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1107U -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81107U CN201781107U CN2010205112424U CN201020511242U CN201781107U CN 201781107 U CN201781107 U CN 201781107U CN 2010205112424 U CN2010205112424 U CN 2010205112424U CN 201020511242 U CN201020511242 U CN 201020511242U CN 201781107 U CN201781107 U CN 2017811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line
- terminal
- insulating body
- metal shell
- novel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本体,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多个端子,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排间隔排列且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的多个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内;并且,所述端子的接线端设有用于铆压线缆的铆压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组装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类产品已经被广泛普及。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的端子连接器成为此类产品的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现有的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设有多个端子,其结构上存在以下缺陷:需要将线缆逐一焊接到单只端子上,再进行组装,并且,金属外壳为分体式结构,导致组装不便、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线端子连接器,结构简单、新颖,组装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和设于金属外壳内的绝缘本体,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多个端子,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排间隔排列且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的多个端子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内;并且,所述端子的接线端设有用于铆压线缆的铆压槽。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用于铆压操作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端子上铆压槽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端子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端子止退卡点,所述的端子止退卡点为弹性件,相应地,所述的绝缘本体内部设有与该端子止退卡点相适配的限位卡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本体中部还设有本体限位卡点,相应地,所述的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一外壳限位卡点;所述的金属外壳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绝缘本体后退的第二外壳限位卡点。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金属外壳为采用连料冲压连续模方式成形的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结构新颖,端子的接线端设有用于铆压线缆的铆压槽,即采用铆压工艺将USB数据线缆与端子的接线端相连,所有加工一次完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金属外壳通过模具创新,采用连料方式将上、下壳连接在一起,使冲压生产及组装产品时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了数据线后的连接器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5所示,一种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1和设于金属外壳1内的绝缘本体2,绝缘本体2上设有多个端子3,绝缘本体2上设有一排间隔排列且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21,多个端子3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21内;并且,端子3的接线端31设有用于铆压线缆的铆压槽310。该铆压槽310沿端子31的长度方向延伸。采用铆压工艺可以将多条USB数据线缆4分别与相应端子3的接线端31相连,所有加工一次完成。
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上设有用于铆压操作的通孔22,该通孔22为矩形孔,且与端子3上铆压槽310的位置相对应,目的是预留自动机铆压端子刀口放置位。端子3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端子止退卡点32,端子止退卡点32为弹性件,相应地,绝缘本体2内部设有与该端子止退卡点32相适配的限位卡槽。安装时,止退卡点32卡住绝缘本体2内的限位卡槽,以防止端子3退回。
绝缘本体2中部设有本体限位卡点23,相应地,金属外壳1上设有第一外壳限位卡点11;金属外壳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绝缘本体2后退的第二外壳限位卡点13。本体限位卡点23为一卡槽,第一外壳限位卡点11为向金属外壳1内凸出的卡块,该卡块与卡槽相适配。金属外壳1为采用连料冲压连续模方式成形的一体式结构,参见图1,金属外壳1上设有连接点14。金属外壳1上对应于端子3接线端31的一端设有线夹12。实际组装时,通过自动机将上下壳分开,组装带线主体后,再将上下壳合起,铆压线夹12。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1)和设于金属外壳(1)内的绝缘本体(2),所述的绝缘本体(2)上设有多个端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2)上设有一排间隔排列且沿其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21),所述的多个端子(3)固定于相应的端子槽(21)内;并且,所述端子(3)的接线端(31)设有用于铆压线缆的铆压槽(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2)上设有用于铆压操作的通孔(22),所述的通孔(22)与所述端子(3)上铆压槽(310)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3)中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端子止退卡点(32),所述的端子止退卡点(32)为弹性件,相应地,所述的绝缘本体(2)内部设有与该端子止退卡点(32)相适配的限位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2)中部设有本体限位卡点(23),相应地,所述的金属外壳(1)上设有第一外壳限位卡点(11);所述的金属外壳(1)上还设有用于防止绝缘本体(2)后退的第二外壳限位卡点(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限位卡点(23)为一卡槽,所述的第一外壳限位卡点(11)为向所述金属外壳(1)内凸出的卡块,该卡块与所述的卡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1)为采用连料冲压连续模方式成形的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1)上对应于所述端子(3)接线端(31)的一端设有线夹(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2)上设有的通孔(22)为矩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3)的接线端(31)设有的铆压槽(310)沿所述端子(3)的长度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112424U CN201781107U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112424U CN201781107U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81107U true CN201781107U (zh) | 2011-03-30 |
Family
ID=4379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1124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1107U (zh) | 2010-08-31 | 2010-08-31 |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8110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7464A (zh) * | 2013-02-06 | 2013-05-22 | 蹇在义 | 一种usb插头连接器及加工方法 |
CN105811137A (zh) * | 2016-04-29 | 2016-07-27 |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Pogo端子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8429080A (zh) * | 2018-04-13 | 2018-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线及其制作方法 |
-
2010
- 2010-08-31 CN CN2010205112424U patent/CN2017811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7464A (zh) * | 2013-02-06 | 2013-05-22 | 蹇在义 | 一种usb插头连接器及加工方法 |
CN105811137A (zh) * | 2016-04-29 | 2016-07-27 |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Pogo端子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08429080A (zh) * | 2018-04-13 | 2018-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线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52170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5178102U (zh) | 二次成型式正反插usb连接器 | |
CN201781107U (zh) | 新型传输线端子连接器 | |
CN202282476U (zh) | Hdmi插头连接器及其端子料带 | |
CN204497438U (zh) | 连接器 | |
CN202395171U (zh) | 桶装端子电源连接器 | |
CN201340870Y (zh) | 抽芯铆钉型接线柱 | |
CN102723621A (zh) | 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 | |
CN201008037Y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接插件 | |
CN202142696U (zh) | 新型Micro-USB3.0线端连接器 | |
CN202601863U (zh) | 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 | |
CN203166188U (zh) | 微电连接器 | |
CN202308437U (zh) | 一种插头端子 | |
CN202817321U (zh) | 一种usb连接器 | |
CN201994459U (zh) | 通用串行总线母头连接器结构 | |
CN103855581A (zh) |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 | |
CN103647197A (zh) | 一种应用于光伏汇流箱内的汇流梳 | |
CN216698988U (zh) | 一种可靠的y形线束结构 | |
CN202405429U (zh) | 电源插座 | |
CN204011851U (zh) | 一种绝缘端子 | |
CN201975590U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 | |
CN201243102Y (zh) | 用pcb板过渡的连接器插头 | |
CN201213203Y (zh) | 电缆组件 | |
CN202772297U (zh) | 一种usb连接器插座及插针 | |
CN203747097U (zh) | 一种线束插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