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800715U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0715U
CN201800715U CN2010205127881U CN201020512788U CN201800715U CN 201800715 U CN201800715 U CN 201800715U CN 2010205127881 U CN2010205127881 U CN 2010205127881U CN 201020512788 U CN201020512788 U CN 201020512788U CN 201800715 U CN201800715 U CN 201800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battery
battery pack
super capacitor
supply conver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2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璘
田霞
吴锦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FEICHI DYNAMIC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FEICHI DYNAMIC MECHANISM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FEICHI DYNAMIC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12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0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0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07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设有发动机、发电机、AC/DC电源变换器、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DC/DC电源变换器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线路经由DC/DC电源变换器连接于电机控制器,发动机连接于发电机,该发电机经由AC/DC电源变换器连接到动力电池组与DC/DC电源变换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超级电容组连接到DC/DC电源变换器与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路上。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组-电源变换器-超级电容组”功率自适应混合系统,因此有效减小了动力电池组峰值放电电流,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和循环使用寿命,降低了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组配置容量和整车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现有的混合动力车(HEV)是指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的汽车。由于HEV需要即时充电,充电容量较小,并且无法采用普通的家用电源充电,因此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在此情形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应运而生。
PHEV具有较大的动力电池容量,可以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较长里程,并且在需要时仍然可以象通常的混合动力车一样工作。与传统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相比,PHEV的电输出比率得到了大幅提高,车辆运行成本大幅降低。PHEV可以大幅提高混合动力车电功率比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非常适用于复杂路况的城市公交系统。尽管PHEV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仍然缺乏一套比较有效的用于PHEV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这导致现有的PHEV不能充分发挥其上述优点。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有效地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安全使用性和使用寿命,降低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电池组的容量配置。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设有发动机、发电机、AC/DC电源变换器、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DC/DC电源变换器以及电机控制器,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线路经由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连接于所述发电机,该发电机经由所述AC/DC电源变换器连接到所述动力电池组与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超级电容组连接到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路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PHEV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形成了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组-电源变换器-超级电容组”功率自适应混合系统,因此有效减小了动力电池组峰值放电电流,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和循环使用寿命,降低了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组配置容量和整车制造成本。有关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优点,详见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设有发动机、发电机、AC/DC电源变换器、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DC/DC电源变换器以及电机控制器,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线路经由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连接于所述发电机,该发电机经由所述AC/DC电源变换器连接到所述动力电池组与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超级电容组连接到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路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述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能够根据车辆行驶功率需求,通过电源变换器(尤其是DC/DC电源变换器)实现功率混合的自适应控制,具有优异的功率输出特性,在动力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处于较低水平时,“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仍然具有较强的功率输出能力,在保证动力电池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可使用容量;在整车层面上,整车控制器根据动力电池组SOC和超级电容组端的电压,基于车辆行驶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调节车辆制动反馈强度,控制发动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补偿车辆行驶功率需求,同时,对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减小动力电池组的峰值放电电流,动力电池组通过DC/DC电源变换器和超级电容组并联。在DC/DC电源变换器的特性作用下,动力电池组输出电流平缓,实现了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输出功率的自适应混合。
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一种动态的电源变换器输出特性的控制,在超级电容组充电过程中,抬高DC/DC电源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加速超级电容组的充电过程,使得超级电容组在下次放电时具有较高的初始电压;在超级电容组放电过程,降低电源变换器输出电压,充分发挥超级电容组大功率输出的特性,实现超级电容组的“快充快放”特性。
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其能够容易地建立基于分层控制结构的整车控制策略,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可使用容量和动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为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的工作模式。
PHEV一般采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现有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其一,电量消耗模式——当动力电池组SOC(即荷电状态)较高时,车辆从电池组吸取能量,以纯电动模式行驶,此时电池SOC可以有波动,但其平均水平不断减少,即电量在不断消耗;其二,电量保持模式——当电池组SOC下降到较低水平时,车辆工作在混合动力模式,动力电池组SOC基本不变。在上述运行模式下,动力电池组处于间歇大电流放电状态,影响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当动力电池组SOC降低时,更加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组的循环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PHEV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提出了“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发动机/发电机组”的PHEV动力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构思如下:
根据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建立适合多种工况、尤其是城市工况的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参数匹配方法。
具体地,动力电池组输出端串接DC/DC电源变换器,DC/DC电源变换器具有输出斜率可变的下降电源外特性。当动力电池组输出电流增大,DC/DC电源变换器外特性下降斜率随之增大,导致电源变换器输出电压下降,超级电容组放电并输出功率,抑制动力电池组电流的进一步增大;当动力电池组输出电流减小,电源变换器外特性下降斜率随之变缓,导致DC/DC电源变换器输出电压上升,超级电容组处于充电状态,抑制动力电池组电流的进一步减小。通过DC/DC电源变换器的输出外特性,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的输出功率实现自适应混合。在此基础上,根据动力电池组输出电流的变化,DC/DC电源变换器实现斜率动态调节的电源外特性,分别对超级电容组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实现最优控制。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建立一体化的电池管理和电容管理系统,为电源变换器外特性控制和整车控制提供状态信息。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PHEV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形成了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组-电源变换器-超级电容组”功率自适应混合系统,因此有效减小了动力电池组峰值放电电流,提高其安全使用性能和循环使用寿命,降低了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组配置容量和整车制造成本。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

