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9897U - 炒食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炒食干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89897U CN201789897U CN2010202983230U CN201020298323U CN201789897U CN 201789897 U CN201789897 U CN 201789897U CN 2010202983230 U CN2010202983230 U CN 2010202983230U CN 201020298323 U CN201020298323 U CN 201020298323U CN 201789897 U CN201789897 U CN 2017898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pedestal
- axostylus axostyle
- seat
- st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7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10110029822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28997 Fl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7961 Sesam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434 Sesamum ind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177 dried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炒食干燥机,其主要是在机座上组设一回转锅、一旋转装置、一拌炒装置、一单马达驱动装置及一加热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连接回转锅,所述拌炒装置以其搅拌件伸入回转锅内,所述单马达驱动装置具有单个马达以及第一传动组件、离合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第三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以及拌炒装置之间,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回转锅底部,由此,单个马达提供动力的机构设计,提供一种低成本及省电的炒食干燥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食材加工设备,特别关于一种应用于食材自动拌炒用途的炒食干燥机。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如:肉松、肉脯、芝麻等,其制作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加热拌炒干燥而成。以往此拌炒干燥化的过程都是通过人力操作来完成,然而,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度增长,费时费工的人力拌炒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加上近年来自动化机械的进步,以机器化的设备取代人力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炒食干燥机便因应而生。
目前已知炒食干燥机主要是在其机座上设置一个由第一马达驱动的回转锅,另在机座上设置一组由第二马达驱动的拌炒装置,所述拌炒装置以其搅拌件伸入回转锅中,另在回转锅底部设置加热装置。炒食干燥机在使用时,将待拌炒的食材放入回转锅内,再启动炒食干燥机,其中由第一马达驱动回转锅旋转,使回转锅内的食材可均匀受热,由第二马达驱动拌炒装置,使拌炒装置的搅拌件伸入回转锅内翻炒、搅拌食材。
前述炒食干燥机虽能提供一组具备自动拌炒食材的机器,然而,该炒食干燥机必须使用两组马达分别提供回转锅以及拌炒装置作动的动力,所以存在机械成本偏高及耗电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现有炒食干燥机使用两组马达驱的机械成本高及耗电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炒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食干燥机包含一机座、一回转锅、一旋转装置、一拌炒装置、一单马达驱动装置以及一加热装置;
所述回转锅是可旋转的组设于所述机座的座体顶部;
所述旋转装置包含一传动基座、一第一轴杆、一第一蜗轮及一第一蜗杆,第一轴杆纵向枢设于传动基座中,第一轴杆顶部设有一固接件组接回转锅,第一蜗轮设于传动基座中且固接于第一轴杆上,第一蜗杆横向枢设于传动基座中,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第一蜗杆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分位于两端;
所述拌炒装置包含一支撑座、一调整座、一调整构件、一第二蜗轮、一第二蜗杆、第二轴杆以及搅拌件,支撑座固设于机座上,调整座具有一第一座体以及接设于第一座体一侧的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两端各枢设一枢接座,再以枢接座组设于支撑座上,所述调整构件组设于支撑座上,并连接第二座体,用以调整调整座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蜗轮组设于调整座的第一座体,第二轴杆枢设于第二座体中,并固接于第二蜗轮,第二蜗杆枢设于二枢接座与第一座体中,且第二蜗杆与第一座体中的第二蜗轮相啮合,搅拌件组接第二轴杆底端,使搅拌件伸入回转锅内,通过调整构件改变搅拌件的倾斜角度;
