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9265U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 Google Patents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19265U CN201819265U CN2010205759383U CN201020575938U CN201819265U CN 201819265 U CN201819265 U CN 201819265U CN 2010205759383 U CN2010205759383 U CN 2010205759383U CN 201020575938 U CN201020575938 U CN 201020575938U CN 201819265 U CN201819265 U CN 201819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radiation
- heat
- energy
- shaped
- st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腔的炉头,与该炉头连通的燃气引射器,在炉体的内壁和炉头之间设置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上方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层热辐射网层,在炉体上制有用于排出烟气的烟气通道。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设置在隔热保温层上的,覆盖锅体底部的热辐射网层,吸收燃气燃烧时锅体无法吸收的多余热量,将这些热量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在烟气排出时,烟气需要通过热辐射网层的筛网结构,可降低烟气的排出速率,同时在热辐射网层上制有过火凹槽结构,保证炉腔内气流的畅通,有效控制烟气从烟气通道排出的速度,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并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大大提高了燃气的热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节能燃气炉具,具体地说是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背景技术
传统炉具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大气直接燃烧燃气来加热锅底的。这样的加热方式,虽然也能达到加热锅内食品的目的,但由于受锅底面积的限制,局部火焰因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使部分热量通过锅底和炉具间的空隙溢出,从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节能炉具,专利号:200620140985.9公开了一种节能炉具,该节能炉具包括设在炉体上用以支撑锅体的灶腔上口边缘、处于灶腔中间部位的燃烧炉头和与该燃烧炉头相连通的燃气引射器,灶腔上口边缘为与所述的锅体相匹配的密封环形面,而所述燃烧炉头外环置有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成的隔热保温层,在该隔热保温层的表面分布有多个通孔,同时该隔热保温层与所述灶腔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上设有与炉具排烟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口。
这种节能炉具的灶腔上口边缘与锅体之间形成密封面,因此,燃气燃烧后,废气和多余的热量无法从上口边缘和锅体之间的空隙中逸出,而只能向下返回,从罩体的各通孔处排出,同时,隔热保温层又快速地吸收废气中的余热而加热自身。经实验表明,经过通孔后的废气温度可迅速地降至700℃以下,而受热后的隔热保温层再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把热能传递给锅底,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但是这种节能炉具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如排出的废气速度较快,排出的废气中还存有大量的热能,如果能将这些热能转换为锅体能吸收的能量形式,燃气的热能利用率还将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专利:节能环保燃气炉头,专利号:200720020974.1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燃气炉头,包括炉碗,炉碗内设置燃烧网,燃烧网与气管相连通,燃烧网下方的炉碗内依次固定设置二级蜂窝板和一极分流隔板,二级蜂窝板上密布开设小孔,一级分流隔板上开设一个以上的气流孔,燃烧网由呈上下排列的膜片、沿膜片周圈排列设置的联接片组成,膜片和联接片固定联接在一起,相邻的膜片和联接片之间形成微孔。
这种节能环保燃气炉头在通入气体时,气流依次通过一级分流隔板,二极蜂窝板、燃烧网上的各孔分流后,气体的流速大大降低,并且燃烧更为充分。但该燃烧网只是用于炉头内,单纯的起到防风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能充分地利用排出废气中储存的热量再次加热锅体,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腔的炉头,与该炉头连通的燃气引射器,在炉体的内壁和炉头之间设置有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上方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层与隔热保温层相匹配的热辐射网层,在炉体上制有用于排出烟气的烟气通道。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炉体上端面制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支撑部,烟气通道即为炉体上沿与锅体之间的间隙。
上述的炉体上端面制有与锅体底部相密封配合的密封支撑部;隔热保温层固定在炉头侧壁与炉体内壁之间,将炉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在隔热保温层上制有多个连通炉体内腔上下两部分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制有喇叭型开口;烟气通道一端与炉体内腔的下部分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上述的炉体内腔固定有支撑隔热保温层的支撑结构,隔热保温层由固定在支撑结构上的至少三片保温板组成。
