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655979U -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5979U
CN201655979U CN2010201767408U CN201020176740U CN201655979U CN 201655979 U CN201655979 U CN 201655979U CN 2010201767408 U CN2010201767408 U CN 2010201767408U CN 201020176740 U CN201020176740 U CN 201020176740U CN 201655979 U CN201655979 U CN 201655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in
those
combined typ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67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绍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767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5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5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5979U/zh
Priority to US13/004,977 priority patent/US8482471B2/en
Priority to EP11151522.7A priority patent/EP2372839B1/en
Priority to ES11151522.7T priority patent/ES2460640T3/es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01Q21/205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providing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包括:一接地单元、多个辐射单元、多个回圈单元及多个滤波单元。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均环绕接地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接地单元上。该些回圈单元沿着接地单元的外侧边排列。该些滤波单元设置于接地单元上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本实用新型除了尺寸小、高度低、天线之间隔离度小、天线增益值高、辐射特性良好之外,亦不需额外增加一双工器电路,可取代传统外露式2.4/5GHz双频桥接点天线。本实用新型亦可内藏在无线宽频路由器或集线器内,以保持产品整体外观的完整性与美感度。

Description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特别是一种复合式(hybrid)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无线区域网路或802.11a/b/g/n桥接点天线大多为外露式天线结构,最常见的形式为披覆有塑料或橡胶套筒的偶极天线。这类型天线通常为单频2.4GHz或双频2.4/5GHz天线,其天线主体高度通常为无线宽频路由器或集线器厚度的3倍高,且天线主体设置于无线宽频路由器或集线器一侧边且外露在机壳上方。使用者在操作上需先安装天线,再调整天线接收位置,天线亦容易遭受外力破坏,且占据空间并破坏美观,特别是应用于无线通信装置时。
另外,应用在2.4/5GHz无线区域网路或802.11a/b/g/n的双频天线时,天线大都只有单一个信号馈入点。典型设计的双频天线为一种双频偶极桥接点天线结构,该天线利用两个辐射铜管,有别于传统单频偶极天线使用同轴传输线的中心导线,达成2.4/5GHz双频操作。然而,在同步(concurrent)双频操作时,需额外增加一双工器(diplexer)电路,同步传送/接收2.4GHz与5GHz频带信号至2.4GHz模块与5GHz模块,不但增加成本,且造成整体系统功率损耗。
此外,公知的另外一种双频交叉极化偶极天线,其公开一双天线系统,包括两项双频偶极天线,以产生两个操作频带,其分别在2.4GHz与5GHz模式附近。然而因为双天线为堆叠结构,整体天线系统亦处于较高姿态(highprofile)。
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为:上述相关技术天线结构在量产至实际应用上,都需一额外塑料或橡胶套筒套接于天线外围,因此提高天线的制造成本。另外,这类型天线无法内藏在一般的无线宽频路由器或集线器内,亦即天线需外露在无线通信装置壳体外部,因此公知结构大幅降低产品外观的整体性及美感度。
再者,常见的企业等级(enterprise)无线宽频桥接点或路由器通常会架设在天花板(on ceiling)上,天线的辐射场型涵盖范围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接收(downlink)与发送(uplink)品质。相较于2.4GHz频带操作,5GHz的天线频率较高,而导致电磁波在相同的传播距离内的衰减也较大,因此5GHz天线的增益需要被提升,以补偿路径损耗(path loss)的影响。
缘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理论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除了尺寸小、高度低、天线之间隔离度小、天线增益值高、辐射特性良好之外,亦不需额外增加一双工器电路,即可取代传统外露式2.4/5GHz双频桥接点(access-point)天线。此外,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可内藏在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以保持产品整体外观的完整性与美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包括:一接地单元、多个辐射单元、多个回圈单元及多个滤波单元。该些辐射单元设置在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具有一与该接地单元平行且朝向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延伸的第一辐射本体、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悬空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连接至该接地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且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第一短路接脚两者与该第一辐射本体设置在不同平面上。该些回圈单元沿着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排列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具有至少一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的第二短路接脚、至少一与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悬空在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悬空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并连接到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及上述至少一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第二辐射本体。该些滤波单元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另外,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均环绕该接地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该接地单元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安装在一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内部,以形成一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系统。该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包括:一接地单元、多个辐射单元、多个回圈单元及多个滤波单元。该些辐射单元设置在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具有一与该接地单元平行且朝向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延伸的第一辐射本体、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悬空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连接至该接地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且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第一短路接脚两者与该第一辐射本体设置在不同平面上。该些回圈单元沿着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排列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具有至少一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的第二短路接脚、至少一与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悬空在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悬空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并连接到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及上述至少一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第二辐射本体。该些滤波单元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另外,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均环绕该接地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该接地单元上,且该接地单元、该些辐射单元、该些回圈单元与该些滤波单元均被包覆在该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内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包括三个独立的辐射单元(例如三个单极天线)与三个独立的回圈单元(例如三个回圈天线)。每一个辐射单元与每一个回圈单元分别负责低频2.4GHz频带操作与高频5GHz频带操作,以实现同步(concurrent)双频操作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传统的双频天线,传统双频天线只有单一信号馈入端,在同步双频操作时需额外增加一双工器电路,不但增加成本,亦造成整体系统功率的损耗。
