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2853U -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 Google Patents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62853U CN201462853U CN2009201045023U CN200920104502U CN201462853U CN 201462853 U CN201462853 U CN 201462853U CN 2009201045023 U CN2009201045023 U CN 2009201045023U CN 200920104502 U CN200920104502 U CN 200920104502U CN 201462853 U CN201462853 U CN 201462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ssage
- channel
- air
- wind
- rotary kil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40—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lime, e.g. limestone regeneration of lime in pulp and sugar mi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包括:焦炉煤气通道、高炉煤气通道、旋流风通道,还包括: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煤粉通道以及和所述煤粉通道连通的煤粉入口,所述中心风通道设置在所述白灰回转窑燃烧喷嘴的中心,所述轴流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外圈。通过添加了煤粉通道,有效的缓解了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被迫停产问题,且燃烧喷嘴为六通道结构,助燃风由原来的单一旋流风改为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加速了火焰的旋转,每个风道都增加了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各个风道的风量和出口风速,达到调整火焰的形状和长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用燃烧喷嘴,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白灰回转窑改进的用燃烧喷嘴。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
现有的白灰回转窑都是利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作为燃料。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白灰生产线经常被迫减产或停产,并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价格昂贵,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
原有的回转窑用燃烧喷嘴为三通道结构,具有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包括焦炉煤气通道、高炉煤气通道、旋流风通道,与各通道分别配套设置的进流口,中心部位为焦炉煤气通道,外部为高炉煤气通道,外环为旋流风通道(一次助燃风),采用的燃料为: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两种燃料,一次助燃风为一个旋流风通道。火焰调整手段单一,在保证煅烧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调节一次助燃风的风量来调节火焰长度,已经不能适用越来越快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灰回转窑改进的燃烧喷嘴,以改善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生产线被迫停产和减产的被动局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具有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包括焦炉煤气通道、高炉煤气通道、旋流风通道,与各通道分别配套设置的进流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煤粉通道中心风通道设置在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的中心,轴流风通道设置在外圈。
优选的,上述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所述煤粉通道设置在所述焦炉煤气通道和所述轴流风通道之间。
优选的,上述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通道、高炉煤气通道和所述焦炉煤气通道上旋流风叶。
优选的,上述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所述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所述旋流风通道采用同一个进风口。
优选的,上述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所述旋流风通道烧嘴外的管道上的三个手动调节阀。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添加了煤粉通道,有效的缓解了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被迫停产问题,且燃烧喷嘴为六通道结构,助燃风由原来的单一旋流风改为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加速了火焰的旋转,每个风道都增加了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各个风道的风量和出口风速,达到调整火焰的形状和长度的目的,此结构的燃烧喷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提高白灰产量的效益:
采用混合燃烧喷嘴后,白灰日产量由715吨提高到800吨,提高了85吨,年提高产量3.0万吨。活性白灰提高产量后,效益从炼钢和烧结提产和降耗中已充分体现。
2、节约煤气的效益:
