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3877U -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 Google Patents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53877U CN201853877U CN2010205268593U CN201020526859U CN201853877U CN 201853877 U CN201853877 U CN 201853877U CN 2010205268593 U CN2010205268593 U CN 2010205268593U CN 201020526859 U CN201020526859 U CN 201020526859U CN 201853877 U CN201853877 U CN 2018538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tch
- line
- distribution
- module
- distribution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2—Terminal block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槽口隔离装置配套使用的线路分布模块,包括可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线路分布模块的第二侧面包括:容纳空间,由从所述第二侧面的外围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壁形成,其高度足以容纳所述槽口隔离装置以及通信线路插座连接器。槽口隔离装置包括:带有多个相互分隔的贯穿开口的壳体;和用于将壳体固定至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固定部;槽口隔离装置通过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通信插座连接器的槽口上并将槽口分隔成若干个相互部分隔离的插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当将外接电路模块插入相应的槽口的时,不会因为倾斜插入而插入到旁边的槽口内,从而保证正确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口隔离装置、容纳有这种槽口隔离装置的用于通信线缆分布连接的线缆分布模块以及包括这种线缆分布模块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背景技术
线缆分布盒用于通信线缆的连接分布。其中线缆分布盒的线缆分布模块提供线缆分布的接口。传统的线缆分布模块包括具有两个并排的接线口接线单元,多个第一线缆连接器,分别与多个第一线缆连接器电连接的多个第二线缆连接器,可将多个第一线缆连接器和多个第二线缆连接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接线单元的两个并排接线口的模块支架,和安装在所述模块支架下部的接地模块。
在传统技术中,两个接线口一个用于进线,一个用于连接出线,如分别用于连接电信局端,和客户端的电话线。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使用电话线进行网络传输技术DSL技术应运而生,所以在原线缆分布模块的两个接线口的基础上,还需增加一个DSL接线口,这给线缆分布模块的设计带来困难。
在现有技术中,第一线缆连接器和第二线缆连接器中还具有一个线路保护插片,安装在线缆分布模块的前端,DSL接线口则增加在所述保护插片上。这种布局有很大的缺陷:第一,插片的结构不稳定,在此上增加接线口,安全性差;第二,线缆在模块前端接入接出,使线缆很乱,给安装维修都带来不方便;第三,原接地模块设置在模块支架的下部,很占用空间,此空间不能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的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口隔离装置、容纳有这种槽口隔离装置的线缆分布模块以及包括这种线缆分布模块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其线缆接口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安装维修方便,并且空间利用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线路插座连接器的槽口隔离装置,包括:带有多个相互分隔的贯穿开口的壳体;和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至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固定部;所述槽口隔离装置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通信插座连接器的槽口上并将所述槽口分隔成若干个相互部分隔离的插槽。
在上述槽口隔离装置中,所述固定部为从所述壳体两侧延伸的延伸脚,其中所述壳体覆盖在所述槽口上,所述延伸脚的内侧保持在所述槽口的槽体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与上述槽口隔离装置配套使用的线路分布模块,包括可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的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线路分布模块的第二侧面包括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从所述第二侧面的外围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壁形成,其高度足以容纳所述槽口隔离装置以及所述通信线路插座连接器。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平面体,所述的第一平面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凹部。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所述侧壁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平面体相对的第二平面体,所述第二平面体上与所述凹部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多个切口。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在所述第一平面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有间隔的突起。
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还包括:连接架,所述第一分布接口和第二分布接口形成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分布接口和第二分布接口中分别设有第一类线路连接器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以及组装架,所述连接架安装在所述组装架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在所述组装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侧上设有用做所述第三分布接口的通孔。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所述通孔为长条形,在大致中间位置,在通孔的两侧向内延伸有突起。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所述通孔的一端形成有一个肩部。
