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866705U -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 Google Patents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6705U
CN201866705U CN2010205710165U CN201020571016U CN201866705U CN 201866705 U CN201866705 U CN 201866705U CN 2010205710165 U CN2010205710165 U CN 2010205710165U CN 201020571016 U CN201020571016 U CN 201020571016U CN 201866705 U CN201866705 U CN 201866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ic zone
diffuser plate
optical microstructures
light
extend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71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林
张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UOXIAN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UOXIAN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UOXIAN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UOXIAN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71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66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6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67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使得光线经过所述扩散板时可很好的由点光源扩散成面光源,使光线变得柔和且光照强度比较均匀。

Description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光学照明领域的扩散板。
背景技术
在照明领域以及背光模组领域内,如何以最低的能耗得到最大效能的光照效果是业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以照明灯为例,光照效果的好坏除了与照明灯自身的特性相关外,还与灯罩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灯罩的结构、灯罩的透光性及灯罩的尺寸等。
常见的家用照明灯(如筒灯)通常都设有一灯罩,而发光的灯泡则设于所述灯罩内部,灯罩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到其内部的灯泡,但也对灯泡的光照范围具有一定的约束,灯泡的光线只能从灯罩的开口处向外扩散,而所述开口的口径大小将直接影响光线的照射范围,且大多数灯罩的开口处并未加装灯盖,使得光线可以直接从灯罩内部射出,而用户的肉眼也可直接看到灯罩内发光的灯泡,由于灯泡是点光源,其光线照射的范围较小,照射强度不均匀,而且肉眼看上去会比较刺眼,光线不柔和、易伤眼。为了能取得良好的光照效果,很多厂商在灯罩的开口处加装一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圆形灯盖,将该灯盖作为扩散光线的扩散板使用,通过该圆形灯盖来改善光照效果,使得光线透过该透明灯盖后变得较为柔和,也可防止肉眼直接看到灯泡而受伤。然而,大多数灯盖只是一层简单的透明塑胶片,其对光线的扩散性能较差,光线经过该灯盖后其光照强度和光照范围都会有所下降。这些问题同样出现在背光模组领域,背光模组作为显示器上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其光照效果将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虽然背光模组内基本都设有扩散板,但扩散板往往是单层设置,其对光线的扩散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扩散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其可有效改善光线的照射效果,使得光线变得更为柔和、光照更为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呈平板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均设有一受光面及一出光面,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上的光学微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的出光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上的光学微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的受光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光学微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凸镜,所述第一凹槽呈V形或方形或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的材质相同,均为聚苯乙烯或其共聚物材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通过一体挤出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照明灯,包括灯罩及位于灯罩内的发光体,所述灯罩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卡合的灯盖,所述灯盖与所述主体部构成收容所述发光体的收容腔,所述灯盖设有一扩散板,该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与所述第一透光层相邻设置的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为堆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光源及面向所述直下式光源的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与所述第一透光层相邻设置的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具有光学微结构的第一、第二透光层,使得光线可以很好的扩散成面光源,使光线变得柔和且光照强度比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有扩散板的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灯的灯盖(即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扩散板结构,其可有效的将点光源扩散成面光源,以此来改善光照效果,使得光线变得柔和均匀,而不再像点光源那么刺眼,该扩散板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散板的结构。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照明灯100,其包括灯罩10及位于所述灯罩10内的发光体20,其中,所述灯罩10包括主体部11及与所述主体部11配合的灯盖12,所述灯盖12为一扩散板,其位于所述主体部11的底部并与所述主体部11构成一封闭的收容腔13,该收容腔13用于收容所述发光体20,所述发光体20发射的光线透过所述灯盖12照射出所述灯罩10外部。所述主体部11呈圆锥体形(也可为圆筒形),其底部设有一圆形的开口,该开口与所述灯盖12卡合,由此实现灯盖12与主体部11的固定配合。
所述灯盖12呈圆形,用以与所述主体部11的开口对接配合,该灯盖12包括第一透光层14和第二透光层15,其均由透明材质制得,主要是由聚苯乙烯(General purpose polystyrene,GPPS)或其共聚物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乙烯材料制成),该聚苯乙烯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并添加UV吸收剂和马来酸酐进行混合挤出,得到改性后的聚苯乙烯,改性后的聚苯乙烯耐候性好,耐高温性能好,吸水率低,导光性能好。所述UV吸收剂即为紫外线吸收剂,其为可吸收有伤害作用的紫外辐射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由于具有由摩擦产生的热量较少、物料所受到的剪切比较均匀、螺杆的输送能力较大、挤出量比较稳定、物料在机筒内停留长,混合均匀。
所述灯盖的第一透光层14与第二透光层15堆叠设置,且每层透光层呈片状,其设有一受光面141、151和出光面143、153,所述受光面141、151面向所述收容腔13内的发光体20,且该受光面141、151上设有若干光学微结构142、152,该光学微结构为若干平行设置的凸镜,所述凸镜大小尺寸相同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受光面141、151上,且相邻两个凸镜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相互平行设置,且凹槽呈V形或方形或弧形,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层14上的凹槽为第一凹槽,凸镜为第一凸镜,而所述第二透光层15上的凹槽为第二凹槽,凸镜为第二凸镜。所述第一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而所述第二凹槽则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透光层14与第二透光层15上的光学微结构可对发光体20的光线进行扩散,从而使得光线在经过第一透光层14、第二透光层15后变得更加柔和,且光照强度也变得更均匀,改善了点光源照射的缺陷。
