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3008U -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83008U CN201583008U CN2009201459264U CN200920145926U CN201583008U CN 201583008 U CN201583008 U CN 201583008U CN 2009201459264 U CN2009201459264 U CN 2009201459264U CN 200920145926 U CN200920145926 U CN 200920145926U CN 201583008 U CN201583008 U CN 201583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collecting
- heat
- tubes
- collecting tubes
- so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蓄水箱上用于联接不同截面集热管的联接孔、联接排列设置的太阳能集热管、以及集热管背光部的弧形反光板。其中所述联接的太阳能集热管为不同截面的集热管,按小、中、大、中、小、中、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其中两边最外侧的集热管为小截面管,相邻两集热管之间设置透光间距。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改变了集热管组合和排列方法,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因集热管排列造成的相互遮挡日光的面积,且集热管背部的弧形反光板也相应的增加了集热管背部的日光照射面积,这也自然的增加了太阳能集热管的采光集热效率,增加集热管体积的采光集热面积,产生混合动力集热的集热效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多方位接受阳光的太阳能热水器和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集热装置已经相当成熟,常用的集热管也已经改进为真空管。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是在一个保温蓄水箱的下侧联接不等数量的集热管,集热管与蓄水箱联接呈一定的采光角度,靠集热管来采集太阳中的热能,进而加热管内的水,使热水向上流动进入蓄水箱,保温储存起来供人们生活使用。但这种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是相同大小直径的集热管,紧密排列呈一个平面,只有上部50%的面积面向太阳光的时候,集热管才会达到半数集热效果。否则,集热管采光面积相互遮挡,如图5所示,是现有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采集阳光效果示意图。现有技术的特征:保温储水箱上联接玻璃集热管的联接孔直径相等,距离太近,使装配上去的太阳能玻璃集热管在上午或下午接收光照时,有3/2的太阳能玻璃集热管采光面积被相互遮挡,无法有效的接收到光照,使圆形太阳能玻璃集热管圆周接受光照集热的效能失去一半以上。因此,这种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结构不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集热管的采光面积有效的采集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其可以改变集热管被相互遮挡进而降低热效率采集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蓄水箱上用于联接不同截面集热管的联接孔、联接排列设置的太阳能集热管、以及集热管背光部的弧形反光板。其中所述联接的太阳能集热管为不同截面的集热管,按小、中、大、中、小、中、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其中两最外侧的集热管为小截面管,相邻两集热管之间设置透光间距。
所述的保温蓄水箱设置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连接孔,且该相邻的连接孔为不同截面,分别与相连接的太阳能集热管的截面对应,集热管按相同的联接孔排列顺序排列。
所述集热管背光部弧形反光板设置与集热管相同直径的反光弧,相邻的反光弧的直径为不同直径,按相应集热管的截面大小的比例排列,分别对应于不同截面的集热管的背光部。反光板上设有透风孔并可固定在支撑保温蓄水箱的支架上。
上述所述集热管可以是圆形截面的真空玻璃太阳能集热管,直径分别为7厘米、5.8厘米、4.7厘米;排列顺序为4.7厘米-5.8厘米-7厘米-5.8…厘米循环排列;集热管长度在一米或两米不等;集热管之间的透光间距为5厘米左右。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改变了集热管组合和排列方法,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因集热管排列造成的相互遮挡日光的面积,且集热管背部的弧形反光板也相应的增加了集热管背部的日光照射面积,这也自然的增加了太阳能集热管的采光集热效率,增加集热管体积的采光集热面积,产生混合动力集热的集热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的集热管排列结构及采光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蓄水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热水器的集热管排列结构及采光效果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热水器的集热管排列结构及采光效果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为太阳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线,2为太阳光线。以常用的圆形截面集热管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不再使用相同直径的集热管相邻排列的结构,而是改用不同直径的集热管相邻排列。按小、中、大、中、小、中的循环排列方式。如图所示的最左侧的为小直径管3、依次为中直径管4、大直径管5、中直径管4、小直径管3、中直径管4…等等,直到以小直径管结束。然后在各集热管的背光部设置了具有多个不同直径反光弧的弧形反光板6,该弧形反光板6的反光弧分别对应相应的集热管,并按集热管排列的方式排列。而集热管在排列时需要保持相邻两集热管之间适当的透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于不同直径的集热管交错排列,进而可以大大减少相互遮挡,提高采热面积,产生混合集热动力。同时设置的集热管间的透光间距可以容易的将太阳光透到反光弧上,进而使太阳光反射到集热管的背光部,增加采热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蓄水箱7的底部设置有与集热管联接的联接孔,该些连接孔对应于相应联接的集热管排列方式排列,且这些相邻的联接孔具有不同的直径。如联接孔8对应于小直径管3、联接孔9对应于中直径管4、联接孔10对应于大直径管5。以便于实现与相应的集热管的联接。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采用13支管的结构。其中联接小直径管3的直径为4.7厘米、联接中直径管4的直径为5.8厘米、联接大直径管5的直径为7.0厘米。相邻两管之间的透光间距11掌握在5厘米左右。本实施例使用了3根大直径管、6根中直径管和4根小直径管,形成三组小、中、大、中排列后再加一根小直径管3。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采用21支管的结构。其中联接小直径管3的直径为4.7厘米、联接中直径管4的直径为5.8厘米、联接大直径管5的直径为7.0厘米。相邻两管之间的透光间距11掌握在5厘米左右。本实施例使用了5根大直径管、10根中直径管和6根小直径管,形成五组小、中、大、中排列后再加一根小直径管3。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可以使用圆形截面管,还可以使用其它截面的管,如椭圆形。也不仅仅限于上述的直径组合,只要满足上述的“小中大中小中大中…”的排列方式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不同截面的集热管进行相邻排列的组合,因而可以减小相互遮挡的采光面积,增加采光效率。设置的透光间距又可以容易透过光线,增加反射效果,因而几乎可以实现360度的采光集热效果,发挥混合集热动力的高效集热效果,如图6所示。
