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0928U - 筷子、勺子、叉子 - Google Patents
筷子、勺子、叉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00928U CN201700928U CN2010201057714U CN201020105771U CN201700928U CN 201700928 U CN201700928 U CN 201700928U CN 2010201057714 U CN2010201057714 U CN 2010201057714U CN 201020105771 U CN201020105771 U CN 201020105771U CN 201700928 U CN201700928 U CN 201700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k
- spoon
- handle portion
- handle
- mag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BGPVFRJUHWVFKM-UHFFFAOYSA-N N1=C2C=CC=CC2=[N+]([O-])C1(CC1)CCC21N=C1C=CC=CC1=[N+]2[O-] Chemical compound N1=C2C=CC=CC2=[N+]([O-])C1(CC1)CCC21N=C1C=CC=CC1=[N+]2[O-] BGPVFRJUHWVFK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改进的筷子、勺子、叉子,筷子包括夹持部和接触部,接触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夹持部的下端,所述夹持部与接触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使用时,先将磁铁分别放到夹持部和接触部内,再将夹持部和接触部套接成一筷子形状,由于夹持部和接触部内分别放有磁铁,通过磁力将夹持部和接触部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夹持部和接触部分离出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改进的筷子、勺子、叉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卫生和安全的理念的加强,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注重环保、卫生和安全的问题。对于经常在外用餐的人或在公司、企业饭堂用餐的人而言,多数人会使用自带餐具,尤其是筷子、勺子和叉子。使用者对此有特殊的使用要求,筷子、勺子和叉子要携带方便,不占空间,能够存放于餐盒内。因此,组装式的筷子、勺子、叉子应运而生。然而,现有技术中组装式的筷子、勺子、叉子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点,在使用上有不便之处,如组装式筷子,组装式筷子分上半节和下半节,上半节和下半节通过螺纹口旋接而组装在一起,筷子的上半节和下半节在螺接时往往不大顺利,使用者在组装筷子时需要多次旋转筷子的上半节和下半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方便、拆卸简单、方便存放和携带的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方便、拆卸简单、方便存放和携带的勺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 方便、拆卸简单、方便存放和携带的叉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筷子,它包括夹持部和接触部,接触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夹持部的下端,所述夹持部与接触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
所述夹持部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所述夹持部与上套接部之间嵌设有磁铁,接触部的上端可拆卸在插接在上套接部的下端。
所述夹持部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接触部上端固定有下套接部,所述上套接部与夹持部之间、下套接部与接触部之间分别设有磁铁,所述下套接部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下端。
一种改进的勺子,它包括手柄部和勺柄部,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柄部的下端,所述手柄部与勺柄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
所述手柄部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所述手柄部和上套接部之间设有磁铁,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的下端。
所述手柄部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所述勺柄部的上端固定有下套接部,所述手柄部和上套接部之间、勺柄部和下套接部之间分别设有磁铁,所述下套接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的下端。
一种改进的叉子,它包括手柄部和叉柄部,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柄部的下端,所述手柄部与叉柄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
所述手柄部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所述手柄部与上套接部之间设有磁铁,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的下端。
所述手柄部的下端设有上套接部;所述叉柄部的上端设有下套接部,所述手柄部与上套接部之间、叉柄部与下套接部之间分别设有磁 铁,所述下套接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筷子,它包括夹持部和接触部,接触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夹持部的下端,所述夹持部与接触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磁铁分别放到夹持部和接触部内,再将夹持部和接触部套接成一筷子形状,由于夹持部和接触部内分别放有磁铁,通过磁力将夹持部和接触部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夹持部和接触部分离开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一种改进的勺子,它包括手柄部和勺柄部,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柄部的下端,所述手柄部与勺柄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使用时,先将磁铁分别放到手柄部和勺柄部内,再将手柄部和勺柄部套接成一勺子形状,由于手柄部和勺柄部内分别放有磁铁,通过磁力将手柄部和勺柄部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手柄部和勺柄部分离出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一种改进的叉子,它包括手柄部和叉柄部,手柄部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柄部的下端,所述手柄部与叉柄部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使用时,先将磁铁分别放到手柄部和叉柄部内,再将手柄部和叉柄部套接成一勺子形状,由于手柄部和叉柄部内分别放有磁铁,通过磁力将手柄部和叉柄部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手柄部和叉柄部分离出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筷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筷子