采用混合烧嘴后,吨灰焦炉煤气由196.81m3/t降低到112.32m3/t,降低了84.49m3/t,高炉煤气由117.15m3/t降低到86.15m3/t,降低了31m3/t,增加的喷煤量为76.9kg/t,焦炉煤气单价0.72元/m3、高炉煤气单价0.035元/m3,煤粉的价格为550元/吨,采用混合烧嘴后吨灰节煤气的效益为:
84.49×0.72+31×0.035-0.0769×550=19.62元/吨。
采用混合燃烧喷嘴后,年白灰产量按照27万吨计算,节煤气年效益为:
19.62×27=529.74万元
3、采用混合用燃烧喷嘴的综合效益:
自己设计开发烧嘴减少采购成本30万元。
30+529.74=559.74万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以降低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生产线被迫停产和减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生产线被迫停产和减产的基本思想是:在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中添加了煤粉通道,减少了煤气的使用量,有效的缓解了由于煤气压力不稳定而带来的被迫停产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其中,1为一次助燃风管道,2为旋转风通道,3为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4为焦炉煤气通道,5为煤粉通道,6为轴流风通道,7为中心风通道,8为旋转风叶,9为旋流风道流量调节阀,10为轴流风道流量调节阀,11为中心风道流量调节阀,201为旋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301为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入口,401为焦炉煤气入口,501为煤粉入口,601为轴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701为中心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六通道结构,即在燃烧喷嘴内部分别设置了中心风通道7、轴流风通道6、煤粉通道5、焦炉煤气通道4、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旋流风通道2。
中心风通道7设置在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的中心,轴流风通道6呈环形设置在中心风通道7的外圈,煤粉通道5呈环形设置在轴流风通道6的外圈,焦炉煤气通道4呈环形设置在煤粉通道5的外圈,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呈环形设置在焦炉煤气通道4的外圈,旋转风通道2呈环形设置在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的外圈。
在燃烧喷嘴外部设置有旋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201,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入口301,焦炉煤气入口401,煤粉入口501,轴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601,中心风燃烧喷嘴嘴外的管道701。所述旋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201、轴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601和中心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701采用同一风口吹风。
在燃烧喷嘴外部的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入口301和燃烧喷嘴内部的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相连通,高炉煤气从入口301喷入燃烧喷嘴内部的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从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3喷出燃烧喷嘴外进行点燃燃烧。
焦炉煤气入口401和燃烧喷嘴内部的焦炉煤气通道4相连通,焦炉煤气从入口401喷入燃烧喷嘴内部的焦炉煤气通道4,从焦炉煤气通道4喷出燃烧喷嘴外进行点燃燃烧。
煤粉入口501和燃烧喷嘴内部的煤粉通道5相连通,煤粉从入口501喷入燃烧喷嘴内部的煤粉通道5,从煤粉通道5喷出燃烧喷嘴外进行点燃燃烧。
旋流风道流量调节阀9设置在旋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201上,轴流风道流量调节阀10设置在轴流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601上,中心风道流量调节阀11设置在中心风燃烧喷嘴外的管道701上。
为了清楚起见,下面对白灰回转窑的燃烧喷嘴进行简单描述:
点火前首先检查白灰系统的工艺设施是否具备点火条件,若具备条件,由煤气运行人员对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进行煤气的防爆试验,试验合格后说明煤气具备点火条件,首先在燃烧喷嘴的正前方点燃明火(一般用点火枪点燃后伸到燃烧喷嘴前方,或用含油棉纱挂在燃烧喷嘴前部进行点燃),然后在缓慢开启阀门引燃焦炉煤气,根据升温曲线要求逐步增加焦炉、转炉和煤粉数量。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从燃烧喷嘴内的专用燃气通道内按照一定的扩散角旋流向外喷射,旋转扩散情况由烧嘴内部的燃气通道内的旋转风叶的角度和风叶的长度来确定,由外邻的旋流风传给相当高的动能和动量矩,以高速旋转前进,并继续径向扩散,与高速射出的轴流风束相遇,轴流风束的插入进一步增强了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并可调节火焰的发散程度,能够按照需要调节火焰长短、粗细,达到生产理想的火焰形状,煤粉从燃烧喷嘴内部的煤粉专用通道内喷出(用高压罗兹风机进行输送),由于燃烧喷嘴内部的通道内的旋流风叶的作用,煤粉喷出后进行高速旋转与中心风和轴流风进行混合,由于中心风和轴流风较高的出口速度,带动煤粉后移,使煤粉的燃烧距离延长,延长了煅烧带的长度,使煤粉和一氧化碳能充分燃烧,并起到稳流作用,减少了局部高温的产生控制了窑皮的增长。
本实用新型从内到外共分为六个独立的通道(中间为圆形通道、其余的五个为环形通道),分别为: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煤粉通道、焦炉煤气通道、转炉煤气或高炉煤气通道和旋流风通道.燃料数量的控制依靠进烧嘴燃料管道上安装的电动调节阀来控制,根据回转窑内的温度、白灰质量情况和火焰形状来调节燃料量.
