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8447U -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38447U CN201838447U CN2010202644725U CN201020264472U CN201838447U CN 201838447 U CN201838447 U CN 201838447U CN 2010202644725 U CN2010202644725 U CN 2010202644725U CN 201020264472 U CN201020264472 U CN 201020264472U CN 201838447 U CN201838447 U CN 2018384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ormer module
- transformer
- protection
- mechanism according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224 prote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979 protective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1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2365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该变压器模块主要具有保护电路及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其中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的中心抽头部位电性连接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上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保护组件。借以,当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发生时,得以通过隔离变压器及保护电路的多重保护机制,大幅衰减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变压器模块有关,特别有关于用在连接器上的变压器模块。
背景技术
连接器(Connector)主要设置于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上,并通过缆线的插接来使该电子设备与外部装置互相连接。然而,只要与外部的缆线连接,连接器即可能因为缆线的瞬时过电压而遭受损害,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与该连接器相连接的该电子设备烧毁。
如上所述的缆线,以网络线(Cable)为例,为了设置方便,网络线常常会裸露于建筑物之外。因此,当该网络线因遭受雷击(lightening)而产生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时,该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容易借由该网络线而传导至该电子设备上的该连接器,并使该电子设备损坏或烧毁。有鉴于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连接器内,均设置有用来防雷击的高压抑制组件,借以解决突波(Surge)侵入该电子设备,所造成的瞬间过大电压,而使该电子设备烧毁故障的问题。
如图1中所示,为公知的防雷击机制电路示意图。公知技术常在连接器中增设一个隔离变压器(Isolation Transformer)10,通过该隔离变压器10的一次侧线圈101与二次侧线圈102完全电性隔离的特性,阻绝该一次侧线圈101所产生的高压电压及干扰电流,使连接于该二次侧线圈102的电子设备(图中未标示)能免于因高压电压或干扰电流而被烧毁的困境。虽然该隔离变压器10能够隔绝大部分的能量,但该二次侧线圈102仍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感应电压,因此光凭借该隔离变压器10尚无法完全地保护其所连接的电子设备。
如上所述,为能有效衰减该二次侧线圈102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因此还可在该一次侧线圈101或该二次侧线圈102的第一端点1011及第二端点1012上,设置高压抑制组件20,例如瞬态电压抑制器(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借以,在高压突波发生时,箝制着该隔离变压器10的过电压。然而,一个连接器实可设置在不同规格的电子设备上,而不同规格的电子设备必须符合的安全规范也不相同。上述公知的做法在该高压抑制组件20的更换上相当不易操作,因此当电子设备的安全规范不符合需求时,须将该连接器整颗换掉,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仅更换该高压抑制组件20,如此将造成制造商的困扰与成本的增加,对部分使用者来说也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由保护电路及隔离变压器组成一个模块,以达到防静电、雷击与电磁干扰的多重保护机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包括:
隔离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该一次侧线圈及该二次侧线圈分别包括中心抽头部位;及
保护电路,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线圈及该二次侧线圈的该中心抽头部位;
借以,通过该隔离变压器及该保护电路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在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发生时,大幅衰减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二次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波。
如上所述,其中该变压器模块设置于连接器之中,该变压器模块中的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线圈具有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一端点及该第二端点电性连接该连接器的连接端口;该隔离变压器中的该二次侧线圈具有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该第三端点及该第四端点电性连接至计算机主板。
如上所述,其中该连接器为RJ45的连接器。
如上所述,其中该连接器具有顶部,该顶部上配置有该保护电路。
如上所述,其中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路板及至少一个电性连接在该电路板上的保护组件。
