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0667U - 外接式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接式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00667U CN201600667U CN2009202205674U CN200920220567U CN201600667U CN 201600667 U CN201600667 U CN 201600667U CN 2009202205674 U CN2009202205674 U CN 2009202205674U CN 200920220567 U CN200920220567 U CN 200920220567U CN 201600667 U CN201600667 U CN 2016006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touch
- area
- control
- inpu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接式输入装置,包括一上壳、一触控感应模块、一控制模块、一照明模块、一传输模块、一透明基板以及一下壳。上壳包括一可视区以及一遮蔽区、触控感应模块设置于该上壳之下、控制模块设置于该遮蔽区之下、照明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传输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透明基板设置于该触控感应模块之下、下壳用于承载该触控感应模块、该控制模块、该照明模块、该传输模块以及该透明基板,并与该上壳结合为一体。利用此外接式输入装置可执行指向模式与键入模式,以取代鼠标、触控板以及部分键盘功能,并便于模式的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外接式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上作为人机接口的输入装置为键盘与鼠标或触控板。
现有的键盘具有文字键、数字键以及多个功能键,使用者可利用键盘进行文字输入、数字输入以及执行多种计算机内建功能。然而,虽然可使用键盘的功能键移动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但使用习现有的键盘而移动光标的缺点为,光标仅能使光标于使用中的窗口中移动,而无法将光标移至窗口外的工具条上,以使计算机系统执行其它功能。因此,使用者欲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输入时,需配合使用鼠标或触控板。
现有的鼠标具有左键与右键,更可具有一中间键,使用者可利用鼠标快速移动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进行点选、开启工具条以及卷动窗口等工作。然而由于使用者欲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输入时,需同时使用键盘与鼠标,故使用现有的鼠标的缺点为,当使用者欲利用键盘或鼠标以执行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功能,必须交错使用。
笔记本型计算机是使用触控板做为鼠标,故触控版除了具有上述现有鼠标的功能,使用者更可进一步于触控板上直接以书写的方式进行输入。然而,使用现有的触控板的缺点为,当使用者欲利用键盘或触控板以执行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功能,尤其是于输入数字时,必须使用双手予以交错使用。例如:先使用键盘的文字键输入文字,切换后再使用键盘的数字键输入数字,移动光标则必须使用触控板。若欲于以鼠标功能将光标定位后或进行文字输入中间进行数字输入,必须经切换后方能达成,造成使用者使用键盘与鼠标或触控板上的麻烦与不便。
同时,现有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所使用的触控板是于印刷电路板上以胶膜贴合而制成。由于胶膜与印刷电路板间存在间隙、杂质或气泡等问题,造成感应不良或辨识性差,而导致触控板功能异常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外接式输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包括一上壳、一触控感应模块、一控制模块、一照明模块、一传输模块、一透明基板以及一下壳。上壳包括一可视区以及一遮蔽区。触控感应模块设置于该上壳之下,并包括一输入区以及一第一电路,触控感应模块用于接收一使用操作并根据该使用操作产生一使用信号。控制模块设置于该遮蔽区之下,并包括一第二电路,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该使用信号并予以传递。照明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并至少包括两个光源,用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色光。传输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用于将该使用信号传递至一计算机系统。透明基板设置于该触控感应模块之下,并具有一侧边,该侧边面向所述光源,透明基板用于布光以及为该触控感应模块提供支撑保护。下壳用于承载该触控感应模块、该控制模块、该照明模块、该传输模块以及该透明基板,并与该上壳结合为一体。
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可执行键入模式与指向模式,外接式输入装置于键入模式下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键盘,特别是数字符号键以及功能键,于指向模式下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手写板、触控板、轨迹球、鼠标以及游戏杆等指向装置。触控感应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切换区,用于切换键入模式与指向模式。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输入装置使用触控科技加以改良,提供一种外接式输入装置,结合指向装置、手写板以及数字符号键,可于一装置上同时具有指向功能、书写功能以及键入功能,可取代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与鼠标或触控板,或可取代桌上型计算机的键盘与鼠标,不仅可节省计算机硬件的制造过程与成本,更便于使用者可以单手切换以执行输入。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因使用触控科技以取代现有的胶膜贴合,附加地大幅提高输入装置的感应性、辨识性、精确性以及避免输入装置受环境潮湿而有电磁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于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于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10至少包括一上壳20、一传输模块60以及一下壳80。如图1所示,上壳20包括可视区22以及遮蔽区24,该遮蔽区24具有不透光的性质。下壳80与上壳20结合为一体,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10的本体。
