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728108U -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28108U
CN201728108U CN2010202406479U CN201020240647U CN201728108U CN 201728108 U CN201728108 U CN 201728108U CN 2010202406479 U CN2010202406479 U CN 2010202406479U CN 201020240647 U CN201020240647 U CN 201020240647U CN 201728108 U CN201728108 U CN 201728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carbon
housing
baffle
solution
defl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06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世林
李迎堂
孙文杰
何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DI SALT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DI SALT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DI SALT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DI SALT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06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28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28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281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酸分布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料管、蒸汽管和出料管,壳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包括设置在壳体上部的第一折流板和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折流板,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倾斜设置;工作时,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使上部的溶液和底部的溶液可以形成对流,所以溶液的混合速度加快,上部和底部的溶液温度相等,酸化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白炭黑生产过程中,水玻璃和硫酸在一定的温度、浓度、PH值等条件下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白炭黑悬浮液,现在所使用的反应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酸分布器、进料管、蒸汽管、出料管、搅拌轴、搅拌叶片和折流板。原料硫酸通过顶部的酸分布器进入反应器,原料水玻璃通过底部的进料管进入反应器,蒸汽通过底部的蒸汽管直接进入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在搅拌叶片和折流板的作用下,对反应器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混合,控制反应器内溶液的温度、浓度和PH值,使溶液进行充分的反应,在反应完毕后,经底部的出料口排出。
现在所使用的反应器内的折流板是竖直设置,并且折流板垂直于壳体的内壁,反应器内的溶液只能沿壳体的径向进行混合,而上下方向的混合完全靠倾斜的搅拌浆叶和自身对流完成,受旋转频率和搅拌桨叶宽度的限制,溶液上下方面的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不佳。尤其是在升温和酸化阶段,升温时底部温度和上部温度相差4至5度,搅拌6至7分钟才能达到上部和底部温度相等,酸化时上部已经酸化合格而底部仍处于碱性,如果继续酸化就会造成上部酸化过度,只能降低酸流量延长酸化时间来缓解,因此经常出现局部酸化过度、反应时间控制不准、温度不均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混合速度快、混合效果好、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白炭黑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酸分布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料管、蒸汽管和出料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包括设置在壳体上部的第一折流板和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二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向下倾斜设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沿搅拌轴的转动方向倾斜。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的数量为若干个。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的数量为十六个,十六个第二折流板为两组折流板组。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两组折流板组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每组折流板组包括八个第二折流板,八个第二折流板沿壳体内壁的周向均布。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折流板的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溶液在搅拌叶片的推力下由中心甩向壳体的内壁,并以搅拌轴为中心旋转,当溶液遇到倾斜设置的第二折流板后,在第二折流板的作用下,溶液的流动方向变为向上和向中心流动,当底部的溶液上升至顶部时被酸化,酸化后的溶液遇到倾斜设置的第一折流板后,溶液被向下抛向搅拌轴位置处。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使上部的溶液和底部的溶液可以形成对流,所以溶液的混合速度加快,上部和底部的溶液温度相等,酸化更加均匀,提高了混合效果,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白炭黑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第二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2-酸分布器;3-支架;4-减速机;5-联轴器;6-搅拌轴;7-第一折流板;8-搅拌叶片;9-进料管;10-支座;11-蒸汽管;12-出料管;13-人孔;14-第二折流板;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为圆柱形壳体,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酸分布器2,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料管9、蒸汽管11和出料管12,壳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置有两个搅拌叶片8,搅拌轴6的上部通过联轴器5与减速机4传动连接,搅拌轴6的下部通过支座10支撑,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部的第一折流板7和位于壳体1下部的第二折流板14,第一折流板7和第二折流板14倾斜设置。
壳体1上部设置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支架3,减速机4通过支架3支撑,进料管9和蒸汽管11位于壳体1下部的外圆周壁上,出料管12位于壳体1的底部,壳体1的侧部设置有人孔13。
第一折流板7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折流板7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端到壳体1顶部的距离小于第一折流板7远离壳体1内壁的一端到壳体1顶部的距离。
第二折流板14向上倾斜设置,第二折流板14沿搅拌轴6的转动方向倾斜,第二折流板14的倾斜角度为45°,第二折流板14通过连接板15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二折流板14的倾斜角度,例如第二折流板14的倾斜角度可以为30°、60°等。