在上述线路分布模块中,所述的第一类连接线路为POTS,第二类连接线路为LINE,第三类连接线路为DSL。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包括:上面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以及线路集成模块。所述线路集成模块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侧的具有所述多个槽口的槽体,所述槽口内设有触点,所述线路分布模块的所述槽口隔离装置覆盖在与所述槽口上,以将所述插口隔开;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所述触点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类连接线路。
上述通信线路分布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线路集成模块和线路分布模块的支架,所述支架呈大致U型,所述支架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所述外接端口,一对支臂从所述底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支臂的顶端包括多个间隔的用于连接到所述线缆分布模块的连接部。
上述通信线路分布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将所述支架安装在用于固定所述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固定装置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安装钩,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钩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连接件,从而将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槽口隔离装置将槽体的每一个槽口和其它的槽口相隔离。这样当将外接电路模块穿过第三分布接口插入相应的槽口的时,就不会因为倾斜插入而插入到旁边的槽口内,从而保证正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在一种方向观察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在另一种方向观察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显示图5所示线路分布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显示图5所示线路分布模块的仰视图。
图8为显示图5所示线路分布模块的一种方向的侧视图。
图9为显示图5所示线路分布模块的俯视图。
图10为显示图5所示线路分布模块的另一种方向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包括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4的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多个第一触点1、第二触点2和第三触点3。其中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邻近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第一侧面,并且可分开地在连接处电连接,第三触点3在所述外接电路模块4的插入方向上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隔开设置,并且在附图4中位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连接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还包括线路集成模块6,所述第三触点3设置在所述线路集成模块6内;和多个连接端口621,所述连接端口621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并与第三触点3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触点用于连接第一类连接线路,如POTS;第二触点用于连接第二类连接线路,如LINE;第三触点用于连接第三类分布接口,如DSL,因此连接端口621是用于连接DSL的连接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可插接多个外接电路模块4,每个外接电路模块4在位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一侧,从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的中间插入,穿过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连接处,从而断开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机械连接,并且与远离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第三触点3接触,从而将第一触点1、第二触点2和第三触点3通过外接电路模块电相连。外接电路模块4包括分路电路,从而将第二触点接入的LINE信号分离为适用于POTS的语音信号和适用于DSL的数字信号,并且分别通过第一触点1和第三触点3传输。外接电路模块还包括保护电路和测试电路。外接电路模块4还包括一个外接测试接口,用于对线路连接情况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包括如图5-10所示的多个线路分布模块5(下面将要详细描述),多个线路分布模块5并列横向的排列在线路集成模块6上,其外表面形成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第一侧面,多个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分别彼此面对地设置在线路分布模块5内。
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线路集成模块6安装在分布模块5的后部,所述线路集成模块6包括其上部设有槽口611并作为插座连接器的槽体61、其一侧用于安装槽体61的电路板62和用于支撑整个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支架6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集成模块6包括并列地横向排列在电路板62上的多个槽体61,每个槽体61为长条形,分别与将在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前侧的插入的一个分布模块5(将在下面描述)相对应。每个槽体61有多个槽口611(参见图6),每个槽口611内都设有例如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体,以作为第三触点3。每个槽口611与设置在分布模块5内的相面对的一对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相对应,并且与一个外接电路模块4相对应,以容纳一个外接电路模块4,即外接电路模块4通过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后,延伸到槽口611内并与第三触点3电接触。
在槽口611内设有用于形成第三触点3的细长形状的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电路板62。电路板62的另一侧上设有多个连接端口621,每个连接端口621都与一排槽体61相对应,并且连接端口621内设有若干连接针脚,每个连接针脚通过电路板62内的连接线路与相对应的第三触点3电连接。设置在电路板62的另一侧的连接端口621可以为标准的数据线接口,用于连接带状数据线。如图1和3所示,每一个标准的数据线接口对应于一个槽体61的所有槽口61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外接电路模块4的连接端41插入分布模块5和槽体61中,在插入过程中,连接端41首先将设置在分布模块5中的一对相邻的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的弹性脚弹性地分开,之后再与设置在槽体61中的第三触点3相接触。进一步地,槽体61内的部分金属触点也可作为连接触点,用于连接外接电路模块4上的LINE、或测试线路等线路。由于槽体61内的金属触点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电路板62,所以这些LINE或测试线路可由金属触点通过电路板62实现连接。
