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7472U - 座椅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67472U CN201767472U CN2010202162559U CN201020216255U CN201767472U CN 201767472 U CN201767472 U CN 201767472U CN 2010202162559 U CN2010202162559 U CN 2010202162559U CN 201020216255 U CN201020216255 U CN 201020216255U CN 201767472 U CN201767472 U CN 201767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upper cover
- seat
- adjustment device
- seat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包含有:一底座;一上盖,以其中央处枢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以其顶端顶抵于所述上盖;一背架,具有二侧壁,各所述侧壁具有一位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延伸段与一由所述第一延伸段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后方的第二枢接部,并以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所述上盖。由此,当使用者坐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上时,背架会带动上盖产生些微角度的偏转,让使用者在乘坐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座椅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一般座椅无法随着使用者的倾靠而改变椅背与椅垫之间的角度,容易让使用者在久坐之后产生不舒适感,因此,大多数座椅的设计已经让椅背能够依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倾斜角度,以符合人体工学而消除久坐的不适感。
然而,当使用者坐在椅垫时,必须再往后挪动臀部,才能让背部倚靠到椅背,接着当椅背承受使用者的重量而改变倾斜角度时,因受限于座椅本身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乘坐时易因挪动臀部位置而导致双脚处于悬空的状态,这样的坐姿仍然会让使用者在久坐之后产生不舒适的感受。另一方面,当使用者要离开座椅时,因习用座椅的椅垫并没有为使用者提供任何辅助推力,造成使用者需要以较大的踩踏力量蹬离地面才能离开座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能让所应用的座椅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能让使用者轻松省力地离开所应用的座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座;一上盖,以其中央处枢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以其顶端顶抵于所述上盖;一背架,具有二侧壁,各所述侧壁具有一位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延伸段与一由所述第一延伸段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后方的第二枢接部,并以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所述上盖。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座架组,具有二轴杆、四连杆、四扭力弹簧,以及一座架,各所述轴杆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上盖,各所述连杆以其底端枢接于其中一所述轴杆的一端,各所述扭力弹簧设于其中一所述轴杆的一端,并以其两端分别抵接所述上盖与所述连杆,所述座架枢接于各所述连杆的顶端。
所述上盖具有二套管,分别供其中一所述轴杆穿设,各所述套管的至少其中一端具有一缺口,各所述轴杆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在所述轴杆枢转时碰触到所述缺口的壁面。
还包含有一盖板与一导线,所述底座具有一气压棒安装孔,所述盖板枢设于所述底座,并以其一端突伸出所述气压棒安装孔的顶端,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板,控制所述盖板的枢转。
还包含有一弹力调整组,具有一旋钮与一螺帽,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一穿设于所述弹性件的螺杆,所述螺帽螺接于所述旋钮的螺杆,并抵接于所述弹性件的底端。
还包含有一角度调整组,具有一控制杆、一定位板,以及一连动件,所述控制杆枢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定位板能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连动件以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定位板;所述上盖具有复数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板可选择地插设于其中一所述定位槽。
所述连动件为一扭力弹簧,以其一端穿设于所述控制杆的一长槽内,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具有一长槽,所述底座具有一插设于所述长槽内的凸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当背架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倾斜角度时,因上盖与背架之间具有枢接的连结关系,使得背架仅能带动上盖向上倾斜些微的角度,让使用者在乘坐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时不会让双脚处于悬空的状态,并能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感。且当使用者要离开座椅时,本实用新型的座架会同时借助扭力弹簧所给予的回复力量向上推动使用者的臀部,让使用者可以轻松省力地离开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上盖的立体图,主要显示上盖的底部;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6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座架组在椅垫受力时产生枢摆的状态;
