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0053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90053U CN201690053U CN2009202697734U CN200920269773U CN201690053U CN 201690053 U CN201690053 U CN 201690053U CN 2009202697734 U CN2009202697734 U CN 2009202697734U CN 200920269773 U CN200920269773 U CN 200920269773U CN 201690053 U CN201690053 U CN 2016900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act
- connector
- circuit board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连接器,属于电子类,连接器包括壳体、挠性电路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部与加压件。其中,该挠性电路板可供与该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该挠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该第一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可动臂与固定臂,其中,该可动臂的一端侧具有按压部,另一端侧具有被压部,而该固定臂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该第二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接触部与固定部,该固定部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该加压件具有可按压该被压部的抵压部。藉由上述结构,当该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时,可以令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分别按压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以电性电接至具有两接点的挠性电路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挠性电路板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通常此种挠性电路板都会连接至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与加压件,当动作该连接器的加压件时,该加压件即可以动作该端子以令该端子按压至该挠性电路板。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为常有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一与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常用连接器1包括有壳体11、端子12与加压件13,该端子12包括有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固定臂121与可动臂122,该固定臂121固定于该壳体11上,该可动臂122一端具有按压部123,另一端具有被压部124,并且该固定臂121与该可动臂122利用连接部125以进行连接成一体,又该加压件13具有一凸轮131。
当挠性电路板14插置入连接器1时,施力作用该加压件13使得加压件13朝一预定方向位移,该加压件13的凸轮131即会向上推动该被压部124,并且该可动臂122以该连接部125为支点进行角位移,使得该按压部123按压该挠性电路板14,藉此,即可以使得该端子12电性连接至该挠性电路板14。
然而上述连接器于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尚待改进:
常用的连接器都仅具有一端子,仅能连接至一接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零件都朝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确实有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电性连接至具有两接点的挠性电路板的连接器,解决已有的连接器都仅具有一端子,仅能连接至一接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包括壳体、挠性电路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部与加压件。其中,该挠性电路板可供与该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该挠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该第一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可动臂与固定臂,其中,该可动臂的一端侧具有按压部,另一端侧具有被 压部,而该固定臂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该可动臂与该固定臂藉由一连接部而形成一构件;该第二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接触部与固定部,该固定部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该加压件具有可按压该被压部的抵压部。固定臂邻近于该按压部一端形成有一接触端。
藉由上述结构,当该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时,该加压件的抵压部可按压该可动臂的被压部,以令该可动臂呈杠杆进行角度位移,进一步使得该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分别按压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而挠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当欲进行挠性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时,即可以压动该加压件使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使得加压件的抵压部按压该可动臂的被压部,令该按压部向下按压该挠性电路板,如此,即可以使得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该第二端子分别按压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电性连接具有两接点的挠性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2为已有连接器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与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与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2包括:
壳体21;
挠性电路板3,该挠性电路板3可供与该连接器2进行电性连接,该挠性电路板3包括第一接点31与第二接点32;
第一端子4,该第一端子4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可动臂41与固定臂42,其中,该可动臂41的一端侧具有按压部411,另一端侧具有被压 部412,而该固定臂42藉由该壳体21以进行固定,该可动臂41与该固定臂42藉由连接部43而形成一构件,又该固定臂42邻近于该按压部411一端形成有一接触端421;
第二端子5,该第二端子5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接触部51与固定部52,该固定部52藉由该壳体21以进行固定;
加压件6,该加压件6具有可按压该被压部412的抵压部61;
当该加压件6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时,该加压件6的抵压部61可按压该可动臂41的被压部412,以令该可动臂41呈杠杆进行角度位移,进一步使得该第一端子4与该第二端子5分别按压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31与该第二接点32。
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5与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与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2可供挠性电路板3进行电路连接,当欲进行挠性电路板3的电性连接时,将该挠性电路板3插接入该壳体21中,当该挠性电路板3完全插接入该壳体21时,即压动该加压件6使加压件6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而该加压件6的抵压部61可按压该可动臂41的被压部412,令该可动臂41利用该连接部43为支点,呈杠杆进行角度位移,进一步使得可动臂41的按压部411向下按压该挠性电路板3,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挠性电路板3包括第一接点31与第二接点32,而本实用新型也包括第一端子4与第二端子5,当可动臂41的按压部411向下按压该挠性电路板3时,即可以使得该第一端子4与该第二端子5分别按压并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接点31与该第二接点32。如此,本实用新型连接器2即可以分别电性连接至具有第一接点31与第二接点32的挠性电路板3。
再者,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4的固定臂42邻近于该按压部411一端可形成有一接触端421,该第一端子4可藉由该接触端421电性连接于该挠性电路板3的第一接点31,也可以直接利用可动臂41的按压部411电性连接该第一接点31,该挠性电路板3的第一接点31可以对应设置于双面。
如附图7至附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二与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端子5也可以间隔方式设置,当可动臂41的按压部411向下按压该挠性电路板3时,同样可以使第二端子5的接触部51电性连接至挠性电路板3的第二接点32。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壳体;
一第一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可动臂与一固定臂,其中,该可动臂的一端侧具有一按压部,另一端侧具有一被压部,而该固定臂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
一第二端子,具有相互朝同方向延伸且并列设置的一接触部与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藉由该壳体以进行固定;
一加压件,具有一可按压该被压部的抵压部;
当该加压件承受位移操作朝预定方向位移时,该加压件的抵压部可按压该可动臂的被压部,以令该可动臂呈杠杆进行角度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器可与一挠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该挠性电路板包括一第一接点与一第二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动臂与该固定臂藉由一连接部而形成一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臂邻近于该按压部一端形成有一接触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97734U CN201690053U (zh) | 2009-10-26 | 2009-10-26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97734U CN201690053U (zh) | 2009-10-26 | 2009-10-26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90053U true CN201690053U (zh) | 2010-12-29 |
Family
ID=4337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697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0053U (zh) | 2009-10-26 | 2009-10-26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90053U (zh) |
-
2009
- 2009-10-26 CN CN2009202697734U patent/CN2016900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17941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524822B (zh)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 |
CN102832465B (zh) | 一种led用一体式连接器 | |
CN110556651B (zh) | 一种可浮动双通道的电连接器 | |
CN200997486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112691Y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7442024U (zh)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 |
CN104682052A (zh) | 电池连接器及其电池连接器端子 | |
JP5465579B2 (ja) | 圧着端子 | |
CN215266020U (zh) | 一种快速插拔开关 | |
CN207250750U (zh) | 一种弹片和移动终端 | |
CN201690053U (zh) | 连接器 | |
CN202650918U (zh) | 一种微动开关 | |
CN201063396Y (zh) | 高性能音频插座连接器 | |
JP3157057U (ja) | コネクタ | |
CN103579792A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608315U (zh) | 连接器 | |
CN113690682B (zh) | 一种弹片卡扣式快速锁止d型连接器 | |
CN101087047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85927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WO2020044618A1 (ja) | コネクタ式スクリューレス端子台 | |
JP5465577B2 (ja) | 圧着端子 | |
JP3157056U (ja) | コネクタ | |
CN201402883Y (zh) | 电连接器及其上的金属壳体 | |
TWI865861B (zh) | 訊號傳輸構件總成及其電路板材構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