如图5-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5包括可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类连接线路(如POTS)的第一分布接口51、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类连接线路(如LINE)的第二分布接口52,。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三类连接线路(如DSL)的第三分布接口53接线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还包括: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从所述第二表面的外围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侧壁形成;以及槽口隔离装置,所述槽口隔离装置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覆盖在与第三类连接线路电连接的线路集成模块的槽口611上,以将多个槽口隔开。
第一类连接线路和第二类连接线路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分布接口1和第二分布接口2连接至线路分布模块5,然后可通过第三分布接口3与第三类连接线路实现相互连接。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如第一分布接口用于连接LINE,第二分布接口用于连接DSL,第三分布接口用于连接POTS,或其它组合方式。下面将以第一分布接口连接LINE,第二分布接口连接POTS,第三分布接口连接DSL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分布模块5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2和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槽口隔离装置651包括带有多个相互分隔的贯穿开口653的壳体;和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至线路集成模块6的固定部;槽口隔离装置651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线路集成模块6的槽口611上并将槽口611分隔成若干个相互部分隔离的插槽。具体而言,槽口隔离装置651的壳体例如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固定部为从壳体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脚652,延伸脚652的内侧保持在槽体61的两侧,并且作为槽口隔离装置651的主体部分的壳体覆盖安装在设有多个槽口611的槽体61上。壳体上部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开口653,每一个开口653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槽口611上,使槽体61的每一个槽口和其它的槽口相隔离。这样当将外接电路模块4穿过第三分布接口53插入相应的槽口611的时,就不会因为倾斜插入而插入到旁边的槽口内,从而保证正确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5为大致的长条形,上部具有多个第一分布接口51和多个第二分布接口52,第一分布接口51和第二分布接口52并排排列在线路分布模块5的上部两侧,即排列在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第一侧面上,并形成两排,则每一行具有一个第一分布接口51和一个第二分布接口52。下部具有多个第三分布接口53,形成一排,每一个第一分部接口51和第二分布接口52对应一个位于线路分布模块5下方的第三分布接口53。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5包括:连接架54,第一分布接口和第二分布接口设置在连接架54上;安装在第一分布接口51中的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安装在第二分布接口52中的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每一个第一分布接口51和第二分布接口52分别具有两个第一容纳腔,每个第一分布接口51的两个第一容纳腔里面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每个第二分布接口52的两个第一容纳腔里面分布安装有两个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多个第一类连接器551和多个第二类连接器552在线路分布模块5的上部形成两排,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均由例如铜之类的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可分开地相接触。具体而言,参见图6,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均为金属元件,上部为大致的圆柱形结构,下部设有从圆柱形结构一体延伸的弹性脚553。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通过下部的弹性脚553可分开的相接触。因此,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的弹性脚553分别用做图4中的第一触点1和第二触点2,而第三触点3可以认为是第三类线路连接器。
参见图9,每一对相对的第一分布接口51和第二分布接口52之间设有缝隙512,缝隙512可容纳外部电路模块4的多个连接端41中的一个连接端插入。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的弹性脚553在此缝隙512的下部连接,这样,当外部电路模块4的连接端41通过缝隙512插入线路分布模块5的时候,连接端41可以将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断开连接,并且通过对应的第三分布接口53延伸到槽体61,并与槽体61内的第三触点3电连接,并进而通过连接端口621或者外接端口631连接到第三类线路。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5还包括组装架56,第三分布接口53设置在组装架56的底部。组装架56包括连接器固定部561,用于将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固定在连接架54中。连接器固定部561具有大致长方体结构,并设有多个第二容纳腔5613,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的弹性脚553最终容纳在相对应的第二容纳腔5613中。连接器固定部561的外侧边部具有突起5611,连接架54的与所述突起5611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孔5612,当将其内安装有第一类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552连接架54组装到组装架56的连接器固定部561时,弹性脚553容纳在相对应的第二容纳腔5613中时,突起5611将配合到孔5612内,从而将连接架54和组装架56通过卡扣结合的方式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将第一线路连接器551和第二线路连接器552限制在连接架54中。