所述单马达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一第一传动组件、一离合传动组件、一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第三传动组件,马达固定于机座的座体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含有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一传动皮带,主动轮设于马达的心轴上,第一从动轮设于旋转装置的第一蜗杆的第一连接端,第一传动皮带绕设于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间;所述离合传动组件具有一离合座,在离合座上枢设一离合轴杆,离合轴杆两端分别伸出离合座为第一端及第二端,离合轴杆第二端套设一离合套环以及一离合传动轮,离合套环结合键块可轴向滑移的套接离合轴杆上,离合套环外周面形成一环槽,环槽提供一枢设于机座上的连动杆以其底端活动抵接其中,连动杆上端连接一设于机座上的拉杆;第二传动组件包含第二从动轮、被动轮以及第二传动皮带,第二从动轮设于旋转装置的第一蜗杆第二连接端,被动轮设于离合轴杆的第一端,第二传动皮带绕设于第二从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第三传动组件包含第三从动轮以及第三传动皮带,第三从动轮组设于所述拌炒装置的第二蜗杆端部,第三传动皮带绕设于第三从动轮与离合传动轮之间;
所述加热装置是装设于机座中,且位于回转锅底部。
如上所述的炒食干燥机中,炒食干燥机还包含一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具有一弧形刮板及一支架,支架设于机座的座体上连接弧形刮板,弧形刮板位于回转锅内,接触回转锅的内锅面。
如上所述的炒食干燥机中,所述调整构件具有一枢接件,枢接件两侧枢设于支撑座中,枢接件中枢设一轴杆,轴杆一端设有一手轮,另一端设有螺孔,螺孔中螺接一接杆,并以接杆连接第二座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炒食干燥机主要是以其单马达驱动装置连接旋转装置带动回转锅以及拌炒装置,由此,单个马达提供动力的机构设计,提供一种低成本及省电的炒食干燥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炒食干燥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至图3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结合旋转装置及拌炒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是图1至图3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结合旋转装置及拌炒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是图4及图5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的旋转旋转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4及图5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拌炒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4及图5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的离合传动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4及图5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的离合传动组件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4及图5所示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单马达驱动装置的离合传动组件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炒食干燥机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至图5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炒食干燥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炒食干燥机包含一机座1、一回转锅2、一旋转装置3、一拌炒装置4、一单马达驱动装置5以及一加热装置7,或进一步包含一刮除组件6,其中:
机座1具有一中空状的座体,座体底部可设置多个滚轮,使机座1可以被推动移行。
回转锅2是可旋转的组设于机座1的座体顶部,用以提供待拌炒的食材置入其中。
如图2及图4至7所示,旋转装置3是组设于机座1中且连接回转锅2底部,用以带动回转锅2旋转,旋转装置3包含一中空状的传动基座30、一第一轴杆31、一第一蜗轮32及一第一蜗杆33,传动基座30可为一上座与一下座组合而成,第一轴杆31结合轴承纵向枢设于传动基座30中,第一轴杆31顶部设有一固接件34,第一蜗轮32设于传动基座30中且固接于第一轴杆31上,第一蜗杆33则结合轴承横向枢设于传动基座30中,第一蜗杆33与第一轴杆31上的第一蜗轮32相啮合,第一轴杆31顶部的固接件34组接回转锅2的底部,第一蜗杆33具有一第一连接端331及一第二连接端332分别位于两端。
如图1、2及图4、5、6所示,拌炒装置4包含一支撑座40、一调整座41、一调整构件42、一第二蜗轮43、一第二蜗杆44、第二轴杆45以及搅拌件46,其中:
支撑座40固设于机座1的座体上,调整座41具有一第一座体411以及接设于第一座体411一侧的第二座体412,第一座体411两端各枢设一枢接座413,再以枢接座413组设于支撑座40上。
如图6所示,调整构件42组设于支撑座40上,并连接第二座体412,用以手动调整调整座41的倾斜角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调整构件42具有一球形的枢接件421,枢接件421两侧枢设于支撑座40中,枢接件421中枢设一轴杆422,轴杆422一端设有一手轮423,另一端设有螺孔4221,螺孔4221中螺接一接杆424,并以接杆424连接第二座体412。
第二蜗轮43组设于调整座41的第一座体411,第二轴杆45枢设于第二座体412中,并固接于第二蜗轮43,第二蜗杆44枢设于二枢接座413与第一座体411中,且第二蜗杆44与第一座体411中的第二蜗轮43相啮合,搅拌件46可为叶片式或叉耙式搅拌构件,在本优选实施例,搅拌件46具有一接杆461及组设于接杆461的耙件462,并以接杆461组接第二轴杆45底端,使搅拌件46伸入回转锅2内,并通过调整构件42改变搅拌件46的倾斜角度。
如图2及图4、5所示,单马达驱动装置5具有一马达50、一第一传动组件51、一离合传动组件52、一第二传动组件53以及第三传动组件54,其中的马达50固定于机座1的座体中。
