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3061U - 混药接头 - Google Patents
混药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23061U CN201823061U CN2010202920301U CN201020292030U CN201823061U CN 201823061 U CN201823061 U CN 201823061U CN 2010202920301 U CN2010202920301 U CN 2010202920301U CN 201020292030 U CN201020292030 U CN 201020292030U CN 201823061 U CN201823061 U CN 2018230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part
- medicine
- connecting portion
- utility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通道部,穿设在套筒部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使得混药过程简单,药液不容易被污染,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配药与输液同时进行,配完药的空瓶与大输液袋合在一起,排除了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药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大输液一般与西林瓶包装的抗生素类药混合后给患者注射,混药时一般用注射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注入大输液包装中,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同时还要增加使用注射器的成本;同时注射器针筒返复刺穿西林瓶及大输液包装的胶塞,不仅易产生橡胶屑,而且药液易被污染,从而造成用药安全问题;配药与输液不是同时进行,配完药的空瓶与大输液分离,易出现用错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且便于使用的混药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通道部,穿设在套筒部中。
进一步地,套筒部包括第一套筒部及第二套筒部,第一连接部形成在第一套筒部,第二连接部形成在第二套筒部。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套筒部内径。
进一步地,通道部为锥形穿刺结构。
进一步地,通道部两端均为锥形穿刺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螺纹结构。
进一步地,通道部端部突出于套筒部端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使得混药过程简单,药液不容易被污染,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配药与输液同时进行,配完药的空瓶与大输液袋合在一起,排除了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用的软袋大输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用的西林瓶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西林瓶包装易折部折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见图2-图7,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10,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以及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通道部20,穿设在套筒部10中。这样,通过通道部20与套筒部10可以实现配药不需注射器,同时西林瓶配完药以后,还与大输液包装连接在一起,不仅配药不产生污染,同时也不会出现用错药的情况。
优选地,套筒部10包括第一套筒部13及第二套筒部14,第一连接部11形成在第一套筒部13,第二连接部12形成在第二套筒部14。第一套筒部13主要与图6所示抗生素西林瓶配合使用,第二套筒部14可以与输液袋配合使用,这样连接紧密,方便使用。
优选地,第一套筒部13的内径小于第二套筒部14内径,这样,便于第一套筒部13与药瓶(例如,抗生素西林瓶)相配合,且第二套筒部14与软袋大输液包装4相配合。
优选地,通道部20为锥形穿刺结构。这样,便于通道部刺穿并与软袋大输液包装4及其抗生素西林瓶相配合。通道部20可以是一端具有锥形穿刺结构,也可以是两端均具有锥形穿刺结构,便于使用。通道部20为锥形穿刺结构(6%鲁尔圆锥)可以保证通道部20与药瓶及其软袋大输液包装4的连接部上的倒锥体密封可靠。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为螺纹结构。其内壁设有螺纹与如图4所示西林瓶包装上设的小法兰可旋紧配合,保证第一套筒部中间的通道部20与西林瓶包装连接部上的密封可靠。
如图6所示,优选地,通道部20端部突出于套筒部10端部。这样,便于穿刺配药,使用方便,且可以保证输液时配药接口内的残留药液量相对较少。
将如图4所示西林瓶包装上的易折部去掉后得到如图5所示结构,如图2所示,将混药接头5的第一套筒部13旋入如图所示的连接部;将如图3所示软袋大输液包装4上的易撕膜去掉,将上述与西林瓶包装组合在一起的混药接头5旋入软袋大输液包装4上的配药接口中,针头刺穿配药通道中的密封膜,则混药接头5上的药液通道将软袋大输液包装4与西林瓶包装两容器连通,从而完成将容器内的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这样即可实现配药不需注射器,同时西林瓶配完药以后,还与大输液包装连接在一起,不仅配药不产生污染,同时也不会出现用错药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部(10),具有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以及
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
通道部(20),穿设在所述套筒部(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10)包括第一套筒部(13)及第二套筒部(14),所述第一连接部(11)形成在所述第一套筒部(13),所述第二连接部(12)形成在所述第二套筒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部(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套筒部(14)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部(20)为锥形穿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部(20)两端均为锥形穿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为螺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部(20)端部突出于所述套筒部(10)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20301U CN201823061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混药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20301U CN201823061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混药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23061U true CN201823061U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3961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9203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23061U (zh) | 2010-08-12 | 2010-08-12 | 混药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2306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8751A (zh) * | 2014-05-05 | 2015-11-25 | 王文龙 | 6%(鲁尔)圆锥接头配药连接器 |
CN110051538A (zh) * | 2019-04-16 | 2019-07-26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免多次穿刺瓶塞的溶媒转接器 |
-
2010
- 2010-08-12 CN CN2010202920301U patent/CN2018230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8751A (zh) * | 2014-05-05 | 2015-11-25 | 王文龙 | 6%(鲁尔)圆锥接头配药连接器 |
CN110051538A (zh) * | 2019-04-16 | 2019-07-26 |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免多次穿刺瓶塞的溶媒转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78156A (zh) | 可多次直配的输液容器组合盖及输液容器 | |
CN201279277Y (zh) | 一种无瓶塞穿刺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 |
CN201823061U (zh) | 混药接头 | |
CN201921126U (zh) | 混药接头 | |
CN100388955C (zh) | 混药嘴具有穿刺功能的输液袋 | |
CN202069867U (zh) | 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包装 | |
CN201782961U (zh) | 硬双接口及具有其的大输液软包装 | |
CN202061092U (zh) | 混药接头 | |
CN202113335U (zh) | 组合盖 | |
CN2915101Y (zh) | 采用带保护套的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 |
CN201042519Y (zh) | 一次性使用配药针 | |
CN202096447U (zh) | 输液塑料瓶包装 | |
CN201775777U (zh) | 一体式免推注水、粉药物药械组合装置 | |
CN106236582A (zh) | 可多次直配的双咀输液容器组合盖及输液容器 | |
CN201782960U (zh) | 带有硬双接口的输液软袋 | |
CN105997509A (zh) | 可对多剂型进行多次直配的输液容器组合盖及输液容器 | |
CN202096467U (zh) | 混药接头 | |
CN202036528U (zh) | 硬双接口 | |
CN208726273U (zh) | 一种带混药器的双接口输液软袋 | |
CN201279278Y (zh) | 用于输液塑料包装容器的瓶盖 | |
CN202069868U (zh) | 硬双接口 | |
CN201510520U (zh) | 带两单硬接口的输液袋 | |
CN2686624Y (zh) | 混药嘴具有穿刺功能的输液袋 | |
CN2880062Y (zh) | 粉液即配型大输液袋 | |
CN2843473Y (zh) | 带输液器和带混药嘴的硬接口输液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