上述的热辐射网层为整体制成或拼接组成的漏斗形热辐射网,在热辐射网层内制有贯通的网孔,在该热辐射网层与隔热保温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物,在热辐射网层与隔热保温层之间留有空隙。
上述的热辐射网层由至少三片扇形的热辐射网单元组成,每片热辐射网单元制有支撑边,在相邻热辐射网单元的支撑边之间制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过火凹槽。
上述的热辐射网层由至少三片热辐射网单元组成,在热辐射网单元的两侧制有弧形的支撑边,在相邻热辐射网单元的支撑边之间制有由中心向外螺旋辐射的过火凹槽。
上述的热辐射网层由至少三片热辐射网单元拼接组成,热辐射网单元为波浪形的扇形网片,波浪谷底构成支撑边,在热辐射网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过火凹槽。
上述的热辐射网层呈同心的波浪环形,热辐射网层底面的波浪谷底构成支撑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设置在隔热保温层上的,覆盖锅体底部的热辐射网层,吸收燃气燃烧时锅体无法吸收的多余热量,将这些热量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在烟气排出时,烟气需要通过热辐射网层的筛网结构,可降低烟气的排出速率,同时在热辐射网层上制有过火凹槽结构,保证炉腔内气流的畅通,有效控制烟气从烟气通道排出的速度,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并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大大提高了燃气的热能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区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采用在炉头上方开有圆孔的热辐射网单元,让中心炉头喷出的燃气火焰保持高速度,直接加热锅体底部,然后在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间多次反射,通过隔热保温层上的热辐射网层有效控制热流排出速度,防止燃气热流因炉内高气压过早地从炉体上端沿的烟气通道排出,使燃气更加充分燃烧,同时吸收大量的余热,转换为辐射能再次加热锅体;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采用在将炉体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热保温层,燃气在炉体内腔上部分充分燃烧后,经过热辐射网层的筛网结构和隔热保温层上的通孔进入炉体内腔的下部分并排出,热辐射网层既可将燃气燃烧时锅体无法吸收的多余热量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又可在烟气排出时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转换为红外线辐射能,从而大大提高燃气的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热辐射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3中的热辐射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的热辐射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4中的热辐射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的热辐射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5中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4中的热辐射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6中的热辐射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炉体1、密封支撑部1a、炉体内腔2、炉头3、燃气引射器4、隔热保温层5、通孔51、热辐射网层6、过火凹槽6a、热辐射网单元61、锅体7、支撑部8、烟气通道10、圆孔11、长明火混合燃气管12、支撑结构13。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节能燃气炉具,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内腔2中心的炉头3,与该炉头3连通的燃气引射器4、位于炉体1内壁和炉头3之间的由远红外陶瓷材料制成的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5。隔热保温层5上方固定有一个覆盖锅底的热辐射网层6。
隔热保温层5可以是热辐射陶瓷材料、石棉、发泡陶瓷材料或铁皮等构成,起到保温的作用,并可利用更多的热量来加热热辐射网层6。隔热保温层5优选为热辐射陶瓷材料,不但可以起保温的作用,更能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辐射能再次加热锅体7。
在炉体1的上端面制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7的支撑部8,支撑部8的数量优选为3至8个。炉体1的上端面和锅体7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构成排出烟气的烟气通道10。
隔热保温层5呈倒锥形,一般与炉体1水平面构成为角度为25°至45°,本实施例中采用40°,隔热保温层5的上表面优选为凹凸不平面。隔热保温层5可由多个扇环形远红外陶瓷板组成。
热辐射网层6可由多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在热辐射网层6内制有贯通的网孔,在热辐射网层6的中间部分可开设圆孔11。如图3所示的热辐射网层6的俯视图,拼接后的热辐射网层6具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过火凹槽6a。炉头3喷出的燃气燃烧后,可以顺着过火凹槽6a向外扩散,保证火势的顺畅。同时,由于在隔热保温层5上架设了热辐射网层6,可使火焰与热辐射网层6充分接触,将热能转换为辐射能加热锅体7,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如图3a、图3b所示的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热辐射网层6的热辐射网单元61大致呈扇形,在热辐射网单元61的两侧,具有向外倾斜的支撑边61a。每两个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后,在支撑边61a之间形成过火凹槽6a。热辐射网单元61一般由经线和纬线编织的耐热金属丝组成,并通过支撑边61a安装在隔热保温层5上。
