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0355U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20355U CN201520355U CN2009201602807U CN200920160280U CN201520355U CN 201520355 U CN201520355 U CN 201520355U CN 2009201602807 U CN2009201602807 U CN 2009201602807U CN 200920160280 U CN200920160280 U CN 200920160280U CN 201520355 U CN201520355 U CN 2015203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bicycle
- hole
- lock core
-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内,通过锁芯的伸展固定前叉管的内外套管,使龙头与车身呈135°且无法转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骑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属于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要自行车防盗锁均为弹子结构,锁的整体均置于自行车之外,存在体积大、钥匙互开率高、技术开启难度低三大缺陷。新增防盗锁主要着眼于改善内部弹子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开率,但锁体外露、体积大的缺陷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导致自行车锁一直比较容易被不法分子技术性开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锁芯为叶片结构,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矩形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的凸起部分呈曲线排列;
有锁体为圆柱形,锁体的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
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内,通过锁芯的伸展固定前叉管的内外套管,使龙头与车身呈135°且无法转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骑行。
该锁锁芯为叶片结构,钥匙为双面内铣槽,此两项均为自行车锁领域独一无二之技术。有别于其它自行车锁的弹子结构。
特殊的结构使该锁具备如下特性:①几乎无法被技术开启。全锁仅钥匙孔部位外露,钥匙孔长度仅5mm左右,现有工具无法从钥匙孔插入;即便被特殊工具插入该工具也无法使所有叶片呈特定的曲线排列。②互开率极低。该锁有5种型号的叶片,每把锁装配5片叶片,因此互开率为1/15625即万分之0.64。③造型美观。首先,该锁整体隐蔽于车内,不影响自行车的外观;其次,内铣槽钥匙新颖美观,极具品质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锁的“隐蔽”性,使其具有防撬、防砸、防剪、防锯、防卸等破坏性开启手段。内铣槽叶片锁芯结构在极大降低互开率的同时,使锁具备防勾、防拔等技术性开启手段。锁孔上的防钻帽,又给锁增加了一层保护壁垒。这三方面成功地诠释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自行车防盗用锁。
由于该锁的特殊结构,加之安装部位和方式的独特,装锁部位的“圆孔”还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标记,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重要和可靠的依据,使盗贼销赃亦难。又由于该锁的先进技术,钥匙丢失或锁被破坏后,普通锁匠无法重新配置钥匙,只能返回特约维修点进行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钻钢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芯锁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芯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钥匙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锁车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防钻钢帽1的中部有矩形孔,锁芯2为叶片结构,锁芯2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2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3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叶片3凸起部分呈曲线排列,为5片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5片叶片3如图3所示,孔中的凸起部分相互错开,形成不同的组合;
如图4所示,有锁体4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2的直径相匹配,锁芯2插入锁体4的通孔中,在锁体4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10,如图6所示,钥匙8有双面内铣槽9,铣槽9为弯曲状,对应于叶片3的排列即叶片3相互错开的凸起部分。
如图7所示,防钻钢帽1套在锁芯2上,多个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叶片3为5片或6片或7片;有橡胶圈5分别套在锁体4的两侧,锁芯2插入锁体4的通孔中。
如图8、9所示,装配好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6中,自行车前叉管6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7中,锁芯2穿过自行车前叉管6的孔。
实施例2:结构如实施例1,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叶片锁芯+内铣槽钥匙)
开创自行车防盗锁的新形式,通过巧妙的设计将锁变“外露”为“隐形”,极大地提高了防盗性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插管内,与自行车浑然一体,从而使出厂的自行车天生就具备防盗性能。
采用汽车锁芯的结构原理,使互开率降低至0.64/10000,比普通机械锁互开率降低了100倍。在有限的锁芯内植入8叶片,交叉排列,精密、紧凑,很难被技术开启。
车子在锁闭状态下,车把与车身成45度固定,无法转动,防恶意推走。在锁孔上安装了材质坚硬的防钻帽,即使将车子扛走,也无法破坏锁体。
锁具植入车体内部,成为了车子的固有部件,不影响自行车的设计外观及设计理念,容易和各种型号的车辆配套。
Claims (5)
1.一种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锁芯为叶片结构,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矩形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的凸起部分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锁体的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防钻钢帽的中部有矩形孔,防钻钢帽套在锁芯上,叶片为5片并插入锁芯的槽孔中;5片叶片的矩形孔中的凸起部分相互错开;
钥匙铣槽为弯曲状,对应于叶片相互错开的凸起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叶片为5片或6片或7片或8片;有橡胶圈分别套在锁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中,自行车前叉管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中,锁芯穿过自行车前叉管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中,自行车前叉管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中,锁芯穿过自行车前叉管的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602807U CN201520355U (zh) | 2009-06-22 | 2009-06-22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602807U CN201520355U (zh) | 2009-06-22 | 2009-06-22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20355U true CN201520355U (zh) | 2010-07-07 |
Family
ID=4250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6028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0355U (zh) | 2009-06-22 | 2009-06-22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203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6423B (zh) * | 2009-06-22 | 2012-05-02 | 吴体龙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
2009
- 2009-06-22 CN CN2009201602807U patent/CN2015203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6423B (zh) * | 2009-06-22 | 2012-05-02 | 吴体龙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44539U (zh) | 一种可使用柔性钥匙的防盗锁 | |
CN201520355U (zh)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
CN101586423B (zh) |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 |
CN201891301U (zh) | 一种叶片插芯锁 | |
CN202391249U (zh) | 新型磁控锁芯 | |
CN203160887U (zh) | 一种需用多重钥匙同开的防盗锁 | |
CN201144575Y (zh) | 带有复合锁芯的挂锁 | |
CN200940385Y (zh) | 改进的摩托车、电动车防盗锁 | |
CN202249232U (zh) | 一种空转锁芯结构 | |
CN201133136Y (zh) | 匙孔内置型防盗锁 | |
CN201144549Y (zh) | 带有复合锁芯的门锁 | |
CN201433599Y (zh) | J型钥匙双槽锁芯防盗锁 | |
CN203239059U (zh) | 一种防撬防砸锁 | |
CN201169975Y (zh) | 双重保险锁 | |
CN201411956Y (zh) | 防盗保险锁 | |
CN201121454Y (zh) | 铁路信号机锁具 | |
CN201059112Y (zh) | 双锁头防盗锁 | |
CN201810047U (zh) | 高参数编码防暴力锁芯 | |
CN208470003U (zh) | 一种防盗电门锁 | |
CN201635506U (zh) | 高参数编码防暴锁芯 | |
CN203381715U (zh) | 自行车轴芯锁 | |
CN201314145Y (zh) | 一种新型防盗锁及钥匙装置 | |
CN101368460A (zh) | 一种防盗锁及钥匙装置 | |
CN201865435U (zh) | 隐形双槽高防盗锁头及其钥匙 | |
CN201502232U (zh) | 防撬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