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6700U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6700U CN201756700U CN2010202915591U CN201020291559U CN201756700U CN 201756700 U CN201756700 U CN 201756700U CN 2010202915591 U CN2010202915591 U CN 2010202915591U CN 201020291559 U CN201020291559 U CN 201020291559U CN 201756700 U CN201756700 U CN 2017567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sheet
- cofferdam
- concrete arch
- sheet pile
- arch ring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在承台位置周边有钢板桩围成一环形围堰,紧贴钢板桩内侧现浇有砼拱圈,钢板桩和砼拱圈通过焊接在钢板桩内侧壁上的斜拉杆拉结,相邻两砼拱圈之间均匀布置有竖杆。通过将围堰做成圆形,并通过边挖除土体边在围堰内侧浇筑多层砼拱圈,从而实现无需先搭设水中施工钢平台及施工空间的对拉杆和内撑,实现了比以往传统的围堰或钢吊箱具有更优越的施工作业空间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并能缩短工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中、滩涂、软基等位置的大型桥梁等的基础施工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
背景技术
跨越大江或海湾的大跨度桥梁,其主墩(塔)一般设在靠近大堤(延岸)的水中或浅滩区,其基础结构绝大部分为群桩加承台,且为了美观,一般会把承台顶面置于水面(低水位时)甚至河床之下,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底承台基础。
按传统施工方法施工此类桥梁基础,一般是先搭设水中施工钢平台,后打设桩基钢护筒来进行水中桩基施工,完成本墩全部桩基之后拆除钢平台,再采用围堰或钢吊箱进行承台施工。此传统施工工法具有工序多、周期长,配套的大型设备多,施工工艺要求高,费用高等缺点。
现有的钢板桩围堰包括密集围合在承台周边的一组钢板桩,钢板桩周圈咬合紧密,围堰内侧采用上、中、下三层水平顶撑杆支护,为增强水平顶撑杆支护的抗弯强度,在需要在两端作斜撑加强。承台底面位于河床以上,施工时采用分层抽水,分层支护的方法,周圈50cm以内还要设汇水渠、积水坑。水平顶撑杆支护占据了围堰内部大部分空间,作业空间狭小,施工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要解决具有比钢平台更好的承载力和作业面积变水中桩为“陆地”桩从而无需钢护筒的技术问题;并解决具备承台施工所需的围堰或钢吊箱的功能,且比以往传统的围堰或钢吊箱具有更优越的施工作业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该围堰包括密集围合在承台周边的一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根部伸至围堰基底以下,钢板桩的顶部高于承台,相邻钢板桩的邻边相互咬合,紧贴这组钢板桩的内侧壁,沿围堰周圈间隔浇注有水平向的砼拱圈,钢板桩和砼拱圈通过焊接在钢板桩的斜拉杆拉结,所述砼拱圈为内配环形钢筋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两砼拱圈之间连有竖杆。
所述钢板桩为拉森钢板桩、U型钢板桩或Z型钢板桩。
所述砼拱圈内的钢筋笼至少有四根环形主筋和间隔围绕在主筋外侧的箍筋。
所述钢板桩的外侧壁环箍有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水中桩基础和承台施工有机进行结合,可节省钢管桩施工平台。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环形围堰及围堰内侧设置多道砼拱圈,使得围堰内无任何撑杆,为围堰内沙土的挖除和结构物施工提供了无比优越的作业空间,并使围护结构变得简洁,从而有利于减低施工成本,并能缩短工期。
3、本实用新型特意采用钢筋砼拱圈,与型钢砼拱圈相比,采用砼拱圈能更好地与钢板桩形成整体,并可消除钢板桩施工时产生的“圆度误差”,保证砼拱圈贴紧每一根钢板桩,可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桩围堰并在围堰内填沙土,使水中或软土桩基础施工,相当于在陆地上施工,可以省去桩基础钢护筒。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工序多、周期长,配套的大型设备多,施工工艺要求高,费用高等的缺点,解决了具有比钢平台更好的承载力和作业面积变水中桩为“陆地”桩从而无需钢护筒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了具备承台施工所需的围堰或钢吊箱的功能,且比以往传统的围堰或钢吊箱具有更优越的施工作业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中、滩涂、软基等位置的大型桥梁等的基础施工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定位框和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定位框详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6是砼拱圈的断面图。
图7是未进行施工前承台位置断面图。
图8是打钢板桩施工示意图。
图9是填沙土示意图。
图10是打基础桩并挖除沙土示意图。
图11是浇第一道砼拱圈示意图。
图12是挖除第一道砼拱圈和第二道砼拱圈之间土体示意图。
图13是浇第二道砼拱圈示意图。
图14是浇第三道砼拱圈示意图。