图7类同于图6,主要显示背架与上盖在椅背受力而改变倾斜角度时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取下上盖及座架组的俯视图,主要显示定位板插入定位槽的状态;
图9类同于图8,主要显示定位板离开定位槽的状态;
图10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弹性件被弹力调整组的螺帽压缩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3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调整装置20,包含有一底座30、一上盖40、一弹性件50、一背架60、一座架组70、一弹力调整组80,以及一角度调整组90。
底座30的中央具有一气压棒安装孔32,供座椅10的气压棒16穿设,如图3及图5所示。底座30还枢设有一盖板34,盖板34的一端突出于气压棒安装孔32的顶端,另一端连接一导线36(如图3所示),使得盖板34可受导线36的拉动而枢转,并能同时按压气压棒16,以调整座椅10的高低。
上盖40以其中央处与底座30枢接而位于底座30的上方,并于其底面具有二套管42与一定位部44,如图4所示,各套管4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缺口422,定位部44具有两个定位槽442。
弹性件50容设于底座30,并以其顶端顶抵于上盖40,以提供弹力作为上盖40的回复力量(如图3所示)。
背架60用于供座椅10的椅背12固定,如图5所示,具有二侧壁62,各侧壁62具有一位于底座30一侧的第一延伸段64与一由第一延伸段64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66,其中,第一延伸段64具有一第一枢接部642及一位于第一枢接部642后方的第二枢接部644,并以第一枢接部642枢接底座30,以第二枢接部644枢接上盖40。
座架组70具有二轴杆72、四连杆74、四扭力弹簧76,以及一座架78。各轴杆72可枢转地穿设于上盖40的套管42,并于其两端分别径向延伸出一凸部722,各凸部722经由套管42的缺口422突伸于外,可在轴杆72转动时碰触缺口422的壁面,以限制轴杆72的转动角度。各连杆74以其底端枢接于轴杆72的一端。各扭力弹簧76设于轴杆72的一端,并以其两端分别抵接上盖40与连杆74,用以提供扭力作为各连杆74回复的力量。座架78枢接于各连杆74的顶端,供座椅10的椅垫14固定。
弹力调整组80具有一旋钮82与一螺帽84,如图3所示,旋钮82可转动地设于底座30,并具有一穿设于弹性件50的螺杆822。螺帽84螺接于旋钮82的螺杆822,并抵接于弹性件50的底端,使得螺帽84可在旋钮82转动时受到螺杆822的驱动而对弹性件50施加压力,以改变弹性件50施加给上盖40的弹力。
角度调整组90具有一控制杆92、一定位板94,以及一连动件96,如图2及图8所示。控制杆92具有一连动段922与一控制段924,其中,连动段922枢设于底座30,并具有一长槽926,控制段924由连动段922延伸而出,并穿出底座30,供使用者操作。定位板94具有一长槽942,可供底座30的一凸部38穿设,使得定位板94可相对底座30前后移动,并可选择地插设于上盖40的其中一定位槽442(如图2、图4及图8所示)。连动件96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扭力弹簧,以其一端穿设于控制杆92的连动段922的长槽926内,以其另一端连接于定位板94,可受控制杆92的驱动而带动定位板94产生前后移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调整装置20的详细结构,下面再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及特色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坐在椅垫14上时,会迫使座架组70产生枢摆,并在枢摆的过程中除了带动上盖40产生相对底座30的枢摆之外,同时将使用者的背部顺势带往椅背12的方向,让使用者不需要再移动就能碰触到椅背12;接着当椅背12承受使用者的重量时,如图7所示,背架60会以第一枢接部642为轴心相对底座30枢转而改变倾斜角度,此时,由于背架60是以其第二枢接部644与上盖40相互枢接,使得上盖40在背架60枢转的过程中仅会稍微向上倾斜,并不会随着背架60枢转相同的角度,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坐定位之后,使用者的双脚并不会处于悬空的状况,让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10能有效提供舒适的乘坐感受。若使用者要离开座椅10而以双脚施力蹬离地板时,座架78会同时借助扭力弹簧76所给予的回复力量向上推动使用者的臀部,让使用者可以轻松省力地离开座椅10。
另一方面,当要调整上盖40的角度时,如图2、图4及图9所示,先施力将控制杆92往前扳动,使控制杆92的连动段922朝远离定位板94的方向枢转,连动件96便会借由本身的扭力带动定位板94往前移动,使定位板94脱离原本插设于上盖40的定位槽442,接着使用者即可依据本身的需求,并配合弹性件50施加给上盖40的弹力来调整上盖40的倾斜角度。当调整完毕之后,再施力将控制杆92往后扳动,如图2、图4及图8所示,控制杆92的连动段922便会迫使连动件96带动定位板94往后移动,使定位板94插设于所对应的定位槽442内,以完成上盖40的定位。
此外,当要改变弹性件50施加给上盖40的弹力时,如图10所示,只要转动旋钮82,让螺帽84受到旋钮82的螺杆822的驱动而向上移动,便能压缩弹性件50达到改变弹性件50施加给上盖40的回复力量的目的。
再者,当使用者想要改变座椅10的高度时,如图3及图5所示,拉动导线36,盖板34便会产生枢转而按压气压棒16,便可让座椅10能够通过气压棒16达到改变高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结构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均应被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底座;
一上盖,以其中央处枢设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底座,并以其顶端顶抵于所述上盖;
