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55029U -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 Google Patents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55029U CN201555029U CN2009202058779U CN200920205877U CN201555029U CN 201555029 U CN201555029 U CN 201555029U CN 2009202058779 U CN2009202058779 U CN 2009202058779U CN 200920205877 U CN200920205877 U CN 200920205877U CN 201555029 U CN201555029 U CN 2015550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shlight
- circuit
- coil
- base
-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充电式的、方便使用的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所述手电组合包括:充电底座,包括插头、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固定部、与所述插头连接的底座电路,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电路连接的第一线圈;手电装置,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线圈、手电电路以及光源,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平行设置,并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采用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的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为解决接触式充电技术容易引起机械磨损、接触机械松动或是电接触不良、影响电路正常功能的技术问题,人们研发出利用感应线圈原理进行非接触式充电的充电系统。如:
2009年4月8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820006130.6号所描述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装置包含:一便携充电器以及一套体,该便携充电器设有电源储存单元、主动线圈以及遮蔽件,该主动线圈与电源储存单元相连接,该遮蔽件设于主动线圈上,其遮蔽件并设有一开口得以使主动线圈暴露,而该套体设有复数片体,而各片体并围设成一容置空间以供容设被充物,且其中一片体内并设有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并与该被充物内的电源供应单元连接,其中该感应线圈受到主动线圈的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并将该感应电流传送至电源供应单元,并对其充电,达到便携充电器与被充物之间不需接触就可达到充电的效果。
非接触式充电的充电系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具体化和扩大其实际应用,并提高诸如充电效果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充电式的、方便使用的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电组合,包括:充电底座,包括插头、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固定部、与所述插头连接的底座电路,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电路连接的第一线圈;手电装置,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线圈、手电电路以及光源,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的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平行设置,并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电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线圈、手电电路以及光源,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的可充电电池;充电表面,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充电表面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包括:插头、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用于固定手电装置的固定部、与所述插头连接的底座电路、与所述底座电路连接的线圈;底座表面,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底座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非接触式供电技术与手电技术结合起来,并且使充电底座的第一线圈与手电装置的第二线圈之间平行设置,而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这样的线圈位置设计可使充电底座内的第一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能有效被手电装置内的第二线圈感应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充电底座在其插头插入墙体后,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固定部可以固定住所述手电装置,解决了由于手电装置不采用插头和充电底座固定而不方便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组合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手电组合的配视图;
图3是图1中手电组合的正面图;
图4是图1中手电组合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手电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充电底座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充电底座的侧面图;
图8是图6中充电底座的俯视图;
图9是图1中手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中手电装置的充电电路图;
图11是图1中充电底座的底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手电组合实施例包括:
充电底座10,包括插头11、位于所述插头11背侧的固定部12、与所述插头11连接的底座电路13,所述充电底座10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电路13连接的第一线圈14;