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煤粉通过燃烧喷嘴内的专用通道及旋转风叶的作用,按照一定的扩散角从燃烧喷嘴头部向外喷出,与外环的旋流风混合,内侧的轴流风的卷吸,燃料与助燃风充分混匀,同时周围的高温二次助燃风也参与燃烧,同时可以罩住火焰,加上拢焰罩所形成的碗状效应,防止火焰过早扩散,有效避免了局部高温区过早的形成,延长了火焰长度并使燃料充分燃烧。旋流风是一个径向风,通过调节旋流风和轴流风的风量,达到改变出口截面从而达到改变火焰形状的目的,中心风的出口高速度可以拉长火焰,延长煤粉的燃烧时间使煤粉充分燃烧并稳定火焰的形状。该燃烧喷嘴应用于生产效果良好,燃料燃烧充分,达到了节能降耗和适应多种燃料结构的要求,经济效益明显。
助燃风由原来的单一旋流风改为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加速了火焰的旋转,每个风道都增加了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各个风道的风量和出口风速,达到调整火焰的形状和长度的目的,在中心风、轴流风和旋流风之间分别增加了煤粉通道、高炉煤气通道、焦炉煤气通道,并在煤粉通道、高炉煤气通道、焦炉煤气通道上安装旋流风叶,通过旋流风叶角度的调整,达到煤粉与助燃风、高炉煤气与助燃风、焦炉煤气与助燃风的充分混匀,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在旋流风的高速旋转和中心风较高的出口速度下,煤粉的燃烧带被拉长和后移,一方面保证了煤粉的充分燃烧,另一方面减少了煅烧带的局部高温,减低了结圈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该燃烧喷嘴可以煤粉和煤气混烧,也可以全部使用煤气。采用混合燃烧喷嘴后,火焰旋转加快且火焰调整方便灵活,喷加煤粉后也没有结圈现象(高速旋转的火焰、助燃风将煤粉包裹在中间燃烧,无法形成局部高温区,故没有结圈现象发生),窑尾温度由原来的1100℃、提高到1200℃提高了100℃,提高了石灰石在预热器内的预分解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具有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包括焦炉煤气通道、高炉煤气通道、旋流风通道,与各通道分别配套设置的进流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煤粉通道,中心风通道设置在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的中心,轴流风通道设置在外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通道设置在所述焦炉煤气通道和所述轴流风通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同轴圆筒套装组合形成的通道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通道、高炉煤气通道和所述焦炉煤气通道上旋流风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所述旋流风通道采用同一个进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风通道、轴流风通道和所述旋流风通道烧嘴外的管道上的三个流量调节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045023U CN201462853U (zh) | 2009-09-16 | 2009-09-16 |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045023U CN201462853U (zh) | 2009-09-16 | 2009-09-16 |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62853U true CN201462853U (zh) | 2010-05-12 |
Family
ID=4239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0450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62853U (zh) | 2009-09-16 | 2009-09-16 |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62853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3422A (zh) * | 2011-04-21 | 2011-10-12 | 扬州市银焰机械厂 | 一种多通道混合气体燃烧器 |
CN102795651A (zh) * | 2012-09-07 | 2012-11-28 | 宁夏兴平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双氰胺废渣直接生产粉末氧化钙的方法 |
CN102978382A (zh) * | 2012-12-31 | 2013-03-20 | 湘西自治州德邦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 内加热式回转窑还原氧化锰系统 |
CN103217012A (zh) * | 2013-04-09 | 2013-07-24 | 贵州安凯达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节能回转窑 |
CN103672906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贵州安凯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炉煤气与煤粉混合燃烧装置 |
CN104180647A (zh) * | 2014-09-15 | 2014-12-03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提高回转窑内温度的方法 |