具体来说,所述灯罩内的发光体20发出的光线,首先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层14,被第一透光层14受光面上的光学微结构(即第一凸镜和第一凹槽)扩散,所述发光体作为点光源,其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层14扩散后将变成线光源,然后光线再进入所述第二透光层15,由于第二透光层15的光学微结构与第一透光层14的光学微结构设置方向不同(即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不同),使得第一透光层14出来后的线光源在经过第二透光层15后变成面光源,从而照射出所述灯罩10,所述灯盖12的存在,成功地将发光体20的点光源变成面光源,大大改善了灯的照明效果,使得光线更为柔和,不易伤眼,其照射强度也比较均匀,且光线经光学微结构扩散后的光照范围更广。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盖12不局限于两层透光层结构,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多层透光层,如三层、四层等,且相邻两层之间也可通过一体挤出成型,另外,所述光学微结构也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的出光面143、153上,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点在于扩散板(即灯盖12)内设置相邻的第一、第二透光层结构,且两层透光层上的光学微结构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以此来将点光源扩散成面光源,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散板结构不仅仅应用于吊灯、平面灯源等照明灯领域,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直下光源式的显示器内,此类显示器设有一背光模组(未图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体及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第二透光层,所述发光体为直下式光源,即光源正对扩散板的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设置,光线经过第一、第二透光层上光学微结构后同样可扩散成面光源,其原理与前述照明灯灯盖原理相同,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第二透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与所述第二透光层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和所述第二透光层呈平板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均设有一受光面及一出光面,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上的光学微结构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的出光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上的光学微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透光层的受光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的光学微结构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相邻两个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凸镜,所述第一凹槽呈V形或方形或弧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的材质相同,均为聚苯乙烯或其共聚物材料、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乙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通过一体挤出成型。
8.一种照明灯,包括灯罩及位于灯罩内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卡合的灯盖,所述灯盖与所述主体部构成收容所述发光体的收容腔,所述灯盖设有一扩散板,该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与所述第一透光层相邻设置的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与第二透光层为堆叠设置。
10.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直下式光源及面向所述直下式光源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透光层及与所述第一透光层相邻设置的第二透光层,所述第一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二透光层设有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光学微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CN2010205710165U 2010-10-21 2010-10-21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10165U CN201866705U (zh) 2010-10-21 2010-10-21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710165U CN201866705U (zh) 2010-10-21 2010-10-21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6705U true CN201866705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37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7101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705U (zh) 2010-10-21 2010-10-21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667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579A (zh) * 2011-06-16 2011-10-0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光导引组件、双面显示器及双向光导引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02454940A (zh) * 2010-10-21 2012-05-16 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WO2023051732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抬头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4940A (zh) * 2010-10-21 2012-05-16 苏州拓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CN102207579A (zh) * 2011-06-16 2011-10-0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光导引组件、双面显示器及双向光导引组件的制造方法
WO2023051732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抬头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010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50314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1866705U (zh)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CN102454940A (zh) 扩散板及使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和照明灯
CN204345370U (zh) 漫反射led平板灯
CN101554817A (zh) 一种扩散板的加工方法及其扩散板
CN102679271A (zh) 导光扩散板及具有该导光扩散板的led平面光源
CN102818215A (zh) 透镜及照明装置
CN201772343U (zh) 一种均匀无眩光台灯
CN105572792A (zh) 一种导光板
JP5574642B2 (ja) 照明体
WO2013066048A1 (en) Optical sheet and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2511048U (zh) 一种模拟荧光灯管的led管状照明装置
CN202613324U (zh) 导光扩散板及具有该导光扩散板的led平面光源
KR20170142681A (ko) 직하 방식 백라이트유닛용 도광판
CN202065903U (zh) 具有非同圆心锯齿形光栅配置的光分布光栅板
CN202580713U (zh) 平面led灯
CN203771151U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KR102047847B1 (ko) 조명 장치
CN102635798A (zh) Led平面光源
KR20130007931A (ko) 조명 부재 및 조명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KR101318231B1 (ko) 광반사판
CN219606853U (zh) 一种具有多层瑞利散射板的蓝天面板灯
TWI257468B (en) Multiple-focus template based lighting device
CN204925428U (zh) 一种新型扩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