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695823U - 门窗防盗扣 - Google Patents

门窗防盗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5823U
CN201695823U CN2010201675035U CN201020167503U CN201695823U CN 201695823 U CN201695823 U CN 201695823U CN 2010201675035 U CN2010201675035 U CN 2010201675035U CN 201020167503 U CN201020167503 U CN 201020167503U CN 201695823 U CN201695823 U CN 201695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hallow grooves
theft bar
theft
doo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7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国基
宋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67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5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5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58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防盗扣,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扇关合处两侧的手柄座1和防盗杆座2,所述手柄座1上铰接有开有长槽30的手柄3,所述防盗杆座2上设置防盗杆21,所述防盗杆21可滑动地卡入所述手柄3的所述长槽30中;所述手柄3的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浅凹槽33、第二浅凹槽34和第三浅凹槽35,在所述手柄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浅凹槽对应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分别能在所述浅凹槽33、所述第二浅凹槽34和所述第三浅凹槽35定位,使所述手柄3不会随意摆动并处于一些安全不易被碰到的位置,避免对人身构成一定的潜在伤害的危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安装方便,能够广泛适用的防盗装置。

Description

门窗防盗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门窗防盗扣。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门用防盗扣,如申请号为91215706.2,名称为“防盗门窗安全搭扣”,如图1所示,通常由防盗杆座、手柄座和开有长槽并铰接手柄座上的手柄组成,防盗杆座设置了鹅颈形防盗杆,防盗杆的圆头比手柄上的长槽要宽。通常情况下防盗杆座、手柄座分别安装于门板关合处两侧,当防盗扣扣合时,防盗杆插入手柄的长槽入口处,此时用力推开门,防盗杆会滑入手柄长槽,门不能被完全打开,从而达到防盗功能。再例如申请号为ZL200520120277.4,名称为“一种防盗扣”,也是采用上述结构,其手柄可以在其旋盖上可以完全自由左右摆动。但是,现有这些防盗扣如果不在扣合状态下,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手柄可以随意地左右摆动,当手柄摆动到与门成处于垂直状态时,因为手柄为一种硬物,会对人身构成潜在伤害的危险。尤其对家中有小孩的使用者带来更加大的潜在伤害的危险,第二,防盗杆的头部露出手柄,因为防盗杆为一种硬物,同样会对人身构成一定的潜在伤害的危险而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使手柄在不同的主要方向可以定位从而不会随意摆动,并可以将手柄定位在安全且不易被碰到的位置,为使用者提供更方便、更安全和更美观的防盗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门窗防盗扣,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扇关合处两侧的手柄座1和防盗杆座2;所述手柄座1包括基座10、位于所述基座10上部的凸出柱体15、铰接在所述凸出柱体15上的手柄3;所述手柄3包括与所述凸出柱体15铰接的铰接部31及固连在所述铰接部31上的手柄杆体部32,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上开有长槽30;所述防盗杆座2上设置防盗杆21,所述防盗杆21可滑动地卡入所述长槽3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轮廓呈圆形,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37上设置浅凹槽33;在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与所述浅凹槽33对应的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内设置有弹簧5和圆珠体4,在旋转所述手柄3使所述浅凹槽33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浅凹槽33中。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门窗防盗扣包括手柄座1和防盗杆座2,其中所述手柄座1一般固定在固定框上,而所述防盗杆座2固定在活动的门扇或窗扇上,或者所述手柄座1和防盗杆座2分别固定在两扇相对开合的门扇上;由于所述手柄座1上铰接有手柄3,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上开有长槽30,所述防盗杆座2上设置防盗杆21,从而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可以插入或穿过所述长槽30,并使所述防盗杆21可滑动地卡入所述长槽30中。这样在开合门扇或窗扇时通过所述门窗防盗扣将门扇或窗扇他们锁定在一定的开度范围内,实现防盗功能。
所述铰接部位31具有轴向中心孔36并通过该轴向中心孔36和铰轴铰接在所述手柄座1的所述凸出柱体15上,其中为了与所述铰接部位31实现铰接,很明显还需要在所述凸出柱体15上设置与铰轴适配的孔。
所述基座10和所述凸出柱体15组合使所述手柄座1的上部呈倒T字形。其中所述基座10和所述凸出柱体15之间可以固连为一体的整体部件,也可以是可以相对分离的两个部件,在是可以相对分离的两个部件的情况下,可以是在所述基座10的中央部位设置基座孔,所述凸出柱体15穿过所述基座孔而凸出的结构。
所述手柄座1可以是如申请号为ZL200520120277.4,名称为“一种防盗扣”的技术方案所披露的一种可转动的座,也可以是如申请号为91215706.2,名称为“防盗门窗安全搭扣”所披露的一种固定不动的座。其次所述铰接部位31可以是一个而铰接在所述凸出柱体15的侧边位置,也可以是一对呈叉状排列而夹持在所述凸出柱体15的两侧边位置。