第一传动组件51包含一主动轮511、一第一从动轮512以及至少一第一传动皮带513,主动轮511设于马达50的心轴上,第一从动轮512设于旋转装置3的第一蜗杆33的第一连接端331,第一传动皮带513绕设于主动轮511与第一从动轮512之间,使马达50可经第一传动组件51带动旋转装置3的第一蜗轮32及第一轴杆31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轴杆31上端的回转锅2旋转。
参看图8至10,离合传动组件52具有一离合座521,在离合座521上枢设一离合轴杆522,离合轴杆522两端分别伸出离合座521为第一端及第二端,在离合轴杆522第二端套设一离合套环523以及一离合传动轮524,离合套环523通过键块与离合轴杆522连动旋转且可沿离合轴杆522轴向滑移,离合套环523外周面形成一环槽5231,环槽5231是提供一枢设于机座1上的连动杆525以其底端活动抵接其中,连动杆525上端连接一设于机座1上的拉杆526,拉杆526带动离合套环523沿离合轴杆522轴向位移,且离合套环523邻近离合传动轮524的侧面处形成凸块5232,离合传动轮524侧面形成一个或多个孔5241,优选的是,在离合传动轮524侧面设置多个孔5241形成环列排列状,用以提供凸块5232对应置入一孔5241而结合连动,进而控制离合套环523与离合传动轮524接合或分离的状态。
第二传动组件53包含一第二从动轮531、一被动轮532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皮带533,第二从动轮532设于旋转装置3的第一蜗杆33的第二连接端332,被动轮532设于离合轴杆522的第一端,第二传动皮带533绕设于第二从动轮531与被动轮532之间。
第三传动组件54包含一第三从动轮541以及至少一第三传动皮带542,第三从动轮541组设于拌炒装置4的第二蜗杆44端部,第三传动皮带542绕设于第三从动轮541与离合传动轮524之间。
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7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热式或燃料式加热器70,加热器70设于机座1中且位于回转锅2底部,用以对回转锅2加热。
如图1、3所示,所述刮除组件6具有一弧形刮板60及一支架61,支架61设于机座1的座体上连接弧形刮板60,使弧形刮板60位于回转锅2内,接触回转锅2的内锅面。
本实用新型炒食干燥机在使用时,是将待拌炒的食材放入回转锅2内,再启动炒食干燥机的马达50,由马达50驱动经第一传动组件51及旋转装置3带动回转锅2旋转,另由加热装置7对回转锅2加热,使回转锅2内的食材可均匀受热,经第一传动组件51、第二传动组件53、离合传动组件52及第三传动组件54将马达50所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送至拌炒装置4,拌炒装置4中被带动旋转的搅拌件46于回转锅2内翻炒、搅拌食材;在拌炒的过程中,可利用弧形刮板60可铲起食材,避免食材沾黏于回转锅2的内锅壁上;在操作中,也可利用调整构件42改变搅拌件46于回转锅2内的倾斜角度,翻炒、搅拌食材的位置。
当仅停止拌炒装置4的搅拌件46在回转锅2内翻炒、搅拌食材动作时,可利用离合传动组件52的拉杆526,使与离合轴杆522上连动的离合套环523与离合传动轮524脱离连接状态,使离合轴杆522在离合传动轮524中空转,使马达50输出的旋转动力不再传递至拌炒装置4的第二蜗杆44,即停止拌炒装置4的搅拌件46的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炒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座、一回转锅、一旋转装置、一拌炒装置、一单马达驱动装置及一加热装置;
所述回转锅是可旋转的组设于所述机座的座体顶部;
所述旋转装置包含一传动基座、一第一轴杆、一第一蜗轮及一第一蜗杆,第一轴杆纵向枢设于传动基座中,第一轴杆顶部设有一固接件组接回转锅,第一蜗轮设于传动基座中且固接于第一轴杆上,第一蜗杆横向枢设于传动基座中,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啮合,第一蜗杆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分别位于两端;
所述拌炒装置包含一支撑座、一调整座、一调整构件、一第二蜗轮、一第二蜗杆、第二轴杆以及搅拌件,所述支撑座固设于机座上,所述调整座具有一第一座体以及接设于第一座体一侧的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两端各枢设一枢接座,再以枢接座组设于支撑座上,所述调整构件组设于支撑座上,并连接第二座体,用以调整所述调整座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蜗轮组设于调整座的第一座体,所述第二轴杆枢设于第二座体中,并固接于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枢设于两枢接座与第一座体中,且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一座体中的第二蜗轮相啮合,所述搅拌件组接第二轴杆底端,使搅拌件伸入回转锅内,通过调整构件改变搅拌件的倾斜角度;
所述单马达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一第一传动组件、一离合传动组件、一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第三传动组件,所述马达固定于机座的座体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含有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一传动皮带,所述主动轮设于马达的心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轮设于旋转装置的第一蜗杆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绕设于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间;所述离合传动组件具有一离合座,在离合座上枢设一离合轴杆,所述离合轴杆两端分别伸出离合座为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离合轴杆第二端套设一离合套环以及一离合传动轮,所述离合套环结合键块可轴向滑移的套接离合轴杆上,所述离合套环外周面形成一环槽,所述环槽提供一枢设于机座上的连动杆以其底端活动抵接其中,所述连动杆上端连接一设于机座上的拉杆;第二传动组件包含第二从动轮、被动轮以及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从动轮设于旋转装置的第一蜗杆第二连接端,所述被动轮设于离合轴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绕设于第二从动轮与被动轮之间;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含第三从动轮以及第三传动皮带,第三从动轮组设于所述拌炒装置的第二蜗杆端部,所述第三传动皮带绕设于第三从动轮与离合传动轮之间;
