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553371U - 复合塑料编织袋 - Google Patents

复合塑料编织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53371U
CN201553371U CN200920233482XU CN200920233482U CN201553371U CN 201553371 U CN201553371 U CN 201553371U CN 200920233482X U CN200920233482X U CN 200920233482XU CN 200920233482 U CN200920233482 U CN 200920233482U CN 201553371 U CN201553371 U CN 20155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layer
base material
permeable lay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334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阚顺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C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C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C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CH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334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5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5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533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它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构成,由袋内向外,基材的各层依次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2)、含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3);粘合层(2)和透气层(3)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粘合层(2)和透气层(3)的总厚度为0.15~0.35mm。所述基材的透气层(3)的表面还有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防护层(4),粘合层(2)和透气层(3)与防护层(4)一起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袋形为方底阀口袋,袋子无针刺孔或缝纫针孔。特别适用于作为粮食、水泥的重包装袋。

Description

复合塑料编织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特别适用于作为粮食、水泥的重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粮食包装袋大量采用聚烯烃编织袋。这种聚烯烃编织袋具有耐冲击强度高,成本低,无毒无味等优点,特别是由于经纬扁丝之间间隙较大,使得聚烯烃编织袋具有良好的透气散热功能,但同时也因此存在防水性差,透气性过度,进而导致粮食的有氧呼吸活动较为剧烈,影响粮食储存。而复合塑编袋虽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但又不能兼顾粮食的呼吸和透气。
粮食是有机生命体,储存时需要进行有氧呼吸,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粮食这一特点,决定了粮食对包装袋应具有透气性这一特殊要求,以散发粮食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和热量。
呼吸作用是粮食生命力活动的一种表现,粮食需要经过呼吸来维持自身的活力。而粮食的活力和粮食有氧呼吸中产生的新成分都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新鲜度和口感。但放任粮食进行有氧呼吸将会使粮食自身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且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会大量产生热量和水分,热量和水分易使粮食发生霉变。这些都是粮食不利于长期储存的因素。均衡考虑粮食呼吸的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作用,粮食包装袋应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能,以保持粮食的微弱呼吸,排出粮食呼吸产生的水湿气和热量,但又需要包装袋密闭性好,防水防潮的同时,有效抑制粮食的有氧呼吸,使其呼吸维系抑制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延缓粮食的劣变,保持良好品质,延长储存时间。所以这两种包装袋作为粮食重包装袋都不甚理想。
多层纸袋虽具有透气性,但只有采用木纤维纸张制作的多层纸袋才有强度,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对森林资源是一个极大的破坏。另外,由于纸张易吸湿受潮,不但起不到防水的作用,反而会加速粮食的霉变劣变。此外,多层纸袋作为粮食重包装袋,其强度不够高,易在运输、堆垛过程中发生破包,造成粮食的损失。
目前70%以上的袋装水泥采用复膜塑料编织袋,即在塑编袋上经流涎复上一层薄膜,其目的是为了水泥在运输、装卸、存放过程中的防潮防湿,保证水泥质量,同时也为了避免在灌装、运输过程中水泥泄漏扬灰影响环境并避免对灌装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是,由于粉状物体的颗粒特性,大部分粉状物体的灌装一般采用气力输送,气压灌装。灌装工艺要求袋子具有适当的排气性能,以确保合格的灌装重量,同时还要求灌装效率。为平衡这一对矛盾,常见的方法是在复膜塑料编织袋表面采用机械针刺的方法,在适当的位置局部或全部打上一定数量的小孔,来满足灌装工艺的排气要求,确保合格的灌装重量,提高灌装效率。水泥颗粒直径分布50%以上在3μm~32μm之间。而机械针刺孔径最小为0.03mm,激光打孔最小为0.05mm。因此针刺孔径是无法避免水泥或其他粉状类物体灌装运输时的泄漏和飞扬,只能是减轻污染程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想状态是排气孔应该尽量小于水泥颗粒直径,使包装袋达到排气的同时又防止水泥粉体泄漏。而且针刺包括激光打孔的方法,在扎穿复膜塑料编织袋膜的同时,也损伤了编织布纤维。尤其是径向纤维的拉力受损,对袋子强度的影响尤为重要。虽然在袋子径向打孔一般要少于纵向,以避免纵向基布拉力受到严重损伤。综上所述,现有的复膜塑料编织袋在防水、防潮以及透气性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水、防潮,同时又具有透气性的复合塑料编织袋。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其改进点在于:它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构成,由袋内向外,基材的各层依次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含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粘合层和透气层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的外表面。
上述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粘合层和透气层的总厚度为0.15~0.35mm。
上述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透气层的表面还有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防护层,粘合层和透气层与防护层一起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的外表面。其中的防护层可以更有效的阻止或抑制外界水分、气体进入袋内,同时可以成为袋子折叠热成形时的粘合剂,避免使用化学粘合剂,使所包装的粮食免受污染。