传输模块60位于外接式输入装置10的一侧端,用于将信号传递至一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可为有线模块以及无线模块的其中之一。有线模块包括DIN连接器(DIN connector)、DE-9连接器(DE-9connector)、PS/2接口以及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其中之一。无线模块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电频率(RadioFrequency,RF)以及红外线(Infrared,IR)的其中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一触控感应模块30、一控制模块40、一照明模块50以及一透明基板70。触控感应模块30设置于上壳20之下,控制模块40设置于上壳20的遮蔽区24之下,照明模块50设置于控制模块40之上,传输模块60设置于控制模块40之上,透明基板70设置于触控感应模块30之下。
触控感应模块30包括输入区32以及第一电路34,其中输入区32中包括至少一切换区36。控制模块40包括第二电路42,且照明模块50与传输模块60分别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40。该控制模块40用于接收使用信号并予以传递,同时执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的其中之一。照明模块50至少包括两个光源,用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色光。该透明基板70具有一侧边,该侧边面向所述光源。
下壳80包括第一容置区82、第二容置区84、至少一缺口86以及孔洞88。为方便说明,此实施例仅使用一个置中的缺口86进行说明,实际上下壳80可具有至少一个缺口86,并相应于光源的位置,以利光源所发出的光导向至该透明基板的该侧边,且缺口86可为任意尺寸。
请同时参阅图1,触控感应模块30设置于上壳20的可视区22之下,为一可透光板状物,其上表面用于接收使用者的一使用操作,其下表面设置有所需的多个数字、符号以及图形的至少其中之一。使用者可透过上壳20的可视区22看见触控感应模块30的输入区32,并可于输入区32中执行该使用操作。触控感应模块30可根据该使用操作而产生一使用信号。
使用操作包括一第一切换操作以及一第二切换操作。第一切换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按压输入区32内的切换区36,以由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第二切换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按压输入区32内的切换区36,以由第二模式切换至第一模式。
使用信号包括一第一切换信号以及一第二切换信号。第一切换信号是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一切换操作而产生,第二切换信号是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二切换操作而产生。
切换区36用于切换外接式输入装置10的不同模式。为方便说明,此实施例仅使用一个位于左上角的切换区36进行说明,实际上外接式输入装置10可具有至少一个切换区36,并可位于输入区32中的任意位置。使用时,使用者可藉由在切换区36执行一切换操作,使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由可视区22中可见触控感应模块30的输入区32,遮蔽区24则遮蔽其下的控制模块40以及触控感应模块30的第一电路34。控制模块40的第二电路42相应于触控感应模块30的第一电路34。透明基板70之上的触控感应模块30藉由其第一电路34与控制模块40的第二电路42电性连接,以传递触控感应模块30所产生的使用信号。
下壳80的第一容置区82用于容置透明基板70,下壳80的第二容置区84用于容置控制模块40。当传输模块60为一有线模块时,传输模块60藉由下壳80的孔洞88,将有线模块连接至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照明模块50由控制模块40延伸而置于下壳80的缺口86处,将光照射至透明基板70的一侧。
所述透明基板70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导光作用。透明基板70藉其导光作用而将照明模块50的光散布至整个透明基板70,从而照射至位于透明基板70上的触控感应模块30,以利使用者由可视区22中看见整个触控感应模块30上所显示的多个数字、符号或图形,同时透明基板70同时亦为触控感应模块30提供了支撑保护,避免触控感应模块30受外力而损伤。
所述透明基板70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其中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于第一模式下的示意图。图中斜线部份代表使用者所见的发光区域,为由照明模块50所提供的第一色光。
当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控制模块40所执行的第一模式下,触控感应模块30的输入区32中包括至少一功能区361。为方便说明,此实施例仅使用一个位于上方中间位置的功能区361进行说明,实际上外接式输入装置10可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361,并可位于输入区32中的任意位置。该输入区32用以执行数字输入功能,该功能区361用以执行一附加功能,该附加功能为运算功能、多媒体放映控制以及声音调整的至少其中之一。
上述使用操作进一步于第一模式下包括第一触控操作以及第一拖曳操作。第一触控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按压输入区32或及功能区361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一拖曳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等于该功能区361中随意滑动。
上述的使用信号进一步于第一模式下包括第一触控信号以及第一拖曳信号。第一触控信号是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而产生,第一拖曳信号是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一拖曳操作而产生。
