注管内加油到加注管口部,加油完成;此时,加注管及第二管路中均加满了汽油,通气阀与油箱之间的气压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盖上油箱盖,打开通气阀,汽油产生的油蒸汽通过第一管路到达碳罐,被碳罐内的活性碳吸附;同时,油箱内的气压腔消失,加注管及第二管路内的汽油会回压到油箱内,使油箱内液面升高,但油箱内得气压腔足够大,能容纳从加注管内回压到油箱的汽油。
Claims (2)
1.一种汽车燃油系统,包括油箱(1)、加注管(2)、碳罐(3)、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所述加注管(2)下端连接在所述油箱(1)侧壁上,所述加注管(2)上端设置有油箱盖(4),所述油箱(1)与碳罐(3)由所述第一管路(5)连通,所述油箱(1)与加注管(2)上部由所述第二管路(7)连通,在所述第一管路(5)上设置有通气阀(6),所述第一管路(5)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油箱(1)上壁并与所述油箱(1)上壁齐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油箱(1)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油箱(1)上壁伸入到油箱(1)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6)靠近所述油箱盖(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713122U CN201881883U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汽车燃油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713122U CN201881883U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汽车燃油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81883U true CN201881883U (zh) | 2011-06-29 |
Family
ID=4417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7131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1883U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汽车燃油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818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166A (zh) * | 2014-07-16 | 2016-01-2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油箱盖装置 |
-
2010
- 2010-12-21 CN CN2010206713122U patent/CN2018818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166A (zh) * | 2014-07-16 | 2016-01-2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油箱盖装置 |
CN105270166B (zh) * | 2014-07-16 | 2020-01-1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油箱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61143U (zh) | 流体存储容器的防溢出控制装置 | |
CN101961978B (zh) | 一种车载加油蒸汽回收及燃油液面控制泄压集成装置 | |
CN102341575A (zh) | 还原剂容器 | |
CN201380749Y (zh) | 主副燃油箱供油机构 | |
CN105804892B (zh) | 一种应用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载油气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1484331A (zh) | 具有通气管止回阀的车载燃料蒸气回收系统 | |
US1019034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refueling request | |
US20180038320A1 (en) | Multi-stage check valve for vapor recirculation line of liquid containment system | |
US8807160B2 (en) | Fuel tank with internal fuel shut-off system | |
US20090301583A1 (en) | Small engine fuel system | |
US9061581B2 (en) | Liquid container for a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fuel container | |
CN201390149Y (zh) | 一种全封闭式油箱 | |
CN201881883U (zh) | 汽车燃油系统 | |
CN202031729U (zh) | 一种燃油箱的排气系统 | |
CN1189341C (zh) | 特别是用于加油排气管道的安全阀 | |
CN102958732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箱 | |
CN201059234Y (zh) | 多功能油箱 | |
CN211764912U (zh) | 用于国六汽车燃料箱的排气结构及燃料箱 | |
CN200939828Y (zh) | 汽车油箱 | |
CN113654791A (zh) | 一种燃油箱组合阀快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01484181U (zh) | 高油位带油标的矿用重型汽车柴油箱 | |
CN201620016U (zh) | 一种配置车载油泵单车双仓底部加油系统 | |
CN201694573U (zh) | 轻质燃油越野加油车人孔盖 | |
CN207360081U (zh) | 汽车安全油箱 | |
JPS6340021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