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2196U -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72196U CN201672196U CN2010201857387U CN201020185738U CN201672196U CN 201672196 U CN201672196 U CN 201672196U CN 2010201857387 U CN2010201857387 U CN 2010201857387U CN 201020185738 U CN201020185738 U CN 201020185738U CN 201672196 U CN201672196 U CN 2016721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rod
- hole
- sleeve
- ring
- elastic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其在一本体内依序置入一垫片、一套筒、一活塞环及一锥形弹性元件,该套筒设有一容室及一推杆,该推杆内设有一气道及一通孔,该气道贯通于容室,而该垫片套合在该套筒的容室内,该锥形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推杆及接头的第一穿孔间,该活塞环设有一贯孔,该套筒的推杆伸入在该贯孔中;由于该套筒的推杆套合在活塞环的贯孔中,活塞环形成一轨道,使推杆可直线精准推移,并适用于各种长度的公接头,使得推杆的通孔达到全开的状态,使其流量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尤指一种可省力且安全地卡合于公接头,以适用于高压气动工具或油压工具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M357548号,如图6所示,其包括有一本体A、一外环B及一接头C,其中:外环B,设置在该本体A上,分为一第一环体B1及一第二环体B2,该第二环体B2内部设有一环槽B21,该环槽B21内设有一第一弹性元件B22,该第一环体B1与该第二环体B2以螺接方式结合;接头C,设有一第一穿孔C1及一第二穿孔C2,该本体A内依序置入一垫片D、一套筒E、一第二弹性元件F、一活塞环G、一活塞H及一第三弹性元件I,后以该接头C将前述元件固定在该本体A内,其中,该套筒E设有一推杆E1,并设有前后贯通且呈阶级状的第一通孔E2及第二通孔E3,垫片D固定在第一通孔E2中,第二弹性元件F穿套套筒E的推杆E1,并抵在套筒E与活塞环G之间,活塞环G设有进气孔G1,套筒E的推杆E1伸入活塞环G的进气孔G1内,该活塞H设有导引块H1、塞体H2,导引块H1伸入进气孔G1内与推杆E1的端面保持一间距,且塞体H2顶抵活塞环G,另外,第三弹性元件I抵在活塞H及接头C的第一穿孔C1端部。
如图7所示,其在操作时,因为活塞环G与活塞H之间为分离式,接头C受到高速振动时,活塞H容易走位,产生角度的偏移,使活塞H与活塞环G间的气密度不佳,另外,套筒E的推杆E1受到公接头J的推移,而移动活塞H,活塞H退出活塞环G的进气孔G1后,即使有导引块H1,回程也容易产生角度的偏移,使活塞H的塞体H2不容易对准活塞环G的进气孔G1,因而产生气漏的状况。
请参阅图8所示,其包括有一本体A、一外环B及一接头C,其中:外环B,设置在该本体A中,分为一第一环体B1及一第二环体B2,该第二环体B2内部设有一环槽B21,该环槽B21内设有一第一弹性元件B22,该第一环体B1与该第二环体B2以螺接方式结合;接头C,设有一第一穿孔C1及一第二穿孔C2,该本体A内依序置入一垫片K、一套筒L、一第二弹性元件M、一活塞环N,后以该接头C将前述元件固定在该本体A内,其中,该套筒L设有一容室L1、一推杆L2,该垫片K套合在该套筒L的容室L1内,该推杆L2内设有一气道L21及一通孔L22,第二弹性元件M穿套套筒L的推杆L2,并抵于套筒L与活塞环N之间,活塞环N设有贯孔N1,套筒L的推杆L2伸入活塞环G的贯孔N1。
使用时,如图9及图10所示,将一公接头O及公接头P各自插入套筒L,公接头O的长度长于公接头P,因此,如图中所示,套筒L及其推杆L2行进的距离有差异,由于推杆L2及其通孔L22包覆在活塞环N内,该推杆L2行进的距离影响了通孔L22的进气量,而公接头O的长度够,所以通孔L22全开的状态进气量大,然而,公接头P的长度较短,不足以将通孔L22完全推出活塞环N的贯孔N1外,所以通孔L22的进气量变小,导致进气量相对减弱,另外,第二弹性元件M位于套筒L与活塞环N之间,其受力较大,推压公接头O、P时必须施以较大的力量,而且第二弹性元件M为等径,所以受到套筒L的长期推压会产生纠结而导致套筒L无法复位,或是长期推压第二弹性元件M会使其弹性疲乏,导致套筒L也会无法复位,公接头O、P在退出的操作上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公接头O、P卡死而无法退出套筒L。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快速接头容易产生角度偏移和耗费力气大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包括:
一本体,其内部中空;
一外环,设置在该本体上,设有一第一环体及一第二环体,该第二环体内部设有一环槽,该环槽内设有一弹性元件;
一接头,结合在该本体上,设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