图15是进行垫层、承台和桥墩座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台、2-钢板桩、3-砼拱圈、3.1-第一道砼拱圈、3.2-第二道砼拱圈、3.3-第三道砼拱圈、4-竖杆、5-钢管桩、6-导向框、6.1-腹杆、6.2-下弦杆、6.3-上弦杆、7-基础桩、8-混凝土垫层、9-钢筋笼、9.1-主筋、9.2-箍筋、10-桥墩座、11-沙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6所示, 李家沙大桥是广州南二环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位于广州番禺区和佛山顺德区交界的李家沙水道处,桥跨布置为(110+220+110)m三跨双塔四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长440m,采用平行的上下行两幅桥,两主梁横向完全分离,斜拉索布置在主梁两侧成空间四索面。单幅桥宽23米,两幅桥间净距4m,桥面总宽50m。主墩Z3、Z4在靠近大堤内侧。其中Z3全部位于水中,Z4承台位于浅滩上。Z3#、Z4#主墩共4个承台,每个承台设置9根φ2.5m桩基,桩长约45~50m。Z3#、Z4#主墩双幅共4个承台,每个承台结构尺寸为14.2m(长)×15.7m(宽)×5.5m(高),封底砼厚为1m,承台顶面埋入河床面,承台顶标高-0.5m ,桥位处一般水位2.2m左右,Z3#墩处河床标高为0,Z4#墩浅滩标高2.5m左右。本桥承台皆埋入河床,基坑开挖深度近10m,根据本工程特点,承台平面尺寸为14.2m×15.7m,较为方正,采用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该围堰包括密集围合在承台1周边的一组钢板桩2,所述钢板桩2的根部伸至围堰基底以下,钢板桩2的顶部高于承台,相邻钢板桩的邻边相互咬合,紧贴这组钢板桩2的内侧壁,沿围堰周圈间隔浇注有水平向的砼拱圈3,钢板桩2和砼拱圈3通过焊接在钢板桩的斜拉杆12拉结,所述砼拱圈3为内配环形钢筋笼9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两砼拱圈之间连有竖杆4。所述钢板桩2为拉森钢板桩、U型钢板桩或Z型钢板桩。所述砼拱圈内的钢筋笼9至少有四根环形主筋9.1和间隔围绕在主筋外侧的箍筋9.2。所述钢板桩的外侧壁环箍有钢丝绳。
根据承台平面尺寸,定出砼拱圈合理直径为21.20m,选用15m拉森IV型钢板桩,基坑深度10m。在受力计算上采用传统手算和三维建模电算相结合,两种结果相互复核,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手算:采用朗金-库仑土压力公式来计算围堰外侧主动土压力,土压力通过钢板桩传递至钢筋混凝土砼拱圈上,将砼拱圈作为圆形拱,并考虑适当的偏载,来计算砼拱圈的受力。
电算:采用美国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个围堰及周围土体进行三维建模,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验算。
从两种计算结果上来看,采用传统手算受力结果偏大,偏于安全。在砼拱圈的结构设计中,采用手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围堰内砼拱圈按受力计算共布置4层,上面两层的受力相对较小,其截面为40×50cm,第三、四层受力相对较大,截面为40×60cm。砼拱圈内配10根φ22钢筋。砼拱圈采用C40混凝土。
所述的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的施工方法,参见图7~15,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承台1位置的周边打设定位钢管桩5,在两相邻定位钢管桩之间焊接导向框6;
步骤二,紧贴导向框6外侧,在承台外围周边插打钢板桩2,围成一环形围堰,围堰形成后拨出导向框6和钢管桩5;
步骤三,将环形围堰内的水抽出,并在环形围堰内填入沙土11;
步骤四,在环形围堰内按桥墩基础桩设计位置打入基础桩7;
步骤五,挖除环形围堰内基础桩7周围的沙土11,环形围堰内沙土11挖至第一道砼拱圈3.1标高处,在钢板桩2的内侧壁焊接斜拉杆12,斜拉杆12伸向砼拱圈3.1,紧贴钢板桩2支设砼拱圈的钢筋笼9,钢筋笼9与斜拉杆12拉结,在钢筋笼9周围安装砼模板,浇筑第一道砼拱圈3.1;
步骤六,等第一道砼拱圈3.1的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80%后,继续在环形围堰内挖土至下一道砼拱圈标高处,在钢板桩2的内侧壁焊接斜拉杆12,斜拉杆12伸向砼拱圈3.1,紧贴钢板桩2支设砼拱圈的钢筋笼9,钢筋笼9与斜拉杆12拉结,在钢筋笼9周围安装砼模板,浇筑第二道砼拱圈3.2;
步骤七,在第一道砼拱圈3.1和第二道砼拱圈3.2之间均匀支设竖杆4;
步骤八,重复步骤六,浇筑第三道砼拱圈3.3并挖土至桥墩基础基坑底面设计深度;
步骤九,浇筑桥墩基础基坑底面的混凝土垫层8,等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在混凝土垫层8上浇筑承台1;
步骤十,承台1施工完毕,在承台1顶面作桥墩座10,拆除砼拱圈3和钢板桩2。
所述步骤二中,导向框6为无斜杆拱形桁架,腹杆6.1为两块钢板对接焊接,下弦杆6.2为两个工字钢对接焊接成的箱型,对接处焊接有钢板,钢板上端为圆弧形,上弦杆6.3为拱形钢管,上弦杆6.3与腹杆6.1焊接连接,腹杆6.1与下弦杆6.2焊接连接。
所述步骤二中,导向框6的上弦杆6.3外弧线直径与围堰直径相同。
所述步骤二中,每打设15片钢板桩2后,测定钢板桩沿切线方向的偏斜量,并通过上大下小的异形钢板桩来调正。
所述步骤五~步骤七中,在现浇砼拱圈3时,每层砼拱圈中预埋8个断面应力计。
所述步骤八中,混凝土垫层8的厚度为50~100mm,承台9为一层或两层及两层以上。
