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7898U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37898U CN201737898U CN2010205049666U CN201020504966U CN201737898U CN 201737898 U CN201737898 U CN 201737898U CN 2010205049666 U CN2010205049666 U CN 2010205049666U CN 201020504966 U CN201020504966 U CN 201020504966U CN 201737898 U CN201737898 U CN 2017378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id matter
- coal
- rotary kiln
- kiln body
- bu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它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密封回转窖体,所述回转窖体内设置密排的燃烧器,所述密排燃烧器一端与对应的密排燃气进气管和密排空气进气管连接,燃气进气管在内腔,空气进气管在外腔,所述另一端设置密排散热管,所述密排燃烧器、密排空气进气管、密排散热管与回转窖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所述回转窖体上设置煤分解气收集管,所述密排散热管与焰气汇集管连通,所述焰气汇集管伸出回转窖外。本实用新型可将粉煤快速高效地分解分离,充分节约和利用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煤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将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物质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有利用煤制煤气的,有利用煤制天然气的,还有利用煤进行高温、中温、低温炼焦、制气的,但上述工艺方法不是将煤粉团成块的,就是要筛选块料,原料成本增加,或所产气热值不高,附加值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显著。炉的加热方式可分为外热式、内热式及内热外热混合式。外热式炉的加热介质与原料不直接接触,热量由炉壁传入;内热式炉的加热介质与原料直接接触,因加热介质的不同而有固体热载体法和气体热载体法两种。
内热式气体热载体法是工业上已采用的典型方法。此法采用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垂直连续炉,即从上而下包括干燥段、分解段和冷却段三部分。煤低温分解褐煤或由褐煤压制成的型块(约25~60mm)由上而下移动,与燃烧气逆流直接接触受热。炉顶原料的含水量约15%时,在干燥段脱除水分至1.0%以下,逆流而上的约250℃热气体冷至80~100℃。干燥后原料在分解段被600~700℃不含氧的燃烧气加热至约500℃,发生热分解;热气体冷至约250℃,生成的半焦进入冷却段被冷气体冷却。半焦排出后进一步用水和空气冷却。从分解段逸出的挥发物经过冷凝、冷却等步骤,得到焦油和热解水。德国、美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新西兰和日本都曾建有此类炉型。
内热式固体热载体法是固体热载体内热式的典型方法。原料为褐煤、非粘结性煤、弱粘结性煤以及油页岩。20世纪50年代,在联邦德国多尔斯滕建有一套处理能力为10t/h煤的中间试验装置,使用的热载体是固体颗粒(小瓷球、砂子或半焦)。由于过程产品气体不含废气,因此后处理系统的设备尺寸较小,煤气热值较高,可达20.5~40.6MJ/m3。此法由于温差大,颗粒小,传热极快,因此具有很大的处理能力。所得液体产品较多、加工高挥发分煤时,产率可达30%。L-R法工艺流程煤低温分解是首先将初步预热的小块原料煤,同来自分离器的热半焦在混合器内混合,发生热分解作用。然后落入缓冲器内,停留一定时间,完成热分解。从缓冲器出来的半焦进入提升管底部,由热空气提送,同时在提升管中烧去其中的残碳,使温度升高,然后进入分离器内进行气固分离。半焦再返回混合器,如此循环。从混合器逸出的挥发物,经除尘、冷凝和冷却、回收油类,得到热值较高的煤气。
当前,常用的煤分解设备主要是有两种,有一种是竖窑结构,该结构燃烧烟气和煤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使得可燃气的纯度低,附加值低,还有部分排出,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另一种立窑是煤块放置在带孔的隔板上,煤块上方有加热器,因隔板上的煤块有一定的堆积厚度,不能被均匀加热、分解,需要用被分解的气体循环加热、分解,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煤隔板上循环通气孔的大量存在,煤粉会从通气孔漏下来,所以煤粉需要进入立窑时先需要将煤粉加工成煤团,所以煤粉不能直接用于窑体分离,这就相应地增加了煤粉分解的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工艺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直接将煤粉物质分离、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节能减排,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一种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密封回转窑体,所述回转窑体包括一个进料口、出料口,所述回转窑体内沿窑体方向设置密排燃烧器,密排燃烧器一端连接密排的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其中燃气进气管在内腔,空气进气管在外腔;密排燃烧器另一端连接密排的焰气散热管,所述密排燃烧器内均设置点火器,所述密排燃烧器、密排空气进气管、密排焰气散热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所述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所述回转窑体上进料口所在端设置煤分解气收集管,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燃气除尘液化机构连接,所述密排散热管与焰气汇集管连通,所述焰气汇集管伸出回转窑外。
所述回转窑体内壁上设置煤粉扬起推进机构。
所述煤粉扬起推进机构是大量设置在回转窑体内壁上的扬板。
所述密排散热管、密排空气进气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设置管道支撑机构。
所述焰气汇集管远离密排散热管的一端与煤粉干燥预热机构连接。