组装架56还包括用于固定整个线路分布模块5的固定部562,固定部562从组装架56的底部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下延伸,从而可以将线路分布模块5固定在外部的固定位置上。与本实用新型的线路分布模块5相配合的支架63的连接部633为中间有孔的片状结构。固定部562包括中空的框体5621,框体5621上部有一个弹性挡块5622,弹性挡块5622和框体5621不在一个平面上,即分别处于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弹性挡块5622具有向外突起的阻挡面5623。当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架63安装到已组装了线路集成模块6的线路分布模块5上时,连接部633首先穿过框体5621,之后在弹性挡块5622的斜面上滑动,弹性挡块5622被向内挤压。当连接部633的孔的位置到达弹性挡块5622后,弹性挡块5622弹性地释放复位,弹性挡块5622的阻挡面5623伸入到连接部633的孔中,而框体5621限制了连接部在另一侧的位移,从而将支架63的连接部633固定。
参见图7,第三分布接口53位于组装架56的连接器固定部561的底部,为多个通孔,通孔的形状为长形,可以使外接电路模块4的连接端41穿过,在这个长形的通孔大致中间位置,在通孔的两侧向内延伸有突起531,突起531限制了通孔的宽度,从而可以在宽度方向限制外接电路模块4的连接端41。另外在通孔的一边形成有一个肩部532,这样由于通孔两端的不同形状,可以保证外接电路模块4的正确插接。
组装架56的一个横向侧边向下延伸有第一平面体563和与第一平面体563相对的第二平面体564,在第一平面体563、第二平面体564、以及第三分布接口53的下部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用做第三线路连接器的线路集成模块6的槽体61和安装在槽体61上的槽口隔离装置651,从而使三类线路实现连接。由于容纳空间被充分利用,从而起到了节省空间的作用。第一平面体563的内侧设有多个有间隔的突起5631,所述突起5631呈扁平形状,从而不会减小第一平面体563内部的所述容纳空间。由于扁平形状的突起5631,使第一平面体563在有突起5631的部位的截面宽度大于没有突起部分的截面宽度,因此第一平面体563可以称为变截面体,这种变截面体的设计可以大大加强第一平面体563的强度。
与第一平面体563相对的第二平面体564在高度方向(图6和8中的上下方向)上比第一平面体563短,并且设有两个间隔的切口5641。在第一平面体563的内表面与切口5641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凹部5632。当将线路集成模块6结合到线路分布模块5上时,线路集成模块6的槽口隔离装置651两侧上的延伸脚652分别容纳在相对应的凹部5632和切口5641中,因此凹部5632和切口5641进一步保证容纳空间的利用。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线路分布模块5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线路分布模块5的两个端部的导线槽565,导线槽565位于分布模块固定装置的外侧。在所述框体5621的外部的一侧,一L形臂5651向外延伸后再横向向内延伸,形成一个L形的侧臂;在另一侧一钩臂5652向外延伸,末端略向内钩。钩臂5652和L形臂5651的末端留有一个小的缝隙,以使线路进入。L形臂5651的末端具有弹性,以使缝隙可以变大,当线路进入后,由于弹性释放,缝隙缩小,线路被固定在钩臂5652和L形臂5651内部形成的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作为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第二侧面的支架63的外侧的例如边缘部分附近设有多个(图中示出了4个)外接端口631。外接端口631也可以设置在支架63与第二侧面垂直的第三侧面上,例如上、下、左、右侧面。如图5所示,连接端口621和外接端口631之间通过数据线64相连。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端口621,例如,三个或者四个连接端口621与一个外接端口631相对应,这样可以减少外接端口的数量,增加整个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集成度,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将外接端口631安装在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不同的侧面上,增加了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安装灵活性。这样,第三触点3通过其一侧用于安装槽体61的电路板62与安装在电路板62的另一侧的连接端口621电连接。进一步地,通过数据线64与支架63外侧的外接端口631电连接,从而连接外部的DSL数据线。
电路板62另一侧的连接端口621通过数据线64与外接端口631相连。如图1和3所示,每个外接端口631通过带状数据线与3个连接端口621相连,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与4个连接端口621电连接。如图1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4个外接端口631分别连接所有的连接端口621,进而与所有的第三触点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4个外接端口631分别位于支架63外侧的两个侧部边缘附近,中间留有用于安装支架63的空间,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参见附图1和2,支架63为一个大致U型的结构,其底部外侧安装有例如4个外接端口631,一对U的支臂632在支架63的两侧向内侧一体地延伸,并且在支臂632的顶端包括多个间隔的连接部633,从而在支架63的两侧形成多对间隔设置的连接部633。其中一对连接部633对应一个分布模块5,并且将一个分布模块5固定在一对连接部633上,从而将整个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组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因为在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组合在一起后,槽体61位于线路分布模块100的内部,所以此设计布局合理,非常节省空间。
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还包括安装架7,用于将支架63安装在固定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如图1所示,安装架7外侧的两个侧部边缘附近分别设有两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钩71,外侧的中央附近的位置设有两个向外延伸的第二固定钩72。通过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钩71和第二固定钩72,可以将安装架7安装在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固定位置上,从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安装架7内侧下部有安装钩73,支架63的相应部分设有用于容纳安装钩73的孔634。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有三个安装钩73,分别位于安装架7内侧的中央和两侧。如图2所示,安装架7上部的两侧至少设有两个向内侧同向延伸的延伸部74,其上设有用做连接件的螺钉75,支架63的相应部位上有安装孔635,从而通过螺钉75与安装孔635之间的配合将支架63与安装架7安装在一起,并进而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其中安装架7可与支架63的中心部位贴合,从而不会妨碍位于支架63两侧的DSL的外接端口631连接DSL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安装的过程如下:先通过安装架7外侧的固定钩71和72,将安装架7固定在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固定位置上。然后旋转支架63以使安装架7内侧的安装钩73插入支架63上的安装孔635内并钩住安装孔635,然后将安装架7上部的螺钉75与支架63上部相应的安装孔635拧紧,从而固定住整个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一触点可以用于连接DSL,第二触点用于连接LINE,第三触点用于连接POTS。则POTS通过槽体61内的第三触点3与连接在槽体61另一侧的电路板62电连接,然后通过电路板62的连接端口621通过数据线64连接外接端口631,从而连接外部线路。