一背架,具有二侧壁,各所述侧壁具有一位于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延伸段与一由所述第一延伸段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后方的第二枢接部,并以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所述底座,以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所述上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座架组,具有二轴杆、四连杆、四扭力弹簧,以及一座架,各所述轴杆可枢转地穿设于所述上盖,各所述连杆以其底端枢接于其中一所述轴杆的一端,各所述扭力弹簧设于其中一所述轴杆的一端,并以其两端分别抵接所述上盖与所述连杆,所述座架枢接于各所述连杆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二套管,分别供其中一所述轴杆穿设,各所述套管的至少其中一端具有一缺口,各所述轴杆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在所述轴杆枢转时碰触到所述缺口的壁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盖板与一导线,所述底座具有一气压棒安装孔,所述盖板枢设于所述底座,并以其一端突伸出所述气压棒安装孔的顶端,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板,控制所述盖板的枢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弹力调整组,具有一旋钮与一螺帽,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一穿设于所述弹性件的螺杆,所述螺帽螺接于所述旋钮的螺杆,并抵接于所述弹性件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角度调整组,具有一控制杆、一定位板,以及一连动件,所述控制杆枢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定位板能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连动件以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定位板;所述上盖具有复数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板可选择地插设于其中一所述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为一扭力弹簧,以其一端穿设于所述控制杆的一长槽内,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具有一长槽,所述底座具有一插设于所述长槽内的凸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62559U CN201767472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座椅调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162559U CN201767472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座椅调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67472U true CN201767472U (zh) | 2011-03-23 |
Family
ID=4374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162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7472U (zh) | 2010-06-02 | 2010-06-02 | 座椅调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674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0080A (zh) * | 2017-09-08 | 2018-01-09 | 中山市东立家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座椅的控制组件 |
-
2010
- 2010-06-02 CN CN2010202162559U patent/CN2017674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0080A (zh) * | 2017-09-08 | 2018-01-09 | 中山市东立家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座椅的控制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88275B1 (en) | Adjustment device for chairs | |
US8177296B2 (en) | Motorized rocking chair moved in a pendulum manner | |
CN101677693B (zh) | 摇动椅子 | |
JP6641000B2 (ja) | 椅子の構造及び椅子 | |
EP1401306B1 (en) | Seats | |
US8414075B2 (en) | Chair adjustment structure | |
US20110285190A1 (en) | Movable Chair Backrest | |
WO2006033339A1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椅子における背凭れの傾動装置 | |
JP2003521956A (ja) | 椅子機構 | |
JP2013528101A (ja) | 椅子 | |
CN103635119A (zh) | 电脑椅子 | |
KR100872907B1 (ko) | 좌판과 등받이의 각도조정이 가능한 의자 | |
TW201141422A (en) | Chair adjustment device | |
US20120068509A1 (en) | Chair assembly with a backrest-adjusting device | |
CN114209173B (zh) | 一种腰背部贴合度好的座椅 | |
TWM421757U (en) | Guiding mechanism of seat cushion of chair | |
CN201767472U (zh) | 座椅调整装置 | |
CN208726087U (zh) | 具有椅背倾斜补偿的椅具 | |
KR101240670B1 (ko) | 프레임 의자 | |
CN210158371U (zh) | 一种儿童座椅 | |
JP4074007B2 (ja) | 椅子 | |
JP2006296960A (ja) | マッサージ機能付き椅子 | |
CN210227496U (zh) | 一种耐磨性能好的办公椅 | |
US7431397B2 (en) | Chair | |
KR101378062B1 (ko) | 의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