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69855U -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69855U CN201669855U CN2010202075705U CN201020207570U CN201669855U CN 201669855 U CN201669855 U CN 201669855U CN 2010202075705 U CN2010202075705 U CN 2010202075705U CN 201020207570 U CN201020207570 U CN 201020207570U CN 201669855 U CN201669855 U CN 2016698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t
- double
- hot runner
- center
- mou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它包括一模具和一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具有多个模腔,多个模腔分为双层。双层双向热流道包括一中心热嘴组、一热流道板和一加热单元;热流道板装设在模具之内,加热单元装设在热流道板之上;热流道板具有一接通中心热嘴组的入口和与分热嘴等数并接通入口的出口,多个出口分为双层,每个出口都固定接通有一分热嘴,多个分热嘴和多个模腔一一对应接通。它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双层双向热流道的多个分热嘴双层布置,因此所述模腔也能双层布置,能够增加一次成型的模腔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热流道板之上装设有加热单元,因此能够避免流道之内的胶体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装置包括一模具和一流道,所述模具之内设置有多个模腔,所述流道包括一中心热嘴和多个分热嘴,所述中心热嘴具有外端口和内端口,所述中心热嘴外端口接通提供胶体的机构,所述中心热嘴内端口接通多个分热嘴,所述多个分热嘴和多个模腔一一对应接通。由于现有流道都采用单层结构,也即是多个分热嘴单层布置,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1、多个模腔也只能单层布置,一次成型的模腔数受限,生产效率低下;2、分热嘴和中心热嘴之间的距离受限(避免冷却),多个模腔单层布置范围受限,一次成型的模腔数受限,生产效率低下,成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传统模具装置所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它包括:
一模具,它具有多个模腔,所述多个模腔分为双层;及
一双层双向热流道,它包括一中心热嘴组、一热流道板和一加热单元;所述中心热嘴组具有一外端口和一内端口;所述热流道板装设在模具之内,所述加热单元装设在热流道板之上;所述热流道板具有一接通中心热嘴组内端口的入口和与分热嘴等数并接通入口的出口,所述多个出口分为双层,所述每个出口都固定接通有一分热嘴,所述多个分热嘴和多个模腔一一对应接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双层双向热流道还包括一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固接在中心热嘴组外端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多个模腔分为双层;所述热流道板位于双层之间,所述多个分热嘴分为双层并和模腔一一对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热流道板之上固设有定位柱,所述模具之上设有适配定位柱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和定位槽一一对应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加热单元为固接在热流道板的热电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模具包括一定模板部分、一能相对定模板部分移动的中模板部分和一能相对中模板部分移动的动模板部分,所述定模板部分和中模板部分之间配合形成上层模腔,所述中模板部分和动模板部分之间配合形成下层模腔;所述热流道板设置在中模板部分。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中心热嘴组包括一第一中心热嘴和一接通第一中心热嘴的第二中心热嘴,所述第一中心热嘴固接定模板部分,所述第二中心热嘴固接热流道板,所述第一中心热嘴和第二中心热嘴之间组成可装拆的接通结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
一分模机构,它包括一动力单元、一连接动力单元的底板、一枢设在中模板部分的齿轮、一固设在定模板部分的第一齿条和一固设在动模板部分的第二齿条,所述底板拉接动模板部分,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结构相同并都啮合于齿轮。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双层双向热流道的多个分热嘴双层布置,因此所述模腔也能双层布置,能够增加一次成型的模腔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热流道板之上装设有加热单元,因此能够避免流道之内的胶体冷却;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设备的产能最大化;
2、加热单元为固接在热流道板的热电偶,能耗小;
3、定模板和中模板之间配合形成上层模腔,中模板和动模板之间配合形成下层模腔,热流道板设置在中模板,结构简单,造价低;
4、通过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配合保证定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动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同速打开和同速闭合,控制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模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定模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模具装置的中模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动模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双层双向热流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了模具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图6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绘示了图6的B-B剖面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合模状态。
图9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合模状态。
图10绘示了图6的B-B剖面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分模状态。
图11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分模状态。
图12绘示了图6的B-B剖面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顶出状态。
图13绘示了模具装置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模具装置处于顶出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1至图9,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它包括一模具100、一双层双向热流道200、一分模机构300和顶出机构400。
所述模具100包括一定模板部分110、一能相对定模板部分110移动的中模板部分120和一能相对中模板部分120移动的动模板部分130,所述定模板部分110、中模板部分120和动模板部分130依序并排。所述定模板部分110和中模板部分120之间配合形成上层模腔140,所述中模板部分120和动模板部分130之间配合形成下层模腔150。所述上层模腔140和下层模腔150上下二层布置。最好再设置一隔热板160。最好再设置有导向柱170。
所述双层双向热流道200,它包括一中心热嘴组、一热流道板210和一加热单元220。
所述中心热嘴组包括一第一中心热嘴230和一接通第一中心热嘴230的第二中心热嘴240。所述第一中心热嘴230的外端口通过一定位圈250固接定模板部分110,以能够固定接通提供胶体的机构。所述第一中心热嘴230和第二中心热嘴240之间组成可装拆的接通结构。
所述热流道板210装设在模具100的中模板部分120。所述热流道板210具有一入口和与分热嘴等数并接通入口的出口,所述入口固定接通第二中心热嘴240的内端口,所述多个出口分为双层,所述每个出口都固定接通有一分热嘴。所述多个分热嘴分为上下双层,上层的上分热嘴260和上层模腔140一一对应接通,下层的下分热嘴270和下层模腔150一一对应接通。
所述加热单元220采用热电偶并装设在热流道板210之上。
