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3477U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53477U CN201753477U CN2010202229629U CN201020222962U CN201753477U CN 201753477 U CN201753477 U CN 201753477U CN 2010202229629 U CN2010202229629 U CN 2010202229629U CN 201020222962 U CN201020222962 U CN 201020222962U CN 201753477 U CN201753477 U CN 201753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dome
- cables
- rigid
- rad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劲性支撑穹顶结构,为上柔下刚索穹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为空间索网结构,包括径向拉索(6)和斜向拉索(5),下层是环向拉杆(4)、竖向撑杆(2)和斜拉杆(3)组成的支撑结构体系,这两部分在周边与最外环受压刚性环梁(1)连接形成应力回路;上层结构各个杆件为柔性的拉索,而下层支承结构体系所有杆件为刚性拉杆;竖向撑杆(2)上端与上层索网结构的节点连接,下端与下层支撑结构体系环向拉杆(4)以及下层斜拉杆(3)的节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跨度大、张拉过程简单快捷,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杆件规格统一、节点简洁,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穹顶结构,特别是一种建筑领域应用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背景技术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大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无疑推动着空间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对空间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跨度更大、空间更通透、外形更多样、施工更方便快捷、并且更加安全经济。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产生了一大批预应力大跨空间结构:预应力网壳结构、张弦结构、弦支穹顶、索穹顶等等。这些结构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简单列出这几种结构各自的主要不足点:
(1)预应力网壳结构在支座处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撑结构才能保证安全,这样会使支座很笨重,且浪费材料。
(2)张弦结构虽然是一个自平衡体系,支座处没有很大的水平推力,但是上弦的钢梁或钢桁架受压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材料强度,且节点较多通透性差。
(3)弦支穹顶结构上层只局限于单层网壳,它对荷载的非对称布置很敏感,容易发生失稳。
(4)索穹顶结构虽然可以弥补上述几种不足,但是它的定位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在张拉索时,索撑节点存在摩擦力,使撑杆偏离平衡位置,侧向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结构的上述缺限,提出了一种劲性支撑穹顶结构,这种结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高、跨度大、张拉过程简单快捷,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杆件规格统一、节点简洁,适用范围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结构为上柔下刚索穹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为空间索网结构,包括径向拉索和斜向拉索,下层是环向拉杆、竖向撑杆和斜拉杆组成的支撑结构体系,这两部分在周边与最外环受压刚性环梁连接形成应力回路;上层结构各个杆件为柔性的拉索,而下层支承结构体系所有杆件为刚性拉杆;其中,径向拉索之间或径向拉索和斜向拉索构成上层索网结构的节点连接,竖向撑杆为刚性构件承担压力,竖向撑杆上端与上层索网结构的节点连接,下端与下层支撑结构体系环向拉杆以及下层斜拉杆的节点连接。
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上层径向拉索6与竖向撑杆2的交角为锐角。
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上层空间索网结构为肋环形网格或利维型网格或凯威特型网格。
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上层空间索网结构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穹顶的上层有六道径向拉索,将穹顶等分为六部分。
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撑杆的上端与上层索网节点连接,上层径向索穿过该节点与竖向撑杆形成滑动连接。
竖向撑杆的长度是影响下层斜拉杆中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力大小的主要构件,如果其他条件一样,撑杆越长则竖向分力越大,反之则水平分力越大,所以在实际应用当中,应根据边界条件的要求和结构实际所受的竖向荷载来计算确定撑杆的长度,并保证撑杆2与上层径向拉索6夹角为锐角,这样受力比较合理。
由于下层支承结构全部由刚性拉杆组成,在组装时便于定位所有的节点,并且增大了结构的刚度。下层的斜向拉杆和上层的斜向拉索使整个结构空间受力,从而提高了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可以通过张拉上层径向索来施加预应力。上层为形状多样的索网,屋面可以铺设膜等柔性材料或者轻质的刚性板材,整个结构网格较少,通透性好,可以满足建筑师对造型及通透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具有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合理,材料新颖,规格统一,各向稳定性高,施工过程方便快捷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轴侧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下层支承体系轴侧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刚性环梁;2-竖向撑杆;3-斜拉杆;4-环向拉杆;5-斜向拉索;6-径向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刚性环梁1、竖向撑杆2、下层斜拉杆3、下层环向拉杆4、上层斜拉索5、上层径向拉索6。结构网格划分形式为凯威特型,其平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竖向撑杆2为刚性受压构件,竖向撑杆2上端与上层索网结构节点连接,下端与环向拉杆4以及下层斜拉杆3的节点连接。在所有的竖向撑杆当中,与上层六道径向索相连的竖向撑杆2的上端与上层索网节点连接,上层径向索6穿过该节点形成滑动连接,这样在施工张拉径向索施加预应力时,索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张拉的远端。竖向撑杆2的长度应保证径向拉索6与竖向撑杆2的交角为锐角(最好在60°左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结构的网格划分形式为利维型,其平面形状为椭圆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结构的网格划分形式为肋环型,其平面形状为圆形。
Claims (6)