上述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粘合层、透气层和防护层的总厚度为0.15~0.35mm。
上述复合塑料编织袋,其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灌装物料前,袋底部和袋顶部呈折叠的平面六边形,灌装物料后,袋底和袋顶呈矩形,袋子整体外形为矩形砖块状;袋顶表面一侧有热熔焊接的筒状阀口,加强条覆盖并热熔焊接在阀口及袋顶表面,阀口端部伸出加强条,或者阀口端部伸出阀口一侧袋体外沿,另一加强条覆盖并热熔焊接在袋底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它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构成,由袋内向外,基材的各层依次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含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由于透气层含有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在透气层和粘合层流涎共挤与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复合时,脂肪酸可使碳酸钙自由流动,易于分散在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的基体中,牵伸形成了相对均匀分布的无数的透气微孔,其孔径介于水滴与湿气之间,能有效防水防潮的同时,还具有透气性能,因而克服了现有复合塑料编织袋难于兼顾防水、防潮、透气的缺陷,避免了为透气而采用针刺小孔对编织布强度造成的伤害以及包装粉状物体时的泄漏问题。
由于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和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基材的外表面,使所得基材的表面张力增加,获得较宽范围的热粘接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复合编织袋可以热熔粘结成型,在袋子热熔焊接成型时,复合后的热塑性烯烃链共聚物透气层和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既能起到粘合剂作用,又能起到对编织布隔热的作用,保证袋子采用热熔焊接方法封口、封底、成型时,不会影响到编织布扁丝原有的单方向分子取向以及由此取向而获得的拉力强度,进而也不会影响袋子的强度。由于构成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基材所具有的特定复合层状结构,所以,成型、封口、封底、粘接加强条封口均可采用热熔粘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编织袋没有任何针刺孔,也没有枕头状袋在制作袋体和袋底以及封闭袋口时所产生的缝纫机针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基材层状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基材层状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阀口端部伸出阀口一侧袋体外沿);
图4为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阀口端部伸出加强条);
图5为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灌状后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其改进点在于:它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构成,由袋内向外,基材的各层依次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2、含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3;粘合层2和透气层3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粘合层2和透气层3的总厚度为0.15~0.35mm。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透气层3的表面还有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防护层4,粘合层2和透气层3与防护层4一起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所述基材的粘合层2、透气层3和防护层4的总厚度为0.15~0.35mm。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灌装物料前,袋底部和袋顶部呈折叠的平面六边形,灌装物料后,袋底6和袋顶7呈矩形,袋子整体外形为矩形砖块状;袋顶7表面一侧有热熔焊接的筒状阀口5,加强条8-1覆盖并热熔焊接在阀口5及袋顶7表面,阀口5端部伸出加强条8-1,或者阀口5端部伸出阀口5一侧袋体外沿,另一加强条8-2覆盖并热熔焊接在袋底6表面。
构成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可采用下述方法实施:
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中,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与普通编织袋通用;含脂肪酸裹覆的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3的原料,优选由脂肪酸裹覆的粒度在0.9~1.3微米之间,平均粒度8微米的碳酸钙作为填充料,用聚丙烯、低压聚乙烯、氯化聚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后作为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将40%~60%的脂肪酸裹覆的碳酸钙与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混合;粘合层2和防护层4所用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的原料与透气层3相同;
粘合层2和透气层3流涎共挤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外表面时,应至少由两台挤出机完成,并共用一个分配器进行两层分配,最后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即为具有复合层状结构的基材(参见图1)。
或者粘合层2和透气层3与防护层4一起流涎共挤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时,应至少由两台挤出机完成,并共用一个分配器进行三层分配,最后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即为具有复合层状结构的基材(参见图2)。
上述具有复合层状结构的基材,可以是编织筒布,直接制作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也可以是编织布片材,经中缝热熔搭接成筒状,切割后制作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袋形为方底阀口袋,袋的宽长比为1∶1.1~1∶1.2,采用上述制得的具有复合层状结构的编织筒布或编织布片材经中缝热熔搭接成筒状作为袋体,在袋体的顶部一侧热熔焊接可以形成规定尺寸的筒形阀口5的阀口条,再将袋体顶部两层重合并与阀口条一起相对180度交叉折叠成平面六边形,阀口条折叠成筒状后与加强条8-1粘接在一起形成带有阀口5的袋顶7;袋体底部按同样方法折叠成平面六边形,在袋底6表面热熔粘接加强条8-2,即制作成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塑料编织袋。形成阀口5的阀口条、加强条8-1和加强条8-2至少一面有一层热塑性聚烯烃共聚物的涂层作为粘合面,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整体无任何针刺孔或缝纫针孔。用作粮食包装时,最好采用阀口5端部伸出阀口5一侧袋体外沿的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可使用超声波焊机或热风枪等工具完全封闭袋口。