Claims (4)
1.一种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蓄水箱上用于联接不同截面集热管的联接孔、联接排列设置的太阳能集热管、以及集热管背光部的弧形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蓄水箱联接的太阳能集热管为不同截面的集热管,按小、中、大、中、小、中、大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其中两最外侧的集热管为小截面管,相邻两集热管之间设置透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正在于:所述的保温蓄水箱设置与集热管相联接的联接孔,且该相邻的联接孔为不同截面,分别与相联接的太阳能集热管的截面对应,集热管按相同的联接孔排列顺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背光部弧形反光板设置与集热管相同直径的反光弧,相邻的反光弧的直径为不同直径,按相应集热管的截面大小的比例排列,分别对应于不同截面的集热管的背光部,反光板上设有透风孔并可固定在支撑保温蓄水箱的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为圆形截面的真空玻璃太阳能集热管,直径分别为7厘米、5.8厘米、4.7厘米;排列顺序为4.7厘米-5.8厘米-7厘米-5.8厘米循环排列;集热管长度为一米或两米不等;集热管之间的透光间距为5厘米左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59264U CN201583008U (zh) | 2009-03-23 | 2009-03-23 |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59264U CN201583008U (zh) | 2009-03-23 | 2009-03-23 |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83008U true CN201583008U (zh) | 2010-09-15 |
Family
ID=4272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459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3008U (zh) | 2009-03-23 | 2009-03-23 |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830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15808A (zh) * | 2013-06-09 | 2014-03-05 | 梁轶聪 | 集热管管距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 |
-
2009
- 2009-03-23 CN CN2009201459264U patent/CN2015830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15808A (zh) * | 2013-06-09 | 2014-03-05 | 梁轶聪 | 集热管管距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 |
CN103615808B (zh) * | 2013-06-09 | 2014-12-10 | 欧敏 | 集热管管距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0885B (zh) | 多功能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1138087Y (zh) | 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1583008U (zh) | 混合真空玻璃集热管集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6019039U (zh) | 一种利用率高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4678708U (zh) | 不锈钢瓦楞型太阳集热器 | |
CN201662264U (zh) |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太阳能热水器 | |
RU189382U1 (ru) | Солнечный коллектор | |
CN201289236Y (zh) | 一种坐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 | |
CN2929575Y (zh) | 双层隔热直通集热管及其组装单元 | |
CN201992873U (zh) | 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909459U (zh) | 一种多平面反射式大型太阳能集热装置 | |
CN2869696Y (zh) | 真空超导太阳能供热装置 | |
CN209295468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3561088U (zh) | 即热式真空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6123372B (zh) | 一种利用率高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885422U (zh) | 二次反射旋转抛物面采光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2303985U (zh) | 一种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7928968U (zh) | 一种太阳能制热供暖装置 | |
CN218328711U (zh) | 一种高效环保太阳能采暖设备 | |
CN203364428U (zh) | 特效中温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1401963Y (zh) | 半固定槽形真空管聚光集热器 | |
CN2937938Y (zh) | 真空超导太阳能集热器 | |
CN2266106Y (zh) | 一种集热管内设置导流管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069277Y (zh) | 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1259333Y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