如上所述,其中该保护组件借由表面粘着技术的方式连接于该电路板上。
如上所述,其中该保护组件为突波抑制组件。
如上所述,其中该突波抑制组件为瞬态电压抑制器。
如上所述,其中该突波抑制组件为气体放电管。
如上所述,其中该突波抑制组件为高压电容。
如上所述,其中该保护组件为电磁干扰防护组件。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达到的功效在于,通过保护电路与隔离变压器提供多重的保护机制,大幅衰减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干扰,以保护与二次侧线圈电性连接的电子设备免于烧毁。再者,保护电路将保护组件直接设置于电路板上,因此可增加保护组件的置换容易度。当使用者欲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护规格时,可轻易地通过置换该保护组件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防雷击机制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变压器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端口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隔离变压器 101:一次侧线圈
1011:第一端点 1012:第二端点
102:次侧线圈 20:高压抑制组件
2:变压器模块 3:隔离变压器
31:一次侧线圈 311:第一端点
312:第二端点 313:中心抽头部位
32:二次侧线圈 321:第三端点
322:第四端点 323:中心抽头部位
4:保护电路 41:电路板
42:保护组件 5:连接器
50:连接端口 51:绝缘本体
52:金属壳体 6:计算机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所述说明及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而非用来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变压器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隔离变压器3及保护电路4电性连接成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2。图2中所示的该隔离变压器3以变压器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为例,并且其中包含有两组的变压器脚位,但并不以此为限。该隔离变压器3具有一次侧线圈31及二次侧线圈32,该一次侧线圈31具有第一端点311及第二端点312(如图中的MX1+、MX1-,以及MX2+及MX2-),而该二次侧线圈32具有相对应的第三端点321及第四端点322(如图中的MDI_1+、MDI_1-,以及MDI_2+、MDI_2-)。该隔离变压器3的该一次侧线圈31及该二次侧线圈32还分别具有中心抽头部位313及323,该隔离变压器3在该中心抽头部位313及323电性连接该保护电路4。更具体地说,该隔离变压器3由该中心抽头部位313及323与该保护电路4并联,但并不以此为限。借以,通过该保护电路4及该隔离变压器3形成该变压器模块2,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
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端口连接示意图及电子设备连接示意图。当该变压器模块2设置于连接器5(如图5所示)中时,主要通过该一次侧线圈31的该第一端点311及该第二端点312电性连接该连接器5的连接端口50。并且,通过该二次侧线圈32的该第三端点321及该第四端点322,电性连接至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主板6)。该连接端50对外连接缆线或外部装置(图中未标示),当缆线或外部装置发生错误、产生静电,或遭受雷击,致使该一次侧线圈31产生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时,该变压器模块2能够予以衰减及抑止。借此,阻绝该二次侧线圈32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波,保护该计算机主板6不致烧毁。其中,该连接器5主要可为连接网络缆线的连接器,如RJ45的连接器,但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器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变压器模块2主要设置于该连接器5中,并且与该计算机主板6电性连接。当该外部产生静电或遭受雷击,而导致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产生时,可通过该变压器模块2大幅衰减该隔离变压器3的该二次侧线圈32(如图2所示)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波,保护该计算机主板6不致被影响及烧毁。
该连接器5具有绝缘本体51及金属壳体52,用以包覆该连接端口50及该变压器模块2。本实用新型主要可除去该绝缘本体51及该金属壳体52的顶部,借以,将该保护电路4设置于该连接器5的顶部。
如图5所示,该保护电路4主要由电路板41及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保护组件42所构成,该电路板41设置于该隔离变压器3之上,电性连接该中心抽头部位313及323(如图2所示),借以与该隔离变压器3电性连接。该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保护组件42电性连接在该电路板41上,与该电路板41共同构成该保护电路4,该保护组件42通过该电路板41与该隔离变压器3电性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该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保护组件42可借由表面粘着技术(SMT,Surface MountTechnology)的方式连接于该电路板41上,借以缩小该保护电路4与该变压器模块2的整体体积,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保护组件42主要可为各式的突波抑制组件,例如瞬态电压抑制器(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气体放电管(GDT,Gas Discharge Tube)或高压电容等。再者,该保护组件42也可为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防护组件。借以,该保护组件42与该电路板41共同构成该保护电路4。本实施例中,将该保护电路4设置于该连接器5的顶部,并使各该保护组件42得以朝上设置。