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发动机、发电机、AC/DC电源变换器、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DC/DC电源变换器以及电机控制器,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组通过线路经由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连接于所述发电机,该发电机经由所述AC/DC电源变换器连接到所述动力电池组与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之间的线路上,所述超级电容组连接到所述DC/DC电源变换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路上。
CN2010205127881U 2010-08-24 2010-08-2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0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27881U CN201800715U (zh) 2010-08-24 2010-08-2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27881U CN201800715U (zh) 2010-08-24 2010-08-2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0715U true CN201800715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7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278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0715U (zh) 2010-08-24 2010-08-2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071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155A (zh) * 2011-04-22 2011-08-31 清华大学 一种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电源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85355A (zh) * 2011-05-12 201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电流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2407850A (zh) * 2011-09-26 2012-04-11 浙江大学 基于随机运行工况模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源管理方法
CN102501778A (zh) * 2012-01-06 2012-06-20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电压复合储能系统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分配方法
CN103144526A (zh) * 2013-03-01 2013-06-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复合电源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04015626A (zh) * 2014-05-29 2014-09-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用复合电源系统
CN104052141A (zh) * 2013-03-12 2014-09-17 天津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155A (zh) * 2011-04-22 2011-08-31 清华大学 一种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电源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85355A (zh) * 2011-05-12 201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充放电电流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2407850A (zh) * 2011-09-26 2012-04-11 浙江大学 基于随机运行工况模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源管理方法
CN102407850B (zh) * 2011-09-26 2013-11-06 浙江大学 基于随机运行工况模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源管理方法
CN102501778A (zh) * 2012-01-06 2012-06-20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电压复合储能系统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分配方法
CN103144526A (zh) * 2013-03-01 2013-06-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复合电源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CN104052141A (zh) * 2013-03-12 2014-09-17 天津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15626A (zh) * 2014-05-29 2014-09-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用复合电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6721B (zh) 纯电动汽车双源能量系统及供电控制方法、快充方法和慢充方法
CN201800715U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CN202923374U (zh) 利用超级电容的自卸车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3085676B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发电系统
CN103786589A (zh)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电动车的电量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5644377A (zh) 一种双能源电动车
CN201970877U (zh) 一种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
CN105291803A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1647835U (zh) 混合动力rtg电气系统
CN204726251U (zh) 燃料电池机车及其动力系统
CN204928197U (zh) 应用于启停系统的双电压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源
CN101717044A (zh) 混合动力的轮胎吊节能系统
CN105644386A (zh)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2545585B (zh) 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
CN201817202U (zh) 基于飞轮储能的柴油发电机组混合动力节能系统
CN102700428B (zh) 带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45584B (zh) 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电压设定点的控制方法
CN204978281U (zh) 电动汽车复合电源能量管理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01700736B (zh) 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装置
CN202863180U (zh) 一种自动充电的叉车
Zhug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HESS) for electric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201592649U (zh) 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装置
CN106864242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车辆及超级电容的工作流程
CN204263963U (zh) 一种双能源电动车
CN108688457A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 LI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ZHOU FEICHI DYNAMIC MECHANISM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1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25007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25009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120

Address after: 225009 B District, Yangzhou R & D center, 186 middle Yangzi Road, Yangzhou, Jiangsu 206, China

Patentee after: Wang Lin

Address before: 225007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Guangling Industrial Park Guangling District Genshin Road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Feichi Dynamic Mechanism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