CN110500583A (zh) * | 2019-09-11 | 2019-11-26 | 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焰稳定无波动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控制方法 |
CN112023834A (zh) * | 2020-11-03 | 2020-12-04 | 小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二氧化碳捕集炉 |
-
2009
- 2009-09-16 CN CN2009201045023U patent/CN2014628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3422A (zh) * | 2011-04-21 | 2011-10-12 | 扬州市银焰机械厂 | 一种多通道混合气体燃烧器 |
CN102213422B (zh) * | 2011-04-21 | 2012-12-19 | 扬州市银焰机械厂 | 一种多通道混合气体燃烧器 |
CN102795651A (zh) * | 2012-09-07 | 2012-11-28 | 宁夏兴平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双氰胺废渣直接生产粉末氧化钙的方法 |
CN102978382A (zh) * | 2012-12-31 | 2013-03-20 | 湘西自治州德邦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 内加热式回转窑还原氧化锰系统 |
CN102978382B (zh) * | 2012-12-31 | 2014-04-02 | 湘西自治州德邦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 内加热式回转窑还原氧化锰系统 |
CN103217012A (zh) * | 2013-04-09 | 2013-07-24 | 贵州安凯达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节能回转窑 |
CN103217012B (zh) * | 2013-04-09 | 2015-10-28 | 贵州安凯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回转窑 |
CN103672906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贵州安凯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炉煤气与煤粉混合燃烧装置 |
CN104180647A (zh) * | 2014-09-15 | 2014-12-03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提高回转窑内温度的方法 |
CN110500583A (zh) * | 2019-09-11 | 2019-11-26 | 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焰稳定无波动的燃烧装置及燃烧控制方法 |
CN112023834A (zh) * | 2020-11-03 | 2020-12-04 | 小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二氧化碳捕集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62853U (zh) | 白灰回转窑用燃烧喷嘴 | |
CN102192515B (zh) | 一种强制混合尾气灼烧炉 | |
CN106642085A (zh) | 一种实现预分解窑难燃煤高效燃烧暨低NOx排放的分级燃烧技术 | |
CN109611832B (zh)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回转窑用燃烧器 | |
CN111440639A (zh) | 粉浆耦合式气化烧嘴 | |
CN101929674A (zh) | 一种用于硫磺回收装置主燃烧炉的燃烧器 | |
CN112254529A (zh) | 一种水泥窑分解炉及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 |
CN104154532A (zh) | 中心风环浓缩型旋流燃烧器 | |
CN111750671B (zh) | 一种分解炉分区组织燃烧自脱硝系统及工艺 | |
CN111750683B (zh) | 一种可调节还原区氧浓度的分解炉分区组织燃烧自脱硝系统及工艺 | |
CN105627328B (zh) | 一种水泥窑固废处置富氧燃烧器 | |
CN204534592U (zh) | 一种球团矿富氧焙烧燃烧器 | |
CN102322633A (zh) | 煤粉纯氧卷吸燃烧器 | |
CN106568081A (zh) | 一种新型燃烧器 | |
CN115264500A (zh) | 一种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的双旋流燃烧器 | |
CN102734796A (zh) | 劣质煤燃烧器 | |
CN202209676U (zh) | 一种喷煤嘴 | |
CN108826291A (zh) | 一种平焰烧嘴 | |
CN204438754U (zh) | 回转窑二次风富氧脉冲燃烧喷气装置 | |
CN212457860U (zh) | 回转窑环向供氧高效助燃系统 | |
CN101280917B (zh) | 煤气、煤粉、富氧混合燃烧装置 | |
CN111750684B (zh) | 一种分解炉浓淡含氧区分区组织燃烧自脱硝系统及工艺 | |
CN206944142U (zh) | 煤粉燃烧器喷头 | |
CN107860018A (zh) | 一种带有煤粉预气化室的水泥回转窑炉 | |
JP3213113U (ja) |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用バー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