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0030U - 一种收割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割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30030U CN201630030U CN2009202742513U CN200920274251U CN201630030U CN 201630030 U CN201630030 U CN 201630030U CN 2009202742513 U CN2009202742513 U CN 2009202742513U CN 200920274251 U CN200920274251 U CN 200920274251U CN 201630030 U CN201630030 U CN 201630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s
- sides
- header
- cutter
- cro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24569 Lycaen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21 ga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割台,包括:两个或者多个分禾器、两个或者多个扶直器、两个或者多个挟持器、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两个切割器以及传动装置;分禾器位于收割台的前端,分禾器后面布置有位于同一竖直轴上的两个括入盘,两个括入盘旁侧装有挟持器,括入盘与挟持器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切割器分别位于两个括入盘和挟持器的下方,两个切割器平行且与联合收割机侧边垂直布置;两个挟持器和切割器分别与传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收割台,能够收割倒伏禾,降低收割损耗率,优化机械结构,提高可靠性和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收割机械,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全喂入式或者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背景技术
通常,中小型的联合收割机主要分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和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两种类型。对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所使用的收割台,典型的是2002年9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2138276.X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带断切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在行走装置的前方布置有割台,割台包括:后方悬挂的断切装置,用于扶持和导引作物的拨禾轮,用于切割农作物穗部的切割器。使用这种收割台进行收割作业时,拨禾轮自上而下拨动农作物穗部使其靠向切割器,这种拨动对于南方易掉粒的农作物,很容易造成大量谷粒掉落损失在田间;在收割过程中,农作物会直接碰撞机具,导致农作物穗部脱粒,收割损耗率较高;另外,这种类型的收割台割茬较高,影响联合机的行走和田间的后续作业。
对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所使用的收割台,典型的是1996年12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96123612.4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联合收割机。在该联合收割机所使用的收割台中,妥禾器和扶直器将农作物收集,自农作物根部割断的农作物穗部和杆部一起经过带式拾禾、链式夹持,农作物穗部和杆部经翻转水平后半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该收割台夹持的农作物杆部容易影响脱粒装置的运转,也经常掉入收割机的行走装置中,影响收割机的正常行进。农作物在没有送到脱粒装置前的翻转容易造成谷物脱粒损耗,另外由于脱粒时农作物被挟成把,需要二次脱粒才脱得干净,传动结构复杂,同样存在功耗较大的缺陷。
这些收割台的收割部位和脱粒部位通过中间传输机构连接,消耗功率较大,脱粒效率不足;对于收割量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容易造成收集农作物较少时,割断后农作物掉落,收集农作物较多时,收割或者输送不完全;高割茬影响影响后续田间作业,或者不能完全收割;另外,收割的农作物穗部携带有较长的杆部,影响后续作业或者造成掉粒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收割台收割效率低、损耗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割台。
根据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割台,包括:两个或者多个分禾器、两个或者多个扶直器、两个或者多个挟持器、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两个切割器以及传动装置;
所述分禾器位于所述收割台的前端,所述分禾器后面布置有位于同一竖直轴上的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所述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旁侧各装有一个所述挟持器,其中,所述每个括入盘与其对应的所述挟持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括入盘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夹持器二者共同作用来夹持农作物;
所述两个切割器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括入盘和挟持器的下方,所述两个切割器平行布置且与农作物的竖直方向相垂直;所述两个挟持器和切割器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分禾器在所述收割台上可升降;所述相邻分禾器的前方尖头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以调整农作物的收集量;所述分禾器为三角菱形铁,略带有弧度。
所述收割台,还包括所述分禾器和所述括入盘之间的扶直器,所述扶直器包括通过扶直链带动的平面旋转的多个扶直齿,所述多个扶直齿的齿间距为15cm;所述扶直齿的每一个的长度为10-20cm。
其中,所述挟持器为弹性部件,所述挟持器较窄并且分别上下可调,所述挟持器的前端和所述括入盘形成的入口正对所述两个分禾器中间的农作物,所述挟持器的后端将收割后的农作物杆部释放在所述收割台外侧。
其中,所述切割器包括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分别上下可调。
其中,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分别是往复式切割刀,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平行布置。
其中,所述上切割刀在所述下切割刀的横向较后位置,二者横向相间50-120mm。