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筷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筷子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筷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筷子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勺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勺子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勺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勺子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勺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叉子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叉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叉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叉子的剖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叉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叉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八叉子的剖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叉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叉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叉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筷子,它包括夹持部1和接触部2,接触部2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夹持部1的下端,所述夹持部1与接触部2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该磁铁4通过自身磁力将夹持部1与接触部2连接一体形成一筷子。
实施例二
见图4至图6所示,所述夹持部1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3;所述夹持部1与上套接部3之间嵌设有磁铁,接触部2的上端可拆卸在插接在上套接部3的下端,所述套接部3上端与夹持部1下端的形状相同,套接部3下端与接触部2上端的形状相同。套接部与夹持部1和接触部2连接后,跟现有不可拆卸的筷子形状,结构一样,看不出痕迹。这样,就可以方便选择筷子组装方法和组装长度。
实施例三
见图7至图9所示,所述夹持部1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31,接触部2上端固定有下套接部32,所述上套接部31与夹持部1之间、下套接部32与接触部2之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下套接部32可拆 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31下端。
工作原理是:一种改进的筷子,使用时,先将磁铁4分别放到夹持部1和接触部2内,再将夹持部1和接触部2套接成一筷子形状,由于夹持部1和接触部2内分别放有磁铁4,通过磁力将夹持部1和接触部2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夹持部1和接触部2分离开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实施例四
见图10至图12所示,一种改进的勺子,它包括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勺子手柄部5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柄部6的下端,所述勺子手柄部5与勺柄部6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该磁铁4通过自身磁力将勺子手柄部5与勺柄部6连接一体形成一勺子。
实施例五
见图13至图15所示,所述勺子手柄部5的下端固定有勺子上套接部311;所述勺子手柄部5和勺子上套接部311之间设有磁铁4,勺子手柄部5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子上套接部311的下端。勺子上套接部311与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连接后,跟现有不可拆卸的勺子形状,结构一样,看不出痕迹。这样,也可以方便选择勺子组装方法和组装长度。
实施例六
见图16至图18所示,所述勺子手柄部5的下端固定有勺子上套接部311;所述勺柄部6的上端固定有勺子下套接部321,所述勺子手柄部5和勺子上套接部311之间、勺柄部6和勺子下套接部321之 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勺子下套接部321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子上套接部311的下端。
工作原理是:一种改进的勺子,使用时,先将磁铁分别放到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内,再将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套接成一勺子形状,由于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内分别放有磁铁4,通过磁力将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分离开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实施例七
见图19至图21所示,一种改进的叉子,它包括叉子手柄部5和叉柄部7,叉子手柄部8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柄部7的下端,所述叉子手柄部8与叉柄部7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该磁铁4通过自身磁力将叉子手柄部8与叉柄部7连接一体形成一勺子。
实施例八
见图22至图24所示,所述叉子手柄部8的下端固定有叉子上套接部312;所述叉子手柄部8与叉子上套接部312之间设有磁铁4,叉子手柄部5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子上套接部312的下端。套接部与叉子手柄部5和叉柄部7连接后,跟现有不可拆卸的勺子形状,结构一样,看不出痕迹;这样,也可以方便选择叉子组装方法和组装长度。
实施例九
见图25至图27所示,所述叉子手柄部8的下端设有叉子上套接部312;所述叉柄部7的上端设有叉子下套接部322,所述叉子手柄 部8与叉子上套接部312之间、叉柄部7与叉子下套接部322之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叉子下套接部322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31的下端。
工作原理是:一种改进的叉子,使用时,先将磁铁4分别放到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内,再将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套接成一勺子形状,由于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内分别放有磁铁4,通过磁力将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紧密连接。不使用时,将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分离开来,即可拆卸下来,方便放置和携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改进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持部(1)和接触部(2),接触部(2)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夹持部(1)的下端,所述夹持部(1)与接触部(2)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的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31);所述夹持部(1)与上套接部(31)之间嵌设有磁铁(4),接触部(2)的上端可拆卸在插接在上套接部(3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下端固定有上套接部(31),接触部(2)上端固定有下套接部(32),所述上套接部(31)与夹持部(1)之间、下套接部(32)与接触部(2)之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下套接部(32)可拆卸地插接在上套接部(31)下端。