为了保证定位准确性和老固定,最好所述热流道板210之上固设有定位柱211,所述模具100的中模板部分120之上设有适配定位柱211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211和定位槽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分模机构300,它包括一动力单元、一连接动力单元的底板、一枢设在中模板部分120的齿轮310、一固设在定模板部分110的第一齿条320和一固设在动模板部分130的第二齿条330,所述底板拉接动模板部分130,所述第一齿条320和第二齿条330结构相同并都啮合于齿轮310。本实施例之中,最好,在所述中模板部分120之外再设置有一导向机构340,用于保证第一齿条320相对中模板部分120直线移动,保证第二齿条330相对中模板部分120直线移动。
为了使审查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分模步骤,下面结合图8至图11,注塑完成后,在机台的作用下,底板350带动动模板部分130向远离定模板部分110方向运动,第二齿条330跟随移动,第二齿条330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齿轮310转动,齿轮310转动带动第一齿条320移动,所述第一齿条320带动中模板部分120向远离定模板部分110方向移动,以此实现同步开模和同步合模。
请查阅图12和图3,结合图2至图4,它们分别绘示了产品顶出的示意图,以描述顶出机构400。油缸机构410作用在拉板420上,带动定模顶针板430和第一顶针440A,产品一起往外移动,实现抽芯,定模板部分的产品以及浇道脱模后自动掉落;同时在动模板部分,注塑机的顶出杆450顶出带动动模顶针板460和第二顶针440B,产品以及浇道脱模后自动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模具,它具有多个模腔,所述多个模腔至少分为双层;及
一双层双向热流道,它包括一中心热嘴组、一热流道板和一加热单元;所述中心热嘴组具有一外端口和一内端口;所述热流道板装设在模具之内,所述加热单元装设在热流道板之上;所述热流道板具有一接通中心热嘴组内端口的入口和与分热嘴等数并接通入口的出口,所述多个出口分为双层,所述每个出口都固定接通有一分热嘴,所述多个分热嘴和多个模腔一一对应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双向热流道还包括一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固接在中心热嘴组外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板之上固设有定位柱,所述模具之上设有适配定位柱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和定位槽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固接在热流道板的热电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定模板部分、一能相对定模板部分移动的中模板部分和一能相对中模板部分移动的动模板部分,所述定模板部分和中模板部分之间配合形成上层模腔,所述中模板部分和动模板部分之间配合形成下层模腔;所述热流道板设置在中模板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热嘴组包括一第一中心热嘴和一接通第一中心热嘴的第二中心热嘴,所述第一中心热嘴固接定模板部分,所述第二中心热嘴固接热流道板,所述第一中心热嘴和第二中心热嘴之间组成可装拆的接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一分模机构,它包括一动力单元、一连接动力单元的底板、一枢设在中模板部分的齿轮、一固设在定模板部分的第一齿条和一固设在动模板部分的第二齿条,所述底板拉接动模板部分,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结构相同并都啮合于齿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075705U CN201669855U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075705U CN201669855U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69855U true CN201669855U (zh) | 2010-12-15 |
Family
ID=4332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0757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69855U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6985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6473A (zh) * | 2015-02-12 | 2015-05-20 | 上海汉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热塑性热流道装置及导热嘴 |
CN105965789A (zh) * | 2016-07-11 | 2016-09-28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层流道的热流道模具 |
CN106003570A (zh) * | 2016-07-11 | 2016-10-12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CN106808652A (zh) * | 2016-12-22 | 2017-06-09 | 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节流热流道系统 |
-
2010
- 2010-05-28 CN CN2010202075705U patent/CN2016698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6473A (zh) * | 2015-02-12 | 2015-05-20 | 上海汉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热塑性热流道装置及导热嘴 |
CN105965789A (zh) * | 2016-07-11 | 2016-09-28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层流道的热流道模具 |
CN106003570A (zh) * | 2016-07-11 | 2016-10-12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CN106003570B (zh) * | 2016-07-11 | 2018-06-26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流道模具 |
CN106808652A (zh) * | 2016-12-22 | 2017-06-09 | 广东柳道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节流热流道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69855U (zh) | 一种双层双向热流道模具装置 | |
CN203680706U (zh) | 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 | |
CN102179903A (zh) |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的三板注塑模具 | |
CN105034279A (zh) | 一种双色开关旋钮注塑模具 | |
CN201856353U (zh) | 注塑模具反向注塑顶出机构 | |
CN217670766U (zh) | 一种高精密平面度lcp封装片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3680705U (zh) | 一种带双层注塑模具的新型注塑装置 | |
CN2897619Y (zh) | 一种用于成型一次性注射器中心头外套模具 | |
CN205871083U (zh) | 叠层式精密注塑模具 | |
CN210880534U (zh) | 一种液态硅胶成型设备 | |
CN206383407U (zh) | 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上盖的模具 | |
CN211054340U (zh) |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9869289U (zh) |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多射分流板结构 | |
CN203077555U (zh) | 叠层模具 | |
CN212554808U (zh) | 一种贯流中风轮模具 | |
CN201169038Y (zh) |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 |
CN215472840U (zh) | 一种模内热切水口的注塑模具 | |
CN221793624U (zh) | 汽车风管部件的注塑成型模 | |
CN221793623U (zh) | 一种用于储物盒的快速冷却模具 | |
CN205147277U (zh) | 一种带有四个抽芯结构的压铸模具 | |
CN218838509U (zh) | 分流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设备 | |
CN206230007U (zh) | 一种用于电梯电机端盖的压铸模具 | |
CN222096853U (zh) | 一种多流道笔壳成型模具 | |
CN215283104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5359615U (zh) | 一种可批量生产光电芯片板材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