Claims (5)

1.一种复合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具有层状结构的基材构成,由袋内向外,基材的各层依次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粘合层(2)、含微米级碳酸钙的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透气层(3);粘合层(2)和透气层(3)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粘合层(2)和透气层(3)的总厚度为0.15~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透气层(3)的表面还有热塑性链烯烃共聚物防护层(4),粘合层(2)和透气层(3)与防护层(4)一起流涎共挤复合在聚丙烯或聚乙烯编织布(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粘合层(2)、透气层(3)和防护层(4)的总厚度为0.15~0.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复合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其袋形为方底阀口袋,灌装物料前,袋底部和袋顶部呈折叠的平面六边形,灌装物料后,袋底(6)和袋顶(7)呈矩形,袋子整体外形为矩形砖块状;袋顶(7)表面一侧有热熔焊接的筒状阀口(5),加强条(8-1)覆盖并热熔焊接在阀口(5)及袋顶(7)表面,阀口(5)端部伸出加强条(8-1),或者阀口(5)端部伸出阀口(5)一侧袋体外沿,另一加强条(8-2)覆盖并热熔焊接在袋底(6)表面。
CN200920233482XU 2009-07-23 2009-07-23 复合塑料编织袋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5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3482XU CN2015533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复合塑料编织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3482XU CN2015533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复合塑料编织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53371U true CN201553371U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1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3348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533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复合塑料编织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5337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8774A (zh) * 2010-07-15 2012-01-25 王子颖 一种含热塑性塑料的方底阀口包装袋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51349A (zh) * 2012-11-21 2013-03-06 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水泥编织袋
CN104803079A (zh) * 2015-04-28 2015-07-29 铜陵海源超微粉体有限公司 一种无拆封水泥包装袋
CN107697443A (zh) * 2017-10-24 2018-02-16 温州德泰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纳米粉体的阀口袋
CN114407395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西顺兴包装有限公司 方底阀口袋的制作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8774A (zh) * 2010-07-15 2012-01-25 王子颖 一种含热塑性塑料的方底阀口包装袋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51349A (zh) * 2012-11-21 2013-03-06 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的水泥编织袋
CN104803079A (zh) * 2015-04-28 2015-07-29 铜陵海源超微粉体有限公司 一种无拆封水泥包装袋
CN107697443A (zh) * 2017-10-24 2018-02-16 温州德泰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纳米粉体的阀口袋
CN114407395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西顺兴包装有限公司 方底阀口袋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5564B2 (ja) 繊維材料をベールする方法
CN201553371U (zh) 复合塑料编织袋
CN205416629U (zh) 一种多层共挤阻隔型重包装袋
CN104843332B (zh) 一种自闭式缓冲包装袋
CN102372109A (zh) 一种环保型纸质阀口包装袋
CN206537665U (zh) 一种高排气且防潮的新型结构
CN201209048Y (zh) 一种功能型自粘膜空气缓冲包装袋
CN214691045U (zh) 一种透明超高阻隔真空保鲜袋
CN205615947U (zh) 一种气囊防震包裹隔离真空保鲜包装
CN2841559Y (zh) O型自粘膜回绝空气立体包装袋
CN214268579U (zh) 一种新型阀口袋
JP2001192068A (ja) 加圧密封用袋、包装体、および包装体の製造法
CN213263728U (zh) 一种气柱式缓冲袋
CN209739697U (zh) 一种高透气性双内阀阀口袋
CN209777145U (zh) 一种新型高阻隔包装袋
CN208813783U (zh) 高阻隔抗紫外线包装袋
CN113183581A (zh) 具有高阻隔性的可降解膜及其充气包装袋
CN100551790C (zh) 自粘膜回绝空气立体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4750963U (zh) 气柱袋
CN206231802U (zh) 复合编织袋
CN100369790C (zh) 一种表面防腐透气型纳米材料工业纸包装袋及其应用
CN213922353U (zh) 一种提高食品安全性的三边封脱氧剂包装
CN214421176U (zh) 一种新型排气且防潮的包装袋
CN214876780U (zh) 一种表面无透气孔的防油、防水脱氧剂、干燥剂或保鲜剂
CN216735488U (zh) 一种高强度耐渗透型试剂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