4.一种改进的勺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勺子手柄部(5)和勺柄部(6),勺子手柄部(5)的下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柄部(6)的上端,所述勺子手柄部(5)与勺柄部(6)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勺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手柄部(5)的下端固定有勺子上套接部(311);所述勺子手柄部(5)和勺子上套接部(311)之间设有磁铁(4),勺柄部(6)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子上套接部(31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勺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手柄部(5)的下端固定有勺子上套接部(311);所述勺柄部(6)的上端固定有勺子下套接部(321),所述勺子手柄部(5)和勺子上套接部(311)之间、勺柄部(6)和勺子下套接部(321)之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勺子下套接部(321)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勺子上套接部(311)的下端。
7.一种改进的叉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叉子手柄部(8)和叉柄部(7),叉子手柄部(8)的下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柄部(7)的上端,所述叉子手柄部(8)与叉柄部(7)对接的位置设有磁铁(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子手柄部(8)的下端固定有叉子上套接部(312);所述叉子手柄部(8)与叉子上套接部(312)之间设有磁铁(4),叉柄部(7)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子上套接部(312)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子手柄部(8)的下端设有叉子上套接部(312);所述叉柄部(7)的上端设有叉子下套接部(322),所述叉子手柄部(8)与叉子上套接部(312)之间、叉柄部(7)与叉子下套接部(322)之间分别设有磁铁(4),所述叉子下套接部(322)的上端可拆卸地插接在叉子上套接部(312)的下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057714U CN201700928U (zh) | 2010-01-28 | 2010-01-28 | 筷子、勺子、叉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057714U CN201700928U (zh) | 2010-01-28 | 2010-01-28 | 筷子、勺子、叉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00928U true CN201700928U (zh) | 2011-01-12 |
Family
ID=4343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057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0928U (zh) | 2010-01-28 | 2010-01-28 | 筷子、勺子、叉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0092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4671A1 (fr) * | 2011-06-21 | 2012-12-27 | Anne-Laure Benardeau | Ustensile manuel, notamment article de vaisselle |
CN107411968A (zh) * | 2015-08-28 | 2017-12-01 | 莫玉艳 | 一种笔帽试药匙 |
KR20190109124A (ko) * | 2018-03-16 | 2019-09-25 | 심석보 | 숟가락, 젓가락, 그리고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수저 |
-
2010
- 2010-01-28 CN CN2010201057714U patent/CN2017009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74671A1 (fr) * | 2011-06-21 | 2012-12-27 | Anne-Laure Benardeau | Ustensile manuel, notamment article de vaisselle |
CN107411968A (zh) * | 2015-08-28 | 2017-12-01 | 莫玉艳 | 一种笔帽试药匙 |
KR20190109124A (ko) * | 2018-03-16 | 2019-09-25 | 심석보 | 숟가락, 젓가락, 그리고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수저 |
KR102356091B1 (ko) * | 2018-03-16 | 2022-01-26 | 심석보 | 숟가락, 젓가락, 그리고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수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00928U (zh) | 筷子、勺子、叉子 | |
CN201398792Y (zh) | 多功能筷子 | |
CN201847305U (zh) | 一种碗 | |
CN2904852Y (zh) | 可伸缩的勺子 | |
CN202375773U (zh) | 可折叠叉勺 | |
CN202959894U (zh) | 一种用于放置筷子、汤勺的支座 | |
CN201888632U (zh) | 一种便携式餐具 | |
CN202408282U (zh) | 一种筷勺一体餐具 | |
CN201840433U (zh) | 一种拖把 | |
CN202959913U (zh) | 一种便携多功能餐具 | |
CN201085412Y (zh) | 一种新型吸管筷子 | |
CN201658166U (zh) | 简易组合餐具 | |
CN202198332U (zh) | 多用筷子 | |
CN202020358U (zh) | 便携式洗漱杯 | |
CN201164309Y (zh) | 便携式可折叠餐具 | |
CN201337256Y (zh) | 可拆装的餐具 | |
CN202496918U (zh) | 一种便携式餐勺 | |
CN2922682Y (zh) | 方便筷子 | |
CN202335723U (zh) | 新型筷子 | |
CN202489700U (zh) | 多功能筷子 | |
CN2902072Y (zh) | 组合式餐具 | |
CN201299379Y (zh) | 多功能餐具 | |
CN201911789U (zh) | 一体叉勺 | |
CN201393855Y (zh) | 学生用多功能餐具 | |
CN204600088U (zh) | 一种可拆卸双用不锈钢餐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