其中,该本体内依序置入一垫片、一套筒、一活塞环及一锥形弹性元件,该套筒设有一容室及一推杆,该推杆内设有一气道及一通孔,该气道贯通于容室,而该垫片套合在该套筒的容室中,该锥形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推杆及该接头的第一穿孔间,该活塞环设有一贯孔,该套筒的推杆伸入在该贯孔中。
进一步,该推杆设有一用于定位该锥形弹性元件的定位件。
进一步,该本体在前端向外弯设有垂直延伸的一挡墙,该本体在该挡墙的后端设有复数环状排列的透孔,该等透孔内各置入一圆珠,该外环设有一对应该本体的透孔和圆珠的卡槽。
进一步,该垫片为一V型垫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套筒的推杆套合在活塞环的贯孔中,该活塞环形成一轨道,故该套筒及推杆的直线推移精准,不会有角度偏移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使用锥形弹性元件,该锥形弹性元件受力压缩后不会有纠结的状况,且锥形弹性元件使用上较为省力,公接头推移套筒及推杆时不需过度费力;
三、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较长,可以适用于各种长度的公接头,推杆的通孔都可达到全开的状态,使其流量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公接头结合前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公接头结合后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公接头结合后外环移动至顶抵于本体的挡墙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另一公接头结合后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现有快速接头与一公接头的组合前示意图;
图7为现有快速接头与一公接头的组合后示意图;
图8为另一现有快速接头与一公接头的组合前示意图;
图9为另一现有快速接头与一公接头的组合后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现有快速接头与另一公接头的组合后示意图。
图中:
1 本体 11 挡墙
12 透孔 13 圆珠
2 外环 21 第一环体
211 卡槽
22 第二环体 221 环槽
222 弹性元件
3 接头 31 第一穿孔
32 第二穿孔
44A 公接头 41 容置槽
5 垫片 6 套筒
61 容室 62 推杆
621 气道 622 通孔
623 定位件
7 活塞环 71 贯孔
8 锥形弹性元件
A 本体 B 外环
B1 第一环体 B2 第二环体
B21 环槽 B22 第一弹性元件
C 接头 C1 第一穿孔
C2 第二穿孔 D 垫片
E 套筒 E1 推杆
E2 第一通孔 E3 第二通孔
F 第二弹性元件
G 活塞环 G1 进气孔
H 活塞 H1 导引块
H2 塞体
I 第三弹性元件
J 公接头
K 垫片
L 套筒 L1 容室
L2 推杆 L21 气道
L22 通孔
M 第二弹性元件
N 活塞环 N1 贯孔
O 公接头 P 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本体1、一外环2、一接头3及配合一公接头4使用,其中:
本体1,内部中空,并在前端向外弯设有垂直延伸的一挡墙11,该本体1在该挡墙11的后端设有复数环状排列的透孔12,各透孔12内置入一圆珠13。
外环2,设置在该本体1上,设有一第一环体21及一第二环体22,该第二环体22内部设有一环槽221,该环槽221内设有一弹性元件222,且该第一环体21设有一卡槽211,以对应该本体1的透孔12及圆珠13。
接头3,结合在该本体1上,设有一第一穿孔31及一第二穿孔32。
其中,该本体1内依序置入一垫片5、一套筒6、一活塞环7及一锥形弹性元件8,该套筒6设有一容室61及一推杆62,该推杆62内设有一气道621及一通孔622,该气道621贯通于容室61,而该垫片5套合在该套筒6的容室61中,另外,该推杆62设有一定位件623,而该锥形弹性元件8设置在该推杆62的定位件623及该接头3的第一穿孔31间,该活塞环7设有一贯孔71,该套筒6的推杆62伸入在该贯孔71中,且该推杆62的通孔622位于活塞环的贯孔71内。
上述垫片5优选为一V型垫片。
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公接头4插入套筒6的容室61中,由于容室61内设有垫片5,所以公接头4压掣垫片5而推移套筒6及推杆62,推杆62以活塞环7的贯孔71为轨道直线滑移,不会有角度上的偏移,行进相当准确,当公接头4到达定位时,推杆62内的通孔622移出贯孔71外,且该推杆62也压掣锥形弹性元件8,使公接头4与接头3间形成通路。
如图4所示,当公接头4到达定位,由于公接头4具有一容置槽41,圆珠13不再受掣于套筒6,而落入该容置槽41,圆珠13脱离外环2的卡槽211,弹性元件222不再受掣于圆珠13而复位,使外环2移动至顶抵于本体1的挡墙11,公接头4则被圆珠13限位而固定在本体1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公接头4A的前端较上述实施例的公接头4短,当公接头4A插入套筒6的容室61而推移推杆62,其移动距离较短,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推杆62长度较长,所以推杆62内的通孔622仍能完全移出贯孔71外,由于公接头4的长度有落差,但是不致于太大,所以该推杆62的长度可以适用,因此达到流量稳定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4)