2、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可为一短路偶极天线(shorted monopole antenna),每一个回圈单元可为一回圈天线,本实用新型结合上述两种不同的天线类型与天线辐射场型特性,以形成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
3、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整体高度不超过15mm,以达成内藏式多桥接点天线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可内藏在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以保持产品整体外观的完整性与美感度。
4、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通过(1)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及第一信号馈入接脚的间距、(2)控制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及第二信号馈入接脚的间距、及(3)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及每一个回圈单元相对于接地单元的高度,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在2.4GHz与5GHz无线区域网路频带内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以2∶1VSWR或10dB返回损失定义)。
5、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因为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邻近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回圈单元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或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邻近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辐射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大幅降低每两个具有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辐射单元与回圈单元之间的耦合(mutual coupling),以达成隔离度(isolation)在-20dB以下的良好特性。
6、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辐射单元(例如2.4GHz单极天线)可提供倒三角锥(conical)的辐射场型,其适合应用在天花板桥接点天线设计上。另外,每一个回圈单元为一全波长回圈天线(one-wavelength loop),且为一平衡式结构(balanced structure),其具有大幅抑制天线接地面(或系统接地面)的表面激发电流的优势,因此接地面(该接地单元)在这里可视为一反射板,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辐射场型具有较高的指向性(directivity),以达成高增益天线的设计(可补偿5GHz操作频带的高路径损耗)并提升通信涵盖范围。
7、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垂直地放置在接地面的边缘(亦即该接地单元的最外侧边),天线的辐射场型受到接地面两正交方向(orthogonal directions)(一个方向垂直接地面(与天线平行),另一个方向则平行接地面)的反射,每一个回圈单元在与天线垂直平面的的3dB半功率(half-power)束径宽可涵盖极座标(polar coordinate)上至少一个象限(quadrant)以上的角度,因此每一个回圈单元能够产生较宽的束径宽辐射场型。
8、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该接地单元与该些回圈单元整体采用金属片冲压(stamping)或切割制作,可由单一辐射金属片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节省制作成本及加工时间。
9、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将每一个2.4GHz印刷式微带带阻滤波器(printed microstrip band-stop filter)电性连接到每一个回圈单元(例如5GHz回圈天线)的第二信号馈入点,以用于抑制5GHz回圈天线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2.4GHz操作频带),进而大幅降低2.4与5GHz天线之间在2.4GHz频带的隔离度至-45dB。因此,本实用新型在2.4GHz频带内的增益值约为4.6dBi,且天线辐射效率可大于80%,另外本实用新型在5GHz频带内的增益值约在4.4~5.1dBi之间,且天线辐射效率可大于75%。
为使能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辐射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回圈单元的前视示意图;
图1E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个辐射单元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系数的曲线图;
图1F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个回圈单元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系数的曲线图;
图1G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个辐射单元与第一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H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个辐射单元与第一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个回圈单元与第一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J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个回圈单元与第一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K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个回圈单元与第一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L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个回圈单元与第一个回圈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M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个回圈单元与第一个回圈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1N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内设于一无线通信装置壳体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其中一回圈单元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其中一回圈单元的前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以及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无线通信装置壳体        C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    M
接地单元1
穿孔                    10
外侧边                  100
辐射单元2
几何中心线              A
第一短路接脚        20
第一信号馈入接脚    21
第一信号馈入点      210
第一辐射本体        22
回圈单元3
几何中心线          B
第二短路接脚        30
第二信号馈入接脚    31
第二信号馈入点      310
第二辐射本体        32
弯曲部              320
滤波单元4
第一段传输线        41
第二段传输线        42
微波印刷滤波器      43
信号传输线          5