1.一种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结构为上柔下刚索穹顶,包括上、下两部分,上层为空间索网结构,包括径向拉索(6)和斜向拉索(5),下层是环向拉杆(4)、竖向撑杆(2)和斜拉杆(3)组成的支撑结构体系,这两部分在周边与最外环受压刚性环梁(1)连接形成应力回路;上层结构各个杆件为柔性的拉索,而下层支承结构体系所有杆件为刚性拉杆;其中,径向拉索(6)之间或径向拉索(6)和斜向拉索(5)构成上层索网结构的节点连接,竖向撑杆(2)为刚性构件承担压力,竖向撑杆(2)上端与上层索网结构的节点连接,下端与下层支撑结构体系环向拉杆(4)以及下层斜拉杆(3)的节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径向拉索(6)与竖向撑杆(2)的交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空间索网结构为肋环形网格或利维型网格或凯威特型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层空间索网结构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穹顶的上层有六道径向拉索(6),将穹顶等分为六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劲性支撑穹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撑杆(2)的上端与上层索网节点连接,上层径向索(6)穿过该节点与竖向撑杆(2)形成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229629U CN201753477U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229629U CN201753477U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53477U true CN201753477U (zh) | 2011-03-02 |
Family
ID=4362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2296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3477U (zh) | 2010-06-04 | 2010-06-04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53477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4806A (zh) * | 2010-06-04 | 2010-10-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CN106088601A (zh) * | 2016-07-11 | 2016-11-09 |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伞状索膜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7268791A (zh) * | 2017-07-10 | 2017-10-20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刚性屋面组合型张力穹顶结构 |
CN109826356A (zh) * | 2019-01-17 | 2019-05-31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旋转双曲面葵花型索穹顶 |
CN111997199A (zh) * | 2020-03-20 | 2020-11-27 | 浩坤雅和(海南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索网结构及其预应力加载方法 |
CN112252477A (zh) * | 2020-10-19 | 2021-01-22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型索结构体系及其形态分析方法 |
-
2010
- 2010-06-04 CN CN2010202229629U patent/CN2017534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4806A (zh) * | 2010-06-04 | 2010-10-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CN101864806B (zh) * | 2010-06-04 | 2011-07-20 | 北京工业大学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CN106088601A (zh) * | 2016-07-11 | 2016-11-09 |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伞状索膜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07268791A (zh) * | 2017-07-10 | 2017-10-20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刚性屋面组合型张力穹顶结构 |
CN107268791B (zh) * | 2017-07-10 | 2023-04-07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刚性屋面组合型张力穹顶结构 |
CN109826356A (zh) * | 2019-01-17 | 2019-05-31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旋转双曲面葵花型索穹顶 |
CN109826356B (zh) * | 2019-01-17 | 2023-10-31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旋转双曲面葵花型索穹顶 |
CN111997199A (zh) * | 2020-03-20 | 2020-11-27 | 浩坤雅和(海南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索网结构及其预应力加载方法 |
CN112252477A (zh) * | 2020-10-19 | 2021-01-22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叠合型索结构体系及其形态分析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4806B (zh)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
CN101029521B (zh) | V字型径向索弦支网格穹顶 | |
CN201753477U (zh) | 劲性支撑穹顶结构 | |
CN100532750C (zh) | 索杆弦支穹顶 | |
CN204530991U (zh) |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拱桁架与索膜组合结构 | |
CN109113181B (zh) |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 |
CN101255749B (zh) | 矩形平面网壳结构和矩形平面弦支穹顶 | |
CN104120831B (zh) | 大跨度充气式预应力张弦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836497A (zh) | 一种双索分离式张弦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804247B (zh) | 一种脊杆环撑索穹顶结构 | |
CN107724585A (zh) | 一种开口式超大跨度索穹顶结构 | |
CN215519428U (zh) | 一种双向斜交组合的轮辐式张拉索桁架体系 | |
CN112523358A (zh) | 一种双向斜交组合的轮辐式张拉索桁架体系及应用 | |
CN107916725A (zh) | 一种超静定环桁架结构和索穹顶结构形成的组合结构 | |
CN201901944U (zh) | 一种环形刚性索穹顶结构 | |
CN211548062U (zh) | 一种基于高次超静定双层网架与索穹顶组合结构的体育馆 | |
CN201924495U (zh) | 一种膜型网壳子结构圆柱面巨型网格结构 | |
CN114687450A (zh) | 轮辐式索承交叉网格半刚性张拉结构体系 | |
CN201172903Y (zh) | 局部双层张弦球面网壳 | |
CN101302833A (zh) | 弦支筒壳结构体系 | |
CN104947840A (zh) | 一种预应力索撑可展网架结构 | |
CN207348284U (zh) | 一种开口式超大跨度索穹顶结构 | |
CN208001245U (zh) | 一种悬吊式柔性光伏支架单元及光伏支架 | |
CN104763052B (zh) | 一种可折叠展开的索膜桁架结构 | |
CN201326234Y (zh) | 一种正方形平面凯威特型索穹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