所述加热装置是装设于机座中,且位于回转锅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具有一弧形刮板及一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机座的座体上连接弧形刮板,所述弧形刮板位于回转锅内,接触回转锅的内锅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炒食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构件具有一枢接件,所述枢接件两侧枢设于支撑座中,枢接件中枢设一轴杆,所述轴杆一端设有一手轮,另一端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中螺接一接杆,并以接杆连接第二座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83230U CN201789897U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炒食干燥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83230U CN201789897U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炒食干燥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89897U true CN201789897U (zh) | 2011-04-13 |
Family
ID=4384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98323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89897U (zh) | 2010-08-20 | 2010-08-20 | 炒食干燥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8989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6539A (zh) * | 2012-03-07 | 2012-08-01 | 江苏长虹汽车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涂装输送机及其用途 |
CN103340562A (zh) * | 2013-06-30 | 2013-10-09 | 杨延光 | 锅体旋转炸炒锅 |
CN103621849A (zh) * | 2012-08-20 | 2014-03-12 | 刘建明 | 翻炒装置 |
-
2010
- 2010-08-20 CN CN2010202983230U patent/CN2017898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6539A (zh) * | 2012-03-07 | 2012-08-01 | 江苏长虹汽车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涂装输送机及其用途 |
CN102616539B (zh) * | 2012-03-07 | 2014-04-16 | 江苏长虹汽车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涂装输送机及其用途 |
CN103621849A (zh) * | 2012-08-20 | 2014-03-12 | 刘建明 | 翻炒装置 |
CN103621849B (zh) * | 2012-08-20 | 2018-04-20 | 常珊 | 具有翻炒装置的加工装置 |
CN103340562A (zh) * | 2013-06-30 | 2013-10-09 | 杨延光 | 锅体旋转炸炒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37353B (zh) | 烹调设备 | |
KR200466194Y1 (ko) | 다편축 교반 조리 장치 | |
CN104643896B (zh) | 一种加热锅装置 | |
CN204232841U (zh) | 掂锅机构以及具有掂锅机构的烹饪机 | |
KR200450932Y1 (ko) | 다편축 교반 조리장치 | |
CN201789897U (zh) | 炒食干燥机 | |
CN103654360A (zh) | 一种翻炒锅 | |
CN105747823A (zh) | 全自动电磁炒菜机 | |
CN201205224Y (zh) | 一种带有网篮旋转机构的电炸锅 | |
CN206729723U (zh) | 滚筒式炒饭机 | |
CN204292893U (zh) | 一种全自动电磁炒菜机 | |
CN108056189A (zh) | 一种基于空间摆动机构的炒茶机 | |
CN201798574U (zh) | 自动炒菜锅的不重复轨迹物料搅拌器 | |
CN209826358U (zh) | 一种可搅拌的空气炸锅 | |
CN208166958U (zh) | 一种茶果压榨用蒸炒装置 | |
CN213075417U (zh) | 一种倾斜滚筒式自动炒菜机 | |
CN111084365A (zh) | 一种全自动花生酱制作装置 | |
CN208625323U (zh) | 一种干面炒面锅 | |
KR20070122112A (ko) | 곡물볶음장치 | |
CN1810136B (zh) | 数控炒茶机 | |
CN212415440U (zh) | 可倾斜夹层锅 | |
CN103006038A (zh) | 双向自动翻炒锅 | |
CN208708614U (zh) | 一种基于空间摆动机构的炒茶机 | |
CN204014966U (zh) | 一种自动炒茶机 | |
CN219069406U (zh) | 一种干果炒制用电控炒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