夹角                θ、θ′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至图1D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其包括:一接地单元1、多个辐射单元2、多个回圈单元3及多个滤波单元4。此外,该接地单元1及该些回圈单元3可为一体成型的片状体。当然,该些回圈单元3亦可分别成型后再设置于该接地单元1上。
其中,该些辐射单元2与该些回圈单元3均环绕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且该些辐射单元2与该些回圈单元3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该接地单元1上。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几何中心线A(该几何中心线A连接到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与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几何中心线B(该几何中心线B连接到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彼此间的夹角θ为相同。另外,每两个辐射单元2的两个几何中心线A(或每两个回圈单元3的两个几何中心线B)彼此间的夹角θ′亦可为相同。
例如: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举的例子而言,该些辐射单元2的数量为三个,该些回圈单元3的数量亦为三个,且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几何中心线A与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几何中心线B彼此间的夹角θ为60度(如图1A所示)。然而,上述“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的数量”及“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几何中心线A与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几何中心线B彼此间的夹角θ的度数”均是用来举例而已,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再者,该接地单元1可为正多边形导电板体、圆形导电板体、或任何外观形状的导电板体。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是以正多边形导电板体来作说明,且该接地单元1的中央处(即几何中心处)具有一穿孔1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还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的信号传输线5,且该些信号传输线5均穿过该穿孔10,以使得该些信号传输线5通过该穿孔10而达到收纳的效果,且通过该些信号传输线5的使用,以使得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可传递至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的电路板(图未示)。当然,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地单元1也可以省略上述穿孔10的设计,而使得该些信号传输线5直接沿着该接地单元1的上表面贴附,这样也可以使得该些信号传输线5达到收纳的效果。
此外,配合图1B及图1C所示,该些辐射单元2设置在该接地单元1上且该些辐射单元2距离该接地单元1的外侧边100有一预定距离,其中每一个辐射单元2具有一与该接地单元1平行且朝向该接地单元1的外侧边100延伸的第一辐射本体22、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22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悬空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及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22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连接至该接地单元1的第一短路接脚20。换句话说,该第一辐射本体22的其中一侧边朝向该接地单元1的外侧边100延伸,而该第一辐射本体22的另外一相反侧边则向下延伸出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及该第一短路接脚20,其中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及该第一短路接脚20两者与该第一辐射本体22设置在不同平面上。换句话说,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及该第一短路接脚20两者可为共平面,而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与该第一辐射本体22为非共平面,该第一短路接脚20与该第一辐射本体22为非共平面。
另外,配合图1B及图1D所示,该些回圈单元3沿着该接地单元1的外侧边100排列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1上,其中每一个回圈单元3具有至少一设置于该接地单元1上的第二短路接脚30、至少一与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30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悬空在该接地单元1上方一预定距离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及至少一悬空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1上方一预定距离并连接到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30及上述至少一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之间的第二辐射本体32。请参考图1D所示,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与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对称地设置于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几何中心线B的两侧。
此外,该些滤波单元4均设置于该接地单元1上并平行紧贴于该接地单元1,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3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用于过滤特定频率的传输信号。每一个滤波单元4均具有一第一段传输线41、一第二段传输线42及一连接到该第一段传输线41和该第二段传输线42之间的微波印刷滤波器43,其中该第一段传输线41与该回圈单元3的该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电性连接,而该第二段传输线42与该信号传输线5电性连接。举例来说,每一个滤波单元4可为一用于抑制该回圈单元3的半波长谐振模式的带阻滤波器(band-stop filter),因为该回圈单元3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该些辐射单元2的天线操作频率。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举的例子而言,该些辐射单元2为2.4GHz,该些回圈单元3为5GHz,而每一个滤波单元4可为2.4GHz印刷式微带带阻滤波器(printed microstrip band-stop filter),其电性连接到每一个回圈单元3(例如5GHz回圈天线)的第二信号馈入点310,以用于抑制5GHz回圈天线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2.4GHz操作频带),进而大幅降低2.4与5GHz天线之间在2.4GHz频带的隔离度。
再者,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至少具有下列五种不同的设计态样:
一、请参阅图1B所示,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与其中一邻近的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相邻,且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第一短路接脚20与另外一邻近的回圈单元3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相邻。换句话说,以其中一辐射单元2来看,该辐射单元2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与左边的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相邻,且该辐射单元2的第一短路接脚20与右边的回圈单元3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相邻。通过上述接脚间彼此错开的设计,以降低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与该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彼此间产生相互电磁场干扰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大幅降低每两个具有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辐射单元2与回圈单元3之间的耦合(mutualcoupling),达成隔离度(isolation)在-20dB以下的良好天线特性。
二、请配合图1C及图1D所示,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第一短路接脚20与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彼此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与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彼此相隔一预定距离,以达良好的匹配。此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者可通过调整此相隔的预定距离,以改变天线的操作频率。另外,“上述第一短路接脚20与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之间的预定距离”及“上述第二短路接脚30与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之间的预定距离”均可随着所需要的天线性能来进行调整。再者,每一个辐射单元2及每一个回圈单元3相对于接地单元1的高度亦可随着所需要的天线性能(例如天线辐射场型与天线增益)来进行调整。