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轮廓呈圆形,这样可以让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在转动时具有相同的旋转轨迹。
在所述基座10上并对应于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位置设置定位孔11,在所述定位孔11内设置有弹簧5和圆珠体4,所述弹簧5压在所述圆珠体4上,所述弹簧5压缩在所述圆珠体4和所述定位孔11底面111之间;其次所述定位孔11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内径大小不同配合的通孔,总之能够实现所述弹簧5与所述圆珠体4之间的定位即可。
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37上设置浅凹槽33,这样转动所述手柄3使所述浅凹槽33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浅凹槽33中,所述弹簧5、所述圆珠体4和所述定位孔11构成所述手柄3的定位装置,使所述手柄3在特定的位置予以定位。所述浅凹槽33的深度和宽度一般以可以容纳1/3~1/5所述圆珠体4为宜。其次为了使所述手柄3在转动时顺畅,在所述浅凹槽33的两侧顶部最好设置为过渡圆角,从而便于所述圆珠体4从所述浅凹槽33内滑进滑出。
至于所述手柄3的定位点设置,显然与所述浅凹槽33的设置位置直接关联。根据上述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浅凹槽33设置在所述手柄杆体部32的轴向方向上并与该轴向方向具有夹角θ,所述手柄杆体部32位于竖立位置时具有稍微大于90°的向外倾斜角β,也就是当所述圆珠体4卡入所述浅凹槽33时,所述手柄3的中轴线与安装所述防盗杆座2的固定框、门扇或窗扇所在的平面的夹角大于90°,其中所述向外倾斜角β选取在90°<β≤120°范围内比较合适。这样一方面所述手柄3可以临时作为门把手用作推拉门的拉手使用,另一方面所述手柄3被固定在与所述防盗杆座2扣合方向的另一侧,从而避免因关门时用力过猛而导致所述手柄3在振动力的作用下被误扣在所述防盗杆座2上而上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为了实现更佳的定位和防盗功能,对应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第二浅凹槽34。当旋转所述手柄3使所述第二浅凹槽34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第二浅凹槽34中,所述手柄3不能自由左右摆动而被相对固定不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对应于所述手柄3反向旋转到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对应的相反方向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第三浅凹槽35。第三浅凹槽35的设置是方便所述手柄3在不使用时,为了避免所述手柄3的自由左右摆动对人身构成潜在伤害的危险,而选择一个安全固定位置。当所述手柄3反向旋转至所述浅凹槽35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第三浅凹槽35中,此时所述手柄3被定位的位置与原来被定位在第二浅凹槽34时的位置基本成180°夹角,所述手柄3处于对人身不构成潜在伤害的位置,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防盗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上的所述长槽30包括宽槽38和窄槽39,其中所述窄槽39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所述宽槽38的宽度大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从而可以将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卡在所述窄槽39的内侧和所述宽槽38的外侧之间滑行,使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不完全露出所述长槽30,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与所述手柄杆体部32之间的相对滑动接触部位被收藏在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所述手柄3的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三个浅凹槽33、34、35同时在所述手柄座1上设置与其适配的定位装置,所述手柄座1上的定位装置采用弹珠结构设置定位,所述手柄座1上的定位装置的所述圆珠体4分别独立地卡入到所述手柄3设置的三个浅凹槽33、34、35时,即将所述手柄3分别定位在防盗扣扣合、临时作为门把手用作推拉门用的使用状态和完全不使用的位置,使所述手柄3不会随意摆动并处于一些安全且不易被碰到的位置,避免对人身构成一定的潜在伤害的危险,对一些家中有小孩的家庭尤为理想的安全门锁设施。
2、由于所述手柄3的长槽30包括宽槽38和窄槽39,其中所述窄槽39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的外径尺寸,所述宽槽38的宽度大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的外径尺寸,从而可以将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设置在所述窄槽39的内侧和所述宽槽38的外侧之间滑行,使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不完全露出所述长槽30,从而避免造成对人身构成潜在伤害。
3、在门扇关合所述防盗扣在扣合状态,由于所述手柄座1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圆珠体4卡入所述手柄3浅凹槽33,在所述手柄3上设置宽度大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的外径尺寸的宽槽38,宽度小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的外径尺寸的窄槽39,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在门外用很大的力推门,所述手柄3不轻易脱离定位,当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滑进所述长槽30时,更不容易脱离所述防盗杆21扣和状态而失去防盗作用,使得使用起来更安全。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门窗的防盗扣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门扇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3扣合在所述防盗杆座2上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3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4的A-A方向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3位于竖立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3扣合在在所述防盗杆座2上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手柄3完全打开接近180°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门窗防盗扣,包括固定在门扇B上的防盗杆座2和固定在门框A上的手柄座1。其中所述防盗杆座2和手柄座1用金属材料制造。