本实用新型的线路集成模块6不仅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还可通过线路集成模块6将第三触点3集成后,连接外部线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集成模块6也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需要对触点进行集成的应用中,例如,传统技术中通信线路分布组件,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线路集成模块,将多个触点集成后,与外部线路连接,从而达到连接方便,并且节省空间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由于其第一侧面(即前侧)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而用于DSL的连接端口或者外接端口设置在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即后侧)上,在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前侧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了从通信线路分布组件100的前侧插接和维护设有保护器和/或分路器的外接电路模块,而且不会影响外接端口的工作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通信线路插座连接器的槽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多个相互分隔的贯穿开口的壳体;和
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至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固定部;
所述槽口隔离装置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通信插座连接器的槽口上并将所述槽口分隔成若干个相互部分隔离的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口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从所述壳体两侧延伸的延伸脚,其中所述壳体覆盖在所述槽口上,所述延伸脚的内侧保持在所述槽口的槽体的两侧。
3.一种与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槽口隔离装置配套使用的线路分布模块,包括可用于插接外接电路模块的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分布模块的第二侧面包括:
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从所述第二侧面的外围边缘延伸出的至少两个侧壁形成,其高度足以容纳所述槽口隔离装置以及所述通信线路插座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平面体,所述的第一平面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平面体相对的第二平面体,所述第二平面体上与所述凹部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多个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平面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有间隔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架,所述第一分布接口和第二分布接口形成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分布接口和第二分布接口中分别设有第一类线路连接器和第二类线路连接器;以及
组装架,所述连接架安装在所述组装架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在所述组装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侧上设有用做所述第三分布接口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条形,在大致中间位置,在通孔的两侧向内延伸有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一端形成有一个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连接线路为POTS,第二类连接线路为LINE,第三类连接线路为DSL。
11.一种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分布模块;
线路集成模块,所述线路集成模块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侧的具有所述多个槽口的槽体,所述槽口内设有触点,所述线路分布模块的所述槽口隔离装置覆盖在与所述槽口上,以将所述插口隔开;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的至少一个连接端口,所述触点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连接至所述第三类连接线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线路集成模块和线路分布模块的支架,所述支架呈大致U型,所述支架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所述外接端口,一对支臂从所述底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支臂的顶端包括多个间隔的用于连接到所述线缆分布模块的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线路分布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将所述支架安装在用于固定所述通信线路分布组件的固定装置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有安装钩,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钩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还设有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连接件,从而将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268593U CN201853877U (zh) | 2010-09-09 | 2010-09-09 |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
PE2013000402A PE20131510A1 (es) | 2010-09-09 | 2011-09-06 | Dispositivo separador de socket, modulo de distribucion de lineas y montaje de distribucion de lineas de telecomunicacion |