因此,通过(1)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第一短路接脚20及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的间距、(2)控制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及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的间距、及(3)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2及每一个回圈单元3相对于接地单元1的高度,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在2.4GHz与5GHz无线区域网路频带内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以2∶1VSWR或10dB返回损失定义)。
三、请配合图1B至图1D所示,每一个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的底部具有一第一信号馈入点210,且每一个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的底部具有一第二信号馈入点310。此外,该些第一信号馈入点210及该些第二信号馈入点310均面向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该些第一信号馈入点210及该些第二信号馈入点310分别相对于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的距离可以不同,但相同操作频带的辐射单元或回圈单元的馈入点相对于该接地单元1的几何中心的距离必须相同)。
另外,该些信号传输线5分别直接电性连接到该些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的该些第一信号馈入点210及间接通过该些滤波单元4而电性连接到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点310。通过该些信号传输线5的使用,以使得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可传递至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的电路板(图未示)。
四、请配合图1A及图1B所示,每一个辐射单元2的第一短路接脚20及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第一短路接脚20及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21两者大约垂直于该第一辐射本体22,且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及第二辐射本体32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曲面上。
五、该些辐射单元2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例如低频操作频率),且该些回圈单元3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例如高频操作频率)。举例来说,该些辐射单元2的天线操作频率可为2.4GHz,且该些回圈单元3的天线操作频率可为5GHz。
再者,依据上述五点对于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所界定的结构,举例来说:图1A中显示三个辐射单元2,定义最上面的为第一个辐射单元2(位置代号为S1),左下角为第二个辐射单元2(位置代号为S2),右下角为第三个辐射单元2(位置代号为S3);图1A中显示三个回圈单元3,定义右上角为第一个回圈单元3(位置代号为S4),左上角为第二个回圈单元3(位置代号为S5),最下面为第三个回圈单元3(位置代号为S6)。
请配合图1A及图1E所示,依据上述对于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所界定的结构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第一个辐射单元2(如图1E的曲线所代表)在不同频率(Frequency)(MHz)下所得到的反射系数(reflectioncoefficient)(dB)。由图中所标示的2.4GHz频带的高、中、低三个频率点1、2、3的数据可知,在2.4GHz的操作频带内具有较低(-10dB以下)的反射系数。
请配合图1A及图1F所示,依据上述对于该些辐射单元2及该些回圈单元3所界定的结构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其中一回圈单元3(如图1F的曲线所代表)在不同频率(Frequency)(MHz)下所得到的反射系数(reflectioncoefficient)(dB)。由上述图中可知,在5GHz的操作频带内具有较低(-7.3dB以下)的反射系数。
请配合图1A、及图1G至图1M所示,依据上述对于该些辐射单元2与该些回圈单元3所界定的结构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任意一个辐射单元2与任意一个回圈单元3彼此间的隔离度曲线。其中,对照本实施例图1A中显示的三个辐射单元2与三个回圈单元3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上述所编列的代号S1~S6,图1G中的S21所代表的是第二个辐射单元2与第一个辐射单元2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H中的S31所代表的是第三个辐射单元2与第一个辐射单元2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I中的S41所代表的是第一个回圈单元3与第一个辐射单元2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J中的S51所代表的是第二个回圈单元3与第一个辐射单元2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K中的S61所代表的是第三个回圈单元3与第一个辐射单元2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L中的S54所代表的是第二个回圈单元3与第一个回圈单元3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1M中的S64所代表的是第三个回圈单元3与第一个回圈单元3之间的隔离度曲线。由上述图中可知,在2.4GHz及5GHz频带内的隔离度(isolation)可以达成在-20dB以下的良好特性。特别是由图1I至图1K可知,在2.4GHz频带内的隔离度更小于-45dB以下,主要是因为该滤波单元4的使用,大幅抑制该回圈单元3的半波长谐振模式。
另外,请参阅图1N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系可安装在一无线通信装置壳体C(例如:无线宽频路由器的无线通信装置壳体或集线器的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内部,例如安装在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上盖内侧,其中该接地单元1、该些辐射单元2、该些回圈单元3与该些滤波单元4均被包覆在该无线通信装置壳体C的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可内藏在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不需外露于无线通信装置壳体C外部,以保持产品整体外观的完整性与美感度。
再者,请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其包括:一接地单元1、多个辐射单元2、多个回圈单元3及多个滤波单元4。由图2可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辐射本体32为一连接到该第二短路接脚30及该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之间的弧形体。当然,第二实施例依然可以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所能产生的功能与效果。
此外,请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其包括:一接地单元1、多个辐射单元2、多个回圈单元3及多个滤波单元4。由图3可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辐射本体32具有两个相对称的弯曲部320。通过增加辐射本体的长度,可提供较长的谐振路径,降低天线操作频率,进而缩小天线尺寸。当然,第三实施例依然可以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所能产生的功能与效果。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其包括:一接地单元1、多个辐射单元2、多个回圈单元3及多个滤波单元4。由上述图中可知,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每一个回圈单元3的第二短路接脚30、第二信号馈入接脚31及第二辐射本体32均位于同一曲面上。在第四实施例中,可增加第二辐射本体32两侧边的宽度,以提供较长的谐振路径,并且此种方式不会造成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的整体体积的增加。当然,第四实施例依然可以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M所能产生的功能与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包括三个独立的辐射单元(例如三个单极天线)与三个独立的回圈单元(例如三个回圈天线)。每一个辐射单元与每一个回圈单元分别负责低频2.4GHz频带操作与高频5GHz频带操作,以实现同步(concurrent)双频操作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传统的双频天线,传统双频天线只有单一信号馈入端,在同步双频操作时需额外增加一双工器电路,不但增加成本,亦造成整体系统功率的损耗。