此时,使用者于输入区32中藉由执行该第一触控操作,使触控感应模块30便产生第一触控信号,该第一触控信号由第一电路34透过第二电路42传递至控制模块40,从而藉由控制模块40上的传输模块60传递至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
在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于功能区361中藉由第一拖曳操作以执行音量调整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第一模式下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部份键盘功能,特别是数字符号键以及功能键。
当使用者于切换区36内执行第一切换操作,触控感应模块30便产生第一切换信号,该切换信号由第一电路34透过第二电路42传递至控制模块40上的照明模块50,照明模块50便根据此信号而发出一第二色光,同时此时外接式输入装置10切换至第二模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于第二模式下的示意图。图中斜线部份代表使用者所见的发光区域,为由照明模块50所提供的第二色光。
当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控制模块40所执行的第二模式下,触控感应模块30的输入区32中包括至少一点击区362。为方便说明,此实施例仅使用一个位于左下角的点击区362进行说明,实际上外接式输入装置10可具有至少一个点击区362,并可位于输入区32中的任意位置。该输入区32用以执行光标控制,该点击区362用以执行一延伸功能,该延伸功能为点选功能、卷动窗口功能、定位功能、以及开启工具列的至少其中之一。
上述使用操作进一步于第二模式下包括第二触控操作以及第二拖曳操作。第二触控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按压输入区32及点击区362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拖曳操作包括以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导电物等于该输入区32中随意滑动。
上述的使用信号进一步于第二模式下包括第二触控信号以及第二拖曳信号。第二触控信号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二触控操作而产生,第二拖曳信号由该触控感应模块根据该第二拖曳操作而产生。
此时,使用者于输入区32中藉由执行第二拖曳操作,使控感应模块40便产生第二拖曳信号,该第二拖曳信号由第一电路34透过第二电路42传递至控制模块40,从而藉由控制模块40上的传输模块60传递至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
该第二拖曳操作可用于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位置或输入书写文字。
当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至所欲位置,使用者可藉由于点击区362上执行第二触控操作,以点选屏幕所示的所需项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第二模式下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手写板、触控板、轨迹球、鼠标以及游戏杆等指向装置。
当使用者于切换区36内执行第二切换操作,触控感应模块30便产生第二切换信号,该第二切换信号由第一电路34透过第二电路42传递至控制模块40上的照明模块50,照明模块50便根据此信号而切换回原本的第一色光,同时此时外接式输入装置10切换至第一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外接式输入装置10于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而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分别为键入模式与指向模式。而该第一模式与该第二模式为方便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外接式输入装置10所能执行的模式。
同时,上述实施例中,照明模块50于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下所发出的第一色光与第二色光分别为红色光与蓝色光。而该红色光与该蓝色光仅为方便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照明模块50所发出的光色。该第一色光与该第二色光可为任意颜色,且第一色光的颜色不同于该第二色光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使用触控科技以取代现有的胶膜贴合,大幅提高输入装置的感应性、辨识性、精确性以及避免输入装置受环境潮湿而有电磁干扰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结合指向装置以及数字符号键,可于一装置上同时具有指向功能以及键入功能。使用时,使用者可于同一输入装置上切换使用第二模式与第一模式至少其中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可取代现有技术中计算机系统的数字符号键、功能键、手写板、触控板、轨迹球以及鼠标,不仅可节省计算机硬件的制造过程与成本,更方便使用者切换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6)
1.一种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壳,包括一可视区以及一遮蔽区;
一触控感应模块,用于接收一使用操作并根据该使用操作产生一使用信号,该触控感应模块设置于该上壳之下,并包括一输入区以及一第一电路;
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该使用信号并予以传递,同时执行一第一模式与一第二模式的其中之一,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遮蔽区之下,并包括一第二电路,其中该第二电路是相应于该第一电路,该第二电路与该第一电路并电性连接;
一照明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并至少包括两个光源,用以提供至少两种不同色光;
一传输模块,设置于该控制模块之上,用于将该使用信号传递至一计算机系统,该传输模块为一有线模块以及一无线模块的其中之一;
一透明基板,设置于该触控感应模块之下,并具有一侧边,该侧边面向所述光源,该透明基板用于布光,从而将光导向至该触控感应模块,并为该触控感应模块提供支撑保护;以及
一下壳,用于承载该触控感应模块、该控制模块、该照明模块、该传输模块以及该透明基板,并与该上壳结合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壳包括:
一第一容置区,其中设置该透明基板;
一第二容置区,其中设置该控制模块;以及