PCT/IB2011/053887 WO2012032464A1 (en) | 2010-09-09 | 2011-09-06 | Socket separating device, line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telecommunication line distribution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268593U CN201853877U (zh) | 2010-09-09 | 2010-09-09 |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53877U true CN201853877U (zh) | 2011-06-01 |
Family
ID=44096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268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3877U (zh) | 2010-09-09 | 2010-09-09 |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53877U (zh) |
PE (1) | PE20131510A1 (zh) |
WO (1) | WO201203246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0239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用于定间距连接若干电气线缆线路的电力分隔条板 |
CN107768900A (zh) * | 2016-08-23 | 2018-03-0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36522B2 (ja) * | 2014-04-14 | 2017-11-22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細胞培養用デバイス、細胞培養用システム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273840U (en) * | 2004-12-03 | 2005-08-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EP1895783A1 (en) * | 2006-08-30 | 2008-03-05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A modular assembly including a splitter module and a switch/control module as well as line, POTS and DSL contacts. |
-
2010
- 2010-09-09 CN CN2010205268593U patent/CN2018538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9-06 PE PE2013000402A patent/PE20131510A1/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9-06 WO PCT/IB2011/053887 patent/WO201203246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0239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用于定间距连接若干电气线缆线路的电力分隔条板 |
CN104300239B (zh) * | 2013-07-18 | 2018-01-19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用于定间距连接若干电气线缆线路的电力分隔条板 |
CN107768900A (zh) * | 2016-08-23 | 2018-03-0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7768900B (zh) * | 2016-08-23 | 2023-12-22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PE20131510A1 (es) | 2014-01-16 |
WO2012032464A1 (en) | 2012-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62839B2 (en) | Patch panel assembly | |
KR910007667B1 (ko) | 통신용 케이블접속장치 | |
RU2406194C1 (ru) | Адаптер и система штепсе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 |
US6099349A (en) | Dual multiport RJ connector arrangement | |
JP4440111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センサ組立体 | |
US7517254B2 (en) | Modular jack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base element | |
US783751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vertically oriented contacts | |
CN110350334A (zh) | 电互连系统 | |
CN101710661B (zh) | 具有相对的触点支撑部件的模块化电连接器 | |
CN103227388B (zh) | 绝缘移位接触接线板、电插座、插座模块与接线面板组件 | |
JP2020061166A (ja) | 一体型ルーティング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 | |
CA2675614A1 (en) | Cross connect systems with self-compensating balanced connector elements | |
US9368917B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odule and shielding interface therefor | |
CN101228666A (zh) | 用于电信和数据技术的绝缘位移插入式连接器和设备 | |
CN102201622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WO1996038884A1 (en) | Telecommunication jack module with interchangeable back plane | |
CN201853877U (zh) | 槽口隔离装置、线缆分布模块以及通信线路分布组件 | |
US20100221955A1 (en) | Cassette having interchangable rear mating connectors | |
US20130210271A1 (en) | Combined stacke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3602022U (zh) | 一种高速传输线对板连接器 | |
CN211378429U (zh) | 一种屏蔽机柜出线组件 | |
US20080318479A1 (en) | Plug in the Field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 Assembly Includ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and a Plu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lug | |
CN101065978B (zh) | 电信模块,电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分离器电路的组合,以及至少两个电信模块的组件 | |
CN110021839A (zh) | 插座连接器组件 | |
CN214505957U (zh) | 一种具有简化式散热模块的sfp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