2、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可为一短路偶极天线(shorted monopole antenna),每一个回圈单元可为一回圈天线,本实用新型结合上述两种不同的天线类型与天线辐射场型特性,以形成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
3、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整体高度不超过15mm,以达成内藏式多桥接点天线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可内藏在无线宽频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内,以保持产品整体外观的完整性与美感度。
4、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通过(1)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及第一信号馈入接脚的间距、(2)控制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及第二信号馈入接脚的间距、及(3)控制每一个辐射单元及每一个回圈单元相对于接地单元的高度,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在2.4GHz与5GHz无线区域网路频带内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以2∶1VSWR或10dB返回损失定义)。
5、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因为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邻近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回圈单元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或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邻近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辐射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大幅降低每两个具有不同天线操作频率的辐射单元与回圈单元之间的耦合(mutual coupling),以达成隔离度(isolation)在-20dB以下的良好特性。
6、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辐射单元(例如2.4GHz单极天线)可提供倒三角锥(conical)的辐射场型,其适合应用在天花板桥接点天线设计上。另外,每一个回圈单元为一全波长回圈天线(one-wavelength loop),且为一平衡式结构(balanced structure),其具有大幅抑制天线接地面(或系统接地面)的表面激发电流的优势,因此接地面(该接地单元)在这里可视为一反射板,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辐射场型具有较高的指向性(directivity),以达成高增益天线的设计(可补偿5GHz操作频带的高路径损耗)并提升通信涵盖范围。
7、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垂直地放置在接地面的边缘(亦即该接地单元的最外侧边),天线的辐射场型受到接地面两正交方向(orthogonal directions)(一个方向垂直接地面(与天线平行),另一个方向则平行接地面)的反射,每一个回圈单元在与天线垂直平面的的3dB半功率(half-power)束径宽可涵盖极座标(polar coordinate)上至少一个象限(quadrant)以上的角度,因此每一个回圈单元能够产生较宽的束径宽辐射场型。
8、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该接地单元与该些回圈单元整体采用金属片冲压(stamping)或切割制作,可由单一辐射金属片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节省制作成本及加工时间。
9、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例子中,将每一个2.4GHz印刷式微带带阻滤波器(printed microstrip band-stop filter)电性连接到每一个回圈单元(例如5GHz回圈天线)的第二信号馈入点,以用于抑制5GHz回圈天线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2.4GHz操作频带),进而大幅降低2.4与5GHz天线之间在2.4GHz频带的隔离度增益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单元;
多个辐射单元,其设置在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具有一与该接地单元平行且朝向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延伸的第一辐射本体、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悬空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连接至该接地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且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第一短路接脚两者与该第一辐射本体设置在不同平面上;
多个回圈单元,其沿着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排列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具有至少一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的第二短路接脚、至少一与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悬空在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悬空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并连接到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及上述至少一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第二辐射本体;以及
多个滤波单元,其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
其中,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均环绕该接地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该接地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的信号传输线,其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些滤波单元,其中该接地单元的中央处具有一穿孔,且该些信号传输线均穿过该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射单元的几何中心线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几何中心线彼此间的夹角为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与其中一邻近的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相邻,且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与另外一邻近的回圈单元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与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对称地设置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几何中心线的两侧,且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第二辐射本体位于同一平面或同一曲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为一体成型的片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辐射本体为一连接到该第二短路接脚及该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弧形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辐射本体具有两个相对称的弯曲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辐射单元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且该些回圈单元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辐射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低于该些回圈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滤波单元为一用于抑制该回圈单元的半波长谐振模式的带阻滤波器,该回圈单元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该辐射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滤波单元具有一第一段传输线、一第二段传输线及一连接到该第一段传输线和该第二段传输线之间的微波印刷滤波器,每一个滤波单元的第一段传输线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电性连接,且每一个滤波单元的第二段传输线与一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13.一种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安装在一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内部以形成一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包括:
一接地单元;
多个辐射单元,其设置在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辐射单元具有一与该接地单元平行且朝向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延伸的第一辐射本体、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悬空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从该第一辐射本体的一侧边向下延伸而出且连接至该接地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且该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第一短路接脚两者与该第一辐射本体设置在不同平面上;
多个回圈单元,其沿着该接地单元的外侧边排列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其中每一个回圈单元具有至少一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的第二短路接脚、至少一与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相隔一预定距离且悬空在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至少一悬空且垂直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方一预定距离并连接到上述至少一第二短路接脚及上述至少一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第二辐射本体;以及
多个滤波单元,其设置于该接地单元上且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回圈单元的该些第二信号馈入接脚;
其中,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均环绕该接地单元的几何中心且彼此交替且对称地排列在该接地单元上;
其中,该接地单元、该些辐射单元、该些回圈单元与该些滤波单元均被包覆在该无线通信装置壳体的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该些辐射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的信号传输线,其分别电性连接到该些第一信号馈入接脚及该些滤波单元,其中该接地单元的中央处具有一穿孔,且该些信号传输线均穿过该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射单元的几何中心线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几何中心线彼此间的夹角为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接脚与其中一邻近的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相邻,且每一个辐射单元的第一短路接脚与另外一邻近的回圈单元的第二信号馈入接脚相邻。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与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对称地设置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几何中心线的两侧,且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短路接脚、第二信号馈入接脚及第二辐射本体位于同一平面或同一曲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单元及该些回圈单元为一体成型的片状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辐射本体为一连接到该第二短路接脚及该第二信号馈入接脚之间的弧形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回圈单元的第二辐射本体具有两个相对称的弯曲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辐射单元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且该些回圈单元具有相同的天线操作频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辐射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低于该些回圈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滤波单元为一用于抑制该回圈单元的半波长谐振模式的带阻滤波器,该回圈单元的半波长谐振模式接近该辐射单元的天线操作频率。
CN2010201767408U 2010-04-02 2010-04-02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5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67408U CN201655979U (zh) 2010-04-02 2010-04-02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US13/004,977 US8482471B2 (en) 2010-04-02 2011-01-12 Hybri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module and system of using the same
EP11151522.7A EP2372839B1 (en) 2010-04-02 2011-01-20 Hybri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antenna module and system of using the same
ES11151522.7T ES2460640T3 (es) 2010-04-02 2011-01-20 Módulo de antena híbrida con múltiples entradas y múltiples salidas y sistema de utilización del mism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67408U CN201655979U (zh) 2010-04-02 2010-04-02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5979U true CN201655979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2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674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5979U (zh) 2010-04-02 2010-04-02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82471B2 (zh)
EP (1) EP2372839B1 (zh)
CN (1) CN201655979U (zh)
ES (1) ES2460640T3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245A (zh) * 2012-11-17 2013-02-06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宽频全向mimo天线
CN102956973A (zh) * 2011-08-23 2013-03-06 苹果公司 天线隔离元件
CN103096524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
CN103247867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装置、无线通讯装置及提升天线隔离度的方法
CN103298165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297345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369412A (zh) * 2012-04-01 2013-10-23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57977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泰科电子公司 多元件式全向天线
CN103915678A (zh) * 2013-01-07 2014-07-09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式天线
CN10425331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685710A (zh) * 2012-08-17 2015-06-03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天线组件
CN105144483A (zh) * 2013-03-01 2015-12-0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圆极化天线
CN105337050A (zh) * 2014-06-12 2016-02-17 索尼公司 天线结构、通信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704050A (zh) * 2016-03-25 2016-06-22 北京禹宸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路由器