所述钢板桩和每道砼拱圈之间也隔离材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砼拱圈道数根据基坑深度确定,不止为三道。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该围堰包括密集围合在承台(1)周边的一组钢板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2)的根部伸至围堰基底以下,钢板桩(2)的顶部高于承台,相邻钢板桩的邻边相互咬合,紧贴这组钢板桩(2)的内侧壁,沿围堰周圈间隔浇注有水平向的砼拱圈(3),钢板桩(2)和砼拱圈(3)通过焊接在钢板桩的斜拉杆(12)拉结,所述砼拱圈(3)为内配环形钢筋笼(9)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两砼拱圈之间连有竖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2)为拉森钢板桩、U型钢板桩或Z型钢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拱圈内的钢筋笼9至少有四根环形主筋(9.1)和间隔围绕在主筋外侧的箍筋(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的外侧壁环箍有钢丝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15591U CN201756700U (zh) | 2010-08-13 | 2010-08-13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915591U CN201756700U (zh) | 2010-08-13 | 2010-08-13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6700U true CN201756700U (zh) | 2011-03-09 |
Family
ID=4364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9155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6700U (zh) | 2010-08-13 | 2010-08-13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670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2670A (zh) * | 2010-08-13 | 2010-11-24 |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727331A (zh) * | 2015-03-04 | 2015-06-24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拱形效应的圆端型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2010
- 2010-08-13 CN CN2010202915591U patent/CN2017567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2670A (zh) * | 2010-08-13 | 2010-11-24 |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727331A (zh) * | 2015-03-04 | 2015-06-24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拱形效应的圆端型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14931B (zh) | 一种装配式竖向盾构环型基桩与施工方法 | |
CN105133627B (zh) | 单壁钢板桩围堰流水状态下施工工法 | |
CN109356169B (zh) | 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374112B (zh) | 软弱土场地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962956A (zh) | 一种桥梁预制基础及其埋床法 | |
CN101892670B (zh)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的施工方法 | |
CN111705809A (zh) | 一种深基坑施工结构及深基坑施工方法 | |
JP7149919B2 (ja) | 既存岸壁の改良構造及び改良方法 | |
CN114000524A (zh) |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315632U (zh) |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区大跨拱桥环形地下连续墙基础 | |
CN114575356A (zh) | 基坑支护结构、支护桩异动处理方法及地下室施工方法 | |
CN201756700U (zh) | 多功能钢板桩砼拱圈围堰 | |
CN118461623A (zh) |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方法 | |
CN112523236A (zh) | 一种组合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765941U (zh) | 一种偏压状态下隧道减压减载结构 | |
CN216515676U (zh) |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 |
CN214784063U (zh) | 一种组合围堰结构 | |
CN207728018U (zh) |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 |
CN217517602U (zh) | 近江堤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5483004U (zh) | 一种膨胀土地层超深竖井支护结构 | |
CN205557535U (zh) | 拱形排桩式复合挡土墙 | |
CN107916798A (zh) | 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 |
CN212001125U (zh) | 一种基于基坑跳挖与拱盖转换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 | |
CN209760248U (zh) | 复合型水中承台基坑围护结构 | |
CN206971246U (zh) | 适用于串珠状溶洞地层的多墩柱桥桩基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