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71247U - 液氨分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氨分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71247U CN201871247U CN2010205431627U CN201020543162U CN201871247U CN 201871247 U CN201871247 U CN 201871247U CN 2010205431627 U CN2010205431627 U CN 2010205431627U CN 201020543162 U CN201020543162 U CN 201020543162U CN 201871247 U CN201871247 U CN 201871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efied ammonia
- oil
- oily device
- coalescent
- bra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氨分油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自前方入口到后方出口依次设有进液口,聚结组件,油吸收垫,后方上面设有轻相出口,后方下面设有重相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丝线拦截、密度差沉浮、介质吸收和吸附四种分离方法,较普通板式液液分离器精度更高,带有破乳效果,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产品回收率,降低了动力消耗和副产物的生成,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分离设备,是一种用于不互溶液体,尤其是液氨以及压缩机油分离的聚结式液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氨成品可以用来生成尿素、碳氨以及尼龙66盐等产品。不同的后续产品对氨的纯度有各种要求,决定因素之一为氨中油的含量。在氨中除油基本上有两种做法,一为在合成氨过程中,原料气未进合成塔之前先进行除油,二为生成产品液氨后进行液氨分油。前者的做法设备容易阻塞,需要经常清洗,停车。后者相关技术情况如下:
采用较多的液中除油方法是重力沉降法。沉降时间各工厂差别比较大,短的约为40个小时,长的约为736个小时,其余的在50~70个小时。罐数通常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第一台为沉降罐,第二台为缓冲罐,两罐串联操作,沉降罐中的油可通过罐壁的排油口自流至污油罐。根据水中油含量随沉降时间变化的试验,沉降时间大于35个小时,水中油浓度可以降到100mg/L(不含乳化油、溶解油)以下,为保持沉降罐内液面的稳定,不致于因水连续进出而引起搅动,以致影响沉降效果,罐内设置伞架式或浮盘式内的构件,因罐容和占地面积都很大,而且罐内的浮油不易收集,脱油效果难以保证。
另外常有的分离器,例如旋浮式液液分离器,利用动力驱动叶轮旋转,使两相旋转,比重较大的固体杂物快速下沉,比重较轻的相浮于水面而实现分离。这种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动力,费能源,多用于废水量特别大的场合。
本实验新型聚结介质利用亲水亲油材料,其表面积大,与油的表面张力大,使得油滴停留于介质上,增加了油滴被捕捉的机率,油滴进行聚结,然后通过重力分离,效率较板式聚结分离装置更高,处理精度更高,能处理传统液液分离器不能处理的极端低或者高浓度,另外在两相分离后,添加了用于吸收吸附剩余残留液相的垫子,更进一步净化了分离两相,不需使用动力、结构简单。
发明内容
最普遍的油水分离技术是使用单纯的重力分离。这时至少有三种作用力作用于要分离的油滴上面。Stokes沉降速度的经验公式使得我们可以计算出沉降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估算分离器所需要的大小,然而对于较小的油滴或者大流量的情况,会使容器过大,在经济效益上 不符合。此时引入聚结器最多可使容器大小下降到原来大小的五分之一。
聚结器的分离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油滴的捕捉,油滴的聚结然后再让油滴通过重力分离。会影响到聚结器效果的因素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聚结介质的特性,二是物流的性质。当聚结介质为亲油材料,其与油的表面张力较大,容易使得油滴停留于介质上,等待聚结。当介质表面积高,也增加了油滴一开使捕捉的机率。当两个液相接口张力大,密度差小时,重力沉降能力变得比较差,聚结器效果也会受到限制。当物流速度大于层流,则一方面重力沉降受到阻碍,而油滴也无法长久停留于介质上,使得聚结效果较差。
本实验新型聚结介质利用亲水亲油材料,其表面积大,与油的表面张力大,使得油滴停留于介质上,增加了油滴被捕捉的机率,油滴进行聚结,然后通过重力分离,效率较板式聚结分离装置更高,处理精度更高,能处理传统液液分离器不能处理的极端低或者高浓度,不需使用动力、结构简单。聚结介质厚度大,为滤芯内层外层厚度的几十倍,结构空隙度高,寿命也因此比滤芯高,成为替代滤芯或者聚结板无法适应的工艺的最佳组件。
对于残存的分离相,剩余液氨中的油通过有机材料的亲油特性进行吸收和吸附,使得液氨更进一步纯化,满足更高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从液氨中分离压缩机油,不需要使用动力、结构简单、分离效果高,而且能连续运行的液氨分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容器,设有进液口,轻相出口,重相出口;所述容器自前方入口到后方出口依次设有进液口,聚结组件,油吸收垫,重相出口,轻相出口。
所述重相出口,轻相出口接于接料斗上;所述接料斗可以朝上或者朝下;所述聚结组件可为编织聚结组件而成或者板式聚结组件或者填料式聚结组件;所述编织聚结组件可为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或是玻璃纤维和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所述油吸收垫为有机材质;所述有机材质为聚乙烯材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氨分油装置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即可以在设备无阻塞情况下长期进行液氨分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口,2.聚结组件,3.油吸收垫,4.接料斗,5.重相出口,6.轻相出口,7.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氨分油装置,包括容器(7),所述容器自前方入口到后方出口依次设有进液口(1)、聚结组件(2)、油吸收垫(3)、重相出口(5)和轻相出口(6)。重相出口是指密度较高的液体的出口,轻相出口是指密度较低的液体的出口,例如进液为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则重相出口为水,轻相出口为汽油。当两相量差距较大时需添加接料斗(4),当轻相量较重相量少,接料斗(4)朝上,轻相出口(6)接于接料斗(4)上;当轻相量较重相量多,接料斗(4)朝下,重相出口(5)接于接料斗(4)上。聚结组件(2)可为编织聚结组件而成或者板式聚结组件或者填料式聚结组件,其位置要在油吸收垫(3)之前。当聚结组件(2)为编织聚结组件时,可为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或者玻璃纤维和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聚结组件(2)作用为分散相聚结,使得双相在通过之后可以进行重力分离。油吸收垫(3)作用为吸收吸附残存分散油相,净化流动相。因此油吸收垫(3)多为具有亲油性质的有机材质,例如聚乙烯材质。