手电装置20,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线圈21、手电电路22以及光源23,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22的可充电电池24;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1之间平行设置,并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
充电时,所述手电装置20固定于所述充电底座10的固定部12进行充电,而使用手电装置20时,则利用与充电底座10的拆卸式结构将手电装置20从充电底座10取下。
本实用新型将非接触式供电技术与手电技术结合起来,并且使充电底座10的第一线圈14与手电装置20的第二线圈21之间平行设置,而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这样的线圈位置设计可使充电底座10内的第一线圈14产生的交变磁场能有效被手电装置20内的第二线圈21感应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充电底座10在其插头11插入墙体后,位于所述插头11背侧的固定部12可以固定住所述手电装置20,解决了由于手电装置20不采用插头11和充电底座10固定而不方便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参阅图6、图7和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2是突出于所述充电底座10的挂杆,所述手电装置20包括大小与所述挂杆适配的穿孔27。将所述挂杆插入穿孔27,就可以将所述手电装置20悬挂起来进行充电,非常方便。
在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穿孔27位于所述手电装置20的一端,所述挂杆位于所述充电底座10的一端,并且其端部具有钩状防滑部121。这样可以让手电装置20在充电时不易掉出。
在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1同轴设置,提高充电效率。
一起参阅图9,所述光源23为LED灯,位于手电装置20的端部,所述手电装置20包括固定所述LED灯的灯架28,所述灯架包括收容所述LED灯的固定通孔。
所述手电装置20包括收容固定所述灯架的灯罩29,所述灯罩29包括暴露所述LED灯的开口。可以利用所述灯罩将灯架28固定起来。
参阅图10,其中,所述手电电路22包括:
将所述第二线圈21感应电流输入所述可充电电池24的充电电路;
为所述光源23提供电压的亮灯电路;
感应环境光线并在暗环境下点亮夜灯的夜灯控制电路;
输入接所述可充电电池24、输出接所述亮灯电路和夜灯控制电路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还包括开关26(图3)。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21;
包括感测所述第二线圈21并在第二线圈21有电流时强制停止所述亮灯电路工作否则启动所述亮灯电路工作的应急电路。
充电电路工作原理:由J1连接的线圈,受感应磁场,得到一AC电压,经D1整流--C1滤波-R1限流-D2稳压-D3降压-R11限流后,得到一标准的DC电给镍氢(1.2v/300MAH)电池即可充电电池24充电,防止可充电电池24过充。
SW1是功能选择开关:
当开关电路的开关拔到ON状态时,一方面,经D1整流-C1滤波-开关电路-R4限流后的直流电压点亮夜灯模式的两颗LED1、LED2。另一方面,可充电电池24的电压经所述开关电路后给亮灯电路(由U1、L1、R6、D4、C3、R5、R7、C2、R8、Q3、R9、R10组成)供电。电压从1.2v升至3.3v,点亮三颗LED。其中由Q3、R5、R9、R10组成过放电路,可充电电池24的电压经R5、R9组成的上下偏置电阻,控制Q3工作状态。当可充电电池24的电压低于0.9v时Q3截止,U1的7脚经R8对地开路,U1停止工作,有效的阻止可充电电池24过放,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当开关电路的开关拔至中间档OFF时,各电路都停止工作。
当开关电路的开关拔至AUTO时,经D1整流--C1滤波-开关电路的直流电压为夜灯控制电路供电。夜灯控制电路由Q1、Q2、R2、R3、CDS1组成。CDS1是一颗光敏器件,R2起限流限压作用,当有光时CDS1阻值小,Q2截止,夜灯控制电路不工作。当环境亮度变暗时CDS1内阻变大,Q2正向导通,Q1也导通。电流经开关电路-Q1-R4限流点亮两颗LED,夜灯控制电路工作。
应急控制电路:电路由R12、Q3组成。当手电处于充电时,由于线圈中有感应电流,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经R12加至Q3的发射极,这一高电压使Q3截止,亮灯电路停止工作,开关无论拔到那一档手电灯都不会亮。当停电或手电远离底座时,线圈中感应电压消失,Q3发射极高电压消失,亮灯电路工作,手电灯常亮。
参阅图11,底座电路13工作原理:市电AC110V经保险丝为电路供电,而市电为AC220V时,则需要由C5、R3组成的阻容电路进行降压,R3对C5起放电作用,防止C5放电所引起的危害。由C6、T1组成防干扰电路,减少市电浪涌干扰,提高本机电路工作稳定性。AC经D1全波整流-C1滤波,得到需要的直流高压。由R1、R2、C2、C3、C4、Q1、线圈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一个高频振荡,线圈产生振荡并且有高频的电流流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磁场。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底座10(参阅图6至图8),包括:
插头11、位于所述插头11背侧的用于固定手电装置20的固定部12、与所述插头11连接的底座电路13、与所述底座电路13连接的线圈(图未示);
底座表面15,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底座表面15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电装置20(参阅图9),包括:
依次电连接的线圈、手电电路22以及光源23,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22的可充电电池24(图未示);
充电表面25(图5),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充电表面25设置。
所述固定部12的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比如位于底座表面15并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手电装置20一端部适配,则可以将手电装置20放入所述凹槽中;当然,还可以将挂杆设于手电装置20,而将穿孔设于充电底座10,还可以采用卡扣形式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底座,包括插头、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固定部、与所述插头连接的底座电路,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与所述底座电路连接的第一线圈;
