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9817U - 食品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食品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49817U CN201849817U CN2010206034598U CN201020603459U CN201849817U CN 201849817 U CN201849817 U CN 201849817U CN 2010206034598 U CN2010206034598 U CN 2010206034598U CN 201020603459 U CN201020603459 U CN 201020603459U CN 201849817 U CN201849817 U CN 201849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nnel
- inner sealing
- article handling
- sealing funnel
- f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包括容器开盖、内部密封漏斗、内部半开漏斗及容器盛装;容器开盖与容器盛装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密封连接,内部密封漏斗设置在容器开盖内,并与容器开盖通过边缘处的滑道啮合连接,内部密封漏斗在容器开盖内360°水平旋转,内部半开漏斗设置在容器开盖内,位于内部密封漏斗的下方,并与内部密封漏斗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回旋封闭的结构,确保了装在该食品包装容器内的食品处于密封状态,不会变质;由于采用了由两个内部漏斗构成的多层内腔结构,确保了食品在倒出过程中仍处于密封状态,又方便取出食品;结构简单,能重复利用,且不会造成包装废弃物污染,节省资源及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食品的封闭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茶包装等食品包装多为真空塑料包装,以塑料复合薄膜或塑料铝箔复合膜为包装材料,由于袋内真空度高,可有效的防止氧化和好氧性细菌繁殖而引起的物品腐败和变质,达到保质、保鲜、保味、保色的功能,延长产品乌龙茶的储存期限,同时对茶叶等食品经过真空包装后缩小包装体积,便于运输和储存。但是,每年用于此类包装约为860亿个,若正常解压则需要200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采用露天堆放和放到自然沟壑中填埋等简单方法,这中填埋方法会对空气、土壤、水资源造成生态污染。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它能将可持续性设计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解决目前食品真空镀膜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同时更能方便消费者使用,而且结构简单,引导消费者使用可持续性包装,节省资源,减少包装废弃物,缓解目前食品真空镀膜包装的泛滥所带来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包括容器开盖、内部密封漏斗、内部半开漏斗及容器盛装。
所述的容器开盖与所述的容器盛装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密封连接,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设置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并与所述的容器开盖通过边缘处的滑道啮合连接,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360°水平旋转,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设置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位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方,并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啮合连接。
上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中,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部与所述的容器开盖相适配,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部呈漏斗状,且与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相适配,使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与内部半开漏斗与容器开盖之间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的容器开盖与内部半开漏斗之间内自由转动。
上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中,所述的容器开盖的上部一侧设有容器开盖上开口,所述的容器开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容器开盖侧开口;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上部一个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部漏斗一侧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的一侧设有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
上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中,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所述的容器开盖上开口相适配,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转动时,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所述的容器开盖上开口重合,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内的食品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容器开盖上开口中倒出。
上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中,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相适配,当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转动到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重合,所述的容器盛装内的食品从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中倒入内部密封漏斗中。
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由于采用了回旋封闭的结构,确保了装在该食品包装容器内的食品处于密封状态,不会变质。
2、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由于采用了由两个内部漏斗构成的多层内腔结构,确保了食品在倒出过程中仍处于密封状态,又方便取出食品。
3、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结构简单,能重复利用,且不会造成包装废弃物污染,节省资源及成本。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容器开盖与内部半开漏斗、容器盛装之间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容器开盖与内部密封漏斗之间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使用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具体技术方案。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包括容器开盖1、内部密封漏斗2、内部半开漏斗3及容器盛装4;容器开盖1、内部密封漏斗2、内部半开漏斗3及容器盛装4之间采用回旋封闭的连接结构。
请参见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容器开盖1与容器盛装4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5密封连接,内部密封漏斗2设置在容器开盖1内,并与容器开盖1通过边缘处的滑道6啮合连接,内部密封漏斗2在容器开盖1内可360°水平旋转,内部半开漏斗3设置在容器开盖1内,位于内部密封漏斗2的下方,并与内部密封漏斗2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5啮合连接。
内部密封漏斗2上部与容器开盖1相适配,内部密封漏斗2的下部呈漏斗状,且与内部半开漏斗3相适配,确保内部密封漏斗2与内部半开漏斗3与容器开盖1之间密封连接,且能在容器开盖1与内部半开漏斗3之间内自由转动。