本实施例的节能燃气炉具使用时,从炉头3喷出的燃气燃烧后,火焰一部分通过过火凹槽6a快速加热整个锅体7,还有一部分火焰通过热辐射网层6的筛网结构,充分加热热辐射网层6,有利于燃气在炉体内的充分燃烧及热能的有效利用。
另外,炉头3将燃气喷射到锅体7的底部后,在锅体7和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5之间会多次反射,最后烟气从炉体1上端面的烟气通道溢出,在反射过程中,燃气便可充分加热热辐射网层6和隔热保温层5。热辐射网层6和隔热保温层5吸收锅体7无法利用的多余热量,将这些热量转化为辐射能让锅体7吸收,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节能燃气炉具,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内腔2中心的炉头3,与该炉头3连通的燃气引射器4、位于炉体1内壁和炉头3之间的由远红外陶瓷材料制成的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5。隔热保温层5可由多个扇环形远红外陶瓷板组成。在燃气引射器4内设置有长明火混合燃气管12。在隔热保温层5上方固定有一个覆盖锅底的热辐射网层6,且热辐射网层6在炉头3上方留有通过火焰的圆孔11。
炉体1上端面制有与锅体7底部相密封配合的密封支撑部1a。隔热保温层5固定在炉头3侧壁与炉体1内壁之间,将炉体内腔2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在隔热保温层5制有多个连通炉体内腔2上下两部分的通孔51,烟气通道10即为炉体内腔2下部分的用于排出烟气的管道。
炉体内腔2内固定有支撑隔热保温层5的支撑结构13,隔热保温层5可以由至少三片带通孔51的保温板拼接组成。
本实施例的热辐射网层6可由多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如图4所示的俯视图,拼接后的热辐射网层6具有由中心向外螺旋辐射的过火凹槽6a。炉头3喷出的燃气燃烧后,火焰可以顺着过火凹槽6a旋转向外扩散,保证火势的顺畅。同时,由于在隔热保温层5上架设了热辐射网层6,可使火焰与热辐射网层6充分接触,将热能转换为辐射能加热锅体7,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拼接构成热辐射网层6的热辐射网单元61如图4a所示,在热辐射网单元61的两侧,具有向外倾斜的支撑边61a。每两个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后,在支撑边61a之间形成螺旋弯曲的过火凹槽6a。热辐射网单元61并通过支撑边61a安装在隔热保温层5上,也可通过其他固定方式设置在隔热保温层5之上。
本实施例的节能燃气炉具使用时,从炉头3喷出的燃气燃烧后,火焰一部分通过螺旋的过火凹槽6a快速加热整个锅体7,还有一部分火焰通过热辐射网层6的筛网结构,充分加热热辐射网层6,有利于燃气在炉体内的充分燃烧及热能的有效利用。
燃气燃烧产生的热流加热热辐射网层6后,经隔热保温层5的通孔51进入隔热保温层5下方的炉体内腔2,进一步加热隔热保温层5。热辐射网层6和隔热保温层5吸收锅体7无法利用的多余热量,将这些热量转化为辐射能让锅体7吸收,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炉体结构上,采用图5所示的热辐射网层6。该热辐射网层6可一体制成,也可由多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
本实施例的热辐射网层6呈同心波浪环形,如图5a所示的剖面视图,热辐射网单元61由中心向外呈波浪形,下表面构成支撑部,放置在隔热保温层5上。当燃气燃烧后,由于热辐射网层6位于隔热保温层5和锅体7之间,热流便会穿过热辐射网层6的筛网,从而充分加热热辐射网层6,将锅体7无法吸收的热量转换为热辐射能量,再次加热锅体7,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炉体结构上,采用如图6所示的热辐射网层6。该热辐射网层6可一体制成,也可由多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如图6a所示,本实施例的热辐射网层6优选由多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构成。
在本实施例的热辐射网层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有波浪形的过火凹槽6a。如图6a和图6b所示,该过火凹槽6a由热辐射网层6的中心向外辐射。从炉头3喷出的燃气燃烧后,热流经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波浪形过火凹槽6a向外扩散,同时加热热辐射网层6,使这些热量转化为辐射能让锅体7吸收,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热辐射网层6设置在隔热保温层5上。热辐射网层6为一体制成,大致呈漏斗形。在热辐射网层6与隔热保温层5之间设置有支撑物,使热辐射网层6与隔热保温层5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内腔(2)的炉头(3),与该炉头(3)连通的燃气引射器(4),其特征是:在炉体(1)的内壁和炉头(3)之间设置有倒锥形的隔热保温层(5),所述的隔热保温层(5)上方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层与隔热保温层(5)相匹配的热辐射网层(6),在炉体(1)上制有用于排出烟气的烟气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1)上端面制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7)的支撑部(8),所述的烟气通道(10)即为炉体(1)上沿与锅体(7)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1)上端面制有与锅体(7)底部相密封配合的密封支撑部(1a);所述的隔热保温层(5)固定在炉头(3)侧壁与炉体(1)内壁之间,将炉体内腔(2)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在隔热保温层(5)上制有连通炉体内腔(2)上下两部分的通孔(51),所述通孔(51)的上部制有喇叭型开