Claims (7)
1.一种液氨分油装置,包括容器,设有进液口,轻相出口,重相出口,其特征是: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自前方入口到后方出口依次设有进液口,聚结组件,油吸收垫,重相出口,轻相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重相出口或轻相出口接在接料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料斗可以朝上或者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聚结组件可为编织聚结组件而成或者板式聚结组件或者填料式聚结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织聚结组件可为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或者玻璃纤维和不锈钢丝线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油吸收垫为有机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氨分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有机材质为聚乙烯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431627U CN201871247U (zh) | 2010-09-27 | 2010-09-27 | 液氨分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431627U CN201871247U (zh) | 2010-09-27 | 2010-09-27 | 液氨分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71247U true CN201871247U (zh) | 2011-06-22 |
Family
ID=4415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431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71247U (zh) | 2010-09-27 | 2010-09-27 | 液氨分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7124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6149A (zh) * | 2014-01-13 | 2014-04-09 | 上海米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模块化组合高效分离设备 |
CN103893998A (zh) * | 2014-04-11 | 2014-07-02 |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液氨中油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450576A (zh) * | 2020-04-15 | 2020-07-2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 |
-
2010
- 2010-09-27 CN CN2010205431627U patent/CN2018712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6149A (zh) * | 2014-01-13 | 2014-04-09 | 上海米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模块化组合高效分离设备 |
CN103706149B (zh) * | 2014-01-13 | 2016-03-09 | 上海米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模块化组合高效分离设备 |
CN103893998A (zh) * | 2014-04-11 | 2014-07-02 |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液氨中油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450576A (zh) * | 2020-04-15 | 2020-07-2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油水分离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73367B (zh) | 一种耦合油气洗涤的混合油水分步分离方法 | |
CN1155431C (zh) | 第一种液体从第二种液体中分离的方法 | |
CN103706149B (zh) | 模块化组合高效分离设备 | |
CN202322431U (zh) | 一种餐厨废物的油脂分离回收装置 | |
CN103964545A (zh) | 一种对含低浓度污油的废水进行深度除油的方法及装置 | |
RU2611513C2 (ru) | Экстракционная колонн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ее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 |
CN103861329A (zh) | 一种适用于三相分离的组合方法与装置 | |
CN204079541U (zh) | 一种对含低浓度污油的废水进行深度除油的装置 | |
CN108979616B (zh) | 一种井口采出物的分水系统及分水处理方法 | |
CN2648068Y (zh) | 高效三相分离器 | |
CN201871247U (zh) | 液氨分油装置 | |
CN106045088B (zh) | 一种联合多级油水分离工艺 | |
CN101829441A (zh) | 三相游离水分离器 | |
CN105668827A (zh) | 一种海上平台生产污水的两级处理工艺 | |
CN202020936U (zh) | 一种快速澄清的萃取槽 | |
CN102731243A (zh) | 一种苯/甲苯与甲醇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的方法 | |
CN204918224U (zh) |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843817B (zh) | 一种水平气浮耦合波纹板除油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1840911U (zh) | 高效液液分离聚结器 | |
CN106064843B (zh) | 一种耐污油水分离装置 | |
CN211226451U (zh) | 一种煤化工废水萃取除油设备 | |
CN113307399A (zh) | 一种海上油田高含油生产水分级净化的装置和方法 | |
JP2024015426A (ja) | 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 |
CN101397506A (zh) | 柴油脱水方法及装置 | |
CN201545754U (zh) | 机械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