所述防盗杆座2上设置防盗杆21,如图3所示,所述防盗杆21呈鹅颈形,其头部210可以插入所述手柄3中。这样在开合门扇时通过所述门窗防盗扣将门扇锁定在一定的开度范围内,实现防盗功能。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手柄座1包括基座10、凸出柱体15和手柄3,所述基座10和所述凸出柱体15组合使所述手柄座1的上部呈倒T字形。所述手柄3具有铰接部位31和固连在所述铰接部31上的手柄杆体部32。其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轮廓呈圆形,这样可以让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在转动时具有相同的旋转轨迹,所述铰接部31具有轴向中心孔36并通过该轴向中心孔36和铰轴6铰接在所述手柄座1的所述凸出柱体15上。其中为了与所述铰接部位31实现铰接,很明显还需要在所述凸出柱体15上设置与铰轴适配的孔。所述铰接部位31呈平行排列叉状具有叉口,所述铰接部位31夹持在所述凸出柱体15的两侧边位置。当然当所述铰接部位31仅仅只是一个的情况下,所述铰接部位31就铰接在所述凸出柱体15的一个侧边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上开有长槽30;其中所述长槽30包括宽槽38和窄槽39,其中所述窄槽39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所述宽槽38的宽度大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可滑动地卡入所述长槽30中,从而可以将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设置在所述窄槽39的内侧和所述宽槽38的外侧之间滑行,使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不完全露出所述长槽30,从而避免造成对人身构成潜在伤害。
所述基座10和所述凸出柱体15为固连为一体的整体部件,当然也可以是可以相对分离的两个部件,在是可以相对分离的两个部件的情况下,可以是在所述基座10的中央部位设置基座孔,所述凸出柱体15穿过所述基座孔而凸出。如图7所示,在所述基座10上并对应于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位置设置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是盲孔,在所述定位孔11内设置有弹簧5和圆珠体4,所述弹簧5压在所述圆珠体4上,所述弹簧5压缩在所述圆珠体4和所述定位孔11底面111之间。
如图5所示,在基本位于所述手柄杆体部3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所述浅凹槽33,并且所述浅凹槽33与该轴向方向具有夹角θ,从而使所述手柄杆体部32位于竖立位置时,如图8所示,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与安装所述防盗杆座2的门扇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β大于90°,其中所述向外倾斜角β选取在95°到120°范围内比较合适。其次,所述浅凹槽33的深度和宽度一般以可以容纳1/3~1/5所述圆珠体4为宜。其次为了使所述手柄3在转动时顺畅,在所述浅凹槽33的两侧顶部最好设置为过渡圆角,从而便于所述圆珠体4从所述浅凹槽33内滑进滑出。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8所示,当将所述手柄3旋转到基本竖立的位置时,所述浅凹槽33位于所述圆珠体4的上方,所述圆珠体4在所述弹簧5的推力作用下进入所述浅凹槽33内进而对所述手柄3予以定位在大于90°的位置。这样一方面所述手柄3可以临时作为门把手用作推拉门用,另一方面所述手柄3被固定在与所述防盗杆座2扣合方向的另一侧,从而避免因关门时用力过猛而导致所述手柄3在振动力的作用下被误扣在所述防盗杆座2上而上锁。当然所述手柄3位于基本竖立的位置并不是最常用的和最安全的使用状态,仅仅是其中一种基本定位状态。
如图9所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为了实现更佳的定位和防盗功能,对应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第二浅凹槽34。当旋转所述手柄3使所述第二浅凹槽34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第二浅凹槽34中,所述手柄3不能自由左右摆动而被相对固定不动。
如图10所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对应于所述手柄3反向旋转到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对应的相反方向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上设置第三浅凹槽35。第三浅凹槽35的设置是方便所述手柄3在不使用时,为了避免所述手柄3的自由左右摆动对人身构成潜在伤害的危险,而选择一个安全固定位置。当所述手柄3反向旋转至所述浅凹槽35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第三浅凹槽35中,此时所述手柄3被定位的位置与原来被定位在第二浅凹槽34时的位置基本成180°夹角,所述手柄3处于对人身不构成潜在伤害的位置,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防盗扣。

Claims (5)

