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786247U -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6247U
CN201786247U CN2010202664894U CN201020266489U CN201786247U CN 201786247 U CN201786247 U CN 201786247U CN 2010202664894 U CN2010202664894 U CN 2010202664894U CN 201020266489 U CN201020266489 U CN 201020266489U CN 201786247 U CN201786247 U CN 20178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energy storage
auxiliary
striker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64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洪
李新辉
陈卫增
池志伟
荆宝德
李凝
何力钧
何锋
邵亚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to CN2010202664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6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62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情况,提供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具有储能后瞬间释放的特性,能有效将动力机构提供的动力转化为冲击力,能量转化率高。为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通过减速机构连接曲柄滑块结构,曲柄滑块结构带动活塞,活塞作用于辅锤,辅锤作用于锤头机构,辅锤设置导向段中并处于活塞与锤头机构之间,辅锤内设有储能结构。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在活塞对应的辅锤上安装了储能结构,使得冲击锤能将原动件的能量输出的过程更为集中,在不改变原动机的功率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瞬间的冲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锤,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背景技术
冲击锤中,尤其电动工具类的冲击电锤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破碎工具,具有重量轻、操作灵活的特点。现有的冲击锤产品中,活塞、缸体、辅锤形成了一个气室,原动机的旋转运动经减速机后传递给曲柄滑块机构,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形成气室容积大小的变化。由于容积变化,使气室内的压力产生变化,因而带动气室另一端的辅锤产生运动。当活塞向前运动时气室内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辅锤随之也向前运动,当活塞向后运动时气室内的压力有减小的趋势,辅锤随之也向后运动,即辅锤是跟随着活塞运动的,称之为辅锤的运动相对于活塞是一种随动式运动。这种随动式运动在现有电锤中起辅助冲击的功能,如在水泥板上钻孔时,其目的是用高频小能量的冲击配合硬质合金钻头的旋转运动,来实现钻孔等工作,而冲击破碎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在实际的破碎作业中,往往需要一种更高效的破碎工具,相对于冲击锤,应更好地强化其冲击作用,使机构的能量加以积聚,并在瞬间进行释放,达到不加大输入功率的情况下,使冲击破碎能力实现最大化。分析现有的冲击锤不能达到这一效果的原因,主要是在于现有技术中其辅锤的运动模式是一种随动式的运动,其冲击能量的释放时间长,无能量积聚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情况,提供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具有储能后瞬间释放的特性,能有效将动力机构提供的动力转化为冲击力,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冲击能力强,使用方便等特征。
为达到所述效果,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通过减速机构连接曲柄滑块结构,曲柄滑块结构带动活塞,活塞作用于辅锤,辅锤作用于锤头机构,辅锤设置导向段中并处于活塞与锤头机构之间,辅锤内设有储能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能结构包括设置在辅锤上位于辅锤中心线位置的撞针孔,撞针孔内装有撞针,撞针底部和辅锤之间装有弹簧。
优选的,撞针用挡板限位,挡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辅锤上。通过这样的结构,撞针被活动限制于撞针孔内。
优选的,所述储能结构还包括垂直于撞针孔设置的滚珠孔,滚珠孔内排满滚珠,撞针中部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滚珠孔位置也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辅锤内设有储能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能结构包括设置在辅锤上位于辅锤中心线位置的撞针孔,撞针孔内装有撞针,撞针底部和辅锤之间装有弹簧。
优选的,撞针用挡板限位,挡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辅锤上。通过这样的结构,撞针被活动限制于撞针孔内。
优选的,所述储能结构还包括垂直于撞针孔设置的滚珠孔,滚珠孔内排满滚珠,撞针中部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滚珠孔位置也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在储能阶段,撞针在弹簧作用下靠在档板上,滚珠孔内的滚珠处于顶出状态,卡在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槽内,辅锤定位不动。当活塞将辅锤与活塞之间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活塞将撞针压下。当撞针压到底时,撞针上的环形槽与滚珠对正,使卡在外壳的内壁环形槽上的滚珠向内移动,辅锤被释放,这一瞬间压缩的空气推动辅锤向前冲击。这样辅锤就在能量积蓄后瞬间释放,改变了原有的随动式运动方式,大大提高了冲击力。
优选的,环形槽的深度小于滚珠半径。这样的结构保证储能时匹配槽能卡住滚珠,而在冲击阶段滚珠能顺利脱离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锤头机构为可更换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汽油机。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在活塞对应的辅锤上安装了储能结构,使得冲击锤能将原动件的能量输出的过程更为集中,在不改变原动机的功率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瞬间的冲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通过减速机构3连接曲柄滑块结构4,曲柄滑块结构4带动活塞5,活塞5作用于锤头机构6,活塞5和锤头机构6之间设有辅锤7,辅锤7设置在外壳1的导向段上,导向段的后部设有气孔,辅锤7内设有储能结构8,活塞5与辅锤7之间形成密封的气室。
如图3所示,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结构。储能结构8包括设置在辅锤7上位于辅锤7中心线位置的撞针孔71,撞针孔71内装有撞针72,撞针72底部和辅锤7之间装有弹簧73。撞针72通过挡板74限制于撞针孔71内,挡板74通过螺钉固定于辅锤7上。所述储能结构还包括垂直于撞针孔71设置的滚珠孔75,滚珠孔75内同轴排满滚珠,撞针72中部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外壳1上对应滚珠孔75位置也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储能式冲击锤工作时,在初始储能阶段,撞针72在弹簧73的作用下靠在档板74上,滚珠孔75内的滚珠处于顶出状态,由于环形槽76的深度为滚珠半径,小于半径的部分滚珠镶嵌入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槽76内,辅锤7定位不动。当动力部分转动通过减速后带动曲柄滑块机构4运动,带动活塞5向前移动时,辅锤7与活塞5之间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压缩时,活塞5的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势能,因此实现了储能的目的。