所述密排空气进气管在窑尾上设置支撑旋转滑环,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支撑旋转滑环活动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常用的竖立分解窑形式改成基本水平的横向密闭回转窑体,回转窑体内密排的燃气进气管、密排的空气进气管将空气和燃气带入密排的燃烧器,密排的点火器点燃混合气,燃烧后的焰气源源不断地进入密排的散热管,产生的大量的热通过密排散热管壁传导、辐射到燃烧器、散热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煤粉上,被回转窑体内壁上设置的煤粉扬起推进机构扬起的煤粉充分地吸收,煤粉升温分解,就在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内分解成燃气、焦油气和热值较高的煤,燃气和焦油气通过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回转窑外的燃气除尘液化机构连接,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除尘、分离、加压液化。密排的空气进气管充分吸收高温已分解的煤粉内的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系统产生的热能,同时使得煤粉的温度慢慢降低,最终便于贮存和利用。所述密排散热管、密排的空气进气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设置管道支撑机构,进一步提高燃烧器与回转窑体之间结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焰气汇集管远离密排散热管的一端与煤粉干燥预热机构连接,保证通过焰气汇集管后的焰气内尚存大量的热能被煤粉预吸收干燥升温,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进入回转窑体前的煤粉的温度,降低了煤粉的含水量。本实用新型可将粉煤快速高效地分解分离,充分节约和利用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煤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将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回转窑焰气散热管部位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空气、燃气分配部位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密封回转窑体1,所述回转窑体1包括一个进料口2、出料口3,所述回转窑体1内沿窑体方向设置密排燃烧器4,密排燃烧器的一端设置密排的燃气进气管5和密排的空气进气管6,其中燃气进气管在内腔,空气进气管在外腔,密排燃烧器另一端设置密排的焰气散热管7,每个燃烧器内均设置点火器8,所述密排燃烧器4与对应的密排燃气进气管5连通,所述密排燃烧器4与对应的密排空气进气管6连通,所述密排燃烧器与对应的密排焰气散热管7连通,所述密排燃烧器4、密排空气管6、密排焰气散热管7与回转窑体1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9,所述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9与所述进料口2和出料口3连通,所述回转窑体1上进料口2所在端设置伸出回转窑体1外的煤分解气收集管10,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10与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9连通,另一端与燃气除尘液化机构11连接,所述密排散热管7与焰气汇集管12连通,所述焰气汇集管12伸出回转窑1外。回转窑体1内密排燃气进气管5、密排空气进气管6将空气和燃气带入相应的密排燃烧器4内,由点火器8点燃混合气,燃烧后的焰气源源不断地进入密排散热管7,产生的大量的热通过密排散热管7传导、辐射到燃烧器与回转窑体1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的煤粉上,被回转窑体1内壁上设置的煤粉扬起推进机构13扬起的煤粉充分地吸收,煤粉升温分解,就在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9内分解成燃气、焦油气和较高热值煤,燃气和焦油气通过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10与回转窑外1的燃气除尘液化机构11连接,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除尘、分离、加压液化。
密排空气管6在回转窑1内的设置便于充分吸收高温煤粉内的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系统产生的热能,同时使得煤粉的温度慢慢降低,最终便于贮存和利用。
所述回转窑体1内壁上设置煤粉扬起推进机构13,大量设置在回转窑体内壁1上的扬板一方面推进煤粉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将煤粉在旋转推进中搅动得更均匀,便于均匀吸收大量的热。
所述密排散热管7、密排空气进气管6与回转窑体1内壁之间设置管道支撑机构14,进一步提高燃烧器与回转窑体之间结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所述焰气汇集管12远离密排散热管7的一端通过管道15与煤粉干燥预热机构16连接,保证通过焰气汇集管12后的焰气内尚存大量的热能被煤粉预吸收、被干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进入回转窑体1前的煤粉的温度。
所述密排空气进气管6在窑尾上设置支撑旋转滑环17,所述空气进气管6与支撑旋转滑环1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旋转滑环17与窑尾相对旋转、滑动。
Claims (8)
1.一种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密封回转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体包括一个进料口、出料口,所述回转窑体内沿窑体方向设置密排燃烧器,密排燃烧器一端连接密排的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其中燃气进气管在内腔,空气进气管在外腔;密排燃烧器另一端连接密排的焰气散热管,所述密排燃烧器内均设置点火器,所述密排燃烧器、密排空气进气管、密排焰气散热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为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所述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所述回转窑体上进料口所在端设置煤分解气收集管,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燃气除尘液化机构连接,所述密排散热管与焰气汇集管连通,所述焰气汇集管伸出回转窑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体内壁上设置煤粉扬起推进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扬起推进机构是大量设置在回转窑体内壁上的扬板。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排散热管、密排空气进气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设置管道支撑机构。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焰气汇集管远离密排散热管的一端与煤粉干燥预热机构连接。