1.门窗防盗扣,包括分别固定在门扇关合处两侧的手柄座(1)和防盗杆座(2);所述手柄座(1)包括基座(10)、位于所述基座(10)上部的凸出柱体(15)、铰接在所述凸出柱体(15)上的手柄(3);所述手柄(3)包括与所述凸出柱体(15)铰接的铰接部(31)及固连在所述铰接部(31)上的手柄杆体部(32),所述手柄杆体部(32)上开有长槽(30);所述防盗杆座(2)上设置防盗杆(21),所述防盗杆(21)可滑动地卡入所述长槽(3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位(31)的外周边(37)轮廓呈圆形,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37)上设置浅凹槽(33);在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与所述浅凹槽(33)对应的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内设置有弹簧(5)和圆珠体(4),在旋转所述手柄(3)使所述浅凹槽(33)对应所述定位孔(11)时,所述弹簧(5)将所述圆珠体(4)的部分壁体顶入所述浅凹槽(3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防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凹槽(33)设置在所述手柄杆体部(32)的轴向方向上并与该轴向方向具有夹角θ,所述手柄杆体部(32)位于竖立位置时具有稍微大于90°的向外倾斜角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防盗扣,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37)上设置与所述圆珠体(4)适配的第二浅凹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防盗扣,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手柄(3)反向旋转到与所述手柄(3)扣接在所述防盗杆(21)上的位置对应的相反方向位置,在所述铰接部位(31)的圆形外周边(37)上设置与所述圆珠体(4)适配的第三浅凹槽(3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防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30)包括宽槽(38)和窄槽(39),其中所述窄槽(39)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所述宽槽(38)的宽度大于所述防盗杆(21)的头部(210)的外径尺寸。
CN2010201675035U 2010-04-16 2010-04-16 门窗防盗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5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75035U CN201695823U (zh) 2010-04-16 2010-04-16 门窗防盗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75035U CN201695823U (zh) 2010-04-16 2010-04-16 门窗防盗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5823U true CN201695823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39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75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5823U (zh) 2010-04-16 2010-04-16 门窗防盗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58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007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江门市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插式防盗扣
CN104485597A (zh) * 2014-11-12 2015-04-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开关柜接地手车定置锁片
CN107452176A (zh) * 2017-10-10 2017-12-08 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标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007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江门市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插式防盗扣
CN104485597A (zh) * 2014-11-12 2015-04-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开关柜接地手车定置锁片
CN107452176A (zh) * 2017-10-10 2017-12-08 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标签
CN107452176B (zh) * 2017-10-10 2022-11-18 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标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0859U (zh) 用于晴雨伞的自锁式下巢结构
EP1475011B1 (en) Cosmetics case
CN201695823U (zh) 门窗防盗扣
CN102972932B (zh) 旋转自锁拉头
EP2385203A1 (en) Locking hinge
CN209324154U (zh) 一种用于控制门窗开启和锁闭的执手
US20170175420A1 (en) Lockset assembly with selective opening and closing
CN103670078B (zh) 一种防插式防盗扣
KR100896040B1 (ko) 캐노피 텐트의 프레임
KR102168638B1 (ko) 축 이동이 가능한 여닫이 도어용 힌지축 지지장치
CN202954659U (zh) 一种冷柜门锁
CN106510366B (zh) 一种旋转式安全容器盖
KR200428171Y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잠금장치
CN205677398U (zh) 一种新型的隐形锁
EP2927402A1 (en) Lock for suitcase/bag
JP6251140B2 (ja) 施錠装置
CN209509714U (zh) 防盗锁装置
CN202280329U (zh) 一种铰链
CN218605413U (zh) 伞具的推拉式下巢结构
CN222737419U (zh) 一种收伞筒
CN221194611U (zh) 一种用于推拉门窗的自锁装置
CN211021242U (zh) 一种旋转扣合锁紧的汽车钥匙扣
CN203462861U (zh) 一种推拉窗锁紧装置
CN206729361U (zh) 一种新型拉链头
CN208416144U (zh) 旋转密码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Assignor: Cao Guoji

Contract record no.: 201144000032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oor window anti-theft fasten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1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