当活塞5将辅锤7与活塞5之间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活塞5将撞针72压下。当撞针72压到底时,撞针72上的环形槽76与滚珠对正,使卡在外壳的内壁环形槽76上的滚珠向内移动,辅锤7被释放,这一瞬间,压缩的空气推动辅锤7向前冲击,并撞击到锤头机构6上。这样辅锤7就在能量积蓄后瞬间释放,改变了原有的随动式运动方式,大大提高了冲击力,提高的冲击锤的冲击破碎能力。
其中还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靠气压差进行回位,在辅锤7的下面分别布置有两组气孔,离辅锤7较近处设置小气孔,离辅锤7较远处设置大气孔,利用短时内气孔进气量的不同产生压力差,辅助辅锤7回位。
此外,所述锤头机构6为可更换结构,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更换,进一步方便使用。所述动力机构2为汽油机,汽油机动力强劲,适用性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通过减速机构(3)连接曲柄滑块结构(4),曲柄滑块结构(4)带动活塞(5),活塞(5)作用于辅锤(7),辅锤(7)作用于锤头机构(6),其特征在于:辅锤(7)设置在活塞(5)与锤头机构(6)之间的导向段中,辅锤(7)内设有储能结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结构(8)包括设置在辅锤(7)上位于辅锤(7)中心线位置的撞针孔(71),撞针孔(71)内装有撞针(72),撞针(72)底部和辅锤(7)之间装有弹簧(7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撞针(72)通过挡板(74)限位,挡板(74)通过螺钉固定于辅锤(7)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结构(8)还包括垂直于撞针孔(71)设置的滚珠孔(75),滚珠孔(75)内同轴排满滚珠,撞针(72)中部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外壳(1)上对应滚珠孔(75)位置也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
5.如权利要求1-5其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机构(6)为可更换结构,所述动力机构(2)为汽油机。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式冲击锤的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其特征在于:辅锤(7)内设有储能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结构包括设置在辅锤(7)上位于辅锤(7)中心线位置的撞针孔(71),撞针孔(71)内装有撞针(72),撞针(72)底部和辅锤(7)之间装有弹簧(7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其特征在于:撞针(72)通过挡板(74)限位,挡板(74)通过螺钉固定于辅锤(7)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结构(8)还包括垂直于撞针孔(71)设置的滚珠孔(75),滚珠孔(75)内同轴排满滚珠,撞针(72)中部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外壳(1)上对应滚珠孔(75)位置也开有和滚珠匹配的环形槽(7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其特征在于:环形槽(76)的深度小于滚珠半径。
CN2010202664894U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6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4894U CN201786247U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4894U CN201786247U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6247U true CN201786247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64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6247U (zh) 2010-07-22 2010-07-22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62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260A (zh) * 2010-07-22 2011-01-19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N109403856A (zh) * 2018-11-06 2019-03-01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锤式冲切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9260A (zh) * 2010-07-22 2011-01-19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N101949260B (zh) * 2010-07-22 2013-07-24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N109403856A (zh) * 2018-11-06 2019-03-01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锤式冲切装置
CN109403856B (zh) * 2018-11-06 2024-03-15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锤式冲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8644U (zh) 整体式液压破碎锤
CN202673138U (zh) 一种活塞导向套式无阀双缸型潜孔冲击器
CN110005014B (zh) 一种可自动调频的破碎锤液压系统、控制方法及挖掘机
CN107313715B (zh) 具有补流蓄能功能的射流式液动锤
CN201006602Y (zh) 一种可双向冲击的气动冲击器
ES366870A1 (es) Mecanismo de martilleo para herramientas de percusion.
WO2014019333A1 (zh) 气动多用冲击器
CN101949260B (zh)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N207131329U (zh) 具有补流蓄能功能的射流式液动锤
CN201786247U (zh) 一种储能后释放的冲击锤的辅锤机构及储能式冲击锤
CN203579581U (zh) 储能式弹射冲击锤
CN201872706U (zh) 钢化玻璃破碎器
CN209754092U (zh) 一种液压马达冲击回转动力头
CN216642002U (zh) 一种快速钻进硬岩的装置
CN204510328U (zh) 一种挖掘机用液压冲击属具
CN221423104U (zh) 回弹动能缓冲装置及凿岩机
CN102052056A (zh) 一种液动射流式冲击器
CN201744980U (zh) 一种打钉枪
CN210194736U (zh) 一种可自动调频的破碎锤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201544197U (zh) 保温层自动复位射钉器
CN103552041A (zh) 储能式弹射冲击锤
CN202417297U (zh) 一种液压凿岩机的二级缓冲装置
CN217151840U (zh) 一种适用于煤炭开采的钻岩装置
CN201693520U (zh) 一种打钉枪
CN212506495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液压破碎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