其中,所述挟持器包括挟持链和挟持杆;所述挟持链的每个链节由两个“丁”字形铁片通过圆柱销连接,“丁”字形铁片向链外凸出;所述挟持杆为圆铁,位于挟持链侧面中部,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装置上。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收割台,能够收割倒伏禾,降低收割损耗率,优化机械结构,提高可靠性和作业效率。具体而言,使用分禾器分开将要收割的稻穗与不准备收割的稻穗,避免收割界线不清而造成稻穗提前脱粒。使用较小的平面旋转式的扶直器,稻穗即使完全倒伏也能被扶直收集,而且还不会由于扶直齿过大而对临近田垄造成影响。通过两个挟持器挟持被收集的农作物的较上和较下的杆部位置,使用两个切割器将农作物切断成根部、杆部和穗部三部分。挟持切割可避免被割断的穗部倒下碰撞脱粒,两个切割器同时切割,有效实现低割茬;杆部被下方的挟持器排放在田间,方便收集清理;穗部被上方的挟持器挟持送进脱粒装置,提高了脱粒效率,也避免了脱粒后大量农作物杆部排出时带出谷物,减少收割损耗;有效优化了机体结构,减轻了整机重量,降低了功耗,更合适南方农作物收割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挟持器主视图;和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挟持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割台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主视图、正视图和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收割台包括两个分禾器1、两个扶直器6、两个挟持器3、两个括入盘5、两个切割器2、传动装置4以及挟持杆8和挟持链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割台可以包括多个分禾器1、多个扶直器6、多个挟持器3、多个括入盘5、两个切割器2以及挟持杆8和挟持链7,适用于同时收割较多田垄,或者适用于横向收割面积增大的情形。其中,分禾器1、扶直器6、挟持器3、括入盘5的数量相同或者相应,也就是说,分禾器1、挟持器3、括入盘5的数量应该对应相同,而扶直器6的个数可以相同或者相应地减少。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收割台将通过两个分禾器1、两个扶直器6、两个挟持器3、两个括入盘5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这些部件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相应地增加。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两个分禾器1分别位于收割台的前端,两个分禾器1的后方分别接附有扶直器6,两个扶直器6后面装有上下布置在同一竖直轴上的两个括入盘5。在两个括入盘5旁侧装有挟持器3,较上的括入盘5与较上的挟持器3在同一水平面上,较下的括入盘5与较下的挟持器3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于夹持农作物。较上的挟持器3一头与旁侧的括入盘5配合,另一头对着脱粒装置3的喂入口17;较下的挟持器13一头与旁侧的括入盘5配合,另一头向着收割机侧旁;两个切割器2分别位于两个括入盘5和挟持器3的下方,两个切割器2平行且与收割机侧边垂直布置,和竖直的农作物相垂直;两个挟持器3和切割器2与传动装置4连接,位于扶直器6的后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禾器1为三角菱形铁,略带有弧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禾器1在收割台上可升降,在不用于收割时或者在收割地松软、低洼时,可以升高。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分禾器1的前方尖头可以正对田垄,或者向外、向内调整,调整两个相邻分禾器的前方尖头之间的距离,以此调整农作物的收集量。收割台运行时,位于最外侧的分禾器1将各自外侧的农作物分往收割台之外(当存在两个分禾器1时,将各自外侧的农作物分往收割台之外),也就是不收集不期望收割的农作物,而仅将其内侧的农作物即期望收割的农作物收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扶直器6包括通过扶直链带动的可以平面旋转的扶直齿,扶直齿的齿间距通常为15cm,但是根据行进速度可以调整齿的间距。另外,扶直齿的长度一般为10-20cm,长度远小于现有的扶直齿,这样可以降低自重和相应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挟持器3通常为弹性部件,例如弹性扁铁,可以调整农作物的收集量。挟持器3和括入盘5配合来夹持,二者形成的入口正对两个分禾器1中间的农作物的向后行进方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挟持器3通常较窄并且分别上下可调,在夹持农作物时,不会直接夹到穗部,也不会使穗部和其他机械存在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括入盘5和夹持器3配合夹持农作物输往切割器2的前端,括入盘5为链轮式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器2通常包括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二者分别上下可调。下切割刀的调整为了适应低割茬的需求。上切割刀的调整可以对应于夹持器12的调整,切割时在切割刀的上方得到尽量少的农作物杆部。通常,两组切割刀分别是往复式切割刀,上下平行布置,横向无距离差。优选地,上切割刀在下切割刀的横向较后位置,二者横向相间50-120mm。这样,在下部割断后,集中收集进行上切割,不会因为收集量大,而拉拽农作物导致脱粒。
图4和图5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收割台的挟持器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挟持器3包括挟持链8和挟持杆7;挟持链8的每个链节由两个“丁”字形铁片通过两个圆柱销9连接,“丁”字形向链外围凸出。挟持杆7为一条圆铁,位于挟持链8侧面中部,一端固定在传动装置4上。下部的夹持器3夹持农作物杆部,下部的夹持器3的夹持杆7的一头伸向收割台的外侧,收割时通过夹持杆7的一头,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的杆部释放到田间。
收割时,收割台的分禾器1分开将要收割的和不准备收割的农作物。扶直器6通过扶直齿的平面旋转将农作物从农作物根部扶直并收集将要收割的农作物。较上的挟持器3挟持被收集的农作物穗部下方的杆部,较下的夹持器3夹持靠近农作物根部的杆部。两个切割器2将农作物切断成农作物根部、农作物杆部和农作物穗部三部分。根部留在田里,杆部被下方的扶持器3夹持,穗部被较上的挟持器3挟持。切割后,挟持器3运转的挟持链7将竖立向上的穗部送进脱粒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割台可以用于全喂入式或者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下面以用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割台的具体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割台位于联合收割机的最前部,整体相对于脱粒装置可以上下调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割台相对于脱粒装置处于高度固定的位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收割台和脱粒装置一体构建,收割台的两个或者多个挟持器的较上部的一个直接耦合到脱粒装置的喂入口。收割台和脱粒装置借助可往复驱动部件能绕横轴心上下摆动。上切割刀和脱粒装置的喂入口之间相距0-200mm;脱粒装置的喂入口的底部在纵向比上切割刀低3-8c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方法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上可以延伸为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并且因此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教导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台包括:两个或者多个分禾器、两个或者多个扶直器、两个或者多个挟持器、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两个切割器以及传动装置;