1.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包括:
一本体,其内部中空;
一外环,设置在该本体上,设有一第一环体及一第二环体,该第二环体内部设有一环槽,该环槽内设有一弹性元件;
一接头,结合在该本体上,设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
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依序置入一垫片、一套筒、一活塞环及一锥形弹性元件,该套筒设有一容室及一推杆,该推杆内设有一气道及一通孔,该气道贯通于容室,而该垫片套合在该套筒的容室中,该锥形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推杆及该接头的第一穿孔间,该活塞环设有一贯孔,该套筒的推杆伸入在该贯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推杆设有一用于定位该锥形弹性元件的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在前端向外弯设有垂直延伸的一挡墙,该本体在该挡墙的后端设有复数环状排列的透孔,该等透孔内各置入一圆珠,该外环设有一对应该本体的透孔和圆珠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一V型垫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857387U CN201672196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857387U CN201672196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72196U true CN201672196U (zh) | 2010-12-15 |
Family
ID=4332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857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2196U (zh) | 2010-05-05 | 2010-05-05 |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721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33889A (zh) * | 2018-05-28 | 2018-09-14 | 王惠俊 | 可连接的热网供热管道保温棉管 |
-
2010
- 2010-05-05 CN CN2010201857387U patent/CN2016721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33889A (zh) * | 2018-05-28 | 2018-09-14 | 王惠俊 | 可连接的热网供热管道保温棉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5031298A5 (zh) | ||
CN201672196U (zh) | 一种省力型快速接头 | |
CN201537657U (zh) | 用于弯管机的跟踪变形柔性弯曲模具 | |
CN203018515U (zh) | 一种弯管用芯棒 | |
CN205727229U (zh) | 一种农业用环绕式多点农药注射器 | |
CN202813907U (zh) | 一种用于引导铜管插入冷凝器翅片中的牵引杆 | |
CN103472243B (zh) | 一种自动进样器及取样针 | |
CN201663334U (zh) | 一种70芯接插件 | |
CN208419795U (zh) | 一种接插件退针检验工装 | |
CN201361551Y (zh) | 防污染移液枪头盒 | |
CN204544647U (zh) | 一种用于管材内壁拉胶的装置 | |
CN206084905U (zh) | 推针器 | |
CN207410681U (zh) | 一种泛用吸嘴 | |
CN111779908A (zh) |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 |
CN207334033U (zh) |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分体式sae法兰 | |
CN214436431U (zh) | 一种滚珠玩具管道套接组件 | |
CN214069067U (zh) | 带动作反馈的快换盘 | |
CN203447350U (zh) | 万向椎弓根螺钉 | |
CN203957610U (zh) | 针管笔插腿 | |
CN204852011U (zh) | 易于拆卸的轴套结构 | |
CN103742698A (zh) | 高速往复运动的电磁阀芯 | |
WO2018103428A1 (zh) | 交互设备手写笔 | |
CN209190667U (zh) | 一种拆装色谱仪密封接头的维护工具 | |
CN102778086B (zh) | 一种用于引导铜管插入冷凝器翅片中的牵引杆 | |
CN202683818U (zh) | 一种缩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