手电装置,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线圈、手电电路以及光源,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的可充电电池;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平行设置,并且不在同一线圈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是突出于所述充电底座的挂杆,所述手电装置包括大小与所述挂杆适配的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位于所述手电装置的一端,所述挂杆位于所述充电底座的一端,并且其端部具有钩状防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位于手电装置的端部,所述手电装置包括固定所述LED灯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收容所述LED灯的固定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装置包括收容固定所述灯架的灯罩,所述灯罩包括暴露所述LED灯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电路包括:
将所述第二线圈感应电流输入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电路;
为所述光源提供电压的亮灯电路;
感应环境光线并在暗环境下点亮夜灯的夜灯控制电路;
输入接所述可充电电池、输出接所述亮灯电路和夜灯控制电路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电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限流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
包括感测所述第二线圈并在第二线圈有电流时强制停止所述亮灯电路工作否则启动所述亮灯电路工作的应急电路。
9.一种手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电连接的线圈、手电电路以及光源,并且包括连接所述手电电路的可充电电池;
充电表面,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充电表面设置。
10.一种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位于所述插头背侧的用于固定手电装置的固定部、与所述插头连接的底座电路、与所述底座电路连接的线圈;
底座表面,所述线圈平行于所述底座表面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058779U CN201555029U (zh) | 2009-10-19 | 2009-10-19 |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058779U CN201555029U (zh) | 2009-10-19 | 2009-10-19 |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55029U true CN201555029U (zh) | 2010-08-18 |
Family
ID=4261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0587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55029U (zh) | 2009-10-19 | 2009-10-19 |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5502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02321A1 (zh) * | 2012-01-06 | 2013-07-11 | 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棒型电磁感应式充电用电装置 |
WO2013102320A1 (zh) * | 2012-01-06 | 2013-07-11 | 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圈型电磁感应式充电用电装置 |
CN105790388A (zh) * | 2016-05-17 | 2016-07-20 |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手电筒的充电结构 |
-
2009
- 2009-10-19 CN CN2009202058779U patent/CN2015550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02321A1 (zh) * | 2012-01-06 | 2013-07-11 | 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棒型电磁感应式充电用电装置 |
WO2013102320A1 (zh) * | 2012-01-06 | 2013-07-11 | 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圈型电磁感应式充电用电装置 |
CN105790388A (zh) * | 2016-05-17 | 2016-07-20 |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手电筒的充电结构 |
CN105790388B (zh) * | 2016-05-17 | 2018-05-25 | 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手电筒的充电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55029U (zh) | 手电组合、手电装置以及充电底座 | |
CN204062522U (zh) | 手提式充电led灯 | |
CN203162581U (zh) | 多功能手电筒 | |
GB2563290A (en) | Socket with integrated emergency lighting | |
CN201568746U (zh) | 一种使用扁平方块电池的可充电手电筒 | |
CN205909148U (zh) | 一种带应急照明功能的led灯具 | |
CN206001386U (zh) | 一种多功能台灯 | |
CN201935150U (zh) | 戒指灯 | |
CN216215988U (zh) | 储能电源 | |
CN101615055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具有照明功能的电池 | |
CN219760689U (zh) | 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02488198U (zh) | 一种便携式发电蓄电充电器 | |
CN202757064U (zh) | 一种易拆换的灯具电源 | |
CN201116658Y (zh) | 充电式交直流两用发光二极管捕蚊、台灯多用手电筒 | |
CN205299208U (zh) | 一种智能led台灯 | |
CN200989532Y (zh) | 探照灯的面板显示装置 | |
CN201265752Y (zh) | 照明充电感应装置 | |
CN209234747U (zh) | 一种新型带球泡电蚊拍 | |
CN204578143U (zh) |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充电器 | |
CN208295705U (zh) | 一种小夜灯 | |
CN215982297U (zh) | 一种磁吸壁灯 | |
CN202076350U (zh) | 具有发光功能的电池盒 | |
CN201222518Y (zh) | 小夜灯充电器 | |
CN202469514U (zh) | 手电 | |
CN111022955B (zh) | 一种拼接式户外探照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