6.如权利要求4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焰气汇集管远离密排散热管的一端与煤粉干燥预热机构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排空气进气管在窑尾上设置支撑旋转滑环,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支撑旋转滑环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排空气进气管在窑尾上设置支撑旋转滑环,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支撑旋转滑环活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049666U CN201737898U (zh) | 2010-08-19 | 2010-08-19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049666U CN201737898U (zh) | 2010-08-19 | 2010-08-19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37898U true CN201737898U (zh) | 2011-02-09 |
Family
ID=43553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0496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37898U (zh) | 2010-08-19 | 2010-08-19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3789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5565A (zh) * | 2010-08-19 | 2011-03-16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WO2012022060A1 (zh) * | 2010-08-19 | 2012-02-23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多燃烧器卧式煤分解设备 |
CN104745212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长安大学 | 一种辐射热解管及粉煤热解回转炉 |
CN112299416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回转活化炉、活性炭生产系统及活性炭生产方法 |
-
2010
- 2010-08-19 CN CN2010205049666U patent/CN2017378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5565A (zh) * | 2010-08-19 | 2011-03-16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WO2012022060A1 (zh) * | 2010-08-19 | 2012-02-23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多燃烧器卧式煤分解设备 |
CN101985565B (zh) * | 2010-08-19 | 2013-06-12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CN104745212A (zh) * | 2015-03-31 | 2015-07-01 | 长安大学 | 一种辐射热解管及粉煤热解回转炉 |
CN112299416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回转活化炉、活性炭生产系统及活性炭生产方法 |
CN112299416B (zh) * | 2019-08-02 | 2022-06-14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回转活化炉、活性炭生产系统及活性炭生产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5558B (zh) | 煤物质的分解设备 | |
CN101985564B (zh) | 煤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 | |
CN101985557B (zh) | 煤物质单燃烧器分解设备 | |
CN101985559B (zh) | 电热式粉煤分解设备 | |
CN101984018B (zh) | 内煤外热式煤粉分解设备 | |
CN101985562B (zh) | 煤物质多燃烧器卧式分离设备 | |
CN201737898U (zh)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
CN101985566B (zh) | 煤物质分解用卧式回转设备 | |
CN201729799U (zh) | 煤物质横插燃气管立式分解设备 | |
CN201825920U (zh) | 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 | |
CN201729801U (zh) | 煤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 | |
CN201737899U (zh) | 煤物质分解用卧式回转设备 | |
CN201729800U (zh) | 煤物质的伞状支撑立式分解设备 | |
CN201770660U (zh) | 煤物质横插管立式分解设备 | |
CN201729798U (zh) | 电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 | |
CN201770659U (zh) | 煤物质多燃烧器卧式分离设备 | |
CN101985565B (zh) | 煤物质多燃烧器子母管分离设备 | |
CN201729796U (zh) | 煤物质单燃烧器分解设备 | |
CN102295939A (zh) | 碎煤、粉煤的分解设备 | |
CN201729797U (zh) | 煤物质的分解设备 | |
CN101985561B (zh) | 煤物质的伞状支撑立式分解设备 | |
CN101985560B (zh) | 煤物质横插燃气管立式分解设备 | |
CN101985563B (zh) | 煤物质横插管立式分解设备 | |
CN103265965A (zh) | 高效能煤分解设备 | |
CN201842811U (zh) | 斜窑多燃烧器煤分解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12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