CN107369898A (zh) * 2017-07-07 2017-11-21 深圳前海科蓝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窄波束扫描智能mimo天线
CN10823247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四向天线
WO2020024927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3139B2 (en) 2012-05-04 2015-12-01 Apple Inc. Antenna structures having slot-based parasitic elements
USD733104S1 (en) * 2013-01-18 2015-06-30 Airgain, Inc. Maximum beam antenna
WO2015057986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Venti Group,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low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US10158178B2 (en) 2013-11-06 2018-12-18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Low profile, antenna array for an RFID read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9847571B2 (en) 2013-11-06 2017-12-19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Compact, multi-port, MIMO antenna with high port isolation and low pattern correl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I536660B (zh) 2014-04-23 2016-06-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通訊裝置及其多天線系統設計之方法
US9509060B2 (en) 2014-08-19 2016-11-29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Open waveguide beamforming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US9735822B1 (en) * 2014-09-16 2017-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ow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dual-band antenna structure
USD798846S1 (en) * 2014-11-17 2017-10-03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assembly
USD804457S1 (en) * 2014-12-31 2017-12-05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assembly
USD804458S1 (en) * 2014-12-31 2017-12-05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CN105990690B (zh) * 2015-02-15 2020-12-18 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反射板结构及天线
US9705207B2 (en) 2015-03-11 2017-07-11 Aerohive Networks, Inc. Single band dual concurrent network device
US9812791B2 (en) 2015-03-11 2017-11-07 Aerohive Networks, Inc. Single band dual concurrent network device
TWI571004B (zh) * 2015-03-13 2017-02-11 綠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其天線結構
DE102015211420A1 (de) * 2015-06-22 2016-12-2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pulen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Zugangs-und/oder-Fahrzeug-Start-und/oder-Schlüssel-Positionsbestimmungs-System
USD813851S1 (en) * 2015-07-30 2018-03-27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D823284S1 (en) 2015-09-02 2018-07-17 Aerohive Networks, Inc. Polarized antenna
TWI629835B (zh) * 2016-07-21 2018-07-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單元、天線系統及天線控制方法
USD820817S1 (en) * 2017-03-06 2018-06-19 Fitivision Technology Inc. Antenna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362698B2 (en) * 2017-07-20 2022-06-14 L3Harris Technologies, Inc. Low-insertion-loss triple throw switch
CN207868388U (zh) 2018-02-13 2018-09-14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TWI731269B (zh) * 2018-10-02 2021-06-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系統
NL2022792B1 (en) * 2019-03-22 2020-09-28 The Antenna Company International N V MIMO antenna system,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13012A1 (en) * 2019-03-22 2020-09-23 The Antenna Company International N.V. Mimo antenna system,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00862B (zh) * 2019-10-23 2020-08-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迴圈式雙天線系統
CN114335993A (zh) * 2021-12-17 2022-04-12 苏州硕贝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钣金成型的路由器内置天线
USD1010628S1 (en) * 2022-02-02 2024-01-09 Jayshri Sharad Kulkarni Four-port MIMO antenna with whirligig isolating structure
USD1011326S1 (en) * 2022-02-02 2024-01-16 Jayshri Sharad Kulkarni MIMO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55516A1 (en) * 1998-12-11 2000-06-11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ultiport antenna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multipath signals received by a multiport antenna
US6812902B2 (en) * 2002-05-13 2004-11-02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Low profile two-antenna assembly having a ring antenna and a concentrically-located monopole antenna
NO316658B1 (no) * 2002-11-05 2004-03-22 3D Radar As Antennesystem for en georadar
US6819291B1 (en) * 2003-06-02 2004-11-16 Raymond J. Lackey Reduced-size GPS antennas for anti-jam adaptive processing
AU2005246674A1 (en) * 2004-04-12 2005-12-01 Airgain, Inc. Switched multi-beam antenna
US7427955B2 (en) * 2004-12-08 2008-09-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ual polarization antenna and RFID reader employing the same
US7450082B1 (en) * 2006-03-31 2008-11-11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Small tuned-element GPS antennas for anti-jam adaptive processing
FR2915025B1 (fr) * 2007-04-13 2014-02-14 Centre Nat Etd Spatiales Antenne a elements rayonnants inclines
US7701401B2 (en) * 2007-07-04 2010-04-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ntenna device having no less than two antenna elements