所述分禾器位于所述收割台的前端,所述分禾器后面布置有位于同一竖直轴上的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所述两个或者多个括入盘旁侧各装有一个所述挟持器,其中,所述每个括入盘与其对应的所述挟持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括入盘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夹持器二者共同作用来夹持农作物;
所述两个切割器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括入盘和挟持器的下方,所述两个切割器平行布置且与农作物的竖直方向相垂直;所述两个挟持器和切割器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在所述收割台上可升降;所述相邻分禾器的前方尖头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以调整农作物的收集量;所述分禾器为三角菱形铁,略带有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台还包括所述分禾器和所述括入盘之间的扶直器,所述扶直器包括通过扶直链带动的平面旋转的多个扶直齿,所述多个扶直齿的齿间距为15cm;所述扶直齿的每一个的长度为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挟持器为弹性部件,所述挟持器较窄并且分别上下可调,所述挟持器的前端和所述括入盘形成的入口正对所述两个分禾器中间的农作物,所述挟持器的后端将收割后的农作物杆部释放在所述收割台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包括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分别上下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分别是往复式切割刀,所述上切割刀和下切割刀平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割刀在所述下切割刀的横向较后位置,二者横向相间50-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挟持器包括挟持链和挟持杆;所述挟持链的每个链节由两个“丁”字形铁片通过圆柱销连接,“丁”字形铁片向链外凸出;所述挟持杆为圆铁,位于挟持链侧面中部,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装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42513U CN201630030U (zh) | 2009-12-07 | 2009-12-07 | 一种收割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742513U CN201630030U (zh) | 2009-12-07 | 2009-12-07 | 一种收割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30030U true CN201630030U (zh) | 2010-11-17 |
Family
ID=4307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7425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0030U (zh) | 2009-12-07 | 2009-12-07 | 一种收割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3003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37706A (zh) * | 2014-07-25 | 2014-11-12 | 何嘉俊 |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
CN104335764A (zh) * | 2014-10-29 | 2015-02-11 | 广西高农机械有限公司 | 砍式微型甘蔗收获机 |
CN109922652A (zh) * | 2016-09-12 | 2019-06-21 | 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具有多个高度传感器的收割台高度控制系统 |
-
2009
- 2009-12-07 CN CN2009202742513U patent/CN2016300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37706A (zh) * | 2014-07-25 | 2014-11-12 | 何嘉俊 |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
CN104335764A (zh) * | 2014-10-29 | 2015-02-11 | 广西高农机械有限公司 | 砍式微型甘蔗收获机 |
CN109922652A (zh) * | 2016-09-12 | 2019-06-21 | 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具有多个高度传感器的收割台高度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4757A (zh) | 一种收割台 | |
CN102172122B (zh) | 一种联合收割机 | |
CN101669421A (zh) |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 |
US9386745B2 (en) | Corn header for a forage harvester including a side separating mechanism | |
CN101461300B (zh) | 一种高杆作物收割机 | |
CN201630030U (zh) | 一种收割台 | |
CN201388391Y (zh) | 一种高秆作物收割机 | |
CN203086997U (zh) | 一种玉米收割割台 | |
CN105075504A (zh) | 一种谷子收获机的收割台、收割系统和谷子收获机 | |
CN101326877B (zh) | 前悬挂油菜割晒机 | |
CN102084756B (zh) | 一种联合收割机 | |
KR101506523B1 (ko) | 콤바인의 예취장치 | |
CN201601982U (zh) | 一种联合收割机 | |
CN215011696U (zh) | 一种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 |
CN106612935A (zh) | 自走式玉米收获、秸秆打捆与整地联合作业机 | |
CN201774836U (zh) | 玉米秸秆收割机 | |
US12295291B2 (en) | Header for harvesting stalk-like plants with a picking gap oriented transversely to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 |
CN205071678U (zh) | 一种谷子收获机的收割台、收割系统和谷子收获机 | |
CN211090700U (zh) | 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 |
CN201846610U (zh) | 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 | |
CN202565743U (zh) | 一种双切割立式割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 |
CN202043453U (zh) | 双输送高秆作物收割机 | |
CN209732024U (zh) | 籽瓜收获机往复式割刀除蔓装置及捡拾装置和籽瓜收获机 | |
CN219780950U (zh) | 一种自动限深式叶菜有序收获机 | |
CN205082229U (zh) | 互换式玉米籽粒收获割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