容器开盖1的上部一侧设有容器开盖上开口11,容器开盖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容器开盖侧开口12;内部密封漏斗2的上部一个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内部密封漏斗2的下部漏斗一侧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与容器开盖上开口11相适配,当内部密封漏斗2在容器开盖1内转动时,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与容器开盖上开口11重合,内部密封漏斗2内的食品可从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与容器开盖上开口11中倒出;内部半开漏斗3的一侧设有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相适配,当内部密封漏斗2转动到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重合,容器盛装4内的食品便可从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中倒入内部密封漏斗2中。
请参见附图5所示,使用时,容器开盖上开口11与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错开,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重合,将食品包装容器倒立,容器盛装4中的食品通过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倒入到内部密封漏斗2中;通过容器开盖侧开口12除的滑道6拨动内部密封漏斗2将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31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22错开,分隔容器盛装4与内部密封漏斗2中的食品,并将容器开盖上开口11与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21重合,倒入内部密封漏斗2中的食品即可从内部密封漏斗2中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由于采用了回旋封闭的结构,确保了装在该食品包装容器内的食品处于密封状态,不会变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由两个内部漏斗构成的多层内腔结构,确保了食品在倒出过程中仍处于密封状态,又方便取出食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重复利用,且不会造成包装废弃物污染,节省资源及成本。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容器的具体实施例的列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Claims (5)
1.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开盖、内部密封漏斗、内部半开漏斗及容器盛装;
所述的容器开盖与所述的容器盛装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密封连接,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设置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并与所述的容器开盖通过边缘处的滑道啮合连接,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360°水平旋转,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设置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位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方,并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通过边缘处的凹凸齿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部与所述的容器开盖相适配,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部呈漏斗状,且与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相适配,使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与内部半开漏斗与容器开盖之间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的容器开盖与内部半开漏斗之间内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开盖的上部一侧设有容器开盖上开口,所述的容器开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容器开盖侧开口;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上部一个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的下部漏斗一侧设有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的一侧设有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所述的容器开盖上开口相适配,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在所述的容器开盖内转动时,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所述的容器开盖上开口重合,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内的食品从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上开口与容器开盖上开口中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相适配,当所述的内部密封漏斗转动到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重合,所述的容器盛装内的食品从所述的内部半开漏斗侧开口与内部密封漏斗侧开口中倒入内部密封漏斗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34598U CN20184981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食品包装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034598U CN20184981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食品包装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49817U true CN201849817U (zh) | 2011-06-01 |
Family
ID=4409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034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9817U (zh) | 2010-11-12 | 2010-11-12 | 食品包装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498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386A (zh) * | 2012-10-30 | 2013-01-30 | 林秀寒 | 应用于真空储物箱的真空漏斗 |
-
2010
- 2010-11-12 CN CN2010206034598U patent/CN2018498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7386A (zh) * | 2012-10-30 | 2013-01-30 | 林秀寒 | 应用于真空储物箱的真空漏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8866B (zh) | 用于粉末状材料的容器构造 | |
CN201849817U (zh) | 食品包装容器 | |
CN202620226U (zh) | 输液软袋 | |
CN203473452U (zh) | 一种单向排气带嘴咖啡袋 | |
CN203255491U (zh) | 一种酒盒 | |
CN202054299U (zh) | 新型液体包装箱 | |
CN207524237U (zh) | 一种易于从底部封装物料的包装罐 | |
CN205470268U (zh) | 用以分层装取食品的食品包装盒 | |
CN103264831B (zh) | 一种酒盒 | |
CN206187522U (zh) | 一种酒瓶 | |
CN210417364U (zh) | 一种易开启环保口服液包装瓶 | |
CN203832921U (zh) | 一种无菌包装盒的开口装置 | |
CN206691691U (zh) | 一种易移除的包装罐密封结构 | |
CN203410813U (zh) | 带易撕封口环的酸奶杯 | |
CN108861046A (zh) | 一种能添加饮料调料的双层塑料瓶盖 | |
CN203392156U (zh) | 方形食品包装罐 | |
CN203199380U (zh) | 一种防漏密封容器 | |
CN209750189U (zh) | 便携茶器 | |
CN210417590U (zh) | 一种密封茶叶罐 | |
CN203094691U (zh) | 一种单向排气食品袋 | |
CN210028601U (zh) | 一种新型的用作真空保存的瓶子 | |
CN209701120U (zh) | 一种用于制造液体包装容器的坯料及其包装容器 | |
CN201125020Y (zh) | 密封袋泡茶 | |
CN203111820U (zh) | 一种速溶饮品的包装结构 | |
CN202358484U (zh) | 一次性多杯体封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