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欲增强该计算机主板6的安全规范时,即可直接置换该保护电路4上的各该保护组件42来轻易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可根据使用者对于安全规范的要求,在该保护电路4上电性连接两个以上的该保护组件42,借以通过该变压器模块2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其中,若该保护电路4上的该保护组件4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该两个以上保护组件42可选自于由瞬态电压抑制器、气体放电管、高压电容及EMI防护组件所组成的群组。并且,所选用的每一个该保护组件42均不相同,例如,采用瞬态电压抑制器搭配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搭配高压电容、高压电容搭配瞬态电压抑制器以及采用气体放电管搭配EMI防护组件等搭配方式。再者,也可同时采用瞬态电压抑制器、气体放电管、高压电容及EMI防护组件,借以,抑制不同程度的高压突波及电磁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落在后述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该一次侧线圈及该二次侧线圈分别包括中心抽头部位;及
保护电路,电性连接该隔离变压器的该一次侧线圈及该二次侧线圈的该中心抽头部位,以与该隔离变压器共同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设置于连接器之中,所述变压器模块中的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具有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一端点及该第二端点电性连接该连接器的连接端口;所述隔离变压器中的二次侧线圈具有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该第三端点及该第四端点电性连接至计算机主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RJ45的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顶部,该顶部上配置有所述保护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电路板及至少一个电性连接在该电路板上的保护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借由表面粘着技术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为突波抑制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波抑制组件为瞬态电压抑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波抑制组件为气体放电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波抑制组件为高压电容。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为电磁干扰防护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644725U CN201838447U (zh) | 2010-07-14 | 2010-07-14 |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644725U CN201838447U (zh) | 2010-07-14 | 2010-07-14 |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38447U true CN201838447U (zh) | 2011-05-18 |
Family
ID=4400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6447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38447U (zh) | 2010-07-14 | 2010-07-14 |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38447U (zh) |
-
2010
- 2010-07-14 CN CN2010202644725U patent/CN2018384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1002C (zh) | 连接器以及其高压突波保护方法 | |
CN104135148A (zh) | 一种usb接口电路 | |
CN204030947U (zh) | 一种usb接口电路 | |
CN101267112B (zh) | 突波保护电路及利用该突波保护电路的连接器与电子装置 | |
CN101719665B (zh) | 以太网端口防雷保护器与防雷电路 | |
KR20080105293A (ko) | 통신선로 연결장치의 낙뢰 및 서지보호 장치 | |
KR101475147B1 (ko) | 연결 장치 회로 및 이의 고전압 서지 보호 방법 | |
CN204517387U (zh) | 一种可应用于pos的emi和esd滤波器阵列 | |
US8320095B2 (en) | Transformer module with multiple protections | |
CN202205997U (zh) | 具有保护元件的模块化连接器 | |
CN201838447U (zh) | 具有多重保护机制的变压器模块 | |
TWM494409U (zh) | 一種用於rj45整合型連接器的防突波保護結構 | |
CN202276028U (zh) | 改良型网络连接器结构 | |
US20140022682A1 (en) | Packaged chip integrated with a signal isolation transformer and a protective component | |
CN201741967U (zh) | 改良型网络连接装置 | |
CN201741961U (zh) | 具有连接器模块的改良型电源插座装置 | |
CN101510657A (zh) | 具有突波保护装置的延长线装置 | |
CN209626019U (zh) | 变压器装置 | |
CN201741966U (zh) | 改良型网络连接装置 | |
TWI510001B (zh) | And a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between | |
CN207504279U (zh) | 一种用于rj45整合型连接器的防突波保护结构 | |
CN206099320U (zh) | 突波保护电路 | |
TWM393828U (en) | External network connection device | |
CN203631887U (zh) |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10g防突波保护线路 | |
TWI607614B (zh) | 網路濾波電路及應用該電路之網路濾波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