至少一缺口,相应于所述光源的位置,以将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导向至该透明基板的该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壳包括:
一第一容置区,其中设置该透明基板;
一第二容置区,其中设置该控制模块;
至少一缺口,相应于所述光源的位置,以将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导向至该透明基板的该侧边;以及
一孔洞,用于放置该有线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该上表面用于接收一可导电物所执行的该使用操作,该一下表面设置所需的多个数字、符号以及图形的至少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有线模块包括DIN连接器、DE-9连接器、PS/2接口以及通用序列总线的其中之一,该无线模块包括蓝牙、无线电频率以及红外线的其中之一;以及
该透明基板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接式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导电物为手指以及触控笔的其中之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205674U CN201600667U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外接式输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205674U CN201600667U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外接式输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00667U true CN201600667U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1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205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0667U (zh) | 2009-10-30 | 2009-10-30 | 外接式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0066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5835A (zh) * | 2011-11-21 | 2013-06-05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输入装置 |
CN103294265A (zh) * | 2013-05-21 | 2013-09-1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键盘 |
CN112882589A (zh) * | 2019-11-13 | 2021-06-01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板的控制方法 |
-
2009
- 2009-10-30 CN CN2009202205674U patent/CN2016006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5835A (zh) * | 2011-11-21 | 2013-06-05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输入装置 |
CN103135835B (zh) * | 2011-11-21 | 2016-01-20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输入装置 |
CN103294265A (zh) * | 2013-05-21 | 2013-09-1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键盘 |
CN112882589A (zh) * | 2019-11-13 | 2021-06-01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板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30141370A1 (en) | Touch keypad module and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3052286B (zh) | 手持电子装置 | |
CN201638168U (zh) | 表面多指触控的鼠标结构 | |
TW201337717A (zh) | 可觸控式電子裝置 | |
TWI532067B (zh) | 鍵盤 | |
KR20130073824A (ko) | 터치 키패드 모듈 및 그 모드 스위칭 방법 | |
JP3200386U (ja) |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TWI631496B (zh) | 電子裝置及觸控板 | |
CN101192126A (zh) | 可避免误触触控面板的笔记型计算机 | |
US20100039404A1 (en) | Integrated input system | |
CN201600667U (zh) | 外接式输入装置 | |
JP4918529B2 (ja) | 統合入力システム | |
JP5577919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739124A (zh) | 可切换成多种外围模式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 |
CN221225455U (zh) | 便携触控交互型键盘 | |
CN201732353U (zh) | 手持式触控输入装置 | |
CN1410875A (zh) | 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的平板显示器 | |
US20110095998A1 (en) | External input device | |
JP3171486U (ja) | ノートパソコンの薄膜タッチキーボード構造 | |
CN205862311U (zh) | 具有发光装置的触摸板及电子装置 | |
US20070146329A1 (en) | Touch keyboard | |
US20130271376A1 (en) | Touch Keyboard | |
TWI707264B (zh) | 觸控板的控制方法與觸控板 | |
TW201504906A (zh) | 觸控式保護裝置 | |
TWM382526U (en) | External input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2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