第二折流板14的数量为十六个,十六个第二折流板14为两组折流板组,两组折流板组沿搅拌轴6的轴向设置。
每组折流板组包括八个第二折流板14,八个第二折流板14沿壳体1内壁的周向均布,图1中仅示出了每组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折流板14。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第二折流板14与连接板15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为45°,第二折流板14的形状为弧形。
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二折流板14与连接板15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例如夹角度数可以为30°、60°等。
工作时,原料溶液通过进料管9进入壳体1内,通过蒸汽管11向壳体1内通入蒸汽,对壳体1内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在搅拌叶片8的推力下由中心甩向壳体1的内壁,并以搅拌轴6为中心旋转,当溶液遇到倾斜设置的第二折流板14后,在第二折流板14的作用下,溶液的流动方向变为向上和向中心流动,当底部的溶液上升至顶部时被酸化,酸化后的溶液遇到倾斜设置的第一折流板7后,溶液被向下抛向搅拌轴6位置处。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折流板7和第二折流板14,使上部的溶液和底部的溶液可以形成对流,使溶液混合均匀,缩短反应时间。

Claims (8)

1.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酸分布器(2),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料管(9)、蒸汽管(11)和出料管(1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上设置有搅拌叶片(8),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部的第一折流板(7)和位于壳体(1)下部的第二折流板(14),所述第一折流板(7)和第二折流板(14)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7)向下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4)沿搅拌轴(6)的转动方向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4)的数量为若干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4)的数量为十六个,十六个第二折流板(14)为两组折流板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折流板组沿搅拌轴(6)的轴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折流板组包括八个第二折流板(14),八个第二折流板(14)沿壳体(1)内壁的周向均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炭黑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流板(14)的形状为弧形。
CN2010202406479U 2010-06-29 2010-06-29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8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06479U CN201728108U (zh) 2010-06-29 2010-06-29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06479U CN201728108U (zh) 2010-06-29 2010-06-29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28108U true CN201728108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1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06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28108U (zh) 2010-06-29 2010-06-29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2810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3652A (zh) * 2011-10-26 2012-04-25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白炭黑的气体分散装置
CN102764624A (zh) * 2012-08-08 2012-11-07 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二氧化硅的沉淀反应器
CN103432980A (zh) * 2013-09-02 2013-12-11 四川顺源化工有限公司 生物柴油反应釜
CN107020058A (zh) * 2017-05-08 2017-08-08 宜兴市宏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8‑羟基喹啉用合成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3652A (zh) * 2011-10-26 2012-04-25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白炭黑的气体分散装置
CN102764624A (zh) * 2012-08-08 2012-11-07 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二氧化硅的沉淀反应器
CN103432980A (zh) * 2013-09-02 2013-12-11 四川顺源化工有限公司 生物柴油反应釜
CN107020058A (zh) * 2017-05-08 2017-08-08 宜兴市宏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8‑羟基喹啉用合成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5825U (zh) 一种自动投料搅拌均匀的聚合釜
CN201728108U (zh) 一种白炭黑反应器
JP2013539658A (ja) 高濃度固体酵素反応器または混合器および方法
CN103525689B (zh) 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用高溶氧生物反应器及培养控制方法
CN201394451Y (zh) 一种新型聚合釜
CN117568146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CN211586169U (zh) 一种加热搅拌罐
CN204294224U (zh) 一种自吸式搅拌装置
CN207153703U (zh) 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反应釜
CN207175933U (zh) 一种用于加工食品的有氧发酵罐
CN204841687U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搅拌型反应釜
CN219482676U (zh) 一种无死区搅拌反应釜
CN206549645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
CN207042318U (zh) 化工机械搅拌器
CN2810740Y (zh) 立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
CN204939491U (zh) 一种用碎米制备淀粉糖的糖化装置
CN204385193U (zh) 厌氧发酵罐
CN213376501U (zh) 三丁酸甘油酯生产用投料及控温装置
CN210787321U (zh) 一种搅拌反应釜
CN212077065U (zh) 食品发酵设备
CN208346149U (zh) 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式反应器
CN202387465U (zh) 大型己二酸反应器
CN202951474U (zh) 一种锥形底面搅拌反应釜
CN203244969U (zh) 一种化学反应釜
CN206325567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酯化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