口;所述的烟气通道(10)一端与炉体内腔(2)的下部分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内腔(2)固定有支撑隔热保温层(5)的支撑结构(13),隔热保温层(5)由固定在支撑结构(13)上的至少三片保温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辐射网层(6)为整体制成或拼接组成的漏斗形热辐射网,在热辐射网层(6)内制有贯通的网孔,在该热辐射网层(6)与隔热保温层(5)之间设置有支撑物,在热辐射网层(6)与隔热保温层(5)之间留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辐射网层(6)由至少三片扇形的热辐射网单元(61)组成,每片热辐射网单元(61)制有所述的支撑边(61a),在相邻热辐射网单元(61)的支撑边(61a)之间制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过火凹槽(6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辐射网层(6)由至少三片热辐射网单元(61)组成,在热辐射网单元(61)的两侧制有弧形的支撑边(61a),在相邻热辐射网单元(61)的支撑边(61a)之间制有由中心向外螺旋辐射的过火凹槽(6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辐射网层(6)由至少三片热辐射网单元(61)拼接组成,所述的热辐射网单元(61)为波浪形的扇形网片,波浪谷底构成所述的支撑边(61a),在热辐射网单元(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过火凹槽(6a)。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辐射网层(6)呈同心的波浪环形,热辐射网层(6)底面的波浪谷底构成所述的支撑边(61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759383U CN201819265U (zh) | 2010-10-21 | 2010-10-21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759383U CN201819265U (zh) | 2010-10-21 | 2010-10-21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19265U true CN201819265U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391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759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19265U (zh) | 2010-10-21 | 2010-10-21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192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844A (zh) * | 2012-07-09 | 2012-10-17 | 吴伟业 |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 |
CN104296175A (zh) * | 2013-07-17 | 2015-01-21 | 西安科弘厨房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辐射网炒灶 |
-
2010
- 2010-10-21 CN CN2010205759383U patent/CN2018192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844A (zh) * | 2012-07-09 | 2012-10-17 | 吴伟业 |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 |
CN102734844B (zh) * | 2012-07-09 | 2015-05-06 | 吴伟业 |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 |
CN104296175A (zh) * | 2013-07-17 | 2015-01-21 | 西安科弘厨房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辐射网炒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64343U (zh) | 聚能炉灶 | |
CN101957002B (zh)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燃气炉具 | |
CN201819264U (zh)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燃气炉具 | |
CN201819265U (zh) | 具有热辐射网结构的节能灶 | |
CN102379319B (zh) | 红外线燃气烧烤炉 | |
CN206160118U (zh) | 一种商用节能灶头 | |
CN202973191U (zh) | 民用多功能小热风炉 | |
CN101995034A (zh) | 高热能蜂窝煤采暖炉 | |
CN201987279U (zh) | 一种高效率节能锅 | |
CN204757047U (zh) | 一种燃气灶的节能器 | |
CN211146588U (zh) | 一种龙风节能锅灶 | |
CN200986239Y (zh) | 一种节能炉具 | |
CN205655328U (zh) | 节能炉 | |
CN201331102Y (zh) | 智能式燃气节能炉 | |
CN204594212U (zh) | 节能埚炉 | |
CN110793069A (zh) | 一种龙风节能锅灶 | |
CN205156078U (zh) | 燃气灶聚热器 | |
CN207023919U (zh) | 燃气蒸饭箱的燃烧室 | |
CN105546591B (zh) | 一种格栅紊流节能灶 | |
CN205332280U (zh) | 一种格栅紊流节能灶 | |
CN205481195U (zh) | 一种能使火焰均分导流加热锅具的节能炉体 | |
CN206846823U (zh) | 夹层式辅助旋流煤气节能罩 | |
JP2017516048A (ja) | ガスコンロのエコノマイザ | |
CN205372643U (zh) | 高效炊事采暖炉 | |
CN104596242A (zh) | 节能埚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