ATE551753T1 (de) * 2008-02-04 2012-04-15 Commw Scient Ind Res Org Zirkular polarisierte gruppenanntenne
CN101895017A (zh) * 2009-05-20 2010-11-24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内藏式多天线模块
CN102055072B (zh) * 2009-10-29 2014-06-25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宽波束多环形天线模块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4266B2 (en) 2011-08-23 2014-10-07 Apple Inc. Antenna isolation elements
CN102956973A (zh) * 2011-08-23 2013-03-06 苹果公司 天线隔离元件
CN102956973B (zh) * 2011-08-23 2015-01-07 苹果公司 天线隔离元件
CN103096524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
CN103096524B (zh) * 2011-10-31 2018-09-21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基于柔性电路板的无线路由器
CN103247867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装置、无线通讯装置及提升天线隔离度的方法
CN103297345B (zh) * 2012-02-29 2018-09-14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297345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298165B (zh) * 2012-02-29 2018-04-1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298165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369412A (zh) * 2012-04-01 2013-10-23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369412B (zh) * 2012-04-01 2018-10-23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
CN10357977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泰科电子公司 多元件式全向天线
US9893434B2 (en) 2012-07-25 2018-02-1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Multi-element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N104685710A (zh) * 2012-08-17 2015-06-03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天线组件
CN104685710B (zh) * 2012-08-17 2016-11-23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带天线组件
US9979086B2 (en) 2012-08-17 2018-05-22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CN102916245A (zh) * 2012-11-17 2013-02-06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宽频全向mimo天线
CN103915678B (zh) * 2013-01-07 2016-07-06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式天线
US9190728B2 (en) 2013-01-07 2015-11-17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CN103915678A (zh) * 2013-01-07 2014-07-09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式天线
CN105144483A (zh) * 2013-03-01 2015-12-0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圆极化天线
CN105144483B (zh) * 2013-03-01 2018-09-25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圆极化天线
US9853364B2 (en) 2013-06-28 2017-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le-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25331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337050A (zh) * 2014-06-12 2016-02-17 索尼公司 天线结构、通信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704050A (zh) * 2016-03-25 2016-06-22 北京禹宸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路由器
CN105704050B (zh) * 2016-03-25 2019-01-25 北京禹宸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路由器
CN107369898A (zh) * 2017-07-07 2017-11-21 深圳前海科蓝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窄波束扫描智能mimo天线
CN107369898B (zh) * 2017-07-07 2023-08-15 深圳前海科蓝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窄波束扫描智能mimo天线
CN10823247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四向天线
WO2020024927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2839A1 (en) 2011-10-05
US8482471B2 (en) 2013-07-09
ES2460640T3 (es) 2014-05-14
EP2372839B1 (en) 2014-04-23
US20110241953A1 (en)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5979U (zh) 复合式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模块及其系统
CN102055072B (zh) 宽波束多环形天线模块
CN102570058B (zh) 复合式多天线系统及其无线通信装置
US10854994B2 (en) Broadband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with hybrid radiating elements
CN101895017A (zh) 内藏式多天线模块
CN103915678B (zh) 全向式天线
US8723751B2 (en) Antenna system with planar dipole antenna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9962335B (zh) 一种双波段宽带圆极化共口径天线
US11367943B2 (en) Patch antenna unit and antenna in package structure
CN111883910B (zh) 一种双极化低剖面磁电偶极子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2025027A (zh) 双回路天线及多频多天线模块
CN207624912U (zh) 一种双频偶极子天线及微基站
CN110401018A (zh) 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02386482A (zh) 多回圈天线系统及具有该多回圈天线系统的电子装置
CN108292794B (zh) 一种通信设备
KR20130134793A (ko) 이중대역용 이중편파 다이폴 안테나 및 안테나 어레이
CN112290193B (zh) 毫米波模组、电子设备及毫米波模组的调节方法
JP2003174317A (ja) マルチバンドパッチアンテナ及びスケルトンスロット放射器
CN108134197A (zh) 一体化四点差分馈电低剖面双极化振子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07868399U (zh) 三频高隔离模块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11045708U (zh) 辐射元件、天线组件和基站天线
CN112821055A (zh) 一种应用于wifi的单端口双频双极化全向天线
CN116417786B (zh) 一种移动宽频段室内分布双极化定向挂墙天线
CN107785654B (zh) 一种小型化强耦合天线
CN109309287B (zh) 天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BAO ELECTRIC UANGZHO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twenty-five West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ite-On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Zone, twenty-five

Patentee before: Xuli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