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6782U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06782U CN201706782U CN201020148079XU CN201020148079U CN201706782U CN 201706782 U CN201706782 U CN 201706782U CN 201020148079X U CN201020148079X U CN 201020148079XU CN 201020148079 U CN201020148079 U CN 201020148079U CN 201706782 U CN201706782 U CN 201706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ource
- evaporimeter
- heat pump
- air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热源交换器,各部件之间经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循环,所述热源交换器为由水源热交换器和空气源蒸发器构成的双热源组合结构;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入接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的输出接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输入接口与节流装置输出接口连接;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出接口同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通过三通电磁阀换向,改变冷媒流向,使冷媒根据环境允许从不同的热源中获取蒸发时所需的热量,这种结构改变了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下不能使用的现状,可实现在不同热源系统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热泵在工作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通过传热工质循环系统提高温度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输出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采用热泵技术可以节约大量高品位能源。其工作原理与空调器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原理工作的
目前,公知的热泵制冷循环系统冷媒蒸发热源多数采用空气源、少数采用水源,均为单一热源热泵系统,热泵热源系统单一,使用时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尤其是采用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受冷媒蒸发温度限制,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热泵系统的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降低热泵系统使用中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将热泵系统推广到北方地区,扩大这一节能产品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该系统在热泵工作时,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根据需要改变冷媒流向,使冷媒根据环境允许从不同的热源中获取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热源交换器;各部件之间经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循环,所述热源交换器为由水源热交换器和空气源蒸发器构成的双热源组合结构;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和冷凝器的进口端相连,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节流装置的进口端相连通,节流装置输出接口通过管道和电磁换向阀的输入接口连接, 电磁换向阀的输出接口分别与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入接口连接,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出接口同时与所述压缩机输入接口连接。水源热交换器和空气源蒸发器在循环系统中构成的双热源组合结构,并可通电磁换向阀切换热源。所述节流装置为膨胀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通电磁换向阀。热泵工作时,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及需要通过三通电磁阀换向,改变冷媒流向。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改变了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下不能使用的现状,可实现在不同热源系统间的切换。在满足南方高温地区使用条件的同时,又能满足北方冬季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扩大了热泵系统的使用区域,使这一节能产品既适用于南方又可适用于北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水源热泵冷媒循环系统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冷媒循环系统原理图。
图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装置,4、电磁换向阀,5、水源热交换器,6、水源蒸发器,7、空气源蒸发器,8、热水进水口,9、冷水出水口。图中单箭头表示采用空气源冷媒流向,双箭头表示采用水源冷媒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3,电磁换向阀4,水源交换器5,水源蒸发器6,空气源蒸发器7,上述节流装置3为一膨胀阀或普通的节流阀,在水源交换器5上设置有热水进水口8和冷水出水口9,水源热交换器5内部设有水源蒸发器6,空气源蒸发器7为翅片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为:压缩机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和冷凝器2的进口端相连,冷凝器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节流装置3的进口端相连通,节流装置3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和电磁换向阀4的进口端相连接,电磁换向阀4分别与水源热交换器5中的水源蒸发器6和空气源蒸发器7进口端相连通;水源热交换器5中的水源蒸发器6和空气源蒸发器7的出口端通过管道同时与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水源热交换器和空气源蒸发器在循环系 统中构成的双热源组合结构,并可通电磁换向阀切换热源。
具体工作过程:热泵正常工作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及需要,通过三通电磁阀4切换改变冷媒的流向,让冷媒流经不同的蒸发器,使冷媒从不同的热源获取蒸发时所需的热量。
当空气环境温度高时,可利用空气源。热泵系统正常工作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冷凝器2压缩冷凝后,再从节流装置3中流出,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4换向,通过管道流向空气源一侧的蒸发器即空气源蒸发器7,空气流从空气源蒸发器7翅片栅格中穿过,从空气中获取蒸发所需的热量,在蒸发器7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蒸发吸热后再吸入压缩机1重新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完成一个循环;当空气环境温度过低时,可利用适当的水源,热泵系统正常工作时,压缩机1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冷凝器2压缩冷凝后,从节流装置3中流出后,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4换向通过管道流向水源蒸发器6,在进水口8接入温度适宜的水源,从水源中获取蒸发所需的热量,失去热量的水从冷水出水口9流出,在水源蒸发器6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蒸发吸热后再吸入压缩机1。重新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完成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同样适用太阳能源和地热源。
Claims (2)
1.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热源交换器,各部件之间经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交换器为由水源热交换器和空气源蒸发器构成的双热源组合结构;所述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入接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的输出接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输入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水源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和空气源蒸发器的输出接口同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为膨胀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通电磁换向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48079XU CN201706782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48079XU CN201706782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06782U true CN201706782U (zh) | 2011-01-12 |
Family
ID=4344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4807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6782U (zh) | 2010-03-30 | 2010-03-30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067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4450A (zh) * | 2016-03-20 | 2016-06-15 | 戴传孝 | 空气源和水源热泵相结合的热泵系统 |
CN112885549A (zh) * | 2021-01-08 | 2021-06-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 |
CN114655047A (zh) * | 2022-03-16 | 2022-06-24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基于脉动热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设备冷却装置 |
-
2010
- 2010-03-30 CN CN201020148079XU patent/CN2017067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4450A (zh) * | 2016-03-20 | 2016-06-15 | 戴传孝 | 空气源和水源热泵相结合的热泵系统 |
CN112885549A (zh) * | 2021-01-08 | 2021-06-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磁制冷机回热器的磁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磁制冷循环系统 |
CN114655047A (zh) * | 2022-03-16 | 2022-06-24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基于脉动热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设备冷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3521B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204063300U (zh) | 一种土壤复合型变制冷剂流量空调装置 | |
CN10312934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 | |
CN101806518A (zh)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
CN101839585A (zh) |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 |
CN101813401A (zh) | 节能型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 | |
CN201363859Y (zh) | 一种空调机组 | |
CN103836792B (zh) | 热泵与热水加热组合系统 | |
CN201025417Y (zh) | 一种适合于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空调热泵设备 | |
CN102183104A (zh) | 一种间膨式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 | |
CN201706782U (zh) | 一体式热源可切换的热泵循环系统 | |
CN101799223B (zh) | 全年候空气源热泵三用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1806515B (zh) | 太阳能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 | |
CN203785282U (zh) | 太阳能复合多元热泵热水系统 | |
CN201314661Y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202216450U (zh) | 利用工业余热驱动的vm循环热泵型空调热水器 | |
CN101424452B (zh) | 易于除霜的多功能热泵热水机 | |
CN203163097U (zh) | 太阳能空调 | |
CN107504709B (zh) | 一种超低温型多功能热泵系统 | |
CN204612088U (zh) | 一种风冷涡旋全热回收空调机组控制系统 | |
CN204373266U (zh) | 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 | |
CN103196197A (zh) |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地源与空气源耦合热泵系统 | |
CN204629876U (zh) | 内置循环水盘管的水环热泵系统 | |
CN203274086U (zh) |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地源与空气源耦合热泵系统 | |
CN202153040U (zh) | 一种热管和地源热泵相结合的智能制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